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相国夫人 第36章

作者:红姜花 标签: 穿越重生

  “我懂了。”

  李牧说:“原来夫人是存着请我去秦国投军的心思。”

  赵维桢:“不好么?”

  “牧惶恐。”李牧说道:“承蒙夫人厚爱,只是秦国强盛,名将如云。我为赵人,既无功绩、也无名气,秦国既不缺我这一人,我去秦国也没有根基。”

  “你有啊。”

  赵维桢不认同道:“廉颇老将军认同你,这不是名气?要说你怕没靠山,我来当你的靠山。”

  她这话说的理直气壮。

  一套马具,一把耕犁,这两样图纸,足以让吕不韦,让嬴子楚明白她赵维桢三个字有什么分量。她还就不信了,她推荐去咸阳的人,就算吕不韦无动于衷,嬴子楚能不心动?

  “我可以为你写一封书信。”

  赵维桢信誓旦旦:“你若愿意,就拿书信去秦国,我亦可以送你进身之资,保你得到厚待。”

  春秋战国时期的策士、武将,多少人做梦都想要这么一封有重量的推荐信。

  这样的允诺,让李牧受宠若惊。

  他赶忙行礼。

  “谢夫人厚爱,但——”

  这么一个但,赵维桢就懂了。

  挖角归挖角,但也不能强人所难不是?虽说赵维桢恨不得把李牧给小嬴政绑架到秦国去。

  “小将军不用多言。”

  她摇了摇头:“我晓得了。”

  说完,赵维桢举起酒器:“那便祝小将军未来大破匈奴。”

  李牧双眼猛然亮了起来。

  少年郎暗自长舒口气,显然也是不想真正出言拒绝赵维桢。

  他当即举起酒器,一饮而尽。

  “承夫人吉言。”李牧郑重回应:“牧定不负夫人所望。”

  “你会扬名的。”赵维桢笃定道。

  李牧莞尔。

  “夫人也不用太过挂怀。”他选了一条更为困难的道路,但李牧好似完全不在乎,反而无比期待道:“都说这战国,便是国君、文臣,与武将的棋盘。但下棋下棋,总是要你来我往、水平相当,赢过来才有意思。”

  少年看向赵维桢,一双眼眸清澈。其中饱含诸多情绪:希冀、热忱,还有对她的感激和信任。

  “若是赢的太容易,这下棋也没意思。”

  李牧道:“夫人给自己留几个对手,也是有意义。”

  赵维桢不禁动容。

  话说到这份上,她是真的什么也说不出口了。

  再多费口舌,倒显得自己小家子气。

  “既是如此,孟隗不再多言。”

  她也笑起来,同样将手中药酒一饮而尽:“我家阿父与平原君素来交好,改日去见平原君,我亦会同他推荐你。”

  李牧闻言,也不客气,对着赵维桢深深揖礼:“谢夫人!”

  之后赵维桢话锋一转,便与李牧聊起了邯郸的风土人情,各国人士来往的趣事,一场酒席,二人相谈尽欢。

  送走李牧后,赵维桢感慨归感慨,但也没当回事。

  ——主要是,酒肆来往的贵客也太多了!

  这个年代可不是人人都能进的起酒肆,往来的客人不是商人、就是使臣,要么就是邯郸当地的贵族、富户。李牧现在还不过是名白身,实在是算不上什么。

  但赵维桢实在是低估了先秦人民的八卦精神。

  转天上午,她例行到质子府,一进屋,没看见小嬴政,倒看见赵姬正举着书简,就着日光念念有词。

  赵维桢定睛一看:这不是之前她给嬴政改写的秦篆版千字文么?

  “妫夫人。”赵维桢讶然:“你在学大篆籀文?”

  “哎呀!”

  她突然出声,把赵姬吓了一大跳。

  偷学被抓,赵姬看起来怪不好意思的,慌乱把书简丢到一边。见赵维桢过来,又立刻拎着衣裙走向前,表情极其神秘地把赵维桢拉到一边。

  “维桢夫人来的刚好,我还有话要对你说呢。”赵姬压低声音。

  “什么?”赵维桢很是茫然。

  “这……在邯郸,夫君要是不行,妇人可以和离。即使不和离,去寻别的男子,倒也没什么。”赵姬凑近了与赵维桢咬耳朵:“听说李牧小郎君人不错,但千万不能闹出孩子来呀,麻烦死了。”

  赵维桢:“……”

  赵姬:“维桢夫人听见了没有?”

