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37章

作者:大漠风铃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李潇潇点了点头:“我了解的。”

  她又转向叶君婷,笑着说:“老师,我明年一定会来参考的,哪怕明年考不上,后年也会继续考。”

  叶君婷心想,有那人声音效的模仿能力,要不是流程不允许,她简直都想免试让这孩子马上进来了。

  这可是难得一见的人才!

  当然,想是这么想,自然不能说出来半句,于是叶君婷欣慰地点了点头:“我等你。”

  她又朝重锋说:“重团长,这下放心了吧咱们话剧组不会有人欺负她的,你今天这么闲吗?一直呆在文工团这边。”

  是噢,重团长应该很忙才对啊,不会因为帮她而耽误了时间,晚上要加班吧李潇潇有点不好意思地看着重锋。

  重锋对她说:“宿舍楼有公用电话,有事可以打我办公室电话。”

  李潇潇连忙说:“好。”

  重锋见没什么遗漏的,没多久后就离开了。

  叶君婷将李潇潇往宿舍楼那边带,一边走一边说:“这次交流就四天,也就住三晚,所以就不给你安排其他人一起住了。不过要是明年考进来了,是要跟战友一起住,咱们这儿是四人间,要是提干了,级别高的话,就是单人房。重团长住的就是单人宿舍。”

  李潇潇点点,表示知晓。

  今天是话剧组的训后总结日,所以话剧组的演员们今天都没空,叶君婷稍后也要赶往现场,于是匆匆将李潇潇带到宿舍后,简单地说了一下后面的交流流程,告诉她待会儿江秀莲、程珍珍还会来找她后,没多久也走了。

  李潇潇毕竟不是军人,来到军区是不能随便乱走的,区内有战士站岗,她穿着常服,一看就知道不是军人,要是乱跑被拦下来就麻烦了。

  宿舍里床铺被子齐全,显然是有人提前准备好的。李潇潇放好行李,将日用品拿出来一一放好,然后继续写新剧。

  江秀莲、程珍珍跑完那十圈后,气喘吁吁地往生活区走。

  经过小卖部时,江秀莲拉了拉程珍珍,指了指售货员:“走,去问王叔看看,看有没有光州日报。”

  程珍珍马上就明白她的意思了,连忙一起往小卖部走过去。

  这会儿正是上午最佳训练时间,除了做训后总结的话剧组,其他各剧组演员都在出早功,小卖部除了售货员,再没其他人。

  临近中秋,天高气爽,但售货员王竹长得憨厚胖实,这季节仍摇着一把蒲扇,坐在柜子前,眯着眼听收音机。

  江秀莲走过去,朝王竹说:“王叔,您这儿有上两个月的报纸么?”

  “有是有……”王竹撑着膝盖站起来,回头往里头看了看,摸了摸后脑,“但你们要哪天的咧你王婶子有时候拿报纸垫桌角,可不一定全。”

  程珍珍说:“就那个,有光州文工团报道的那两天,您听说过吗?”

  王竹一拍脑袋,笑着说:“嗨呀,你们说那个呀那肯定听说过咯,那不用找咯,你俩等等。”

  说着,他钻进了铺子里头。

  王秀兰和程珍珍还站在门口,隔着玻璃横柜,就能看到堆在墙边的厚厚一摞报纸,不由得你看我我看你:不是在那儿么王叔这怎么还往别处找?

  没多久,王竹拿着一本相册出来了,放到两个姑娘跟前,拍了拍,说:“喏,就在这里,我家闺女做的。”

  王秀兰和程珍珍不明所以,然而等她们翻开一看,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光州日报所有关于《蜕变》和李潇潇的报道,全都被人小心翼翼地从报纸中剪了下来,然后放到相册中。

  刚才她们老师只是寥寥几句总结,远不比原报道详细。

  两个女孩子挤在玻璃柜前,一字一句地看着上面的报道,在新版公演的那篇,看到了各大单位领导对新版《蜕变》的评价。

  “这是我这几年以来看过的最精彩的演出。”——G行行长周建发。

  “这部剧打破了我对话剧的固有想法,原来话剧也能和京剧一样好看。”——光州邮局局长朱琪修。

  “李潇潇同志将赵兰这个角色演活了,女同志就该像赵兰这样,勇敢坚强,巾帼不输须眉。”——光州电力局副局长廖莎。

  ……

  如果还有人说叶老师是因为重团长的关系,才对李潇潇同志另眼相看,那这些单位的领导们呢?

