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始皇后 第184章

作者:青青小艾 标签: 女强 爽文 穿越重生

  看着上面花花绿绿的颜色,以及各种吊带、超短、抹胸的衣服,嬴政的脸都绿了。

  林阡察觉到,小心往旁边挪了一段距离。

  然而,还是被嬴政抓了回去。

  之后,不可描述……

  -

  这么多报纸肯定没办法在短时间内看完,泗水郡并楚地各郡的问题却要及时处理。

  而嬴政一开始想到的处理办法便是……

  直接下令,全国女子入学读书不要学费。

  嬴政一直想要在全国推行的九年义务制教育,但在第一次提出来的时候,便受到了所有人的否决。

  并非朝中大臣不愿意让更多百姓读书识字。

  或许有人确实是因此反对,但大部分官员并非因为这个理由,而是从更实际的角度出发——

  秦国,没那么多钱。

  无论是印刷教材的成本,还是老师的俸禄,亦或者习题试卷等印刷成本,都是一笔相当庞大的数字。

  而且这生意还不像是卖书一样有个尽头,这明显是需要延续成千上百年的。

  以秦国目前的财政,支撑不起。

  所以嬴政只能退而求其次,由朝廷支付了老师们的俸禄,再将教材与试卷习题等东西以成本价卖给学生,这也就是学生的学费。

  也不算贵,一个学生差不多一学期三十钱——

  才开始学的时候,只有语文数学科学三门学科,并无其他科目需要学习。

  这价格怎么也不算贵了。

  毕竟近些年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做生意的限制也放开了一部分,但凡勤劳能吃苦,这些年怎么也能攒下个两三百钱了。

  但这么便宜的学费,就是没人愿意将自家女儿会送去读书。

  有的人甚至宁愿花钱供养侄儿、外甥,也不愿意给女儿交学费。

  所以嬴政便想到了这个法子。

  可惜这个法子再次受到了大臣们的反驳——

  原因简单,一则还是因为当今的国库没有那么多钱,草原那边还正在修路,其他方方面面也都需要钱,暂时没办法贴钱搞义无教育;二则是因为……

  萧何看着嬴政,苦笑:“陛下可能不了解,即便您免除了这些姑娘的学费,也不见得会有人愿意将其送到学校读书。读书的笔墨纸砚消耗是一个问题,但更重要的是,如果女儿读书去了,家里能帮忙干活儿的人就少了。”

  嬴政不敢置信:“可以报名读书的,都是十五以下的孩子。”

  他们能干多少活儿?

  萧何面色羞惭:“很多姑娘七八岁就开始在家做饭洗衣了,再长大一些还会出去接一些缝补浆洗之类的活计,能赚不少钱。”

  张良将这话听在耳中,眉头死死皱在一起。

  片刻后,他提议道:“若不能直接免除女子的学费,不妨严格规定入学的名额。”

  所有人刷一下朝着张良看过来。

  张良整理了一番措辞,开口解释:“微臣的意思是,严格规定入学学生的男女比例,比如一个女学子报名后,才能让一个男学子报名这种,若女学子数量太少,便也相应减少男性学子的数量。”

  直接将两者利益强行捆绑,一旦自家看重的孩子读不了书了,他们自己就会想办法将女儿送去读书,或者劝说其他人将女儿送去读书。

  林阡愣住,忍不住咽了下口水。

  不得不说,这法子相当缺德还不人道,但……

  她喜欢!

  嬴政显然也很满意这个法子,于是直接转头看向李斯等人:“诸位爱卿可有意见?”

  李斯等人纷纷摇头:“微臣并无异议!”

  能有什么异议?

  这项政策推行之后,真正受到影响的只会是赵燕韩魏楚等国家,一向能者居之,对男女并不在意的老秦人可不会受影响。

  当然,影响最大的,估计还是楚地百姓。

  但,谁让他们自己一次次地作死呢?

  不过……

  李斯想了想,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直接不许学生读书似乎不大好,陛下当初建校不正是为了培养人才?万万不能因噎废食。”

  嬴政看向李斯:“丞相有何高见?”

  李斯建议道:“不如将学费恢复为最初商定好的数额,同时给予那些拿钱让家中女儿入学读书之人优惠,一个女儿入学,不但女儿只收取如今的学费,还能让其一个儿子获以如今的学费入学读书。”

  他们原本定下的学费,可是足足一百钱。

  足够让人肉痛了。

  林阡迟疑着开口:“有些人没女儿或者女儿数量多过了儿子怎么办?不妨将女儿限定为女孩儿?”