  赵维桢:“…………”

  就一天的功夫,怎么连赵姬都知道了?!

  而且这谣言还带前后串联的,洗不清了这是!

第30章

  030

  赵维桢现在明白了,什么叫流言止于智者——不存在的。

  而且,还越传越离谱了!

  “我只是请廉颇将军、李牧小郎君用餐的功夫,怎传成这样了?”赵维桢哭笑不得:“没有这回事,吕不韦他……也不是不行!”

  赵姬:“原来是这样。”

  话是这么说,但她还是一副将信将疑的模样。

  赵维桢不想再同赵姬掰扯这些八卦,转头看向她藏起来的书简:“你在认字?”

  果不其然,她一提这茬,赵姬立刻把手头的八卦抛在脑后。

  不论赵姬人怎么样,她还是美的。

  美人含羞,便是展现出十足风情,她垂眸掩面,很是不好意思:“如今政儿与我闲聊,许多他讲的事情,我都听不懂。想想这样到咸阳也不是法子,总不能两眼一抹黑。”

  识字好啊!

  赵维桢甚至有种老母亲的欣慰感:识字读书就是进步的开端,如今草包美人也懂得知识就是力量,她哪里有不支持的道理。

  “这有什么害羞的!”赵维桢大大方方鼓励道:“人学习了,才有进步。”

  “那、那年纪我都这么大了……”赵姬扭捏羞愧道。

  “你哪里年纪大?俗话说得好,活到老,学到老。”赵维桢可不赞同这个说法:“都说言传身教,小孩子先听的是父母的教导,先学的是父母的行为。你都在认真学习,政公子怎会不努力?”

  “言传身教?”

  赵姬愣了愣,接着莞尔:“夫人说话就是厉害,出言成章呢。”

  赵维桢:“……”

  这是《后汉书》的成语,可恶,又不小心说出溜嘴了。

  她赶忙转移话题:“之后我也腾出点时间来教你吧。”

  赵姬连连摆手:“我哪儿值得夫人上心!维桢夫人已经很忙了,就、就先照顾政儿吧。我自己认认字就行,反正我又不是政儿,也不用懂什么大道理。”

  那可不行!

  今后的赵姬,就是秦国的王后、太后。难得她展现出学习的欲望,也许她识文断字、学习经典之后,就不会那么恋爱脑了呢?

  当然了,赵维桢没有强迫,她能明白赵姬的意思。

  赵姬身为一名母亲,婉拒的意思很清楚:她希望赵维桢能把关注全部放在小嬴政身上,不愿为了自己分神。

  意识到这点后,赵维桢顿时有些心情复杂。

  诚然赵姬一开始惶惶恐恐、懵懵懂懂,还一副没了嬴子楚就天塌下来的模样,甚至还迁怒于小孩子。

  赵维桢说道理,讲情况,赵姬好似也没有完全理解。

  但至少,之前赵维桢劈头盖脸一顿话,她多少听了进去——特别是赵姬大概领悟到了,横竖都是靠男人,靠夫君不如靠自己的儿子。

  这就是有戏啊。

  好好想想,赵维桢在心底寻思着,说不定能想出什么既不会在照顾嬴政方面分神,也能让赵姬受到教育的两全方法。

  “不说这个了,维桢夫人。”赵姬是又羞又担心,生怕赵维桢再抓着自己不放:“政儿可是一早就在等你到来呢。”

  “那我们一会儿再说。”

  她不再多言,转向平日授课的院落。

  一跨过院子门槛,赵维桢头还没抬,就听到了小孩子“嘿”、“哈”的声音。

  是蒙毅在带着小嬴政练剑呢。

  一大一小两位男孩,见到赵维桢过来,纷纷停下自己的动作。

  蒙毅行礼,小嬴政则是直接放下木剑,走到赵维桢面前:“夫人!”

  赵维桢扬起灿烂笑容。

  她蹲下()身,抽出帕子给小嬴政擦了擦额头的汗水:“急什么?连礼都不见了。”

  嬴政欲言又止:“我——”

  他一双凤眼内,有复杂情绪一闪而过。小嬴政压低声音:“夫人要与吕不韦和离?”

  赵维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