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制造1980 第92章

作者:大江流 标签: 励志人生 现代架空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后面李东城就彻底不轻松了,甭管水平怎样的,只要出成绩,他就过去看看。

  好在都不能打,等着最后的一个结束,他已经稳坐钓鱼台,第一是张胖子的,第二是他的,第三则是名不见经传的吴大牛的,他的不合格没有,倒是有四个隐裂的。

  李东城脸上都带了笑。

  他已经想好了,等着回去就找报社的记者进行一次报道,必须将这事儿好好宣传一下。对了,他还看向了张处长,准备等会过去说两句。

  就这时候,所有的测量已经结束,何熙手里拿着结果直接就进行了宣布:“相信大家其实已经心里有数了,不过我们还是要宣布一下。气缸排位前两名的是河源县机械厂、罗山县机械厂,请两位厂长会后留下,我们将进一步磋商合作事项。”

  立刻掌声就响了起来。

  随后何熙就往下翻,接着念道:“至于零配件精加工厂,根据综合成绩,排名前两位的是岚山县机械厂。”

  张胖子一听就立刻站起来了,他跟山一样,大家只觉得眼前突然一黑,这会儿按着技术水平说话,大家是心服口服,你看看气缸排名第一的河源县偏差还不小呢,但岚山县只有一个不合格,这说明人家在这群厂子里,就是技术最牛的。

  制造业的,就服真本事。

  这掌声比刚刚还要热烈,还要长久,尤其是左康健,那是太高兴了,恨不得将手掌都拍坏了。

  李东城也跟着鼓掌,不过更多的是准备站起来迎接同样的掌声。

  随后,何熙的声音再次响起:“看样子是实至名归啊,这是我们晴天机械的荣幸。现在宣布第二名。”

  大家终于静了下来。

  李东城毫不犹豫地站了起来,却听见何熙说:“第二名是柏石县农机厂。”

  李东城站在原地就愣住了,很多拍手的人也愣住了,吴大牛都愣住了,就张胖子和罗山县机械厂厂长陆志远鼓起了掌。

  陆志远还推了推吴大牛让他站起来。

  这一下,可是有两个人站着。

  李东城的脸色都黑了,不过这会儿还忍得住,笑着说:“何同志,怎么可能是柏石县?我们东城机械厂一共有三个不合格的,柏石县有四个隐裂的,这弄错了吧。”

  何熙就说:“对,按着这个算法你们的确少。但是我们一开始就说了,考核指标有三项,所有工厂螺栓的抗剪力强度都是合格的,都是八分。在螺栓有隐裂这方面,有一家没有,所以你排在第二位,拿到了七分。柏石县排在第六,拿到了三分。”

  何熙说道:“但是在精加工这一项中,但他们的零件的螺牙尺寸、定位尺寸、有效尺寸不但是合格,而且非常优秀,他们的偏差率都小于5%,是第一名,拿到了八分。所以总成绩19分。”

  “而你们在精加工这一项中,有两个不合格,偏差率较高,排名第六,只拿到了三分,总分是18分。相差很近,但的确是第三名。”

  何熙解释的很清楚了,但是李东城却怒了:“这不合理,你们这种规则,明明错的少,却分数低了,我不服气。”

  何熙也不恼,仔细解释:“这东西不可同日而论。就是去高考,填空题选择题和大题也不是一个分数的。柏石县农机厂的确在锻造方面差一些,但是,他优点足够突出,50个螺栓,公差在1%以内,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而你们的偏差率实在是太大了,虽然只有两个不合格,但是你们的五十个零部件,几乎没有一双是一个尺寸的,所以,你们的偏差率得分非常低。

  这就像是一个水桶,不是看最高的板子有多高,而是看最低的板子有多低,才能知道能装多少水!”

  这会儿这个水桶理论还没人人皆知呢,何熙这么一说,真是又形象又易懂,大家忍不住点了头,的确是这样,东城机械的偏差率有点太高了。

  何熙接着说:“我不会针对任何人,毕竟发动机厂是要质量的,我想作为一个厂长,你应该能理解我的想法。”

  “而且精加工这边没有选上的话,还可以和我们合作租赁工人,我都欢迎的。”

  何熙已经说得够明白了,不少人都理解,都劝李东城:“就是啊,东城,这是一开始就说好的规则,怎么可能提前知道咱们的东西谁好谁弱呢。再说,这规则也没问题。”

  “对啊,还有机会呢。”

  还有人提醒他:“张处长看着呢。”

  李东城抬头看了一眼,最终也没回答,而是坐了下来。

  这事儿就这么定了,等着一结束,李东城却像是没事人一样,说说笑笑的离开了。李仲国一直防着他呢,晚上回来就说:“他好像没事了,没报名租赁工人,跟着大家去给媳妇买东西去了。还买了车票,明天走,你说这是没事了吧。”

  何熙摇摇头,“他那性子,要是真生气了就没事了,但装着没事儿一定是有事。他肯定不会明面冲突的,不知道会不会挑拨其他人。”

  李仲国这点可不信:“谁这么傻,让他挑拨?”

