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科举我科学 第106章

作者:人生若初 标签: 天作之和 天之骄子 穿越重生

  很快,听到信儿的云溪云梦姐妹俩来了,一进门就满脸兴奋,赵云梦更是喊道:“大哥,要开礼盒吗,我最喜欢开盒子了。”

  得,还是个小财迷。

  赵怀笑了起来:“就等你们了,咱们一道儿开。”

  他忽然懂了瑞山太妃将礼盒送过来的意思,这是要让他亲自体会打开盲盒的快乐。

第111章 开盲盒

  赵怀兴致勃勃的打开一个红木箱子, 只见里面垫着红色绸缎,绸缎上放着四个精致的小盒子,打开那金属质地的小盒子, 里头又有一层黄色锦缎,锦缎上才是珍贵的药材。

  “啊, 大哥, 姐姐快看, 这人参跟人长得好像。”赵云梦喊道。

  赵怀拿起来把玩了一会儿, 很快就无趣的放下,继续去开第二个。

  虽说幼年作为质子在京城长大, 但赵怀亲爹是瑞山王, 亲娘是德川郡主,一辈子最难过的日子也就是京城那段岁月。

  可即使是那段日子, 大周皇帝也没有在物质上苛待他, 赵怀从小锦衣玉食, 旁人觉得珍贵的东西,在他眼中也不过寻常。

  慕容家族大厦倾倒,赵怀首先关心的也是良田和矿产, 金银珠宝都在其后, 只在王长吏整理好的册子上翻了翻。

  这会儿东西虽不是最好,跟姐妹俩一起开箱子倒是有趣。

  赵怀一个个打开, 每次打开,赵氏姐妹总能捧场的发出惊呼声,倒是让院子里热闹不少。

  瑞山太妃见她们玩得高兴, 也笑着说:“云溪云梦, 瞧见喜欢的便直接拿出来, 待会儿让丫鬟送去你们院子。”

  赵云溪笑着说道:“谢谢母亲, 那我们就不客气啦。”

  一连开了十几个,赵怀的兴致就慢慢消失了,里头的东西不是皮货药材,就是金银财宝,并无多少新奇的。

  倒是赵云梦十分兴奋,主动提议道:“大哥,我来帮你开。”

  赵怀便乐得坐在一边,看着妹妹兴奋的打开一个接着一个,那劲头比让她去香水坊还高兴,小脸都兴奋的红扑扑的。

  赵云溪也有些累了,只站在旁边看,点评道:“其余倒也罢了,反倒是各地特产有些稀奇,都是瑞山本地少有的。”

  赵怀笑了一声:“商人最不会跑空,以后他们会常来瑞山,来的时候定然也会带来其他地方的特产。”

  赵云溪便笑道:“那就太好了,大哥你喜欢吃海鱼,到时候让他们多带一些。”

  赵怀扒拉了一下圆滚滚的大脑袋,笑着说:“也让他们带一些各地水果,让我们圆滚滚尝尝鲜。”

  圆滚滚哼唧一声,似乎听懂了美食。

  正在这时候,赵云梦发出诧异的惊呼:“这是什么?”

  赵怀朝着她刚打开的盒子看去,还未靠近,挂在腰间的铜铃忽然震动起来。

  陆池脸色一变,上前道:“殿下,两位小姐,还是让属下先检查一下。”

  显然黑石异动,让在场的人都心生警惕不敢小觑。

  一直坐在旁边喝茶的瑞山太妃也皱了眉头,后悔突发奇想让儿子开箱子玩儿了。

  毕竟慕容家的事情才刚刚平息,万一被人钻了漏空怎么办,她倒是忘了,这些礼盒都是赵管家亲自检查过一遍,确定没问题才敢往府里头送。

  赵云梦连忙红着脸闪开身子,却还在陆池身后探头探脑,赵云溪一把拽住她,免得她跑过去添乱。

  陆池低头检查了一番,却皱眉道:“看起来只是一块长得奇特的石头。”