  -

  不久,政令下达。

  百姓很快便从张贴在官署门口与城墙上的布告中得知,那些今年已经报名交了学费的学生就罢了,下半年再想入学读书就麻烦了,学费直接翻了三倍多!

  所有人都懵了。

  若想以过去的价格读书,也不是没办法,送女孩儿去学校读书就行。

  送一个女孩儿入学,两个孩子也才六十个钱,可直接送一个儿子入学,却要花费一百个钱。

  是个人就会算账啊!

  百姓也不傻,自然知道该怎么做才对自家更有利。

第79章 229~232

  ==·利弊·==

  政令正式颁布之前,萧何其实有想过要为楚地百姓求情,但思考许久后却怎么也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

  就算他脑中想到了无数办法,最后的结果多半也只会是被自己全盘否定。

  因为这种情况并不是第一次了。

  如今距离上一次激怒了陛下,直接将楚地男性官吏全部罢免之后才过去多久?这么短的时间,当地百姓便忘记了上次的惨痛,再次折腾出这种事情,萧何求情的话都溜到嘴边了,也没办法说出口。

  而且……

  每每听同僚说起最新调查到的楚地各地入学数据时,萧何都想掩面而逃。

  这真的太丢人了!

  好在,同僚与他相处中明白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不但没有因此鄙夷他,反倒在知道萧何是因为被那些脑残牵连而丢了官职,不得不背井离乡到咸阳谋求出路的时候相当同情他。

  虽然,萧何并不想要这种同情。

  -

  张良见萧何这些天心情一直不好,不由无奈。

  他也知道这是因为萧何本身是楚地人,所以于心不忍。但这也是没奈何的事情,毕竟楚地总是出现各种状况,还总是做出“挑衅”陛下权威的事情,会有接二连三地被陛下收拾也是理所当然。

  是的,张良认为楚地百姓的做法是在挑衅。

  因为陛下的想法从不顾朝臣反对,直接在全天下范围内提拔女子为官的时候便已经透露了出来,他就是唯才是用,只要有真本事,管你是男是女是老是少是贵族还是黔首,他都能用。

  而之前一气之下下令禁止楚地男子为官,更可以看出陛下对旁人忤逆他的决策,以阴谋诡计打压人才的做法有多痛恨。

  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楚地百姓还是再一次做出了撩虎须的举动……

  若是换一个人,张良也许就直接撒手不管了。

  但萧何是真的有本事。

  于是他想了想,便直接找到萧何,干脆将此事交给了他去盯着。

  萧何愣了下,当即连连道谢。

  -

  因为识字率不高,很多百姓其实不太懂那么多大道理,但即便是再蒙昧不开化的人也懂得权衡利弊。

  一百钱和六十钱到底哪一个更少,老百姓不至于蠢到不知道。

  于是很多百姓不但开始为家中孩子攒钱,那些个家中儿子多的,甚至开始想办法与那些女儿多的人家商量,一则看能否通过资助对方女儿上学来减免自家孩子的学费;二则也有心想要与对方讨价还价,看能否两家各出一部分学费。

  一时间,那些家中女儿多的人家,竟然成了当地最受欢迎的人家。

  家中的女儿,也渐渐脱离了之前的困境。

  倒也不是没人想要反对。

  其中又尤其以家中儿子格外多的那些人家反对得格外激烈,毕竟资助别人家的女儿上学这种事,一两个还行,可人数多了就总有种被当了冤大头的感觉。

  他们闹到了当地郡守或县令面前。

  郡守和县令心中不满,只能将此事报给如今负责此事的萧何。

  萧何:“……”

  都到这地步了,还闹腾呢?

  他原本还想着泗水郡的百姓若能安分些,他手底下说不准能松一松手,在法令范围内给他们通融一下,如今一听这话,整个人瞬间没了好脸色:“若是你们觉得这个法子不妥,陛下还提出了另一个法子。”

  闹事之人有因此高兴的,更多人却从对方表情中察觉到了不妙。

  萧何却不会顾及他们情绪:“陛下说了,若是你们不愿意接受这个条件,我们郡可以直接限制名额,学费不变,仍旧是三十个钱就可以,但严格规定男女读书的名额,女孩儿有多少人入学读书,才能收多少男孩儿入学。”

  “当然,那些将女孩儿送去读书的人家,同样会优先获得入学机会。”

  他冷笑着环视众人:“诸位觉得陛下这个法子如何呢?”

  一群来闹事的本就是家中儿子众多之人,一听这个规定,当场就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