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92章

作者:大漠风铃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李潇潇忍不住问:“重叔叔,团长是出去锻炼了吗?”

  重建忠显然没把儿子冰天雪地跑出去的事放在心上,头也不抬地回答:“他已经出门了。”

  李潇潇疑惑了:“这么早”

  重建忠随口说:“也不早了,从这里跑步去会场,五点出门差不多了。”

  李潇潇:

  不是,为什么要跑步去会场?

  这时,王晓东从厨房里把早餐端了出来,又拿给李潇潇两个笔记本,一大一小:“潇潇,这是重团长让我转交给你的。”

  李潇潇有随身带小笔记本的习惯,巴掌大小,如果有什么灵感可以随时随地记录下来,回头再整理。

  因为有时候灵感转瞬即逝,如果不马上记录下来,很可能回头就忘了,或者没有发生瞬间的那种热情。

  她昨天用笔记本夹电影票,估计团长是怕她直接带着笔记本过去,不小心把电影票弄丢,所以特意给她拿了这两个新的。

  团长也不容易,她最近让他操碎了心。

  李潇潇接过笔记本:“谢谢王大哥。”

  吃过早餐后,她去找冯露,坐冯家的车一起去分会场。

  吉普车在路上行驶,途中冯露给李潇潇爆料:“现在一半时间都过去了,往年这个时候的表演早就定下来了,今年却还没有。”

  交流会每年都有,如果定了就是京剧,样板戏虽说一共有两批,但出场率就那几部,应该不至于定不下来剧目。

  李潇潇大概猜到了:“还没定下来剧种”

  冯露点点头,芭蕾以优雅著称,她练了多年,平时也十分注意仪态,现在脸上也忍不住透出点兴奋:“对,你们那位朱新华老师,在跟会议组织那边争取。”

  “因为话剧组这劲头,咱们芭蕾的欧阳老师也行动了。”冯露感叹道,“终于要雄起了啊。”

  话剧和芭蕾都起源于西方,话剧因为更通俗易懂,所以比芭蕾更容易让普通百姓接受。

  然而,在之前几年里,话剧几乎销声匿迹,李潇潇是占了环境松动的机会,这才从缝隙中找了条出路。

  理想与现实,越在前头的人,需要考虑得就越多,万一处理不善,整个队伍就要被带偏,甚至走上不归路。

  中庸是最稳妥的老方法,冯露和李潇潇都明白,所以也理解欧阳老师往年不争的做法。

  李潇潇笑着说:“这么说来,今年芭蕾能上场的机会还是很高的。”

  上场的演员都必须是顶尖的,而且背景不能有任何问题。

  冯露能代表军区部队文工团芭蕾组来,本身就舞艺超群,家里背景就更不用说了,根正苗红,一旦定了今年是芭蕾表演,冯露是百分百能上场的,就看是不是主演了。

  李潇潇清楚,比起样板戏,无论是《蜕变》还是《半边天》,故事都太过简单,而且剧本没有经过样板戏那样重重审核,基本没什么机会能登上这个最高舞台。

  三方各自争取,时间这么久了还没定下来,也就说明决策方确实在动摇。

  这么一来,芭蕾反而是最有机会的。

  冯露自然也想通了这点,握着李潇潇的手,眼里带着感激:“不管最后定下来是什么剧种,欧阳老师今年这样出手争取,我其实已经非常高兴了。一口吃不成胖子,但总要有第一口。”

  李潇潇点点头:“嗯,以后咱们的机会都会越来越多的。”

  他们演员周一到周六白天参会,老师们则在晚上进行总结和讨论,分会场负责人周日得参加文工团高层会议。

  年终表演这种大事,自然也是在周日会议的讨论范围内,算上排练时间,昨天应该已经有讨论结果才是。

  两人心里亮堂,也都猜到今天应该就会公布结果了。

  交流期已经过了一半,参会者都已经熟门熟路了,也没了最开始的拘谨。

  今天会议刚开始,朱新华就说到今天的内容是话剧舞台设计。

  在进入分会场当天,众人拿到两个新剧本时,就已经同时拿到分会场流程安排,舞台设计这一个板块原本不是安排在今天的,而是放在了最后,前面都是对剧本情节和人设的学习。

  众人都一脸莫名,原本已经对安排学习这个内容已经非常不解,但看在先把重点学习了的份上,以为舞台设计这块是用来凑时间的,所以也就没提出疑问,毕竟话剧这些年的发展就是比不上戏剧和芭蕾,大会内容没那么丰满,大家也都理解的。

  但这换学习顺序,把舞台设计往前调,就让人很费解了——

  能来参加的人,自然都是团里的话剧主演,舞台布置之类的这种东西,又不需要他们亲自动手,为什么要在这么重要的学习时间里,安排这种内容?

