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235章

作者:大漠风铃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他穿的是时下最流行的衬衫搭配马甲,还带了领带,抬起手肘搭在车窗上,远远地看到李潇潇往自己走来时,还挥了挥手朝她打招呼。

  等到她走近的时候,他甚至还调侃了一句:“李老师,别来无恙?”

  李潇潇撑着伞,面不改色地绕到车尾箱,打开后把行李都放进去,然后才回到前面,坐上了副驾驶位。

  她一边挂安全带,一边说:“挺好。钱主任,我赶时间,你快点。”

  光州军区的野训路线通常选在乡下,而乡下的防汛能力大多比市里弱一点,所以重锋在规划路线时,也将这一点考虑进去,野训结束后,就近支援的地方,正好是防汛能力比较薄弱的村落。

  因此,这些地方离市区都比较远,是公交抵达不到的地方。

  原本按照李潇潇和重锋的约定,六月五日时防汛大部队将会结束任务返回军区,到时候重锋顺便到火车站届她。

  现在她提前到了,如果靠自己过去找重锋的话,下了公交还得走很远的路,于是她回来前也联系了钱学农,让他借一下领导的车,帮领导办一下事,目的是可以使用领导的轿车。

  而且,现在已经是1978年5月底了,再有几个月的时间,那个伟大的决定就会诞生,届时许多人的命运都会被改变,乘风而上。

  光州地处沿海,临近宝安县,光州百姓也算是能喝得上头啖汤的那批人,而钱学农作为原著中的商界大佬,自然也不会落后于人。

  在原著中,当所有人都还在捧着铁饭碗当宝贝时,已经做到管理层的钱学农毫不犹豫地辞了工作,下海经商,短短几年就成了当地小有名气的商业精英。

  钱学农一直都在做准备,当初李潇潇刚穿越过来的时候,就曾经找过他借手术费,只是那时钱学农摆了她一道,被她记在了小本本上。

  后来她恢复周家千金的身份,他又过来拉拢她。两人经过一番较量之后,最终达成了合作的共识:他要借她背后周家的人脉,她要借他办事行动的便利。

  目前她在沪市新制片厂的发展十分顺利,广播剧比她原定计划更早上线,甚至还多了增设配音专业这个意外之喜,只要稳住动画和广播剧的发展,她离目标就不远了。

  然而,制片厂在动画选题上,始终有一定的局限性,目标群体放在儿童上,而且制作周期长。

  这些都不是轻易能改变的事情,而且在未来的发展中,配音不止是动画和广播剧,还有国产影视剧的后期配音,以及游戏配音,广告等等。

  制片厂会专业专攻,但李潇潇仍是觉得,多渠道才能有更多机会,所以她决定仍是像前世那样,在合适的机会,成立自己的工作室。

  成立工作室,不但需要钱,而且需要人才和技术,单靠她一个人来凑齐这些会很吃力,所以她需要钱学农的投资,他的发展也就跟她息息相关了。

  在原著中,钱学农做的就是老本行贸易,而且是生产销售于一体,交易时用上了在体制内时的人脉,卖了不错的价格。

  钱学农挂挡发动车子,打开雨刮和大灯,一边打方向盘,一边说:“这么大雨还过去,你过去了,重团长应该也还在前线上吧。”

  “雷阵雨罢了……”李潇潇说,“如果前期守得好,不需要他二十四小时都在横基上,靠的是轮守。”

  她顿了顿,又说:“先不说这些了。钱主任,年底有大动作,也许会开放私人买卖。”

  车子一阵急刹,轮胎发出刺耳的声音,李潇潇整个人往前冲了冲,幸好有安全带拉着,将她稳住在座位上。

  她将头发别再耳后,转过脸,对上钱学农一脸震惊的目光:“小钱同志,好好开车,我们的命都值钱得很。”

  “抱歉……”钱学农慢慢缓过来了,回过头去继续开车,车子再次行驶起来,“你说的是真的么?这消息准不准?”