  赵怀走近一看,果然瞧见盒子中放着一块奇石,这块石头通体漆黑,似乎能吸收光线一般毫无光泽,却又有一种特别的韵味。

  奇石看着像是一座山的形状,只是不知道是先天,还是后天锻造而成的。

  让赵怀在意的是,他越是靠近,腰间铜铃便震动的越发厉害,显然这东西不是寻常之物。

  瑞山太妃立刻派人请来王昊,王昊靠近一看,却看不出任何异样,甚至入手试探,灵力进入石头却也像是石沉大海。

  许久,王昊摇头道:“属下见识浅薄,从未见过如此神奇的石头,不过它能吸收灵力,绝不是普通的顽石。”

  “不过倒是无害,无论是灵师还是无灵者,只要不主动输入灵力也发现不了异常。”

  正因为如此,赵管家才没检查出来。

  赵怀眼底闪过一丝光芒:“派人去把赵云倾请来。”

  “陆池,你让赵管家去查这块石头是何人所送,可有来历?”

  赵氏姐妹对视一眼,见赵怀的神色不算凝重,才小心问道:“大哥,这块石头有问题吗?”

  赵怀心底闪过几个念头,笑着说道:“也许是一件好事情也说不定。”

  他岔开话题,指着剩下的盒子说:“云梦,要不要继续开盒子玩儿?”

  赵云梦却也没了兴趣,摇头说:“都是些寻常俗物,还不如大哥带我们出门踏青好玩。”

  赵怀一听,哈哈笑道:“那等天气再暖和一些,大哥再带你们出门踏青。”

  身在瑞山的赵怀,因为一块黑色石头而突发奇想,连带着赵云倾这个灵师大杀器,一块儿捣鼓出惊世之作的时候,陆远涛却刚刚快马加鞭抵达了京城。

  作为大周朝的皇庭所在,京城是一国百姓心底认定最为繁华和庄严的地方。

  陆远涛等人抵达京城是一个傍晚,晚霞的红光,如同一条绚烂的霓裳,将京城的城墙印染的流光溢彩。

  交了入城费,陆远涛一行六人终于进入了这座大周都城。

  街道上的积雪还未全部化去,却已经不见洁白,被路人踩踏的肮脏发黑,或化为潺潺溪流钻入河道,与市集上人们的喧哗声交织在一起。

  陆远涛带着人找了家客栈暂时安顿下来。

  他带着的五个人都是演武场出生,一开始因为赵怀的命令对他还算听从,但偶尔难免有些不服。

  一路到了京城,这五人却已经对陆远涛颇为尊敬,再无一开始的桀骜。

  入住之后,侍卫检查了屋子确认没问题,才说:“这就是京城,城墙倒是很高,不过看着还没我们瑞山好,路上的百姓都愁眉苦脸的。”

  陆远涛脱下大氅,听了这话笑道:“这里是天子脚下,也是大周灵师汇集之地。”

  侍卫一听,立刻说:“也是,除了咱瑞山,天底下哪还有把老百姓当人看的地方。”

  陆远涛看了他一眼,提醒道:“既然知道京城灵师多,从今日起,我们都需谨言慎行,灵师的手段可防不胜防。”

  这话一说,其他几人立刻闭嘴,即使他们都带着铜铃,但对灵师到底忌惮,可不能因为一时大意坏了王爷的大事。

  见他们已然知趣,陆远涛也并未多提,只说:“明天我们出去逛逛,先摸清楚京城形式。”

  侍卫忍不住问:“陆先生,我们不先跟李大人等汇合吗?”

  他口中的李大人,乃是赵怀在年前就派出来,前往京中送信,告知大周皇帝他重病不起的那位信使,同样也是王长吏手底下的人。

  李大人身家性命都在瑞山,也是王府的老人,赵怀才放心让他来送信。

  陆远涛却摇头说:“不能去找他们。”

  侍卫也没有再问。

  等到第二天,六人兵分三路,各自假装外地商人去打探消息,陆远涛只让他们往人多的地方走,不求能探听到秘闻,只求不两眼一抹黑。

  到了晚上,六个人一碰头却是面面相觑。

  “陆先生,这可怎么办?”