  何熙就说:“你注意点吧,跟祖县长不要太近,工地的安全管理也做好,合同也再找律师过一下,不为防着他,这本来就是应该的。”

  李仲国点头:“我知道了。”不过他挺生气的,“又没招惹他,这真是无妄之灾!”

  何熙看得开:“树大招风,起码证明我们有树了。”

  李仲国:……

  随后几天也没什么事,李东城和众人一起都回去了,张胖子左康健吴大牛和陆志远他们留下和何熙签了合同。

  只剩下熟练工人还不够,不过有四家厂子报名,何熙又请了张成师傅帮忙,准备再次筛选一下。

  只是还没开动,史佳林却突然到了。

  何熙挺意外的,“你怎么来了?”

  史佳林行色匆匆,推门而入关了门才小声说:“有人把跟你签合同的厂子全告了,说他们恶意侵占国家资产,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卖给个人!现在已经准备立案调查,徐厂长听到风声,也不敢打电话,让我来告诉你。”

第47章 三章合一

  这消息何熙听了都忍不住骂一句。

  这哪里是树大招风,这是树大招了个砍伐者。

  史佳林接着说:“这个举报人是向着法院、公安、检察院三家单位同时举报的,这事儿算是省内第一次,徐厂长说非常重视,恐怕要仔细调查。”

  可不是吗?

  这年头和21世纪不同,改开初始,商品经济席卷全国,原先没有的问题一一冒出来了,这事儿涉及面又这么广,可不是要调查清楚吗?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史佳林还问:“你心里有数吗?是得罪谁了?”

  何熙带着他进屋,给他倒了一杯凉白开,顺便就把李东城的事儿说了。史佳林也是做销售的,一听李东城,顿时就说:“肯定是他。这人向来手黑。”

  他直接说:“海州厂规模大,和东城机械没有什么竞争关系,但我在外面跑的时候没少碰见他。我碰见过两个人跟我说过他,一是他想和洛城拖拉机厂签订供货合同,不过人家觉得他厂子不如另一家好,你知道他干了什么吗?”

  何熙摇摇头。

  史佳林就说:“他让人冒充是其他拖拉机厂的人,去和那家厂子谈更大的合作,对方也没想到是假的,肯定愿意跟更好的厂长合作,立时将洛城拖拉机厂忽视了。”

  “人家那边也是大厂子,一瞧这个,干脆就和态度更好的东城机械签了合同。本来这事儿神不知鬼不觉,还是那个厂子的厂长有次到东城出差,碰到了那位假销售员,一路跟着他瞧见他进了东城机械,这才确定的。”

  这可是真够鬼的,不过这种事在改开初始就渐渐多了起来。

  倒不是钱让很多人本质变了,而是钱让很多人露出了本质,有些人照旧遵守本心,有些人则为了挣钱不择手段。

  史佳林接着说:“另一个是他为了卖东西,谎称自己的厂子是有进口设备的,吹得天花乱坠,那家厂长也是大意,居然没有现场考察,总觉得都是一个省的,不能骗人,结果签了合同才发现,压根不是。合同里又没说他的机器是哪里的,而且东城机械的东西还成,就捏着鼻子认了。”

  这不就是坑蒙拐骗吗?

  不过史佳林还是不理解:“他这是不想在南河机械行业干了吧。”

  何熙却摇头:“不是,就是他想干才干了这事儿。他这人我听徐厂长和你的说法,再加上我看他,应该是很在意前途的事儿,否则不会再报纸上大吹大擂。你想想,本来他势头正热,将一家企业扭亏为盈,结果这四家或者更多家厂子和发动机厂合作,日后利润肯定不少,他怎么能出众呢。”

  “举报又不是实名,倒是这罪名一旦扣下来,这发动机厂就建不成了,他不是就受益了吗?”