  之前分会场开篇的京市文工团表演,并没有植入其他音效,仅仅是以传统模式将故事呈现出来,光州军区众人一听朱新华这么说,就已经猜到今天重头戏是在音效上了。

  叶君婷朝李潇潇说:“潇潇,待会儿朱老师可能会让你上去演示,可能还会让你做讲解,你按照上次在军区交流时那样说就可以了。”

  潇潇有点意外,因为她知道朱老师已经跟叶老师了解过音效相关的内容,之前的课程都由朱老师亲自讲授,为什么音效这部分例外?

  也许是因为声音模拟这块,朱老师不太好示范毕竟话剧演员不是配音演员。

  潇潇点点头:“好的老师。”

  叶君婷似乎有点不放心,想了想,又说:“不用紧张,你之前说的就很好。”

  李潇潇觉得有点奇怪,叶老师虽然说的是“可能”,但更像是已经确定了。

  这算不上大场面,李潇潇并没有觉得紧张,笑着朝叶老师低声说:“老师您放心,不会丢光州军区的脸的。”

  台上朱新华开始进入主题内容,众人安静了下来,尽管心里多少觉得有点无聊,但仍是做足表面功夫。

  果然没多久,朱新华简单地介绍完常规舞台设计后,就引入了人声音效,并请李潇潇上台示范和讲解。

  台下一片震惊:“居然请演员讲课”

  自从在分会场开始之初,李潇潇舌战群师之后,就没有人不认识她了。

  演员们对她其实没什么意见,毕竟大多数人跟她都是同辈,又强又漂亮,爬长城那天跟她有聊过天的,回头都大夸她为人好相处。

  但老师们对这名后辈多少都有点想法,大多是觉得这小姑娘有点高调,所谓过刚易折,都替她有点担心。

  而那几位被她反驳的老师,就更不用说了,提起她时就一直没什么笑容,现在见她竟然要上台给人讲课,黎老师当即提出质疑:“朱老师,李潇潇同志只是市文工团的演员编制,她会讲课吗?”

  李潇潇的脚步没有停下,在黎老师的质疑中走上了讲台。

  这回跟上次不一样了,上回因为她起来时,其他人不认识她,也没见过她的实力,所以她得花时间跟这些“前辈”打太极。

  但这次质疑她的声音显然小了,与其说是质疑,不如说是惊讶和观望,因为上一次她的表现太惊人,所有人都已经有印象了,想着也许这姑娘又有新的惊喜呢?

  在这种大型交流会上,作了这样的临时调整,如果说来不及提前通知,也可以理解,但主讲人也换,而且没有提前跟主讲人打招呼,这就很奇怪了。

  李潇潇朝朱新华礼貌地点了点头,试图从对方的表情里找出一丝端倪,但他表情入场,就像是提前有做过相关安排一样。

  她心想:不可能这么草率的,也许是跟叶老师了解过?

  “黎老师不用担心,李潇潇同志会进行相关说明。”朱新华朝黎老师说完,又对李潇潇说,“李潇潇同志,请。”

  李潇潇点了点头:“谢谢朱老师。”

  她先是做了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针对黎老师的疑问进行补充:“我曾受邀到光州军区文工团进行交流,期间为话剧组进行音效相关内容的授课,课时时长120分钟,目前光州军区文工团话剧组也采取了这种音效表达,用在话剧《无名英雄》上。”

  叶君婷适时地进行辅助支持,紧接着李潇潇之后说:“《无名英雄》在早前的各军区交流上也得到首长们的肯定,付老师上次也代表澜州军区文工团参会,应该也清楚这件事,只是当时汇报时间短,所以我没有提起光州文工团和本区文工团的交流成果。”

  付老师就坐在黎老师旁边,他对这种倚老卖老的“前辈”也是烦得很,上回丢过一次还嫌不够,这次还想找回场子,得是多心胸狭窄才想要跟一个小演员过不去?

