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兄是个小可怜 第39章

作者:海大人 标签: 甜文 穿越重生

  第二日,他们一起去了刘家村。

  作为年前最后一场集市,刘家村此刻的街道上热闹无比。由于都是周围的村子里的村民过来赶集,各个都背着一个大箩筐,村子里的道路不比县城宽阔,很是狭窄,人一多就容易发生拥挤。

  程青枝带着帷帽在拥挤的人群中更是举步维艰,少有不慎就容易被人们背后背着的箩筐勾住纱幔。

  “小心。”程松儿看到一个手里抱着一大坛子酒的壮妇朝程青枝的方向撞来,连忙将他护在怀中往墙沿边上带。

  程青枝静静的靠在她的怀中,被帷帽遮住的面容不知此刻是何种表情。

  “没吓着吧。”程松儿低头问。

  帷帽纱幔轻轻摇晃,程青枝轻声如涓涓细语:“没事。”

  “村子里的人不比城里人拘束,你跟紧我。”

  “嗯......”他伸出手,紧紧的抓着她的衣袖。

  “这条鲫鱼怎么卖?”她捞起一条肥硕的大鲫鱼问道。

  “2文一斤。”

  程松儿将大鲫鱼肚子里的水抖了出来:“称称吧。”

  鱼老板将鱼放在秤上称了一下:“五斤多一点,一共11文。”

  程松儿点点头,正要给钱,忽然旁边的程青枝开口:“老板抹个零头,10文吧。”

  程松儿惊诧的看着他。

  “行吧,十文就十文。”老板熟练的用几根草绳从鱼的鳃里穿过,交给程松儿。

  程松儿愣了一下,将鱼放进背后的筐子里,随后给了10文。

  “哥,刚才...你....”离开卖鱼的地方后,程松儿忍不住说。

  “之前陪你一起去城里买东西的时候,我就看出来你不是个会讲价的人,别人说多少就是多少......也对,你毕竟是女儿家,不拘小节,这些细枝末节的零头让你们大女子来提,实在有些丢面子,所以我就想着,不如我来开这个口.....反正家里正是用钱的时候,能省下一文也是好的。”程青枝低声道:“你不要怪我自作主张,好不好?”

  程松儿摇摇头:“我怎么会怪你呢,你做的太好了。”

  她忍不住要给他鼓掌。

  作为网购重度患者,她生活中大大小小的用品几乎都是网购的,不能网购的就去超市里面直接买,她常去的那些地方都是明码标价,根本没有让她讲价的机会,慢慢的她就适应了这种购物方式。

  她也不是没有陪好友在一般的服装店里逛过,但是她看着店员对穿着明显不合身衣服的室友强硬夸赞,并劝说她买下时,她就有点社恐。更别提讲价了。

  所以当她穿越到古代时,骨子里还是在超市购物的那一套方式,说多少就是多少。

  直到刚刚程青枝的突然一句,她才恍然想起,哦——原来这里是可以讲价的。

  “看来以后我得常常带你出来了,有你在我买东西就不怕吃亏了。”程松儿笑着说。

  程青枝更是捂嘴轻笑。

  “程松儿。”背后忽然有人唤她的名字。

  她一回头:“管家,您怎么会在这儿?”

  “新姑爷想吃江米饼,我出来买点。”管家说道。

  新姑爷?程松儿心中腹诽,想必就是林玉秀了。

  “对了,你们怎么会在这儿?”

  “这不是快过年了吗,我想趁着赶集买副对联,再买条鱼做年夜饭。”

  管家看着她空瘪瘪的筐子,语气里有点居高临下的意思:“你之前买聘雁不是挣了五两银子?怎么做年夜饭就买这点东西?”

  程松儿笑着顺着她的意思说:“五两银子已经是我的全部身家,把家里破烂的房子修缮一下就剩不下什么了,况且就着五两银子还是刘地主家随手赏给我的,我自然得精打细算.....一会儿我还想去买点米呢,家里的米也快没了。”

  听闻她的话,管家眉间的傲气更甚,她笑道:“现在米价可贵,即使是粗面也要30文一斤,按照你以往搬木薯的工钱,不吃不喝两天才能买上一斤。”

第39章 .林玉秀的婚后生活林玉秀的婚后生活

  “怎么涨了这么多?”程松儿故作吃惊道。

  实际上她内心没有丝毫波动,果然......粮价又开始涨了,而且越来越凶。看来她屯粮真的是囤对了,如果她没有及时出手,这会儿再买的话真的要亏死。

  “那是当然。”管家笑得有些得意:“这几年你也知道,本来收成就不好......你打算买多少啊?我或许能给你便宜个一两文。”

  程松儿故作为难的样子:“管家您太抬举我了,我的家底您也知道,哪里能买得起这么贵的粗面,幸好家里还有几斤米,我还是勒紧裤腰带再坚持一段时间,兴许等来年开春了,就好了。”

  “哈哈、”管家扬眉一笑:“明年你怕是......”