  这心思让史佳林叹为观止,却又不得不说何熙分析的对,“哎,是有很多人不顾国家利益,只想个人前途。那你有后手吗?”

  这个后手显然是因为她和忘川河在专利一事上的较量,谁都没想到,何熙居然留了后手,现在大家觉得她什么都有后手了。

  何熙就说:“我知道李东城不妥当,但是这事儿关系到我和南河省机械行业诸厂的关系,所以我没办法剔除他。你放心吧,我合同都做的很规范,没事的。”

  史佳林却说:“话是这样的话,但这事儿一旦调查,可不是合同规范就行的。对晴天机械影响很不好。”

  这是肯定的,这可是公检法,刚听名头都吓死人。

  这年头的小老百姓,一听你被这三家调查了,恐怕都觉得你不是好人。

  纵然厂子不是小老百姓,厂长们也见多识广,恐怕这会儿也会心里打鼓的。

  何熙说:“就当是合作前的一次检验,这点风浪如果都过不去,日后生产线来了,发动机生产出来了,还有更多的风浪,怎么合作?”

  这心态倒是让史佳林放了心。

  最怕的就是那种,一说有事就六神无主不知道该干什么了,那样想帮都没法帮忙的。

  倒是何熙这样,让人心定。

  不过饶是何熙说的轻快,史佳林也知道这不是容易的事儿,于是他咳嗽了一声:“那啥,其实我不是光来传话的。”

  这会儿何熙已经准备拿东西出门,她想先去一趟邮局给各位合作的厂长打个电话,提前通知一下。

  甭管对方是愿意陪着,还是退后,告知都是义务。

  没想到史佳林突然来了这一句,何熙扭头看他,这才发现这人今天穿的居然是新衬衫。一件淡蓝色条纹半袖衬衫,一条黑色的裤子,明明是最普通不过的打扮,不过他人长得斯文白净,看起来就清爽极了。

  何熙想起这人前几天的发言,就问:“趁机追我?”

  史佳林哪里想到,何熙居然明晃晃地说出来了,他脸都有点红,本来气定神闲呢,这会儿也有点结巴:“不是……也不对。”

  好在他本来就是做销售的,口才还行,心思定了定,就把话说清楚了:“我既然说过追求你,那我所有的行为都是跟这个有关的,不能说不是。但是你在危机时刻,我不会抱着这样的心思的。”

  何熙就是开玩笑呢,哪里想到他一本正经的,还挺好玩的。

  “好了,不闹你,什么呀?”

  史佳林这才说:“何熙同志,我现在已经是海州柴油机总厂销售科主任了。”

  何熙倒是不意外,她当时能去找史佳林,就是因为他的销售出了名,让何熙有印象,不过想想也是,这已经1980年秋了,的确到了他出彩的时候。

  只是那会儿他接手似乎是因为厂子销售情况不良,厂里领导没办法了,任用新人,给了他机会。而现在,显然是海州厂发展的太好了,各个骨干都有了新的用武之地,把职位空出来了:“恭喜恭喜。你怎么不早说。”

  史佳林笑着说:“这不是你有事,我总不能你愁着我高兴吧。”他还说了说厂里的安排:“泰斯集团的合同已经签好了,TS1号引进已经成了定局,所以海州厂二分厂也正式开始建设,郑文华主任担任了二分厂厂长,然后就提拔了我。”

  “当然,我不是说这个的,我是说我成为销售科主任后参加了一个会,认识了一位律师。”他将一张纸拿了出来,递给了何熙,“他叫吕三木,很厉害,五十年代的京大毕业生,原先在海州大学当老师,最近刚刚重新做回律师。”

  “我听到这个消息后,就去咨询了他,这种恶意诬陷就没有办法吗?他说可以帮忙的。”

  何熙之所以这么淡定,就是因为她知道,她没有做过,另外还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她准备打电话的对象之一就是在京城的孟爱华,让她帮忙找个厉害的刑事律师。

  哪里想到,史佳林想到前头去了。

  何熙将纸接了过来,这会儿的律师还是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上面写着海州市法律顾问处律师吕三木,还有他的联系地址和电话。

  何熙抬头,就瞧见史佳林一脸紧张的看着她:“我这样没打乱你的计划吧。”

  何熙摇摇头:“正好帮了我一个大忙。”

  就瞧见史佳林松了口气,然后露出了个大大的笑容,“那我就放心了。”

  有了律师,不过何熙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她对史佳林说:“我得先去和签约的四家工厂透个风,让他们别惊慌,你今天回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