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30章

作者:林果冻 标签: 科举 女配 甜文 穿越重生

  顾奶奶又道:“还是我家的乖宝最有本事了。”

  顾灵……服气了。

  ……

  “顾老太……顾老太……”到申时(三点)的时候,崔氏来了,“顾老太……”她神情不是很好。

  顾家这边的学习已经结束了,顾森和顾木不知道去哪里玩了,屈氏继续做衣服,顾奶奶把做衣服的活儿给了杜嬷嬷,自个儿在一边看着顾灵,而顾灵也拿出纸笔墨在想十一月的六张样式图。

  顾奶奶见崔氏有些慌张,不由的问:“这是怎么了?”

  崔氏道:“这都申时了,我家老头子还没回来,我……我心里有些不得劲。”

  顾奶奶不以为然道:“他以前打猎都是什么时辰回来的?我记得几天不回来也常有的事情。”年轻的时候李猎户上山了,崔氏在村里人缘不好,所以几乎每天都来找顾奶奶,所以顾奶奶也清楚李猎户有时候去打猎了,要在山上过好几天。

  故而今天李猎户没回来,顾奶奶也不觉得啥。

  可崔氏不觉得:“以前他那是去打猎,还年轻,现在都一把年纪了,而且只是带路。顾老太啊,你说他会不会出事了,被那几个公子给丢山上了?”

  顾奶奶:“……”这话她咋知道?

  顾灵道:“李奶奶,这不可能的,那可是镇上彭举人的儿子,彭举人是开私塾的,教书育人,他的儿子不至于这样坏。”

  崔氏想想也是,她在顾家坐了一会儿,就走了。

  这一走,到了晚饭后,崔氏又来了,因为李猎户还没回来。坐到天快要黑了,看不见路了,崔氏才回去。

  第二天,顾灵是被崔氏吵醒的。“顾老太啊……顾老太啊……我家当家的还没回来……”她一晚上都没睡着,“我叫老大老二去上山去找,可人不够,你叫你们家老二的一起去寻个人啊。”

  顾奶奶道:“行,老二,你跟着李家老大和老二上山去寻人。”这一晚上还没回来,顾奶奶也有些担心了。

  顾老二道:“哎。”

  顾灵穿好了衣服跑出来叮嘱道:“爹,你要注意安全啊,你可是咱们家的顶梁柱,不能出差错的。”

  顾老二听到闺女关心的话,心里暖暖的。

  顾老二跟着李猎户的两个儿子去寻人了,顾灵喝了一碗豆浆,吃了一个馒头、一个水煮蛋,吃饱了,她闲的慌,就去叫了顾森和顾木,让弟弟带她去山脚看看。

  顾森好奇的问:“姐,咱们也要去寻人吗?”

  顾灵道:“咱们不去寻人,就在山脚下看看。大弟,你和二弟年纪还小,便是去捡柴火了,也只能在山脚下捡,不能进山里,知道吗?如果你们有个意外,姐姐就没人撑腰了。”

第38章 三合一

  顾森从小受顾奶奶熏陶, 知道自己长大后是要给姐姐撑腰的,所以这会儿顾灵提起撑腰这事情,他便赶忙保证:“姐姐你放心,我才不进山里哩, 我一定给你撑腰。”

  “我也不进, 奶奶说了,我长大后也是要给姐姐撑腰的, 打坏姐夫。”顾木奶声奶气道。

  顾灵看着两个老实巴交的弟弟, 很满意。比起机灵惹事的,她更喜欢老实省事的。顾灵摸了一把顾木的头:“那姐姐以后靠二弟啦。”

  “嗯。”顾木挺着小胸膛道。

  顾灵他们来山脚下, 并不是真正的山脚下, 而是坡地和山之间,山脚下都是坡地, 平日里就是柴火也没得捡,所以去捡柴火,得过了坡地。

  顾森带着顾灵越过坡地,还介绍:“姐姐, 这就是咱们家的地。这两亩是玉米、这一亩是菜,这月刚收了豆子的两亩地一亩给了大伯他们, 剩下的一亩爹和爷爷种了白菜萝卜。”

