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87章

作者:大漠风铃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这家国营饭店是鲁菜馆子,厨师们都擅长烹制海鲜。同时,这家老饭店在清朝时就已经很出名,当时最受欢迎的就是小碗干炸。

  只听名字,李潇潇根本不知道三不沾和小碗干炸是什么。等到上菜时,她依然看不出三不沾是什么,但另一样原来就是炸酱面。

  李潇潇看着那一盘金黄色的三不沾,好奇地问:“这到底是什么?”

  “是鸡蛋黄做的甜点……”重锋用勺子整齐地切了一小块,放到李潇潇碗里,“不黏牙,不粘盘子,不粘筷子,所以叫做三不沾,你可以先尝一口看看。”

  他知道李潇潇爱吃甜,糟熘鱼片也是偏甜的,点的全是她的口味。

  李潇潇拿起勺子抿了一口,眼神顿时一亮:“好吃!”

  这甜点看着像年糕,平平无奇,但入口即化,又甜又软,主料是蛋黄,却没有一丝蛋黄腥味,比蛋羹香气更浓。

  重锋将三不沾推到一边,说:“这个待会儿再吃,先吃面。”

  这饭店的炸酱面做得很精致,一小碗酱,不兑水,五花肉和油份都很足,面码多样:豆芽,青瓜丝,白菜丝,胡萝卜丝等等,红的绿的白的,颜色丰富,看着就让人心情大好。

  两人分吃一碗,加上一盘鱼片和甜点,刚好能清盘。

  李潇潇摸了摸肚子,心满意足。

  江建东刚才把菜做好之后,依然还没下班,看到他们吃完之后,这才走过去问李潇潇:“李潇潇同志,怎么样,还合口味吧?”

  “太好吃啦!”李潇潇双手竖起大拇指,笑着说,“我看这里还有好多菜式,下回再来试试别的。”

  那必须要多来!江建东拍了拍重锋的肩膀,又朝李潇潇说:“李潇潇同志,你以后来咱们这儿吃饭,要是带着小重来,有优惠!”

  这年头,国营饭店的关系户来吃饭,多给点肉,或者多加点料,都是很常见的事情。李潇潇忍不住笑了笑:“好啊,那先谢谢江师傅啦!”

  “嗨呀,都是自己人,客气啥……”江建东又抓紧机会说,“咱小重呀,别看他话少,可靠谱了。”

  是很靠谱。李潇潇“嗯嗯”两声,表示非常认同:“对啊,团长可好了。”

  两人一来一往夸起了重锋,夸到最后,李潇潇终于发现哪里不对:这江师傅怎么有点像媒人式的推销团长?

  江建东将重锋从里到外夸了个遍,重锋脸不红心不跳,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

  八点半的时候,店里的客人也走得差不多了,重锋去结账后,和李潇潇一起跟江建东道别,然后上车往军区大院出发。

  两人回到重宅,李潇潇洗完澡上还溜去重锋房间听了一下录音带,最后心满意足地回到自己房间,结束了愉快又充实的一天。

  会议期间的一个月,参会的军人们是不用出操的,但重锋每天依然准时起来,自行进行体训。

  李潇潇也早就习惯了出操,于是早上跟着重锋一起出门,在军区大院里跑步。

  何进东等人看到了,也纷纷加入,跟在重锋和李潇潇身后,不停地逗李潇潇说话。

  根据会方的安排,李潇潇不时就要在文工会场和陆军会场之间切换。

  报告后的几天,她都是在文工会场。进入十二月之后,她开始参加陆军的会议,白天刚好能跟重建忠父子一起进场。

  陆军的参会人员挑选跟文工的不一样,文工的是省级以上参加,但陆军是直接大军区高层参加,没有分军区人员。

  因此,整个场子一溜都是高职级军官,只有李潇潇格外抢眼地穿着两个兜。

  作者有话要说:团长:人形优惠卡.jpg;

第121章 双借调

  今天的会议主题,是陆军与文工团联合执行任务的普及。

  光州军区的逃港问题得到极大改善,不止光州军区本地的逃港人,从其他地区去宝安县的也被感化了,目前也早就已经被遣返原地。

  然而,其他地区仍有一些抱着逃港心思的人们,他们还没去宝安县,没有碰上之前执行任务的光州军区特派小队,也就没有被感化到。

  所以,各地区需要一起行动,才能让各地潜在的逃港人迷途知返,也能避免这些逃港人继续涌向光州军区,增加光州军区的压力。

  百姓们出远门需要单位出具身份证明,而在以往,各地只管核实这些证明的真假,是真的就直接放行,但逃港人也正是利用这一点,一去不复返。

  这种其实防不胜防,只要百姓们手上有真实的证明,各单位的核查人员就不能阻拦——毕竟核查人员又不能一眼看出他们脑子里的想法。

  说到底,还是思想上出了问题。所以,光州军区的成功,让其他军区看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只是,这个办法到底是不是能不能通用,还是一个问题,而这也是今天会议的目的,讨论这个办法的通用性。

