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相国夫人 第128章

作者:红姜花 标签: 穿越重生

  平日里非正事,吕不韦不穿玄色。他一袭白衫,看似简朴,可一掀开布帘,门外的旭日照耀进来,为其清隽面孔镀上一层柔光。

  洁净的白衣外加白净面皮,反倒是更显几分非为昂贵衣衫衬托才有的光风霁月、白石皓皓之态。

  他好似若有所感,转过头来,恰好对上赵维桢的视线。

  一双明眸弯了弯,而后吕不韦翩翩君子般先对李牧行礼,待李牧回礼过后,才缓缓启唇。

  话是对掌柜说的,但目光却始终落在赵维桢身上。

  “来接夫人回家。”吕不韦温言说。

第87章 八十七

  087

  送走李牧之后,赵维桢转身看向吕不韦。

  当今秦相国本就生得好,但不知怎的,就显得今日格外好。赵维桢上下一瞥,就瞥见吕不韦虽然穿的是平日里的旧白衫,可头上戴着的却是崭新的玉冠,一头黑发还涂着发油呢。

  既有了质朴,又显出贵气,再配上那和煦的阳光,怎么看都是翩翩公子的模样。

  四舍五入就是穿着工装背路易斯·威登。

  赵维桢当即就忍不住勾起嘴角。

  “相国好生俊俏啊。”她调侃道:“今日打扮得这么漂亮,是专程来接我回家的么?”

  被妻子点到脸上,吕不韦也不生气。

  他反而温和地笑了起来:“不韦是有正事来的。”

  赵维桢:“怎么?”

  吕不韦:“太后托人来口信,询问联姻之事,不韦想着,可与维桢一同面见太后,你们二人也好叙叙旧。”

  赵维桢:“……”

  她怎么揶揄回去的,吕不韦怎么揶揄了回来。

  前几日刚见了赵姬,哪里需要“叙旧”?分明是他还把李牧的拜帖记挂在心上呢。

  赵维桢挑了挑眉梢:“好啊,那便走吧。”

  故意一字不提?看你还能端着这幅风度翩翩的模样到什么时候。

  二人同上一辆马车,直奔咸阳宫。

  敲定秦、楚联姻一事之后,赵姬一个当妈的肯定是坐不住。

  果不其然,刚一见到赵维桢和吕不韦,赵姬直接站了起来。

  她也不顾嬴政在场,径直问道:“婚事如何?女方长得好看么?多大年纪?不韦先生也真是的,都回来好几天了,多少是派人把生辰八字送来我瞧瞧呀。要是有画像小像,那就更好啦!”

  嬴政:“……”

  少年国君故意清了清嗓子。

  听到嬴政干咳,赵姬知晓他的意思,却不情不愿道:“明明是你成婚,怎就不急呢?”

  吕不韦失笑出声。

  “回太后。”他客气道:“两国联姻,定然是门当户对、八字相合,这毋须担心。定下来的楚国公主,芳龄十六,据说是有倾城之貌,是位远近为名的大美人。”

  “十六岁?”

  赵姬有些惊讶:“这么大年纪的公主,竟是之前没订婚?”

  先秦时期的女子十五岁及笄,像王室的公主、贵族的女儿,往往是及笄之前就定下亲事。十六岁还没嫁人的很少见。

  吕不韦回答:“我听闻,这位公主先前有过婚约,但对方早早的病死了。”

  赵姬闻言一喜:“那岂不是与维桢夫人一样?”

  赵维桢:“……”

  赵姬立刻把刚刚微妙地嫌弃抛到脑后,美滋滋道:“是名贵女呢。”

  你态度还能变得更快一点吗!赵维桢哭笑不得。

  在这个年代,女子要是婚事不顺,不仅不是坏事,反倒是好事。赵维桢嫁给吕不韦前死过一任丈夫,回到娘家之后“身价”还上涨了。

  楚国公主也是一样,她本就贵为王室之女,死过未婚夫,仿佛是天生就要嫁与一名国君。

  所以赵姬听后,反而心生满意。

  赵维桢不免看向嬴政。

  秦王政今年才十三岁呢。

  几日不见,他好像又长高了一点点——这个年纪的男生,总是一个眨眼都要蹿一蹿。因为个子长得快,人看起来相当瘦削,好在他精神很好,目光亦炯炯有神,完全是名有野心的少年人模样。

  师徒二人视线相对,少年嬴政低了低头,好似尴尬般用拳头挡了挡口鼻。

  “寡人听闻,近日夫人有要事嘱托给了母后。”嬴政开口:“说是什么造纸、印刷,是么?”