  现在买不起,开春就更买不起了。管家心中想道。

  “算了,买不起就买不起吧......浪费我一番好意,我得去跟新姑爷买江米条了,借过。”她看程松儿做出来的寒酸样子,心里更加觉得自己高人一等,擦着她的肩膀离开了。

  程松儿笑着给她让路。

  看着管家离去,程青枝拉着她的衣袖,小声说:“那个管家说话让人不舒服,她瞧不起你。”

  尤其是她语气间的轻慢,总让人觉得心里被瞧不起似的。尤其松儿还要故意在她面前做出一副低人一等的样子,他心里就堵得慌。

  “不碍事的。”程松儿笑着说:“有时候就是要被人低看才好啊,不必太锋芒毕露。”

  在程家村那些欺软怕硬的村民面前,她自然要硬起来。但面对管家这种人,就是要做小伏低,做出一副又敬又怕又谄媚逢迎的样子,才能让对方放松警惕,也才能从对方口中讨出信息来。

  一直以来,村子的粮价都比城里的要低,如今就连地主家的粗面都要卖30文一斤,不难想象出此刻城里是何等景象了。

  “走吧,我们继续逛。”她拉着程青枝在集市上,又买了两串鞭炮,还有一堆红纸回去可以剪成窗花贴在窗户上。

  其他的东西都买齐了,但左找右找都没有找到买对联的地方,就算找到了卖的也都是没有题上字的空对联,实在令人焦灼。

  “怎么卖对联的这么少啊?”换做是现代的话,基本满大街都是了,怎么在这里反倒成了稀有物种了。

  程青枝凝思片刻,说道:“或许村子里认识字的人比较少吧......县城里或许卖的比较多,平时大家都是买空对联然后请各家族里读过书识过字的亲戚帮忙题上两句。”

  程松儿嘴唇微张,看来她真的把古代社会想的太好了,都忘记了在古代绝大多数都是农民,认识字的屈指可数。

  但是她穿越过来之后,看到店铺招牌上的字基本都是她熟悉的繁体字,相当于她直接掌握了认字技能。

  但是......

  “我倒是可以自己写对联......”

  程青枝表情微讶:“松儿你居然识字?”

  “......”程松儿摸了下鼻尖:“也不算识字,就是以前在城里东混西混的人粗劣认识几个罢了。”

  程青枝点点头:“原来是这样啊,松儿你真厉害。”

  “咳.....还、还行吧。”突如其来的夸奖弄得程松儿有点心虚,脖子有点红。

  “松儿,你的脖子好红啊。”程青枝身后摸了一下,有些凉意的指尖像一片轻盈的雪花落在她的颈肉上,他指尖一顿,低语喃喃:“......好烫。”

  程松儿连忙捂紧了脖子,转化话题:“那我们就买一副空对联回去吧。”

  “松儿你忘了,我们家里没有笔墨。”程青枝温声道。

  程松儿这才反应过来,她低头沉思了一会儿,便说道:“没事,我有办法。”

  古代的笔墨还是挺贵的,而且像他们这种村民,一辈子能用上笔墨的次数也不多,如果为了买一幅对联就买一套笔墨的话实在有些奢侈。

  她拿着空对联,走进了村里的一家卖芝麻油的小铺子,买了二两香油。

  付钱的时候,程松儿说道:“这位伙计,我多付你几文钱,你借我笔墨一用可好?”

  像这种小铺子每天都需要记账,笔墨是必不可少的,反正她也要买香油不如多花几文钱蹭蹭对方的笔墨题上一幅字就完了。

  伙计点点头,将笔墨递给她并问道:“我还从未见过买东西借笔墨的客人,你要这笔墨做什么?要是祸祸我店里的笔墨可不成。”

  程松儿将对联平铺在殿内的桌子上,微微一笑道:“写完这副对联就成,定不会祸祸你的笔墨,放心吧。”

  她思索了一下,提笔写道:

  门纳百福,桃符呈瑞兆丰登。

  户迎千祥,爆竹撒金庆有余。

  横批:酬旧纳新。

  一旁的伙计看地睁大了眼睛:“看不出来啊,你竟然写的一手好字。”

  “说笑了。”程松儿低头一笑,她学的专业里有一门书法课,她当时觉得有趣专经常跟老师请教,几个学期下来,书法不说精通,但拿出去给人看也不算丢脸。

  她用袖子给对联扇风,等墨迹干了之后小心对折起来,正准备离开,伙计拉住了她。

  “姑娘别走,帮我也写一幅吧。”伙计笑着请求。

  程松儿有些奇怪:“你应当是识字的呀。”

  店铺里的伙计会认字记账那是基本才对。

  伙计憨憨一笑:“我也就粗识的几个字,还是当学徒的时候跟掌柜的学的,只能勉强记账,多余的字就不认得了,更何况我看那对句子也写的极好,你就当帮我一个忙,我也省的再去求我们家掌柜的帮我写了。”

  “那好吧。”程松儿答应。

  伙计在店面口买了一幅空对联,笑呵呵的交给她。

  程松儿回忆了一下以前自己家里年年贴的对联,提笔写道:

  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

  横批:欢度春节。

  伙计接过对联开心极了,忙将它们收好,却不想程松儿帮伙计写春联的场面已经被不少人收入眼底。

  毕竟像他们这种村子读书人实在不多,每年都得舔着脸拿着写吃食去秀才家里求人家写一幅。

  这时一个十四五岁的小男孩跑到程松儿面前,厚着脸皮央求道:“这位姐姐你也帮我写一幅春联吧。”

  程松儿本不想答应的,但是那小男孩儿拉着她的衣服不让她走,一旁的伙计也没有阻拦的意思,程松儿也就给他写了一幅。

  小男孩儿不识字,但是看着她下笔流畅眼神里露出一丝羡慕:“姐姐你写的字真好看,比我们村的秀才还好看,姐姐你应该不是我们刘家村的人吧,以前怎么没见过你?”

  “我是程家村的人。”

  小男孩儿话多追着问道:“那姐姐你叫什么名字?明年过年你还来吗?我还想让你帮我写。”

  程松儿无奈笑道:“......明年能不能来还不一定。”

  周围的人看她好说话,不少人都围了过来,打算让她帮忙写一幅对联。

  程青枝拉了拉她的袖子:“松儿,我们回去吧。”

上一篇:不醒

下一篇:太子妃是牡丹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