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118章

作者:林果冻 标签: 科举 女配 甜文 穿越重生

  楼心明一笑:“女秀才必然是顾师妹,我们彭家私塾只顾师妹参加了女子科举。”说到这个,她也为顾灵高兴。因为顾灵参加女子科举的关系,她和顾灵的关系倒是近了很多。通过顾灵参加科举这件事,激励了楼心明一干人,所以楼心明私下也写过信给顾灵,向她请教一些学习心得,也因此,两人的关系还不错的。身为顾灵的朋友,得知顾灵成了女秀才,楼心明自然高兴,“回头顾灵师妹来了,我还得去拜访。”

  “那男秀才呢?你可猜到是哪两位?”楼老爷问。

  楼心明想了想:“其中一位应该是朱策师兄,还有一位猜不到。”朱策可以说是彭家私塾才学最好的人,所以楼心明猜的是他。不过私下,他们并不认识。

  楼老爷道:“今日叫你来,是为两件事,第一件就是为父打算在两名男秀才之间为你挑选一位夫婿。第二件事……”

  “父亲……”楼心明打断楼老爷的话,“朱策师兄已经定亲了,他的妻子是顾灵师妹的堂姐。”

  “哦?”楼老爷还不知道这件事,听到女儿这样说,倒是有些惋惜,“那为父就考虑另一名秀才,为父先去打听一下他的品行,你看如何?”

  楼心明道:“女儿听父亲的。那第二件事呢?”

  楼老爷道:“这第二件事跟你妹妹有关。”

  “心月?”楼心明这就不明白了。

  楼老爷道:“这也是我找你来的原因。心月也渐渐大了,如果有合适的人也可以先定亲。顾家的门槛因为顾姑娘的关系,必然会提高。顾姑娘和心月曾经是同窗,她们的相处应该不成问题。再加上顾姑娘和彭家私塾钱夫子的关系,心月如果嫁到顾家,于楼家而言、于心月而言,也是只好不差,你觉得呢?我记得顾姑娘还有两个弟弟的。”

第162章 第二更

  楼心明没有想到她父亲竟然想和顾家结亲。不过楼心明也没有反对, 她甚至分析道:“顾家人口简单,而且能养出顾灵这样的性子,可见顾家长辈都是明理之人。虽然顾家是乡下人,但是顾灵现在是女秀才, 她的两个弟弟都在彭家私塾念书, 所以也是耕读人家。

  再者,顾家又和钱夫子结了亲家, 可见钱夫子对顾家也是认同的。说起来, 我们楼家只是商户,和顾家比起来, 人家也未必看得上我们。如果心月能嫁到顾家, 做顾灵师妹的弟妹,那也是心月的福气。”又是同窗又是弟妹的, 顾灵师妹肯定也会照拂一下妹妹,妹妹能找到好的归宿,她这个当姐姐的也是高兴。“不过这件事,请爹爹缓一缓, 待顾灵师妹回来之后,我侧面向顾灵师妹提一提, 听听她的意见。如果她同意, 事情则好办了。如果她不同意, 那便算了,冲着妹妹和顾灵师妹是同窗一场的情分, 也能得顾灵师妹几分脸面的, 将来也是能交好的。”

  楼老爷道:“好,这件事就交给你了。”

  桃水村

  吉祥镇出了两个秀才,虽然镇上光举人就不只一个, 但能出两个秀才还是一件很光荣的事情。尤其一个是十几年没出过的小三元,一个还是及吉祥镇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女秀才。所以这件事受到了的重视。

  不过,保正能知道顾灵和朱策中了秀才,也是师爷亲自来说的。这会儿,保正正带着师爷往桃水村赶。

  师爷之所以亲自走一趟,当然是想和顾家结亲了。顾秀才的大弟顾森今年十一岁了,也可以说亲了。早点定亲,时常走动培养两家的情分,免得等顾森再大几岁,就被人给定走了。

  桃水村

  顾爷爷最近的心情很好,一分地的山药茁壮的成长了,刚刚放下鱼苗的稻田形势也不错。他每天就在山药地和稻田地之间走动。其实让顾爷爷更开心的是,如果山药和稻田养鱼都成功了,把这份喜报上报朝廷的话,他们家可能会有奖励。