  他点点头:“是,叶老师的汇报非常精彩,我印象很深刻。”

  这就是肯定了叶君婷刚才说的是事实了,黎老师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李潇潇又说:“我确实没有黎老师经验丰富。所以,稍后如果我讲完后有遗漏,也辛苦黎老师再进行补充。”

  这是给黎老师台阶下了,但也正因为这样,更加显得李潇潇大度,对比之下,黎老师身为老前辈竟然为难新人,许多人都有种一言难尽的感觉。

  李潇潇也不等黎老师反应了,朝众人说:“那么接下来,由我为大家讲授相关内容。在此之前,我先向大家示范一下……”

  现代教师相关考核只会比这年代的更严格,而且文工团平时以练习为主,教师的理论课授课能力实际非常有限。

  现代大学课程设计完善,理论与实践结合,李潇潇讲起来毫无压力,互动也比较多,所以课堂气氛热烈,效果非常好。

  这次跟在军区交流时不同,这次时间长很多,李潇潇直接拿出她在现代授课的内容,所有人都觉得受益匪浅,连十五分钟茶歇时间,都有人围着她在问问题,中午午饭时间,大家都争先恐后地邀请她到自己那桌去吃饭。

  一天下来之后,已经没人质疑李潇潇的授课能力了,就连黎老师也不再说话了。

  “辛苦李潇潇同志,请大家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李潇潇同志为我们进行了如此精彩的授课。”

  朱新华话音刚落,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李潇潇朝众人微微鞠了一躬,然后在众人崇拜的目光中回到自己的位置。

  “潇潇!你太棒了!”

  “什么潇潇,喊李老师!”

  “哈哈哈对对,李老师太厉害了!”

  ……

  李潇潇也不扭捏,笑嘻嘻地承了同区小伙伴们的赞美。

  这要是放在现代,这样的课时和内容,其他机构来请她讲课,报酬也是非常可观的,这些老师和演员们今天真的是赚大发了。

  朱新华给了点时间让众人缓过情绪,然后静了一下场后,说:“各位老师、演员同志,经过诸位管理员的讨论,以及领导们的最终决定,今年年终表演定的是芭蕾舞剧《白毛女》。”

  话音刚落,惊叹声此起彼伏。

  “虽然今年还没轮到我们,但我相信,以后会有机会的。”

  台下众人也激动起来,纷纷附和。

  “虽然今年我们无缘年终表演,但管理员给我们下达了一个任务。”

  一听说有任务,所有人都顿时安静了下来。

  朱新华缓缓地说:“十二月十日,我们要为工农兵大学的学子们表演《蜕变》。工农兵大学汇聚了全国先进思想精英,领导们希望我们用这部话剧,鼓励学子们不忘初心,达成自己人生里的蜕变。”

  台下一阵沸腾,所有人都兴奋起来了。

  虽然比不上在年终表演的舞台,但工农兵大学很特殊,这单位受关注度高,很多资源都向它倾斜,要想成为里面的大学生非常不容易,需要有推荐才可以。

  “接下来是演员安排。”

  一听到这话,所有人又安静了下来。

  能被选中参演,意味着跳出了本省,站在了这个全国中心城市的舞台上,不管是对演员还是对团队来说,都是一件意义非凡的事情。

  朱新华说:“赵兰一角,我推荐由李潇潇同志来演,如有异议,请举手。”

  如果朱新华是在今天一早来宣布这个消息,肯定会有人举手反对,但经过李潇潇一天授课之后,所有人都已经心服口服,没有一个人举手。

  “好,那赵兰一角就定下来了。”朱新华说,“其他余下的十九个角色,请各军区领队老师推荐五名演员,今晚留下来进行选角。”

  会议即将结束,剩下的时间给各区定候选人。

  李潇潇朝叶老师说:“叶老师,我其实比较想做音效。”

  她本身就没打算要在话剧长久发展,在光州市文工团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慢慢转到幕后了,希望能将时间花在剧本编写和修改、配音上。

  因为配音导演需要把握剧本,虽然译制片的剧本是已经确定了,但如果未来十几年大家依旧全力都集中在译制片上,最终的结果就会跟她前世的世界差不多,随着国门打开,译制片的辉煌会陨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