  这就是不太好意思,故意扯开话题呢。

  赵维桢不禁莞尔:到底是年轻,少年人脸皮薄,不想和亲妈讨论这个话题。

  而且,嬴政转移话题很成功。

  一提及“造纸”与“印刷”,赵姬眼前一亮。

  北地的美人,神采奕奕、双眸飞扬的样子,比她总是担惊受怕楚楚可怜时还要夺人眼目。

  赵姬来了精神:“夫人说,要墨家的子弟去做些新物事,自己抽不开身,就请我去做监督。那新造出来的纸,可真是稀罕物事!分明是用稻草、青檀之类又硬又脆的原料,却能压出来柔软如帛的东西。这所谓的‘纸’,既轻便、还干净,用来撰写文字,比那竹简帛书要方便便宜许多!”

  嬴政闻言,侧了侧头。

  “哦?”

  他摆出好奇的模样,但语气却依旧是淡淡:“那印刷术又是怎么回事?”

  “这个更简单。”

  赵姬兴致勃勃地解释:“就是用硬木材,削成相应大小的版料。先撰写文字,反贴于雕版上,再请工匠雕刻出阳文。届时只要刷上墨,将纸往雕版上一贴,全文就全部贴了下来。”

  说到这里,赵姬又喜滋滋地补充道:“我看之前子嬴姑娘抄写维桢夫人的千字文,抄写了好几份,辛苦的很。看见这雕版我就放心啦,日后哪里需要抄写,贴上几千份、几万份,到时候整个秦国的孩子,都能以这纸书识字呢。”

  嬴政闻言,点了点头:“嗯,是了不起的物事,劳烦夫人与母后。”

  赵姬面上一喜:“当真这么有用?那政儿,你可得多多奖励夫人才是!”

  赵维桢险些就没绷住笑出声来。

  墨家的工坊在做什么,嬴政当然是知道的!

  造纸印刷两项技术,到了东汉和唐朝才彻底成熟,原因不是科学含量有多高,而是因为生产力限制,社会各个方面还没有到达需要纸张或者印刷的知识、信息传播的程度。

  本来就没多少技术要求,做什么用、有什么用,对嬴政来说一目了然。

  但对赵姬来说不一样。

  这可是维桢夫人嘱托给她的事情!而现在连自己身为国君的儿子也很重视,仔细询问不说,还觉得有用。

  她全程参与的事情得到肯定,自身价值需求被满足了,别提有多开心。

  孩子长大了,赵维桢欣慰地想,都懂得哄亲妈了!

  “还得劳烦太后多多挂心。”赵维桢也夸赞道:“有太后坐镇,我不知道省下多少力气呢。日后要是机会合适,如太后所言,叫秦国上下的孩子们都用上书本也不是不可能。”

  “是吗?”赵姬即可打起十万个精神:“那得再催催钜子上心才是。”

  “既是有了成果。”

  嬴政提点道:“可先设立一个小工坊,专门负责造纸、印刷。如母后所言,就先印几册千字文,看看效果。”

  赵姬连忙答应下来:“晓得了,回头我就同工坊说。”

  嬴政:“交给母后了。”

  一句话,就哄得赵姬心花怒放,旋即忘却了今日喊吕不韦来,是为了催促婚事的。

  君臣三人,又说了几句正事,而后吕不韦与赵维桢夫妇便离开咸阳宫,打道回府。

  …………

  ……

  晚上。

  每日用过晚饭后,吕不韦与赵维桢都要陪陪德音与文茵,今天也不例外。

  吕不韦一面把自己的笔洗拿给德音和文茵玩,一面回想起宫中场景,啼笑皆非。

  “与太后相识多年。”他感慨道:“我还是第一次听她说出这么多有条理的话语。”

  双胞胎坐在一起,一个靠着吕不韦,一个趴在他大腿上,四只小手抓着笔洗边沿,无比金贵且沉重的物事在两个姑娘手中砸的咣咣响。

  “别她们要什么,你就给什么。”

  赵维桢见吕不韦连昂贵笔洗都交给双胞胎,不满道:“娇惯坏了怎么办?”

  吕不韦满不在乎道:“我吕不韦的女儿,纵然是娇惯坏了,还能养不起不成?”

  赵维桢:“……”

  见赵维桢变了脸色,吕不韦话锋一转:“——但不能如此无法无天。”

  说完他怎么把笔洗塞给双胞胎的,又怎么拿了回去。

  文茵不满道:“我要那个!”

  德音:“啊……”

  吕不韦把拨浪鼓拿了出来。

  最喜欢拨浪鼓的双胞胎马上偃旗息鼓,一人拿着一个玩具,同样晃得咣咣作响。

  “给赵姬找点事做。”

  赵维桢早就见怪不怪:“她在宫中无事,生活里也没主心骨,这样下去要出事的。”

  而且,造纸印刷也不是什么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