  他们总不可能是看在重团长的面子上,才当着记者的面夸她吧?

  王秀兰和程珍珍看着这一张又一张的报道,一想到刚才她们两个之前这么说,当即无地自容。

  王竹一边摇着扇子,一边说:“我家晓燕可喜欢这姑娘了,她同学的爸爸是纺织厂的领导,上回说是多了两条票,她同学就喊她一起去了。嗐,那天晚上回来不得了,突然就说要考光州市文工团,要做这主演的师妹。”

  他啧啧两声,又说:“我还是头一回见她这么上心呐,你们瞧,这相册可是她的宝贝,平时都不让人碰的。她上学去了,我这才拿出来给你们看。”

  江秀莲和程珍珍心情有点复杂,她们是认识王晓燕,从前她们话剧组一个师姐都那孩子,问她要不要以后来她们话剧组,那孩子想都不想就拒绝了。

  可现在,那孩子不过是因为看了一场演出,就想要考市文工团的话剧组,明明部队文工团级别更高。

  两人将相册还给了王竹,又从小卖部里买了些零食,打算给李潇潇做赔礼。

  王竹一边将零食从柜子里拿出来,一边问:“你俩怎么突然问起这个了?”

  江秀莲咳了一声,指了指相册:“她今天来咱们这儿了,叶老师请过来做交流的。”

  “啪”地一声,王竹手里的零食掉在了地上。

  王竹回过神,马上把零食捡了起来,又多拿了点糖果,一脸高兴地说:“来来,你们帮我把这糖果给她,就说是送她的。晚上要是有空,就过来咱们这儿,我家闺女可喜欢她了,要是能见到她,那得多高兴!”

  两人点点头,表示一定帮忙传达。

  她们抱着零食,往李潇潇的宿舍走去,来到后站着门口,见她正入神地写着东西,轻轻地咳了一声:“李潇潇同志,我们能进来吗?”

  李潇潇刚才就听到过道的声音了,放下笔,转过头朝她们笑了笑:“请进。”

  两人进来后将零食放到桌子上,再次道了歉,李潇潇见她们这样,反而自己有点不好意思了,安慰了几句后,不着痕迹地岔开了话题,转而挑一些文工团的话题问,提一些不敏感的,她们能非常丰富回答的问题。

  比如文工团的作息,训练内容,饭堂伙食等等,每一样都能展开很多聊。

  那两位姑娘因为心里愧疚,见她提问,马上把知道的都告诉她,还根据经验提了点小技巧,李潇潇连声说谢谢。

  “这有啥……”江秀莲连忙摆摆手,笑了笑,又神秘地说,“我跟你说,咱们饭堂,二号窗口的给的菜最多,但是五号窗的小哥长得最好看。”

  李潇潇一脸惊奇:“那我要去二号窗口。”

  三人又笑了起来,说完这些用时间悟出来的军区生活经验后,江秀莲和程珍珍心里的负罪感总算轻了一些。

  到了中午,三人一起往饭堂走去,这会儿话剧组的训后总结也到中场午休了,两边刚好碰到,江秀莲和程珍珍主动为李潇潇介绍众人。

  她们两个本来就是话剧组最有实力的两名演员,在组里很说得上话。

  现在由她们卖力地介绍李潇潇,话剧组众人一听,看着李潇潇的眼神,顿时都将她当成国宝了。

  程珍珍又加了一句重磅消息:“潇潇已经在写新剧本了!”

  众人哗然,其他路过的战士纷纷看了过来,见他们围着一个常服少女,不由得又多看了两眼,发现那少女长得非常漂亮,忍不住再看了几眼。

  其他人看着话剧组一群人,小声讨论。

  “那是谁”

  “看着有点眼熟……”

  “啧,你就吹吧,难不成你还认识人家”

  “我去,不对啊,还真见过,之前这姑娘上过报纸啊,姓李,叫什么来着……”

  “是李潇潇啊!”

