穿成科举文里的反派女配 第97章

作者:春未绿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对麟哥儿的乳母说完话,妙娘看女儿馨姐儿不高兴,她其实也想和弟弟一起学,但是妙娘和程晏有自己的考量。

  对女儿就不能单单只请先生,还要请女先生,尤其是规矩女红管家甚至是交际礼仪还有如何辨认官服这些都要学。

  偏偏这女先生也不是很好请,上女学的话,也要寻摸好一些的地方。本来若是没出曹家三姐儿那件事,妙娘把女儿往桂君堂女学一送就成,可五娘是个拎不清的糊涂人,馨姐儿又是个活泼好表现的性子,她万一表现的更好,到时候五娘又是拼命鸡娃,出了什么事儿了,妙娘可不想再被她甩锅,也怕馨姐儿什么都没做,反而被牵累。

  还好,这个时候蔡雍上门来了,他其实是被倦哥儿请过来的,他二人年龄相仿,都是少有的少年神童,难得没有嫉妒之人,反而觉得二人聪明才智相当,称兄道弟好不热闹。

  妙娘亲自下厨做了几道孩子们爱吃的小菜,程晏就小声道:“你对我还没这么好呢?”

  “你一天天的除了吃醋就没别的了。”妙娘对他真是无语了。

  其实妙娘也知道,程晏对这个当爹的身份还没有完全适应,以前孩子们都很小,所以操心的事情少,程晏也忙,现在程晏清闲了一点,他最想做的事情就是跟妙娘俩个人在一起,不想任何人打扰。

  但是这也是没办法的,孩子们读书交友还有做些什么事情因为年纪还小,大人还要跟着操心,尤其是龙凤胎年纪还不是很大,几乎是要耗尽心神,那么分到程晏身上的关注就比以前少了很多。

  不过,她也是尽量平衡,于是指着桌上的鹿肉道:“瞧瞧那是什么,我特地做的,鹿肉鲜嫩不易得,你可要好好尝尝。”

  如此一说,程晏方才心情舒缓点。

  蔡雍和倦哥儿小哥俩则是学大人以茶代酒还碰一杯,蔡雍就对倦哥儿道:“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他自负才智卓绝,蔡家都没几个人都跟他说的上话的,倒是程倦实在是像另一个他,二人想法好多不谋而合之处。

  妙娘听到这句话,跟程晏对视一眼,二人偷笑,因为这话妙娘也曾经对程晏说过。

  又知道麟哥儿刚入学,蔡雍忙道:“我那里正好有人送了我一支小狼毫,正合适麟弟,回去我就让人送来。”

  “蔡小公子,你就留着自个儿用吧,麟哥儿才刚学写字,哪里要用这般好的。”妙娘笑道。

  “仙——程夫人客气了,我现在和大人用一样的了,用不上的。”蔡雍差点就脱口而出仙女姐姐了。

  他一直对妙娘非常孺慕,尤其是她还救过自己此事不提,每次对他也是关心有加。更重要的是她和程大人都是正直之士,听说程大人主持变法,得罪了很多权贵,但是从不退缩。

  他们得罪的是权贵,可是受益的却是广大老百姓。

  妙娘颔首致谢:“既然蔡小公子都说了,我们就不客气了,麟哥儿,跟蔡家兄长道谢。”

  麟哥儿放下筷子,起身道谢,蔡雍连道不敢。

  用完膳,倦哥儿问妙娘关于馨姐儿女先生的事情,妙娘就道:“正在寻摸呢。”

  倦哥儿跟小大人似的叹了口气:“这男先生听了爹的名头,个个都想来,倒是女先生不好寻。”

  却听蔡雍道:“程夫人,我这里倒是有一位人选。”

  “哦,不知道是谁呢?”妙娘认真问起。

  蔡雍最喜欢的就是妙娘这一点,从来不会把他当小孩子,家里的那些人一边觉得他聪明,一边又把他当小孩子,从来不听从他的建议。

  可仙女姐姐对他说的话,一直很听信,还非常认真的听。

  蔡雍不由得道:“是我母亲的姐姐,守了望门寡,我母亲在世的时候,时常说要为她姐姐寻一门亲事,但是我姨母看不上全天下的男子。不过,您放心,她这个人才华很高,人也很厉害,就是有点自视甚高罢了。”

  咳咳,你蔡雍还说别人自视甚高,妙娘听了觉得很好笑。

  她表示自己一定会考虑的。

  因为有蔡雍的推荐,于是妙娘请甄大姑娘过来了一趟,此人也是个传奇人物,她是自个儿要守的望门寡,也不想嫁人,随爹娘一起住,但是很会经营之道,京中的银楼和果脯店十之五六是她开的。

