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家女 第171章

作者:三水小草 标签: 前世今生 穿越重生

  《礼记·礼运》“大同”一章写“……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他从前以为是骗人的,如今却觉得北疆似乎便是这等“大同”之地。

  两人一路行到城南书肆,赵启悠见卫蔷停下了脚步。

  “《绣天记》给我一本。”北疆之主如此说道。

  书肆中一时安静了下来。

  《绣天记》这本书虽然也是《平虏册》的作者所写,却与从前故事一概不同,讲的是一个名叫“楚绣儿”的女子故事,楚绣儿原本是一个精于刺绣的少女,豆蔻年华,父母正在为她议亲,突然蛮人南下,父母皆死,楚绣儿被母亲的身子死死地挡在了地道之下才得以逃生。

  楚绣儿只是个连水桶都提不起的弱女子,又如何能被家人报仇?她逃亡路上遇到一个蛮族骑兵,那蛮族意欲将她掠走做妾,被楚绣儿伺机用针刺瞎了一只眼睛。

  绣针细小,藏于指间难被察觉,楚绣儿逃难路上遇到一对母女将被蛮人□□,她想起了自己阿娘,一把撕开自己的衣裙勾引了蛮兵追她入林,她以针刺伤了那蛮人却还是失了身,在将针刺入了蛮人的后颈之后拔了其腰间的刀将之杀死。

  待楚绣儿从林中出来,只见一人正在擦剑上的血,那人正是专门刺杀落单蛮人的游侠儿陆穷。

  此时的楚绣儿大彻大悟,决心刺杀蛮人为自己爷娘报仇。

  陆穷本不想带她,可楚绣儿看似柔弱却极为悍勇,甚至愿意以身做饵让陆穷行刺杀之事。

  终于,陆穷答应了教楚绣儿武艺,她根骨不佳却用针极好,陆穷便将剑法化成针法教了她。

  半年后楚绣儿学有所成,陆穷出去打猎却两日未归,楚绣儿含泪收起行囊,从此做起了刺杀蛮人的行当,一开始是散兵,后来一日她被人献给了一位将军,楚绣儿隐忍数日,终于趁这将军沐浴之时用毒针将他杀了。

  此部夷离堇派自己儿子来查明此事,楚绣儿做害怕之态,一抬头却见是当初被自己刺瞎了一只眼的蛮人。

  ……

  《绣天记》依然是章回格式,第一册 讲楚绣儿学艺之后刺杀蛮族将军,第二册讲楚绣儿虚与委蛇引得夷离堇父子二人反目,她趁机杀了夷离堇逃出部落。

  哪怕书中对楚绣儿诸多溢美之词,这个柔弱又坚定的女子依然在北疆的读书人当中掀起轩然大|波。

  有人说写这样的角色是给北疆抗击蛮族之战抹黑。

  也有人说人被逼到绝境反杀蛮人的女子在北疆也不该被忘记。

  有人说这刺杀之法是是旁门左道。

  也有人说血仇当前能以旁门左道之法复仇也是壮士,定远军中不就有以刺杀成名的主将?

  在这般的争论声中,楚绣儿之名传遍北疆。

  如今,卫蔷掏出钱,接过了一本《绣天记》。

  一旁一中年文士摸了摸胸口,清了清嗓子,问道:“元帅、元帅看此书……”

  卫蔷见他一副试图讲道理的样子,道:“怎么,这等好看的书旁人看得,我看不得?”

  “不……元帅乃清正……”

  卫蔷径直打断了他的话:“同是年少失家,若我没有这一身武艺,只怕连楚绣儿十分之一都不如,这等坚毅之人,如何不清正了?”

  手中捏着那本书册,卫蔷环顾四周。

  “再说了,那《平虏册》里申将军与一众女子辗转,你们看得神思不属,也无人与我说那是坏了定远军的名声,可见是知道申将军并非真人,怎么,这楚绣儿一入了尔等的眼,尔等立时想起该如何教化身边女子了吧?清正……还敢当面给我挂招牌,我又哪里清正了?我最初起兵之时连蛮人的幼童都不放过,也配称一声清正?你们不如问问那些死在我刀下的人我清正不清正。”

  元帅声音平平,一众人却都听出了怒气。

  有人看向那最初说话的文士,恨不能让他将刚刚说的话连着舌头一并吞回去。

  “尔等在蛮族刀下苟延残喘是清正,女子困于天生被蛮族欺凌便是不清正,哪怕手刃蛮族首领,你们先盯着她清正不清正……”

  卫蔷的腰间挎着刀,她看向面前那些买书的男男女女。

  天已经暗了,旁人甚至看不清她的神色。

  “我早说过,北疆是北疆是北疆人的北疆,决不许有人将北疆人分出三六九等,女子被欺过你们就要当她低一等?也不过是要踩着旁人的血显出自己‘清正’罢了。我说得可对,桑书士?”

  那中年男人羞愧掩面。

  一旁的书肆老板笑着说:“明明自己是提前数日来问《绣天记》的,还敢说这书中人物不清正?不清正你怎盼了那许多日?”