  原来他们一打听,才知道瑞山前往京城的信使居然悄无声息的失踪了,无人知道瑞山曾来过人。

  按照赵怀的计划,李大人抵达京城后,首先便要把赵怀重病的消息散布出去,才能免去将来皇帝找借口让他入京。

  可现在别说李大人一行人,京城这边提起瑞山,就只想到香水香皂这些好玩意,完全没有人提到瑞山的小王爷身体如何。

  陆远涛也暗道不好,若不是李大人等人实在倒霉,死在了半路上,那就是他们一进京城便被人控制起来,甚至直接被杀人灭口了。

  更糟糕的是,前几日开始,宫中便传出消息说皇帝重病,眼看似乎快不行了!

  这简直是为了赵怀进京而出现的现成理由。

  陆远涛心惊肉跳,暗道幸亏他不放心亲自来了一趟,否则怕是中计。

  昏暗的灯光下,陆远涛的脸色变幻莫测。

  几位侍卫急忙道:“陆先生,要不要我们亮明身份,先把王爷生病的消息传出去?”

  忽然,陆远涛笑了起来:“不急,明日我们先出门,然后……”

  他倒是很想看看那位皇帝知道消息后,会不会气得直接吐血。

  大周宫廷依旧是那么阴冷,大殿之内,即使烧着最好的金丝炭,老皇帝依旧觉得一阵阵发冷,寒风像是无孔不入,总能找到他的所在。

  一个青春年少的宫女坐在床尾,将皇帝冰冷的双脚放在自己最温暖最柔软的地方,人体的问题让皇帝喟叹了一声,似乎好了许多。

  就在这时候,太子觐见。

  皇帝微微皱眉,眼底闪过一丝不耐烦,但不知为何到底忍住传召。

  谁知太子一进来,便满口抱怨道:“父皇,老三真的越来越像话了,路上瞧见儿臣连个招呼都不打,他眼里还有我这个太子吗?”

  皇帝猛地瞪向他,怒喝道:“朕不是说过,让你离他远点,你为何不听。”

  太子嘴唇哆嗦了一下,讷讷说道:“也,也不是我去找他,是儿臣过来的时候碰见他了,原本想着好些时候没见着同他说说话,谁知……”

  “闭嘴。”皇帝怒喝一声,“老三如今身份不同,皇灵院无需向太子行礼。”

  太子见他暴怒,哆嗦了一下不敢再说什么,心底却嘀咕皇帝实在是偏心,眼看着他打败了英王名声赫赫,太子之位越来越稳当,父皇居然下令让老三进了皇灵院。

  皇灵院是什么地方,那是凌驾于宫廷之上的所在,老三进了那儿,即使将来自己登基为帝也奈何不了他。

  一想到自己这些年受到的委屈,老三上蹿下跳的与他作对,将来这个不省心的弟弟还能过上衣食无忧的尊贵日子,太子越发不甘心。

  太子心底越想越是恼怒,脸上也露出几分。

  皇帝却叹了口气,语重心长的说道:“太子,你要记住,皇灵院是我大周皇室根本,绝不是你肆意妄为之地。”

  “老三进了皇灵院,从今往后便再无可能登上皇位,你且只把他当灵师看便是。”

  太子低着头应下了,却没看见皇帝眼底的不忍和愧疚。

  很快,皇帝便又提起另一件事:“事不宜迟,久恐生变,你替我拟定诏书,就说朕久病不愈,恐年不长久,诏令蒙王、韩王、瑞山王进京侍疾。”

  听见这话,太子也是心头一跳,朗声道:“是!”

  谁知太子的笔墨刚刚落下,外头却传来一声急报,让那墨水溅落在圣旨上,晕开一个黑点。

上一篇:暴君驯养计划

下一篇:卫家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