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科举文女主的堂妹 第106章

作者:林果冻 标签: 科举 女配 甜文 穿越重生

  只能是身份清白之人?所以这位公子的外祖母必然身份贵重。那:“你认识白谨亦吗?”天下间,身份能这般贵重的人,基本都是来自京城的。所以顾灵想猜一猜他是不是也来自京城。

  年轻公子轻笑,他没有想到顾灵会问的这样世界:“我和白谨亦……或者说我家和白家,也算有点姻亲关系,不过我和他不熟悉,只见过几次面。”

  顾灵把对方的话在脑海里转了个弯,和白家是姻亲关系的贵族里,不可能是钱家那边的亲戚,也不可能是白谨亦那渣爹大老婆那边的亲戚,因为他们都是乡下人。白家是从白渣爹开始起家的。

  所以,要么是白谨亦那个便宜大哥的妻子那边的亲戚,要么……是宫里的姻亲关系。白谨亦的姑姑身为皇贵妃,和一干皇亲国戚,都是可以说是姻亲关系。

  此人的外祖母气质华贵,又有威严,莫不是王妃之流?

  顾灵没有多问了:“原来是旧识,既如此,这画我便送给公子吧。”不然传到京城,白谨亦有一个卖画给熟人的未婚妻,也不太好听。

  年轻公子道:“不必如此,送给家中长辈的礼物,越贵越好。”

  听到他这样说,顾灵也忍不住笑了。

  接下来两人又谈了一些细节,年轻公子直接给了两千两,便走了,不过下午还会送人过来。

  等年轻公子一走,顾奶奶捏了捏自己的脸:“乖宝啊,这还真是官家出来的人啊?还和小白是认识的。”顾奶奶一直都在,不过她做了个摆设。因为顾灵见外男,得有家中长辈在。

  顾灵把两千两银子给了顾奶奶:“嗯,恐怕还是大官里出来的。”如果是白谨亦那个便宜大哥的岳家那边的,恐怕也是极有身份的,毕竟白家因为贵妃的关系,在京城里极有身份,所以能当白家嫡长媳的人,身份自然也高的。

  可如果是皇家那边的……那就更高了。

  “那收他的银子没关系吗?”顾奶奶觉得既然是小白认识的,这银子可以不收。更重要的是,她也不想京城那边传出孙女不好听的名声。

  顾灵道:“既然他执意要给,那便收了吧。对他来说如果不收银子,便是欠我一份人情。比起人情他当然更加愿意给银子了,所以奶奶也不用想那么多。”

  孙女都这样说了,顾奶奶就不想了,她高高兴兴拿着银子去存了起来。说到银子,顾奶奶现在存了可多可多的银子了。最初的一千两,府试押赌的两千两,县试押赌的五千两,到现在的两千两,竟然有一万两银子了。这些银子顾奶奶只要看到就会颤抖,拿在手上都拿不稳。顾奶奶放好银子,又去找了顾灵:“乖宝啊,你说咱家要在县城买房子买铺子?”

  顾灵道:“奶奶怎的突然说起这个了?”

  顾奶奶凑到她耳边轻声道:“你猜猜咱们家现在有多少银子了?”

  顾灵笑了声:“应该有万两了吧?所以奶奶是见了银子多,所以想买房子买铺子?”

  顾奶奶道:“可不是嘛,房子铺子那跟打了木桩子似的,偷不去。可银子带在身上,就算是轻飘飘的银票,我拿着也觉得重啊。”

  顾灵想了想:“不如去镇上买两个铺子,买两个院子。镇上的人没有县城的人复杂,而且我过了县试和院试,震撼镇上的人也足够了,我们买了院子和铺子出租,别人也不敢来闹。”

  顾奶奶道:“那多买一些,两个铺子和院子哪里够?”