  书肆内外哄堂大笑起来。

  卫蔷也笑了。

  “桑书士既然这般‘清正在心’,我送你一号——‘清正公’。”

  四下里又是一阵笑声。

  书肆老板将灯笼点亮挂了起来。

  街上鳞次栉比屋檐下也纷纷挂上了灯。

  灯火幽幽,那人掩面奔走。

  书肆老板笑着道:“元帅,从此以后再敢诟病那些‘楚绣儿’的,便是有了字号了,都是‘清正公’。”

  站在书肆外看向站在灯下笑着的女子,赵启悠的手捏紧了自己的袖子。

  赵启悠啊赵启悠,你皇兄可是已经做了大死,你可千万别想不开,也陷进了这天下第一等的死劫之中。

  正当他胡思乱想之时,一骑飞马从城门外飞奔而来。

  路过书肆,来人一勒缰绳,翻身下马,单膝跪在了卫蔷的面前。

  “启禀元帅,我定远军龙渊、龙泉二部已占长安!”

第188章 夺门 “定远军于长安有大恩,他们进城……

  长安自周起便是一国之都,文王建丰,武王建镐,合称丰镐两京,自那之后秦汉隋唐,汉末西迁、乱世称雄……至蛮族南下,赵梁皇室东逃,长安为天下之心已足有千年。

  十多年前一路蛮族沿长城一线西进南下,自耀州过河攻破长安,避过了长安以东的号称天下第一雄关的潼关,十万蛮兵走出的旧道依然有迹可循。

  窦茂也是做此打算,他沿泾水南下过渭水便可直抵长安。

  此时定远公北归,同州驻兵不过万余,就算定远军知道了他攻打长安的消息,也要先南渡渭水到华州再过潼关,如今长安城破败不堪,城外防守形同虚设,他只要兵发迅疾先一步攻下长安,待定远军赶来也为时已晚。

  为行此法,窦茂使人造小船百艘,使五千余人自渭水上游趁夜渡河为先锋,先夺下了西渭桥,大军过桥直向长安。

  心知自己如今已是孤兵,加上今岁耀州秋收不利,军中已经人心惶惶,窦茂在起兵之前还效仿当年曹操“望梅止渴”之计,告诉自己手下强兵只要夺下长安,凡是他们所见,无论是财物、粮食还是女人,皆可夺之。

  军心由此大振。

  夺下西渭桥只用了半日,一万五千强兵过河,待从龙首原穿到长安城北已经是深夜时分。

  骑在高头大马上看着长安城,窦茂眉头紧皱。

  他早令人潜入长安与在城中的细作联手开门,怎么竟毫无动静?

  从前建在龙首原上的禁苑早已荒废,今日,他是要奇袭光华门从北夺门而入长安。

  转头看向四周,夜幕中的龙首原上隐约可见远处天枢宫高耸的宫墙,在前唐,那宫室唤作“大明宫”。

  窦茂突然心中一紧:“不管了,冲门!”

  他刚一下令,便见长安城墙上灯火渐起。

  “窦贼!你犯上作乱,如今又敢突袭长安,今日我定让你有来无回!”

  城门上一面大旗高悬,一个大大的“常”字,正是右监门将军常淳。

  窦茂如何想不到自己的谋划已经被人所知?

  看着长安城上灯火照亮的“常”字,他冷笑一声道:“区区一万守军也想挡住我两万五千强兵?他以为他是定远公么?给我攻城!金银财宝,女人,就在这城门后,给我上!”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扛着攻城梯的步卒在盾兵的掩护下冲向长安城。

  看着架在城墙上的木梯,常淳冷笑道:“起沸水!”

  一盆盆刚离火的滚水浇了下去,接着便听见有人惨叫着跌进了黑暗之中。

  北面的光华门激战不休,长安城东边的延兴门上有士兵小声道:“不、不会再被破城吧?”

  长安城守军只有一万人,想要守住整个长安极难,如今是一人守一城墙丈,听见城下声响即刻点燃烽火。

  旁人自然听不见他在说什么,他上前两步小心地看了一眼城下,才退了回去。

  突然不远处烽火突起,那士兵连忙跑了过去。

  就在他刚刚所在的地方,一支钩锁轻轻搭在城墙上,发出了一声细微的脆响。

  几个穿着黑衣之人轻巧地爬到城墙之上,见有人回来,连忙翻到了内侧城墙之下。

  “是野猫不是人,幸好不是人。”走回来的士兵自言自语,“没有人,长安就破不了,长安破不了。”

  听他嗓音便知道这是个才十六七岁的新兵,怕是连血都没怎么见过。

  穿着皮甲的新兵小声安抚自己,在他半丈外站着的同袍正在打哈欠,而在他身后,一柄刀将要捅向他。

  黑衣人屏声静气,他一只手上是钢刀,另一只手也握着麻布要捂住这新兵的嘴。

  黑暗中,一道冷光闪过。

  有人倒在了地上。

  新兵吓了一跳回过身,只见一人正站在自己身上。

  “啊!”

  “别叫,我是奉命来帮你们守城的。”

  将一块带着“常”字的腰牌在新兵面前晃了晃,那人将短刀收回道自己的后腰上。

  举着火把仔细看看地上的尸体,新兵恍然被杀的人是来要杀自己的。

  “多、多谢。”

  “不必。”

  蹲下将尸体摸索一番,那人又道:“这人跟之前那些人一样,是窦茂派来想办法开城门的,只怕城外不远处就有他的人埋伏。”

  新兵又被吓了一跳,

  “那、那、那我们禀报上官。”

  “不必。”

  那人从腰间又取出一串指粗的细纸管,像极了新兵巡城时看见的从旁人家院子里探出来的藤萝。

  站起身用新兵手上的火把将串了细管的棉线点着,那人看了片刻,挥手将东西扔到了城下。

  城下顿时传来一阵骇人的巨响。

  半座城仿佛都被惊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