  当然,顾爷爷不是高兴家里有奖励,而是孙女说过,这份奖励可能会送给老婆子。他这辈子没什么出息,也从来没有送过像样的东西给老婆子,如果能把两份功劳换来的奖励送给老婆子,他就觉得高兴。这大概会是他这辈子,最拿得出手的东西了。所以,顾爷爷非常的小心翼翼。

  顾家的坡地是围着木栏的,而且还很高,所以里面种植山药的事情根本没有人知道。不过,也没有人特意去看,在大家的眼中,估计就以为顾家种的是蔬菜,防止别人去偷或者野物来踩坏,所以才围了一圈木栏。

  今天,顾爷爷在坡地看了山药回来,就去了稻田,结果在路上听到有人叫。

  “这位老农,请问这里是桃水村吗?”

  顾爷爷看着来人,这群人看上去有身份的,尽管他们脸上一团和气,但顾爷爷但是非常的谨慎。“是的。”就两个字,没有多余的话了。要他这种连和顾奶奶说话都不会多放一个屁出来的人多说一个字,还挺困难的。

  “请问你知道桃水村顾灵家怎么走吗?”

  顾爷爷一听对方问起孙女的名字,整个人就更加戒备了。他一双老而不花的眼睛看着这群人:“你们问顾灵家做什么?”他也没有马上给人定罪,认为对方就是坏人,而是防备的问。

  来人是师爷和保正这群人,他们都是有见识的人,一看顾爷爷那样子,就知道这位老农过于紧张了。保正道:“这位老农不要担心,我是镇上的保正,这位是县衙师爷,我们接到府衙传来的喜报,这桃水村的顾灵和朱策都中了秀才,所以我们特意来报喜的。”

  保正话落,只见眼前的老农睁大了眼睛,他情绪激动的上前几步,抓住了自己的手,然后颤抖着声音问:“你说……你说顾灵中了秀才了?这是真的吗?”

  保正和师爷对看一眼,实在是顾爷爷的反应吸引了他们,而且对方只问了顾灵一人,没问朱策,所以:“老农认识顾灵?”

  顾爷爷点头:“顾灵是我家乖宝……就是我家孙女。”以防对方听不懂,顾爷爷又解释了一句。

  保正抱拳道:“原来是顾秀才的爷爷,真是失敬失敬。我听闻顾家和朱策朱秀才也是姻亲关系,不知可是如此?”

  顾爷爷道:“确实如此,朱策和我的大孙女定了亲,大孙女是老大家的长女。不过我们家已经分家了,我们老两口是跟着老二家的。”

  保正顿时道:“老农真是好福气,孙女婿和孙女都中了秀才,日后这荣华富贵可是享受不尽了。”虽然是分家了,顾爷爷和顾大伯一家是父子和祖孙的关系,这是断了亲都割不断的关系,可不是一般的亲戚关系可不同。所以朱策中了秀才,在外人看来,恭喜顾爷爷也是没错的。

  顾爷爷腼腆的笑了笑:“多谢保正和师爷特意来报喜,还请几位不要嫌弃,去寒舍喝一杯茶。”

  保正本来就是想去顾家,当然不会拒绝:“多谢老农,还请老农带路。”

  只不过,当顾爷爷带着保正和师爷等人走进村里的时候,不少人看见了,大家纷纷好奇的问:“顾老头,你家来亲戚了?”村民们看保正和师爷都非常的有气势,他们桃水村能有这样有派头的亲戚的,只能是顾家的亲戚了。

  顾爷爷赶忙解释:“不是,这位是保正、这位是师爷,因为我们家乖宝和朱策都中了秀才了,所以特意来报喜。”顾爷爷说的时候,语气里也由着掩不住的骄傲。能让老实人顾爷爷这样骄傲的,可见顾灵中秀才这件事,对顾爷爷来说,也是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的。

  “什么顾灵丫头中秀才了?”

