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货郎 第204章

作者:桃花白茶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就算扣掉也没关系啊,还是有一百多万两。

  突然想躺平怎么办。

  毕竟他都赚这么多钱了!

  再加上他倒腾来的山货钱,那都有六千两银子啊。

  至于詹明,他之前每年辛辛苦苦跑商路,一趟赚个两千多两就差不多了。

  他倒腾的奇石就是卖个两千两银子的价格。

  哪有这种一趟就挣了一辈子买卖金额的啊。

  詹明就差把那个久违的称号喊出来了。

  纪财神啊纪财神,你就是活财神!

  詹明有点后悔这么晚跟纪彬合作了,早知道就应该拉着他跑商路的。

  这样的买卖多做几次,提前退休不成问题。

  就他们宿勤郡那种小地方,手里有这么多银子,足以衣食无忧过几辈子了啊。

  可纪彬手指却动了动,真想给引娘写封信,就算不能在信里直白说自己赚了多少钱。

  但这份喜悦想分享给她。

  不过这会还是先分银子吧。

  这么多银票,这么多银子,要算到什么时候。

  好难。

  数钱数到手抽筋这种情况是真的存在啊!

第74章

  等算好所有钱,天都已经黑了。

  其实就是把钱分成几份,各家该给多少钱,现在就准备好。

  等回了无仙城之后,直接可以送到他们手里。

  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些棉商们都在无仙城码头等他们吧,毕竟这里棉花市场多繁荣,那边差不多也会得到消息。

  现在准备好了,到时候不会手忙脚乱的。

  这次看似收获四百多两银子,其实分到各家棉商,大家差不多赚到几十万两银子吧。

  这数字也多,但没那样夸张了。

  除了要给出去的货钱之外,还有一点很重要。

  那就是这次出去的税款。

  按理说这种棉花的税率跟其他绸缎丝锦麻布,都属于利民的民生项目,就是收税低一些的。

  可越是知道这些情况,纪彬詹明才越谨慎,两人准备每人拿出三万五千两银子作为税款。

  纪彬自然是给邑伊县,詹明给春安城。

  这钱无论放在哪,都不是笔小数目。

  买卖货物交税这一项,纪彬可是从来都不含糊,否则他在邑伊县做事能那么顺利?

  若是不交税,县衙想修什么东西哪有钱啊。

  至于詹明交到春安城的三万五千两,估计谭刺史都要惊讶一下。

  没办法,谁让这钱确实多呢。

  等纪彬詹明从房间出来,他们手里拿着三个红封,一个红封是五十两的银票。

  自然是给到柴力,陈乙,振生。

  三人接下后恭喜东家。

  这也就证明,此次江南之行正式结束了。

  仓库空了,货物没了。

  全换成白花花的银子,还有比这更好的事?

  接下来的时间大家都可以放松一下,在松江府逛一逛,然后启程回宿勤郡!

  从九月十七出发,十月六号到松江府。

  如今十月十六事情全部办完。

  别看只有一个月时间,但他们五人经历的事,可不像一个月发生的啊。

  估计这段时间的经历比许多人一生都要精彩。

  纪彬道:“准备在十月二十五之前出发,大家最近有什么喜欢的想买的,都买买吧。买得差不多了,咱们就雇船回家。”

  这次肯定还要雇船的,最好联系也要回宿勤郡无仙城的船只,可以顺道一起回去。

  最近年前货运繁忙,应该可以雇得到,这事当然是詹明一手包揽,他对这些事最熟悉了。

  有纪彬这句话,也就证明他们快要回家了。

  至于手里的这些银子?

  足够买不少新奇物件回家乡了!

  柴力自不用说,不讲平日纪彬私下给的银子,就他平时攒的月钱,都买不少好东西了。

  陈乙更是拿着有生以来最大的赏钱。

  天啊,不少人还羡慕他跟着东家出来,要是让他们知道自己得了这么多赏钱,说不定直接变成嫉妒吧!

  纪彬他们没打算往苏州杭州那边,毕竟说的时候这些地方是挨着的,但真要赶路过去,实在是有些远的。

  只有下次再来了。

  但这松江府就比宿勤郡要热闹了,而且南来北往的人都有,店面更是分了南食北食,天南海北的东西都能在这买到。

  如果说纪彬的杂货店能买来整个宿勤郡的东西。

  那松江府这边就能买到整个南军国的东西。

  很多时候都是汴京苏杭流行之后的物件,才会传到他们那边。

  所以这一趟出来,肯定是有得逛。

  但纪彬知道焦家人还在等着他,所以只逛了两天时间,差不多看什么好玩的就给引娘买了。

  衣服布料也买了最新的款式,至于钗环这种东西,那首饰店老板都在怀疑纪彬是哪家的公子要讨心上的喜欢。

  在得知他是给自己娘子买东西之后,漂亮物件更是流水般送过来。

  不过纪彬看了看,其实大半引娘都有。

  毕竟他家杂货店在春安城买的东西,也会从远处进货。

  等买了两天东西之后,纪彬算着时间,自己给引娘写的信,估计还没到手里。

  之前卢火长他们启程回无仙城,纪彬托他们带了信回去,算着时间船基本还在水上飘着呢。

  不过卢火长他们,应该正好能跟宿勤郡周家运棉花的船打个照面。

  他们家也太慢了,怎么还没来。

  纪彬在无香宅准备跟焦家人们讨论种棉书的事,詹明则带着柴力他们继续逛街买东西。

  估计一天的收获也不小。

  原本柴力不想去,还是纪彬说,让他看到什么漂亮首饰包下来他要买给引娘,柴力这才同意。

  纪彬也是想让柴力出去逛逛,他最近都在无香宅,也没什么危险。

  自从棉花卖完之后,简直一身轻松啊。

  纪彬去找焦家人的时候,见他们已经开始写各自的部分了。

  可出来焦家主的字不错之外,其他人写下来的东西让人头疼,甚至需要翻译好吧。

  其实很多人都有这样的问题,如果是让他说的话,可能还察觉不到问题,要形成书面的文字,却问题多多。

  有时候连下笔都不知道怎么下,这也是很多农人形成不了文字的原因。

  毕竟写下来的技术总结,既要清晰明了,还要没有疑义,不会让人误会其中的意思,这点真的不容易。

  所以纪彬到的时候,四个焦家人简直泪目好吗,都想拉着纪彬来帮他们总结。

  纪彬哭笑不得,先看了看他们各自写的东西。

  其实纪彬也是头一次做这种事,要说多专业那也没有,可他上了那么年的学,系统归纳还是会的。

  当初他只是随口提了一下,真正对这件事重视的,还是焦家家主。

  不过纪彬的意思也简单,毕竟焦家人去了那么多地方,十六个焦家人他们各自的经验都不一样。

  如果归纳成宿勤郡种棉方法,扬州失败方法,蜀地种棉方法,以及等等。

  反正各地自成一篇,用词不能太晦涩,符合当地习惯。

  这样的种棉书写出来,是真正适合一本书走天下的。

  这方法种还要提前说明当地的天气,当地土质,当地人的习惯等等。

  纪彬说了这些之后,就见焦家四个人齐齐看向他。

  仿佛他说了什么可怕的话。

  最后焦家主先反应过来,拍着纪彬肩膀:“若这书成了,肯定能惠及整个南军国。”

  毕竟写得也太详细了。

  纪彬却道:“你们真的要写出来?这可都是你们总结出的,若是写了之后,整个南军国种棉数量肯定增多,因为书的原因,种成的也会很多。那你们怎么办。”

  这是古代,不是现代。

  古代拥有一门技术是真的可以吃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