  顾灵道:“这两个铺子和院子买在顾森和顾木的名下,拿来的房租也给他们存着,以后他们成家之后,这也算是他们的财产了,收来的租金也是他们小家庭的进项了。”

  如果是以前,顾奶奶自然心疼顾灵,觉得顾灵总是为弟弟们考虑太老实了。但是现在孙女有一万两银子,她就没有多说什么了。再说了,镇上的两个铺子加两个院子也超不过一百两银子,跟一万两银子相比,那简直不算钱了。既然孙女手头宽的,指甲缝里流出来的给孙子,那当然也可以了。

  “那这次回去就给他们去买了,早点买才能生钱。”顾奶奶道,“不过就是买了,这也花不了多少银子啊,剩下还有这么多呢?怎么办啊?”顾奶奶从来没想过,这辈子还会为花不了银子而心烦。这真是快乐的心烦。

  顾灵道:“那再给顾森和顾木买田地吧,不论是桃水村的,还是别处的。田地多了,他们种不过来,可以租给人家,让佃农来种,他们以后就做小地主了。”

  顾奶奶想了想:“也行。”可惜她爹娘不在了,不然她可以借孙女的光,给她自己的爹娘享福了。“回去之后,我去你曾外婆和曾外公的坟头上些好香。”

  顾灵道:“我陪您去,您这是想念他们了?”

  顾奶奶白了她一眼:“他们死了那么多年了,我有什么好想念的?我这是去他们的坟头告诉他们,我有了一个好孙女,让他们也羡慕羡慕?”

  顾灵:“……”瞪大了眼睛,张大了嘴巴。她奶这做法,只要让自己的亲爹娘死不瞑目?不不不,是在地底下也高兴高兴。

  顾奶奶又叹气道:“作为长女,我出嫁前也算得爹娘几分疼爱的,嫁给你爷爷的时候啊,他们也是担心这担心那的,现在日子好了,可惜他们看不到了。”

  顾灵:“那您去上好香告诉他们,他们也能安心。”既然奶奶也得曾外公和曾外婆几分宠爱,那为何重男轻女如此严重?

  好吧,一切都是作者的人设。

  顾奶奶又白了顾灵一眼:“你真以为烧香告诉他们,他们就能听见?乖宝啊,人死茶凉,那不过是活着的人自个儿的想法罢了。”

  顾灵:“您说的对。”确实如此,死了,便什么都没有了。所以活着的人更应该好好的对自己,那些为了子孙们享福自己受苦,她是不赞成。

  就比如现世的一些长辈,自己省吃俭用存钱给儿子、女儿买房,然后儿子女儿住新房子,自己住老房子,甚至儿子女儿穿好的,自己穿便宜的。还有自己不舍得买好吃的,只有儿子女儿回来了,才买一顿好吃的。顾灵觉得大可不必这样委屈自己,父母把孩子养大,栽培他们到大学毕业已经足够了。如果有能力,可以给他们买房买车,如果没有能力,拖累自己的身体去做,真的太吃苦了。

  孩子们想要过的更好,就让他们自己去奋斗。

  下午

  年轻公子带来了一个老老太太,老太太的身形跟他外祖母有些像。老太太是县城里的人,家中条件不错,但有这等外快可以赚,自然也不会推辞。因为顾灵的休沐日有限,所以顾灵当下就带着老太太去了寺庙,她决定先把大概的轮廓先画出来,余下的等从桃水村回来再修改。

  年轻公子左右无事,自然也跟去看了。

  到了寺庙,年轻公子去和寺庙打了招呼,顾灵便摆好画架开始画画。顾灵画画的时候,年轻公子一直看着,他很是诧异,这样看似简单的画法,竟然能画出这样的画。

  不过一个时辰,顾灵就把画的轮廓画好了。“公子,接下来画的细节方面,我要拿回家再琢磨琢磨,不过这两天我是没有时间的,我要回桃水村一趟,等我回来之后,你再把符合你外祖母五官的人找来。”

  年轻公子:“行。敢问姑娘,等画全部画好,大概需要几天?”

