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260章

作者:青青小艾 标签: 女强 爽文 穿越重生

  所以大臣们在一开始,就没有将那位官员提出的建议列入考虑范围之内。

  或者说,大臣们直接将其当做了错误答案做起了排除法——

  但凡自己想出来的法子与那位大臣的想法有了过多的相似之处,几乎不用犹豫,可以从自己的脑子里丢掉了,最好连提都不要提出来。

  所有人先将目光放在了和离上面。

  直接以法律制止百姓和离显然是不成的,不过在此之前,先弄清楚那些人和离的原因比较妥当。

  秦国虽然也讲究父母之命,但并不严格——

  主要是官方为了增加人口,每年都会在春天举办一次“相亲节”,鼓励秦国的年轻男女一起前往同一个地方游玩,若是彼此看对眼了,相处一段时间就可以说和自家父母上门提亲。

  若说成婚还可能是因为担心怀孕,和离显然不是这个原因。

  这个问题,就要问李斯了。

  李斯却并不知情。

  毕竟和离的原因是人家夫妻之间的私事儿,又不能通过查询户籍资料统计出来。

  林阡几番思索后,却给出了可能的答案:“其中一个原因,定然是当妻子的已经生育过,然后不想生了,但丈夫一定要妻子生吧?还有一个原因则可能是夫妻二人分居两地之后,丈夫变了心,或者做出了宠妾灭妻之事?”

  李斯无奈:“为何不可能是妻子变心?”

  林阡坦然答道:“这当然也是有可能的。”

  毕竟这年头的女人又没什么贞洁观念,出轨对她们而言除了会受到一些些外人的指责外,并不会对自己的生活造成影响。

  但……

  她疑惑地看向对方,“你之前提到的离婚女性官吏不都是已经怀孕生产过的?虽然我个人对此并不赞同,但大部分女子在生育之后,其实都会倾向于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庭。”

  “若在有孩子的情况下,那些离婚的女性官吏即便移情别恋了,也不见得会与丈夫和离。”

  顿了顿,林阡开口,“即便存在这样的人,但也肯定不多。”

  夫妻双方对家庭更不在意的,大多情况下都是丈夫。

  即便是李斯,也无法说出反驳的话来。

  但猜测终究只是猜测,所以即便林阡说出了好几个可能存在的缘由,嬴政也并未命人以此为前提条件商量具体措施。

  众人先将生育相关的政令又捋了一遍,然后便直接散朝了。

  李斯与张良被派去调查此事——

  李斯直接带人挨家挨户去“采访”,而张良则灵活运用手中的报纸,直接在报纸上发起了一个调查问卷。

  也就不到半个月的时间,李斯便从咸阳已经和离的官吏口中知道了答案,张良的调查问卷也接近了尾声,两人汇总之后,得到了一份和离理由写满了好几张纸的报告。

  经过整理后,最后只剩下了一张排名表。

  而其中排名前三的理由当中,正有林阡之前所猜测的那两个理由,而除了这两个理由外,还有一个是……

  丈夫以及婆家人逼着她们放弃自己的事业,留在家里照顾孩子。

  除此外当然还有原本的婚姻是纯粹的父母之命,夫妻双方本就没有感情,但因为妻子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而只能听父母的话依附丈夫,乖乖当个贤妻良母。

  但在她们成为官吏,有了收入来源之后,自然毫不犹豫就和离了。

  还有双方实在无感,而其中一个遇到了真正喜欢的人;还有丈夫家暴;还有婆媳关系不好;还有……

  很多是朝廷没办法解决的,和离理由也无可指摘的。

  可包办婚姻与宠妾灭妻……

  林阡开口:“陛下,微臣突然想起来,若之前的产假政策推行下去,也许会有部分对妻子不喜的男子为了减少休产假的时间,只让妾室诞育属于他的子嗣?”

  宠妾灭妻之事自古以来都不罕见,这种事也确实极有可能发生。

  嬴政扫视一周,毫不意外地发现有几个官员心虚地低下了头。

  啧……

  他正要问林阡,却想起她这些日子已经将好些大臣得罪狠了,这事儿不能再让她出头。

  于是,嬴政将视线落在了李斯身上。

  李斯也没含糊,直接开口道:“这问题其实很好解决,直接下令在妻子诞下子嗣之前,不得让妾室有孕即可。”

  嬴政一顿,立刻点头:“可!”

  林阡愣住,她本想提议一夫一妻制。

  ……

  在商量完所有事情之后,嬴政下令散朝。

  当天晚上,林阡回宫后迫不及待地问他:“你是猜到了我会提出一夫一妻制,所以直接同意了李斯的提议吗?”

  嬴政看了林阡一眼,点头。

  林阡有些疑惑:“为什么呢?你应该知道一夫一妻的好处?”

  嬴政看着林阡的表情,半晌笑道:“并非寡人不愿意推行相关政策,而是此事没必要操之过急。在让男子一同放产假的政令推行下去之后,也许要不了几年,就会出现不少人自发选择一夫一妻,到时候再推行这个政令会更顺利。”

  顿了顿,他伸手捏了捏林阡的手,“刚推行了产假的政令,暂时不急着推广一夫一妻。”

  林阡立刻反应过来——

  嬴政这是担心强行推广两条政令,会给提出这两条政令的自己招来麻烦。

  林阡抬头,笑着凑上前吻了下嬴政的嘴角:“谢谢……”