  顾灵看着金灿灿的玉米, 倒是想吃了:“那玉米什么时候可以丰收了?”说起来, 原主都没来过自家的地,顾奶奶怕她被虫子叮着, 可不舍得她来。

  顾森小大人的道:“下个月就可以丰收了。姐姐你多久没吃玉米啦?都忘记这个了。”

  顾灵:“……大弟你记性真好。”

  一行三人走上坡地, 在林子里瞎逛。

  九月的林子还是比较安全的,又因为紧靠着坡地,所以不会有野物出没。顾灵逛逛, 如同爬山游玩一样,可别指望她能在林子里发现什么穿越女主能发现的吃食,她连蘑菇有没有毒都分不清楚。

  不过,他们却碰到了熟人。

  “李大夫。”顾灵看见李大夫拎着篮子从山上下来,篮子里有不少野菜,还有自己熟悉的……顾灵睁大了眼睛,这是山药。“李大夫,这是山药啊?”

  李大夫没想到顾灵也认识山药。说起来,不识药的人对山药都不太认识。平日里见了,也只当是山上开的野花,因为野生的山药在地底下长的有些深,要全部的挖出来有些困难。所以一般人也不会挖。其次,很多人对山药过敏,手如果碰到了山药的黏液会发痒,这种感觉非常的难受,如实有人碰到了,也定然会认为山药有毒。

  山药以前不叫山药,叫薯蓣。唐代宗名李预,因避讳改为薯药;北宋时因避宋英宗赵曙讳而更名山药①。也好在象国是在宋朝之后,不然顾灵开口称呼薯蓣山药,李大夫可能还不知山药是何物。

  李大夫是大夫,听到顾灵这个聪慧的小姑娘叫得出山药的名字,很是高兴:“顾灵丫头你识得山药?那这些药材呢?你可认得?”李大夫又指了指篮子里的其他药材问道。

  顾灵:“……”不,她认识山药是山药是现代餐桌上的一道美食,她并不认识药材。“李大夫,我在夫子的书中看见过这个叫山药的药材,所以见着了您篮子里的山药,才斗胆有此一问,其实我并不认识药材的。”

  “哈哈哈……”李大夫爽朗笑出声,“能认识山药也是不错了,年轻人多看点书很不错。”

  顾灵见李大夫心情甚好,又赶忙问道:“李大夫,你可知道附近这林子里哪里有山药?”

  李大夫也没有隐瞒:“从这边上去……不过那一块被我挖完了,你如果要挖的话可以在附近看看。但是挖山药的时候要注意,山药长的很深,而且很细,所以挖的时候相当麻烦,不过挖断了也没有关系。

  还有手如果碰到了山药的黏液会比较痒,也要注意。靠山坡地的这边还是比较安全的,但是不能往深山里去,当心有大野物。顾灵丫头,你如果挖到了山药,可以卖给老夫,老夫收山药。”

  山药在现代比较贵,是因为挖掘不方便,现代的劳力贵。但是在古代山药并不贵,而且山药作为药材,相对来说治疗的是普通的病状,也并非不可取代的,所以在古代山药才便宜。故而李大夫也说的爽快。再者,李大夫作为大夫,一个人能采摘的药材有限,如果村里人愿意采摘了药材再卖给他,哪怕是卖给镇上的医馆,他也是高兴的。

  但是,李大夫不知道,顾灵挖山药不是为了卖钱,而是为了吃。

  顾灵听了,真诚感谢道:“谢谢李大夫,我知道了,我们会小心的,也不会进深山里的。”

  李大夫点点头:“那我先下山了。”

  见李大夫走了,顾灵决定去李大夫说的那块儿地方看看。不料顾森却开口:“姐姐,你要那个玩意儿干嘛?”

  顾灵道:“姐姐在书中见过,那个可以吃,而且很好吃,所以姐姐想去挖。”

  吃?