  ……

  文工团分批封闭式受训,话剧组刚好错过了认识李潇潇的时候,但其他战士里也有不少人看报纸,自然是在报纸上看过李潇潇的样子,当即就有人认出了她,纷纷热情地朝她打招呼。

  连李潇潇自己都搞不懂,她到底是怎么进的饭堂的,又是怎么在原本拥挤的饭堂中坐了下来,面前这份丰富的荤素搭配的午餐又是怎么到了自己跟前的。

  李潇潇简直受宠若惊了。

  战士们热情却又有秩序,因为午饭后得抓紧时间休息,迎接下午的训练,他们很快又各自散去,留下还在懵圈中的李潇潇,以及与有荣焉的话剧组。

  这里的饭堂味道意外地好,李潇潇一边美滋滋地吃着,一边想:这里挺好的,大家热情又纯粹,虽然题材方面肯定要比市文工团严格,但这里条件好,环境也更纯粹,总体来说,比市文工团能促进步。

  下午话剧组继续做训后总结,连王秀兰和程珍珍也都去了,只剩下李潇潇一个人在宿舍。

  原本按照叶老师的安排,因为今天话剧组都在做总结,所以交流是从第二天开始做起,可话剧组的演员们迫不及待,向叶老师提出:反正晚上没有其他安排,可以先简单地聊一下——因为大家实在是太好奇了。

  这要是不先解一下馋,抓心挠肺的,晚上肯定睡不着了!

  叶老师见大家都这么热情,于是询问了一下李潇潇的意见,李潇潇自然表示没问题,最后约定定在晚饭后,七点在课室集中。

  到了晚上七点,李潇潇随着众人一起去了教学楼,来到一个小课室。

  话剧组的演员们已经坐好了,李潇潇前世原本就是兼任母校的授课老师,上台讲课自然不成问题,于是主动上前跟叶老师沟通。

  叶老师原本是想着,李潇潇这小姑娘毕竟只有十几岁,今晚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大概会在两个小时内结束,她安排是打算简单介绍一下《蜕变》和传统话剧不一样的地方,中间会以提问的方式,引导李潇潇说出当时创作的想法。

  然而,叶老师没想到李潇潇竟然上来主动询问授课流程,大致地说了一下之后,李潇潇根据时间,重新报了一下内容,叶老师听完之后觉得授课思路非常清晰,确实也更便于理解,这让她十分惊讶。

  李潇潇解释说:“之前光州文工团已经跟很多兄弟单位交流过了,有时候冯老师没空,我就会代替她上台讲,所以也有一点经验。”

  原来是这样……叶老师笑着说:“那太好了,待会儿你试着讲,如果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我会在你旁边补充,不用担心。”

  李潇潇点点头:“谢谢老师。”

  她站上了讲台,所有人都安静了下来,见叶老师也跟着在台下入座,大家都有些惊讶——这姑娘可是比他们都要小,居然要代替叶老师讲课吗?

  他们都知道,讲课跟表演完全不一样,一个人站在讲台上,容易紧张磕巴,很多人看着稿子都还念不通顺……

  李潇潇看着台下神色各异的学生,知道他们现在心里有杂念,于笑了笑,说:“今晚我们只是做一个简单的交流,大家可以随意一些。现在,请大家面向我,调整一下坐姿,以一个最舒服的姿势来度过接下来的两个钟,半躺着也没关系的。”

  平时大家都喜欢了严肃的风格,听到这种轻松的开场,有人忍不住笑了,微微动了动,还真是细细地调了一下,几个动作下来,大家看着李潇潇,注意力都在她身上了。

  李潇潇先是做了个简单的自我介绍,然后开始切入正题,先是提了一个问题:什么是话剧。

  台下马上就有人回答了:“话剧是戏剧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是对话。”

  李潇潇又问:“有伴奏吗?”

  众人摇了摇头,有人说:“京剧、芭蕾据那些才有伴奏,咱们又不是跳舞唱歌,就是说话念台词,有伴奏就会听不清。”

  因为京剧唱段的语速比说话要慢得多,空隙之处自然要有音乐伴奏来填满,这样才会显得丰满。

  但对白本身就是一个字接一个字,非常紧凑了,如果加入其他声音,就会容易让观众听不清内容。

  “可是……”李潇潇等大家说得差不多,再次开口时,其他人下意识就收住了声音,“我们平时在生活中,说话时也并不是绝对安静。”

  她举了个例子:“比如说,下雨天,我们在屋里说话,还是能听得清的吧?”

  这是很常见的生活场景,却跟刚才他们说的舞台表演相悖,众人不由得一愣:这还真是……

  “当然,传统话剧可以有旁白……”李潇潇说,“比如我们开场就直接念一段背景描写,让观众自行想象。又比如,刚才那个场景,旁白概括起来就是“雨中,屋内,某人和某人在谈话”,但是,我们还可以这样。”

  她打开了话筒,将手伸入备在旁边的一杯水中,手指沾了水往下低落,用话筒将那水滴的声音放大,然后她模拟了一声蛙叫。

  众人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