第127章 327~328

  ==陨石==

  朝中大臣一起商议出最终结果之后,李斯与张良等人便立刻派人印刷邸报与各类新闻报刊,准备将相关政令推行下去。

  因为产假与年轻男女若自己看对眼后便可直接到官府办理婚书,然后将两人在户籍上的婚姻状况改为已婚,若双方有意甚至可以将其中一人的户籍迁移到另一个人的名下,所以李斯等人在将邸报与报纸印刷好后,便立刻通知了各自的属官,让他们做好应对百姓不满的准备。

  朝中官吏经过这么多年的高强度工作,在应付紧急情况的方面早已经积累了非常多的经验,虽然预料到之后可能会是一阵腥风血雨,但大家倒也没有害怕。

  毕竟事情提前知道,只要做好预防必然没有太大问题。

  却不想在邸报与相关报纸即将运往全国各地,送到官吏与百姓手中之前,东郡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

  先是奉常夜观星象的时候发现有荧惑接近心宿,上报后引起了朝中部分大臣的紧张与担忧,再之后没几天,东郡那边更是传出就在荧惑接近心宿的那天晚上,天上掉了一个“星星”下来,落在地面却变成了石头。

  林阡知道这不过是陨石跌落而已,在地球漫长的几十亿年生命当中,其实再常见不过。

  但对百姓而言,这种星星从天上掉下变成石头的现象却格外惊奇。

  按照东郡郡守的说法,因陨石并未掉在城区,所以当地百姓并未因此伤亡或遭受财产损失。

  相反,当地百姓在得知此事后纷纷跑去了那块陨石周围看稀奇,不少人都将其当成了一种谈资,显然此事会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飞速扩散,而朝廷根本拦不住。

  林阡得知此事后便一直惴惴不安。

  并非因为陨石掉落在地球这件事本身,而是陨石掉落在地上之后,引发的一连串儿事情——

  林阡之前曾与嬴政提到过,有陨石跌落在秦国,之后消息传开的时候却并不仅仅只有陨石跌落地球这件事被人知道,同时被人传扬开来的还有那块陨石上雕刻着的“始皇帝死而地分”的“预言。”

  后人当然知道这是陨石跌落在地球上后,被当地对秦始皇本人亦或者郡县制不满的反秦势力所利用,人为制造出的“预言”。

  但在历史上,这件事仍旧给秦国带来了非常不好的影响。

  人心惶惶只是最轻微的后果,最可怕的是这一条“预言”之后,更多对秦始皇不满的反秦势力就像是找到了反秦的有效手段一样,很快就效仿这则“预言”,在同一年内一手炮制出了“今年祖龙死去”的“预言”。

  巧合的是,秦始皇还真就如预言一般在一年之内没了。

  林阡知道此事,如何不紧张?

  她几乎控制不住想要立刻走到嬴政身边,但如今正在上朝,林阡也只能强行按捺住心头的慌张。

  嬴政从林阡纷乱的思绪中捕捉到了关键,面色也变得沉凝下来。

  朝中大臣见状,纷纷闭上嘴巴不敢再说一句话。

  半晌,李斯主动开口:“陛下,虽然我们之前商议的种种政令对秦国有好处,对百姓有好处,但必然会有一些人会因此而心生不满,微臣以为,在这种人心惶惶的时候继续推行具有极大争议的政令,并不是非常合适。”

  顿了顿,他开口道,“微臣以为,先将推广这些政令的时间押后一两个月,等此事从民间平息之后再推行下去比较好。”

  李斯话音刚落下,便有不少大臣开口附和起来。

  嬴政一顿,转头看向李斯:“一两个月?”

  李斯愣了下,茫然点头:“秦国的发展日新月异,百姓在衣食富足之后折腾出了不少娱乐活动,这陨石下落一事也就差不多被其他事情取代了。若实在不行,到时候请张廷尉名下属官戚绒等人拍摄几部影片,将百姓的注意吸引过去就好。”

  嬴政却并不是这个意思:“可曾派人去看过那陨石的样子?”

  李斯恍然大悟,当即开口道:“那郡守在事情发生后便立刻带人去了陨石跌落的地方,还特意用照相机拍摄了好些照片出来。”

  说着他从袖口取出一个纸袋,直接交给了内侍。

  内侍接过之后快步走到嬴政面前,将其交给了嬴政。

  嬴政打开,倒出来了一堆照片。

  他认真分辨之后才发现,原来那东郡郡守直接带人给那陨石来了个三百六十度全方位的拍摄,甚至连一些不成型的小碎渣都专门拍摄了下来,完全没有丝毫遗漏。

  当然,嬴政更在意的还是……

  上面没有预言。

  不管是因为这一次东郡郡守带人过去拍照的时间太早,以至于原本想要搞事儿的人错失了大好机会,还是原本想要搞事儿的人已经彻底放弃了利用陨石伪造预言的事儿,这对嬴政而言都是好事。

  而且这一现象无疑从侧面证明了,原本历史上的预言就是人造,以及神鬼之事,确实全都是假的。

  嬴政原本沉郁的心情有所缓解,抬头冲着林阡点了点头。

  林阡一顿,终于放心了下来。

  张良在这个时候站了出来:“回禀陛下,微臣倒是觉得没必要推辞政令。李丞相等人不愿按照原计划将政令推行下去,无非是因为陨石下落这件事会让百姓恐慌,若这时候推广政令不但可能加重百姓心中的恐慌,还可能直接将百姓的目光引到政令上面,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谣言这东西,不但可能害人性命,若是散播谣言的时机挑选得好,就是颠覆一个国家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万万轻忽不得。

  所有人都清楚其中危险,并不想冒险。

  但张良从反方向提出了解决办法害,“既然李丞相等人担心星子下落一事可能在秦国民间造成不好的影响,那么……我们为何不抢占先机,直接将星子坠落一事由坏变好呢?”

  所有人齐刷刷地看向了张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