  顾灵:“你这边只要人找齐,我大概两天便够了。”

第144章 第四更

  从寺庙里回来, 顾家人只留下陈小红看守院子,其他人都一起回桃水村了。不过因为他们出发的时候有些晚,回到桃水村都已经看不见晚霞了,好在天还黑没下来, 还看得见路。

  马车在路上发出哒哒哒的声音。

  顾奶奶时不时的看向窗外, 还不由的道:“这才半个月没回来,都感觉这里有些陌生了。”

  顾灵笑了笑。

  杜嬷嬷道:“等您住上两个晚上, 就又会觉得熟悉了。”

  顾奶奶点点头:“是这个理。”

  有顾奶奶和杜嬷嬷先聊着, 这一路上还是挺热闹的。

  “姑娘,对面有一辆牛车过来了, 好像是老爷。”外面传来陈大红的声音。陈大红没有坐在马车里, 她在外面坐着,顺便学习怎么赶马车。

  “爹?”顾灵掀开帘子一看, 她的视线没有陈大红好,看不怎么清楚来人。不过很快,她就看清了对面牛车。那人可不正是顾老二吗?顾灵挥手,“爹……”

  不用顾灵喊, 顾老二也看见了坐在马车外面的陈大红。陈大红来了,他娘和他闺女肯定也来了。顾老二倒是想停下牛车跟他们说话, 但是时间不等人啊。顾老二大喊:“乖宝, 我送你大伯母去镇上看大夫, 你先回家。”一边说着,一边牛车和马车已经背道而驰了。

  “什么?他刚才说什么?”顾奶奶听见了, 赶忙掀开帘子来看, 可惜牛车已经走了,对面只有空空的大路。顾奶奶问顾灵,“乖宝, 你爹刚刚说了什么?”

  顾灵道:“好像是送大伯母去镇上看大夫了。”

  顾奶奶顿时蹙眉:“这老大家是怎么了?算算日子也快八个月了,怎的又出事了?”语气没有以前那样的不耐烦了。可能是远香近臭吧,这人看不到了,那些不该有的情绪也就渐渐的淡了。何况,顾奶奶现在的格局可大了,大房那些人她哪有心思去想。

  顾灵道:“那不如去看看?”

  顾奶奶没好气的看了孙女一眼:“你去凑什么热闹?”她瞧着孙女那样子,能不知道她想的是什么吗?

  顾灵笑的很无辜,她承认自己是想去凑热闹的。

  不过很快,他们也知道顾大伯母怎么了。因为到了村里,有人跟他们说了。

  顾家的马车进了村里,马上就被人知道了。坐在外面的陈大红是顾灵身边的下人,陈大红一来,代表着顾灵回来了。顾灵回来了,代表着顾老太也回来了。

  所以瞧见马车的人大喊:“顾老太,你回来了。”那声音重的,仿佛整个村子都能听见。

  顾奶奶一听到有人叫自己,赶忙叫:“停车停车。”等马车停下来,顾奶奶跳下马车,“你们先回去,我跟人唠唠嗑再回来。”

  顾灵:“那我们先回去煮面,您记得快点回来吃,别让面糊了。”她娘不知道他们要回来,大概没有准备他们的饭菜,所以这个时候吃面条最适合了。

  “知道了。”顾奶奶摆摆手。

  “顾老太,可真是你啊,啊哟,在县城里住了大半个月了,整个人都不一样了,您这像是县城里的老太太了。”那喊人的婆子道。

  顾奶奶在县城住了大半个月了,就算穿的再朴素,也是比乡下老太太好的。而且,她衣服款式还是县城里的老太太们穿的款式,所以看上去就更加不一样了。

  再加上心宽体胖,顾奶奶不再念着家里的事情斤斤计较,整个人看上去确实慈祥了很多。

  顾奶奶道:“你这话可埋汰我了,县城里的人啊,可太坏了,没有我们桃水村的人好。那里的年轻做事情过分,中年人也看不起人,就是老年人说话跟喷粪一样。”她想到了杜美韵、杜母,一脸的嫌弃。

  婆子一听,马上来劲了:“顾老太,你可是被县城里的人欺负了?你可是我们桃水村的一只老花,哪能被县城的人欺负?”