  她还在京中有一园子,贵人们喜欢在那里宴客。

  有钱有闲,但是不愿意嫁人,说真的,这跟妙娘前世很像。

  这让妙娘对她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甄大姑娘也是因为侄儿蔡雍在她面前说了不少好话,于是妙娘下了帖子,她就过来了。

  甄大姑娘生的圆胖脸,皮肤白皙,状态非常佳,不像三十多岁的人,和妙娘几乎是一见如故。

  “如果您不嫌弃,就把您家大姑娘送去我那儿读书,我替她收拾出一间闺房来,午休时,还能在那儿歇息。”

  妙娘笑道:“那就再好不过了,您看何时拜师,束脩如何?我来准备就是。”

  甄大姑娘也从来没有教过女学生,遂道:“那您看着给吧,我也不清楚。不过,我事先说一声,我也不一定墨守成规的教导。”

  她自己就是不愿将就,自从未婚夫过世后,家中人要不就想让她去做续弦,要不就是找那种寒门士子,甄大姑娘以前看妹妹嫁到蔡家生下蔡雍之后,还颇为羡慕,后来妹妹不明不白的死了,她更是打消念头。

  说白了,她这个人确实胆小,只能管好她自己个儿,明明她现在过的挺好,有钱有闲,侄子弟弟一大把,何必去人家家里做续弦,若找个寒门士子,人家一发达,说不定也不把她放在眼里,这样就顶好了。

  再说,自己生的儿子也未必个个都像侄子那般出众,她宁可多花心思扩展自己的生意,也不想再成亲了。

  妙娘越发惊喜:“我也不想让她净学三从四德,读书为了明理。”

  为了让甄大姑娘了解馨姐儿,妙娘把馨姐儿喊了过来,甄大姑娘几乎是一眼就喜欢上了,她也很喜欢这位程夫人,她这个年纪和同龄人在一起,大家都是说什么儿子女儿,要不就是明里暗里劝她成婚,唯独只有这位程夫人,说谈什么就谈什么,且兴趣广泛,活的很自在。

  馨姐儿几乎是一进来,甄大姑娘就喜欢上了:“这小姑娘真的才三岁多吗?看起来怎么五六岁的模样。说话声音也清脆好听,程夫人,您这女儿可不一般啊!”

  “承蒙您夸奖了。”

  儿子女儿都进学了,妙娘才真的闲下来了。

  她让厨下用铫子炖了冰糖雪梨汤,自己亲自端去程晏书房,程晏这个时候正和一年轻士子一同走出来,那士子见了妙娘,连忙喊师母。

  去年程晏主持过秋闱,此士子正是程晏亲自取下的,很得程晏看重。

  “原来是凝成啊,正好我炖了些冰糖雪梨汤,你同你老师一起用吧。”妙娘是知道程晏的这位高徒刘凝成的,他颇有刚气,外面看似普通,实则却听程晏提及他有大才。

  刘凝成不免谢过妙娘,摆手连连告辞,说自己有急事要先行一步。

  待他走后,妙娘方才同程晏一起进书房去,程晏喝了几口甜汤,觉得嗓子舒服好些了。

  “近来,我看你没怎么再去次辅家中了,这是怎么回事?”妙娘觉得程晏仿佛有意在培养自己的党羽。

  程晏淡淡的道:“皇上暗示明年恩师可以成为元辅,但要求是让我辞官,扶植林寒哲。”

  林寒哲虽然跟程晷闹翻了,但是聂家和韩家也是姻亲关系,聂六娘的姨母正是韩元辅的夫人。聂家虽然暂时下野,面上被罚的重,但是背后扶植人也是不遗余力。

  况且,皇上不喜程晏,程晏就没有圣心。对于永嘉帝而言,程晏羽翼丰满,在朝堂中一呼百应,手段刚强,若是做大,皇家不得安宁。但林寒哲不同,他更委婉些,且朝中根基浅,皇帝能够扶植他,也能让他滚蛋,一句话的事情。

  为国库充盈,他让林寒哲来办是一样的,而且林寒哲知道什么人能动什么人不能动,不像程晏,无坚不摧。

  “可你……”妙娘有些心疼的看着他。

  程晏冷笑:“若我不辞,那我也得丁忧。”

  “你是说太太可能会自裁?这可能吗?”妙娘很难想象她会为皇家做到这个地步。

  程晏则道:“我若辞官,能辞多久,待我恩师坐上元辅之位后,过个一年半载照样能提拔我,可若是丁忧就得三年啊。我若猜的不错,皇上可能性命就这一二年了,故而,想用林寒哲取代我。”

  三年的功夫,官场上人事变动可是不小啊。

  妙娘不懂:“你分明知道林寒哲是为了取代你,为何还要他上京来呢?”说起来林寒哲能回京中,还是程晏安排的。

  程晏深深的道:“与其换了别人,那还不如是他,他至少还办点事情。旁人只会阳奉阴违,或者你让他明明是替老百姓办事,他却惹的天怒人怨,我程晏做官,向来都是问心无愧。”

  他的意思,妙娘也懂,就是那些人表面办事,其实是反装忠坏事,郭清也无法判别,但有林寒哲在,至少林寒哲还能做点事儿。

  可妙娘很为程晏抱不平。

  再过三年,也许郭清都不知道还能不能熬三年,程晏因为变法得罪了不少人,他们巴不得他永远不回朝堂来呢。

  那不是程晏的果实全被林寒哲摘了?