  李潇潇自然不可能跟他打包票,否则容易引起怀疑。她说:“都说了是“也许”,只是听说的,这种事情我也不可能上去问,你可别跟其他人说。”

  “当然……”钱学农马上说,“这个你放心。”

  他又不傻,什么事情能做,什么事情不能做,他一清二楚。

  这姑娘背靠大山,如果他们之间的话外泄,倒霉的肯定也不是她。

  李潇潇想了想,问:“如果真的开放了,你打算做什么?”

  “生产和贸易……”钱学农果然如原著中那样,毫不犹豫地说出了这个选择,“这个是最稳妥的选择。”

  确实,这也是最多人选择的方式,也很多人都赚到了第一桶金。

  只是,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随着人力成本的升高,很多传统制造企业面临转型的危机,转不过来的都倒闭了。

  钱学农就是属于转成功的那种,除了引进自动化生产线,还投资了其他行业。

  但如果是这样的话,钱学农能提供给她的,就只有资金了。

  她笑了笑:“就这?”

  她语气轻佻,钱学农也不生气,虚心地问:“李老师有什么赐教?”

  “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李潇潇说,“永不过时。你搞制造业,竞争者很多,但是科技相关的人不多,你先做起来了,以后就是行业的领头羊。”

  “当然,制造业也能分出个三六九等,但差距不会太大,总不过是控制成本的问题。但售价摆在那儿,控来控去最后也只是多一点毛利。”

  钱学农挑了挑眉:“但也不是每个人都有我这种销售门路。”

  “只是现在没有。”李潇潇倒也不否认这点,这本来就是他的优势所在,“但开放了一部分权限,就意味着将来会进一步开放,到时候不需要什么门路,不需要借官方的渠道,自己就能成立进出口公司,自主报关。”

  “你这想法未免有点离谱。”钱学农说,“现在还没影儿的事情。”

  李潇潇脸色自如:“有想象才会有创造。”

  钱学农也习惯了她天马行空的想法,也没太在意,随口问:“那么李老师说的科技指的是什么?”

  “大哥大……”李潇潇说,“通讯设备。”

  大哥大就是第一代手机,真正意义上的“砖头机”,重量都在一斤以上,而且还很贵,至少在两万块以上,隐市里甚至卖到了五万块,根本没几个人能买得起。

  而且最重要的是,直到八十年代后期,大哥大的生产商摩托罗拉,才在京市开设办事处。

  钱学农失笑着说:“你知道这玩意儿有多贵吗?”

  “知道。”李潇潇点点头,说,“的确良一开始也很贵。”

  钱学农一愣,收起了玩笑的神色。

  的确良是现在最流行的衣料,但这种衣料最开始的时候,却是比传统的丝绸都还要贵。

  李潇潇解释说:“不是让你生产,是让你往通讯方面考虑,比如可以先从代理商做起。”

第173章 吹一吹

  钱学农在贸易公司工作了这么久,李潇潇说的这些术语,他当然也十分清楚:“通讯设备,你指的是……”

  李潇潇接过了话头:“程控交换机。”

  外面雨势渐大,路上行人撑着伞沿着路边匆匆跑过,看到他们这辆车驶来,都纷纷避让,免得上班上学路上被溅湿一身。

  钱学农减慢了车速,双眼目不斜视地看着前方的道路,笑了笑,说:“你懂的东西真不少,这也是在大学里学到的?”

  李潇潇面不改色地说:“之前去邮局的时候,刚好碰到他们的维修师傅在修这玩意儿,好奇问了一下。”

  钱学农“唔”了一声,随口应道:“原来是这样。”

  他收起了玩笑的神色,认真地考虑这个事情。

  现在百姓打电话一般是到邮局里,虽然电话费贵,但因为能实时进行通话,加上这两年百姓的生活都比前几年有了极大的改善,到邮局打电话的人更多了。

  然而,目前的电话仍有很大一部分是人工转接,即拨打人先接通话务接线员,报出相应的信息后,接线员再将线头接到相应的端口。

  实现像21世纪那样固话直接拨打,正是需要程控交换机,这个设备可以代替人工转换,实现通话的便捷。

  目前程控交换机的使用并不普及,哪怕在开放的头几年,程控交换机这个市场也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数人都选择更加稳妥的小本生意。

  李潇潇靠在座椅上,调整了个舒服的姿势,不紧不慢地说:“现在很多地方都还没有电话,以后装电话的需求也会很快就增加,对直拨通话的需求也会提高。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门路接到交换机的代理,市场很大。”

  在她的那个世界,华国本土的通讯设备制造巨头,就是从代理交换机做起的,随后自主研发交换机,再向手机制造领域进发。

  在她穿越前,这家企业已经是跺一跺脚就能让世界震三下的行业大佬了。

  “你的意思是……”钱学农认真听完她说的话,“先从交换机代理做起,拿到交换机的技术,再自己生产?再往移动电话领域发展?”