  “还有朱家小子,这也太厉害了吧?”

  “啊哟,我们桃水村出了两个秀才了。”

  “快去告诉村长和朱寡妇。”朱寡妇当然指的是朱母。

  “对对对,快去告诉他们。”

  “我记得顾老太好像学堂里,得去学堂里叫一声顾老太。”

  “我去我去……”

  顾奶奶每天都在学堂里,她也不是闲着的,顾奶奶现在是学堂里的管事,通俗一点的话,就是学堂里管门的。顾奶奶做的还非常的到位,每天兢兢业业的。对于这个活儿,顾奶奶非常的喜欢。每天学生们来了之后,她就把学堂大院的门给锁了,防止他们出去。她没事的时候,就去学堂外面听课,顺便监督那些不专心听课的学生。

  今天也和往常一样,顾奶奶坐在学堂门口里剥花生,这是刚刚收获的花生,剥下来晒干后可以炒着吃,她家乖宝很喜欢吃。

  顾奶奶的旁边还坐着几个老太太和妇女。有的在聊天,有的在做鞋子,有的在搓绳子。不得不说,学堂现在是桃水村最热闹的地方了。

  “顾老太……顾老太……”

  有个老婆子一边喊,一边朝着学堂跑。

  顾奶奶道:“就你那嗓门大,孩子们都在念书,你喊什么喊?”

  那婆子也不介意:“我这是来跟你说好消息了。”

  “啥好消息啊?”每天跟顾奶奶一起来学堂门口做台的赶紧问。

  婆子:“顾灵丫头中了秀才了。”

  砰的一声,顾奶奶手中的花生掉到了地上。她的耳边再也听不进其他了,她觉得脑袋一片空白。

  “顾老太……顾老太你没事吧?”崔氏紧张又担心的问。

  像小说里那种听了孙子的科举喜报就晕倒的情况,当然是不会发生在顾奶奶身上的。事实上,哪有人的身体这么弱?再说了,顾奶奶身体好的跟牛似的。

  “没事。”顾奶奶回过神,抓着婆子的手问,“你刚才说什么来着?我没听错吧?我们家乖宝中秀才了?”

  婆子:“对对对,你没有听错。是保正来报喜的,你家顾老头带着保正去你家了。”

  “顾老太,那你以后就是秀才奶奶了。”崔氏兴奋道,“秀才奶奶哦……”

  顾奶奶嗯哼了一声,端着架子道:“这……这还真是秀才奶奶了,保正都来报喜了,应该不是假的。”

  崔氏:“保正都来了,这哪里会是假的。对了对了,我们是不是要给秀才奶奶行礼啊?”

  顾奶奶矫情道:“都老姐妹了,行啥礼?不行,我得赶紧回家招待保正,就我家老头子那个木鱼脑袋,哪里会招待人啊,我先回去了。”说着,她风风火火的跑了。

  “顾老太,等等我啊……”崔氏追了上去。

  来报喜的婆子嘀咕:“顾老太真是好福气啊,不仅顾灵丫头中了秀才,就是朱家小子也中了秀才了。这孙女和孙女婿都是秀才,顾家可真是祖坟冒青烟了。”

  有人听了道:“你刚才咱没说朱家小子中了秀才的事情?”

  婆子:“我瞧着让顾老太先知道顾灵丫头的好消息。”

  众人无语,这不过是多加个名字的时间,还有先后了?

第163章 二合一

  保正和师爷等人一路走进桃水村, 原先觉得这是个平平无奇的村子,对他们来说,这里不算偏,但确实没什么特别的, 也着实难以相信, 像这样的乡野人家竟然也会让姑娘家去参加科举。

  走了一段路,他们就看见了大路, 这大路虽不至于那么夸张, 可绝对是两辆马车并排都没有问题的。

  “这村子里竟然还有这样的路。”保正好奇,“这路修了是通向哪里的?是寺庙还是什么特别的地方?”不然这乡下地方怎么会修一条这么宽敞的路?