  如果是别的人,顾森或许不会相信,但是姐姐说的,顾森必然不会怀疑。以前奶奶就教他们要听姐姐的话,将来给姐姐撑腰。现在姐姐进了私塾,更加厉害了,还给他们买糕点,给家里买牛车,所以在顾森的心中,姐姐说什么都是对的。

  所以,听姐姐说很好吃,顾森的眼睛就亮:“姐姐,我知道哪里有这个。”乡下的孩子经常漫山遍野的跑,林子里也到处钻。除了不去深山里,可以说附近还真没有他们不知道的地方。

  顾灵听了心头一喜,不过还是要确定:“你真的知道?确定是这个吗?”

  顾森拍着胸膛保证:“我知道,我在山上拔过,就是……就是我□□的没有李大夫的那么长,那么细。”

  顾灵知道山药有很多品种,在现世的时候,她见过家里的保姆从超市买来的细细长长的山药,也见过保姆老家送来的比较粗壮的山药。保姆说,这种粗壮的山药是她男人自己种的,就种在坡地里的。那种粗壮的山药有点像番薯,但是番薯是一个一个的,但是粗壮的山药是几个都连在一起的,没有番薯那么粗,但是比细长的山药粗,而且很不规则,就是样子不好看。

  说起来,山药也是薯类的一种。而且,山药还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薯类。

  顾灵问:“你是怎么发现这个的?”

  顾森道:“我有几次去山上捡柴的时候,捡了柴火放在一起,没东西绑,我就用这个的藤来绑,可好绑了,又能绑住柴火,而且不容易断。我拉藤的时候,把这个整个拔了出来,所以见过。刚□□的时候,我还不知道是什么,折断了看过,也摸过,就是李大夫说的黏液痒痒的,我以前还以为自己中毒了呢,可把我手给痒死了。”那个时候还以为自己差点死呢。顾森说完,憨厚的笑了笑。“就是,我也不知道是不是和这个长长的山药一样。”

  顾灵道:“那我们去看看,位置深不深?”

  顾森道:“不深的,可近了。”

  野生山野对土壤的要求不大,中等肥力即刻。坡地的土壤具备中等肥力,所以顾森发现的地方,便是坡地附近,再走上五百米处。

  这地方,还真不是深山。

  “姐姐你看,就是这里,还有哩。”顾森指了指。

  顾灵认识山药,也仅仅认识山药的根,它的叶子和茎顾灵是不认识的,她看着顾森说的山药,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山药,不过不要紧:“大弟,挖出来看一下。”

  没过一会儿,姐弟三人就把一颗山药挖出来了。顾灵失声道:“还真是山药。”不过这野山药长得不好看,根横生不说,宽不好算,但长约莫四十厘米左右,跟那种细长能长到一米、两米的山药不同。

  顾灵对顾森道:“大弟,你回家去拿背篓、柴刀和铁锄头,回头我们把这里的都挖了。中午回去,姐姐让杜嬷嬷做好吃的。”

  “哎。”顾森应了一声,就往家里跑。

  顾灵也没有闲着,她带着顾木又在附近看了一圈,想找找别的地方还有没有山药。

  不过说起柴刀和铁锄头这等铁器,就要说说宋朝了。

  宋朝的国防军事力量不强大,但是农业发展等经济情况却是空前,对铁的开采也可以说是当时的世界之最,规模非常的大。

  也是在宋朝的时候,因为有足够多的铁器,从而出现了铁锅。铁锅的出现使得人们对美食的发掘和兴趣增加了,渐渐的,一日三餐开始普及。因为人们对事物的需求提高了,菜籽油这等神物,也被创造了出来。

  更重要的是,宋朝用的铁钱。

  铁钱、铁锅出现在老百姓的生活中,故而宋朝对铁器的控制并不严谨。

  象国作为宋朝之后的朝代,很多地方都是从宋朝沿袭下来的。所以象国对于铁器的控制,也并不严。当然,铁钱因为种种关系被禁止了,沿用了以前的铜钱。

  即便象国对铁的控制不严,也不怕老百姓融了铁器做什么武器,毕竟老百姓能采办到的铁器有限,光品那几把铁锄头菜刀还能造反不成?