  顾奶奶一听,立刻不满的问:“你这老花是啥意思啊?”太难听了。她虽然老了,可是也不能说她是老花吧?

  婆子见她不满,丝毫不紧张的解释:“是这样的,咱们村里一枝花就是顾灵丫头,顾灵丫头年纪小,那是鲜嫩的花,你年纪大了,可不就是老花了嘛?这一新鲜的花,一年老的花,两枝花都是来自你们顾家呢,这是你走了之后的大家给说的。”

  顾奶奶生平第一次,被人说的无言以对。不仅无言以对,她还觉得对方的话很有道理。她都老了,这村里一枝花嫩花当然不是她了。嫩花是她孙女,老花是她,她也能接受。“行吧行吧,老花就老花吧。”顾奶奶傲娇的认同了。

  “顾老太,你回来了?”

  “顾老太,才半个月没见,你都年轻了。”

  “顾老太,县城里怎么样?”

  由于婆子刚才的大嗓门一喊,四邻八居都听到了,所以闲着没事干的人都跑了过来。不,不是闲着没事干的人跑了过来,就是正在忙的,也放下手里的活儿过来了。

  顾奶奶看到这么多乡亲们,心里别提有多得意了。在县城的时候,她认识了邻居老太太,后来学会了打叶子牌。不过多打了,也觉得没意思。相比起来,还是给乡亲们长见识来的有趣。

  顾奶奶道:“县城里嘛,也就这样了。地方比镇上大,人比镇上多。不过县城里最有意思的是县学,县学比赛可有意思了。”

  “县学是什么地方啊?”

  “对啊,县学听名字,像是学习的地方,应该是私塾吧?”

  顾奶奶:“县学就是通过县试和府试的人念书的地方,也就是我们整个洪旗县里,最聪明读书人念书的地方。”

  “啊哟,顾灵丫头去县学里念书了啊,真厉害。”

  “原来县学是全县城里最聪明的读书人念书的地方,那顾灵丫头也是全县城最聪明的读书人之一了。”

  “那朱家小子也在县学里吗?”

  “那肯定在,朱家小子可是两个第一呢,是最聪明的人中最聪明的人。”

  “也对,那朱家小子和顾灵丫头谁聪明?”

  “这男娃和女娃咋能比?男娃得和男娃比,女娃得和女娃比。”

  以前,当有人问男娃和女娃比的时候,村里人基本都是说男娃好的。哪里会像现在这样,竟也把男娃和女娃分开比了。不得不说,说着顾灵的表现越来越出色,随着顾灵越来越出息,村民们对女娃的观念也在改变。最直接的拿顾大伯母来说,如果肚子里的孩子是女娃的话,至少她也舍得送她去念书了。

  所以说,只要有人开了先例,也许有一天,桃水村的女娃能喊出中国六七十年代妇女的口号:女人能顶半边天!

  “顾老太,你刚才说县城的姑娘、中年人和老人都不好,你快给我说说啊。”刚才喊人的婆子道。

  “怎么了?顾老太你被县城里的人欺负了?”

  “顾老太,如果有人欺负你,俺们一起欺负回去。”

  “顾老太,你能用你家的马车接我去县城,我就跟你去县城吵架。”

  “顾老太还有我,我也愿意坐你家的马车去县城吵架。”

  “顾老太,我们桃水村的人吵架都不带怕的。”

  顾奶奶心里很好受,她觉得乡亲们真是喜欢她呢,瞧瞧,现在都愿意为她去吵架了。哪怕知道乡亲们的重点是去县城和坐马车,顾奶奶也直接忽略了。

上一篇:公子藏媚

下一篇:饲养病娇恶龙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