  顾爷爷道:“这是通向小人家的路。”

  “哦?”保正惊讶的看向了顾爷爷。

  顾爷爷又沉默了。

  保正也没有多说, 因为他马上看到了两栋大院子。一栋是白谨亦的、一栋是顾家的。保正又好奇了:“没有想到这村子里还有这样的两栋院子, 这院子颇高,倒是比镇上的院子还要气派。”

  师爷也好奇, 问顾爷爷:“你们村子里还有这样的人家?家中是做什么的?”

  顾爷爷:“……这里面那栋院子是小人家的,外面那栋院子是小人孙女的未婚夫家的。”

  师爷:“……白公子也在这里建了院子?这地方山清水秀的,也确实不错。”师爷也知道白谨亦的身份,听说是白谨亦的房子, 马上恭维道。

  保正有些意外,他尚且不知道那位白公子是谁, 自然也不知道白公子和顾家的关系, 听师爷这样一说, 他颇为好奇。不过,保正没有当着顾爷爷的面问。

  顾爷爷带着他们来到了顾家, 足有两亩占地面积的顾家是非常宽敞的。

  说起来, 象国的宅基地面积是沿用宋朝的。

  在象国,老百姓中的三口之家能申请的宅基地面积为两亩,顾家有七个人, 所以能申请到两亩的宅基地。又因为是乡下,也没有那么严谨,所以老宅的宅基地也依然在。

  但是在镇上,在县城里,老百姓中的三口之家就是连一亩的宅基地都没有了,都是那种小院子。因为镇上和县城的面积小,人口多。

  但是像白谨亦、钱夫子,他们在桃水村买地建房子,则没有受到这个律法限制,因为他们不是老百姓。

  古往今来,律法限制的是老百姓,而对达官贵人却是非常“大方”的。

  到了顾家,顾爷爷招待他们去了厅堂,吕莲马上给客人们上了茶。顾家人不喝茶,招待保正他们的茶叶确实极好的,是钱夫子给顾家送来的。

  两家定了亲之后,钱夫子在吉祥镇没有亲人,所以顾奶奶经常去走动,也经常叫顾老二经过镇上的时候,给钱夫子送蔬菜和鱼,钱夫人那边基本也都是有回礼的。她有世交送的礼、有鸿儒大师生前的学生送来的礼,也有钱家产业那边运来的东西。所以顾家往这边送吃的,她往顾家送用的。还挺有趣的。

  保正和师爷对茶一道也算有点内行了,两人喝了口吕莲泡的茶,尽管这茶就用热水泡了泡,但是也掩盖不了这茶香味。

  师爷道:“好茶。没有想到在这里还能喝到这样好的茶。”便是县太爷那边也没有的。

  顾爷爷老实的坐着,听到师爷开口,他解释了一句:“这是我家孙女的老师那边送来的。”

  算得上“知根知底”的师爷马上就知道了,这是钱夫子送的。不过师爷也有数,这样品级的茶叶,也就世家会有。要知道有些东西的珍贵并不是价钱高,而是有价无市啊。

  保正看着师爷一副我明白的样子,真的是心里痒痒的。这个顾家到底还有什么秘密?

  师爷才慢吞吞的品尝了几口茶,顾奶奶就到了:“老头子……老头子听说乖宝喜报来了?”她急冲冲的跑了进来,看到了厅堂里坐着的客人,“啊哟,有贵人在啊,真是失礼了。”

  保正等人看到的是一个精神十足的老太太进来了。虽然说着失礼,但是她举止大方,看着就是当家太太的样子。

  保正道:“这是顾秀才的奶奶吧?”刚才听到她喊顾老爷老头子,那就只有顾灵的奶奶了。

上一篇:公子藏媚

下一篇:饲养病娇恶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