  不愧是原著里的商业大佬,思路都跟她前世所在世界的大佬一模一样。李潇潇点点头:“对。”

  钱学农又问:“按你这么说,我是不是可以现在着手去准备了?”

  李潇潇“啧”了一声:“小钱,又想套我话?我说了是“可能”。”

  尽管她是这么说,但钱学农知道十有八九是已经确定了,否则以对方的性格,不会无缘无故这么说:“你这个消息很值钱。”

  “那当然……”李潇潇终于说出了此行找他的目的,“不白给。将来你的这个通讯公司,我出12%的钱,占10%股份,给你代言产品打广告,我要随时调用公司里的技术员。”

  现在,以她的知名度,用几十年后的话来说,已经是华国文艺界顶流了,如果做推广,一定能起到很好的引流作用。

  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交易,钱学农没怎么犹豫:“好,成交。”

  两人谈妥之后,李潇潇不再说话,之前乘火车回光州,到了家也没能睡足,今天一早就赶着出门,这会儿正好有时间休息,抓紧时间眯一会儿。

  将近一个小时候,轿车终于驶到了重锋所在的村子附近。

  村路不比城里的路宽敞好走,轿车比吉普车的底盘底得多,最近又是连日下雨,地上坑坑洼洼积水不少,要是车底进了水就麻烦了,李潇潇让钱学农在村口前停下,自己下车取了行李,然后往村里走去。

  虽然离开军区一年半了,但李潇潇在军区里学到的技能,一点儿也没生疏。

  她今天出来得早,这会儿也不过才八点多,除了在江边轮值的指战员们,其他人仍是按照固定的安排,出操后吃早饭,然后再继续训练。

  这会儿下着雨,路上没什么村民,但时不时就能看到奔走的军人。

  按照重锋的性格,他并不需要别人保护,所以会让勤务兵做其他事情。

  通常来说,如果他在横基上,那勤务兵十有八九就是留在村里。

  果然,李潇潇蹲了好一会儿后,看到重锋的勤务员许国昌从一间土坯房里出来了,看起来像是要往村外走。

  “小许!”

  隔着沙沙雨声,许国昌回过头,看到不远处有一个人影,但因为对方撑了伞,挡住了脸,他没能看清对方的样子。

  等到对方走近了之后,许国昌大吃一惊:“李潇潇同志?!你不是下星期才到吗?你怎么……”

  怎么今天就到了?

  李潇潇笑眯眯地说:“想给你们团长一个惊喜。”

  军区里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她和重锋有婚约,许国昌作为重锋身边的人,自然也很清楚他们的关系,对他们两人之间的感情也算是比较了解。

  许国昌刚刚才从土坯房里出来,现在又匆匆将李潇潇引进去,一边走,一边解释说:“这是村长给团长安排的房子,平时也作临时会议场所用,你现在这儿等等,我待会儿去跟团长说。”

  李潇潇拖着行李,简单地打量了一下这个土坯房。

  因为原来就是民房,所以屋内杂物比较多,重锋住进来前,村长就让屋主把东西都收到一边,腾出屋内的空间,找了两张方桌拼在一起,就当是会议桌了。

  “哎等等……”李潇潇喊住准备出门许国昌,“小许,你先别告诉他我来了,我就躲在这里,等他发现。”

  “躲”?许国昌一阵迟疑,“这样不太好吧?为什么不告诉团长呢?他要是知道你来了,肯定会很高兴。

  李潇潇跑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一脸了解地问:“小伙子,这么没情趣,还单着吧?”

  许国昌:“……”

  他沉默了一下,说:“结婚了,孩子都两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