  妙娘心想,到底是男主,光环真的强大。

第148章 妙娘的桃花

  其实对于这种局面,林寒哲也是十分尴尬,他已经从姨父韩首辅那里得到了消息,六部会廷推他为户部侍郎,兼任东宫讲官,也就是逐步取代程晏的地位。

  很简单,自从程晏严苛的变法以来,亲贵宗室早就不满。

  尤其是程晏不通人情,和他平日作风完全不同,大家刚开始看程晏的样子,认为他出自江宁士族,平时豪气冲天,朋友遍布天下,故而以为他应该非常好通融。

  所谓的好通融就是拿没背景的开刀,拿有背景的就不动声色。

  后世批评程晏,认为他没有完全变法成功,就是因为没有循序渐进,而是从根本上触动权贵利益,这在封建社会几乎是难以为继。

  但林寒哲对于程晏被排除,没有欣喜,他虽然被当作要取代程晏的人,可看到这样的场景依旧是物类其伤。

  刚穿过来的时候,林寒哲觉得靠自己能够改变大临,现在越来越觉得难为了。权贵博弈出来,让一个忠心耿耿的大臣辞官,甚至永远都不想给他机会再在朝上,这也不是什么好事。

  况且,他本人还是被程晏提拔来的,程晏算是心胸非常开阔之人,只要你得用,他就会用你,不会因为个人私欲去对付旁人,越和程晏接触,就知道他的确有宰辅之才。历史上说他私德不算很好,但是他现在住他隔壁,既没有见他去秦楼楚馆,也没见他天天享受过什么。

  甚至,他还有幸去程晏家用过一次膳食,吃食也寻常,除了一两道程家秘制菜,其余菜色都很不通,不夸张的说甚至还不如他家。

  再有,不少人请托都是往程晷那里跑,因为他们知道程晏很不好通融,他是一个看重能力的人,而非亲戚关系。

  唉,林寒哲都不知道日后如何面对程晏了。

  殊不知程晏在郭清处,也表达自己不愿意辞官:“老师,他们这是要置我于死地,我却偏偏不能如愿。老师,若是为了您,我避让是应该的,但是若您坐上元辅之位,反而还要受到旁人挟制,这样与纸糊又有什么两样?”

  “你改变了想法?”郭清放下手中的茶盏。

  他记的没错的话,起初他这位学生也同意暂避锋芒,因为大家都猜的出来,皇帝身体只有那么几年了,等皇上驾崩,新帝登基,郭清照样可以把得意门生调过来。

  说真的,郭清也觉得可以如此操作。

  宦海浮沉对于官员而言十分正常,他郭清自己尚且几起几落,更遑论是程晏。

  他还这么年轻,前途大好。

  程晏笑道:“若我为了个人荣辱,又何必追随老师呢,我只怕,他们真正要对付的是老师罢了。表面上他们是驱除我,换成林寒哲,好似只是针对我个人。但是只要有变革的人在,那些权贵就不会一日安宁,若我所言不假,只要我下野,那么我们以前做过的事情,白的也会说成黑的,老师您在那个位置上,恐怕也坐不稳。”

  他说这话很有底气,因为从一开始实行郭清变法一事,几乎就是程晏在主持,下面的动态他太清楚了。

  郭清朗声笑道:“云浮你所言极是,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显然,郭清被程晏说动了,当然,这也是他平日看重程晏的原因。

  但他也有意问程晏:“可韩家和皇上的意思都是你若不走,老夫就无法升任,当然,你是老夫的弟子,老夫也并不是为自己打算,只是你若留下,老夫该如何做呢?”

  若非为了变法,郭清早就想带着老妻回乡了。

  只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他难得有机会,怎能轻易言败。

  程晏早有腹稿:“恩师,他们只是想把我排除在外,只要我不在六部,不是詹事府詹事,那不就成了么?听闻大理寺卿正出缺,恩师看我去大理寺如何?”

  “高,实在是高。”郭清站起来恍然。

  程晏也和郭清相视一笑。

  回到府中,程晏先去找妙娘,妙娘正在绣绷上不知道绣着什么,看布料是青松色,应该是为他做的,想到这里,程晏快步走上前。

  妙娘听到脚步声,转过头看着程晏:“回来啦?如何。”

  “恩师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