  而且,铁器还不便宜。

  顾森跑回家,一个劲的往杂物房跑,他动作灵活的背上背篓,又带上柴刀和铁锄头。好在现在地里头闲,不然哪里有铁锄头给他用。

  杜嬷嬷和屈氏去洗衣服了,家里就顾奶奶一个人,顾奶奶听到动静出来,看着顾森扛着铁锄头,她大声吆喝:“兔崽子,你扛着锄头去做什么?”

  顾森的脚步一顿,转过头,给了他奶一个傻乎乎的笑:“姐姐在山上找到好吃的东西了,叫我拿了背篓和铁锄头去挖。”

  顾奶奶一听,动作麻利的把门一锁,三两步的来到顾森面前,直接扛起他背上的铁锄头:“快带路。傻兮兮的,你姐找到了好东西你咋不叫奶?你们小孩子能做啥?”

  顾森也没说话,他本来在他奶面前就是个嘴笨的。

  因为发现山药的地方离坡地不远,所以祖孙俩到的很快。便是路上遇见了几个村民,大家也不稀奇。一个背着背篓,一个背着铁锄头,大家多半以为去的是地里头,这个日子也不奇怪。

  “姐,我和奶奶一起来了。”顾森看见了顾灵蹲在地上挖山药的背影,赶紧喊道。

  顾奶奶:“乖宝啊,你别动,别伤了自己累了自己,让奶奶来挖。”

  顾灵从地上起来:“奶奶。”对于顾奶奶的到来,顾灵可不觉得意外,“奶奶,你快来看这个山药,可补身体了。”

  顾奶奶来到顾灵身边:“这不是啥杂草吗?”还真没仔细看过。

  顾灵道:“这不是,这是山药,隔两天吃一顿,炒肉片或者炖猪蹄、猪排的,可好吃了。我从书中看见过的。”顾灵最后又补了一句。

  顾奶奶自然不怀疑顾灵的话,从她家乖宝能画画挣钱之后,对于乖宝的话她就从来不怀疑了。“那行,奶奶把这里的都挖了。”

  顾灵赶忙道:“别,这个东西还可以种地里头当粮食的,只要不是每天吃就好,而且还能当药材卖掉。我看这边离坡地不远,也就一点点的路,您去问问村长,这一带能不能买下,能的话咱们自己开垦成坡地,这剩下的别动,看看能不能繁殖的出来。”顾灵是不怕山被开垦的多了会洪水爆发。一则桃水村附近没有江海河;二则古代不比现代,到处有人伐木;三则是这一大片的山,到处是密密麻麻的树,也不用植树造林抗灾。

  顾奶奶一听,觉得孙女的话有道理:“乖宝啊,你可真聪明。”夸孙女已经习惯了。

  听着顾灵的建议,他们没有把附近的山药都挖了,挖了一半的山药,也挖出了四十来斤,折现代的话也就二十来斤。看着多,但其实不多。因为这种粗壮长相难看的山药一大颗就很重,这四十来斤的山药,也就十来颗。

  挖了山药,顾奶奶心里头念着买地的事情,就吆喝着顾灵三姐弟回家了。

  一到家,看见站在院子里的杜嬷嬷和屈氏,顾奶奶突然想起,门被她锁了,她们根本进不去。“啊哟……”顾奶奶又叫了声,“老头子还在里面呢。”

  顾爷爷:“……”正金鸡独立的在里面拍门,他想上茅房。“老婆子,快开门。”

  顾奶奶去开了门,和金鸡独立的顾爷爷面面相视,她一顿,然后训话:“你个老头子要死哟,腿断了都不安分,你搁这里干啥呢?”

  依誮

  顾爷爷:“……我上茅厕。”

上一篇:公子藏媚

下一篇:饲养病娇恶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