  在开会之前,军官们都已经拿到了《回家》的剧本,并且已经提前看过了。

  大会的位置按军区划分,再按职级排序,李潇潇坐在光州军区那一片位置里,安安静静地坐在最后一个位置上,飞快地将各位大佬的意见写下来。

  “我看这个可以……”江茂显然是十分羡慕光州军区的成果,迫不及待想要去推行,“回头大家让部队文工团把《回家》这剧本学起来,然后开始给百姓们表演,这样文工团也不用只给战士表演。”

  “联合执行任务的想法是好的,但每个地区情况不一样,南北风俗也不同,光州军区的行动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计划是量身定做的,像《回家》的剧本,他们用就很合适,但要是放在非沿海地区,怕是不太合适。”

  这回说话的是澜州军区的一位军官,澜州地处内陆,百姓们大多连海都没见过。

  他的话一出,锦城军区的孙桥也表示认同澜州的说法,因为锦城也在内陆。

  从前那些剧本,像《蜕变》《半边天》等等,因为之前部队文工团的正式表演,十有八九都是给战士们看的,自己人内部的表演,当然就是演什么看什么。

  但是,如果是要跟战士们一起外出执行任务,目的不是像从前野训休息时给百姓唱两支歌放松放松,而是要潜移默化地引导百姓们思想上正轨,那必定是要对症下药的。

  也就是说,给百姓们的表演,一定是要符合他们的口味的,要让他们产生代入感的。

  舞台上总不可能真的把海搬过来,道具再精致也是有限,而且道具本来的作用就是唤起人脑中的印象,进而形成画面。

  如果百姓连海都没见过,他们又怎么能想象得到海面呢?

  实际情况实际分析,对症下药——这显然更加合理,很多军官也都认同澜州军区的说法。

  也就是说,对于文工团与陆军联合执行任务的这个方向,大家都没有疑问,问题就在于一个剧本不可能通吃所有情况。

  “咱们再说得长远一点……”孙桥说,“既然思想武器这么有用,咱们也不能只用来解决逃港问题,其他问题也是同样能用得上的。”

  随后,他马上就举了一些例子。

  比如说,征兵前可以来一个征兵相关的表演,让年轻人们带着雄心壮志进入部队。

  国庆期间来一个凸显军民鱼水情的表演,有利于重大节日期间的稳定等等。

  “孙师长说得很有道理,现在问题就是,每个区确实情况都不一样,既然《回家》的剧本不能通用,那是不是得改编到合适为止”

  “这是第一个事情,第二个就是,像你刚才说的其他问题,每个问题又不一样,是不是又得再排一个新节目”

  江茂一阵见血地指出了问题,又说:“咱们各军区的文工团,演员肯定都是好演员,只要有本子,肯定能演,但问题是现在没本子呀,这些本子谁写”

  李潇潇一边唰唰唰地记录,一边认同地点点头,心想:对啊,这么多问题,每个问题对应一个剧本,那得出好多个剧了,谁写得来这么多?

  她写着写着,发现四周一下子没了声音,一抬起头,发现所有人都在看着她。

  李潇潇:“……”

  不是,都看着她是什么意思?

  孙桥一脸慈祥,看李潇潇的目光像看着一块宝藏:“都说咱们军人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咱们,咱们就去哪里,为祖国的繁荣发展添砖加瓦,李潇潇同志,你怎么看”

  李潇潇心中叫苦不迭,这工作量,一年都完不成,她还想着明年想办法调去沪市,接下来的几个月她尽量少接时间跨度大的工作,否则在她完成之前,根本不可能走得开。

  但现在这种场合,这么多双眼睛看着她,个个职位都比她高了一大截,她根本不可能拒绝得了。

  她看向郑国兴,郑国兴朝她微微点头,她只好朝孙桥说:“孙首长说得是。”

  关键时候,郑国兴开口救场了:“可是,孙师长,除了我们光州军区,还有六大军区呢,哪怕李潇潇同志一个个军区替你们写,那谁先谁后”

  他接着又说:“写剧本可不是说写就能写,一个就很花时间,更何况一个区还不止需要一个。那排最后一个军区的,等拿到剧本,黄花菜都凉了。”

  这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哪怕李潇潇愿意写,可她也只有一个头脑一双手,要是真的让她写,谁都想被优先安排,可这么多军区,总要排个先后顺序。

  “郑首长说得有道理,我也是这么想的。各位,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看要不这样,让李潇潇同志到各军区部队文工团,跟话剧组交流,点拨点拨,让话剧组的同志们也学一下写剧本。”

  澜州军区的萧云天说:“演员同志也好,话剧组的老师也好,要是再不行,就文工团的团长亲自上,总有一个能学会怎么写话剧剧本的。”

  这话的意思,就是让李潇潇巡回教学,到各军区支教,协助各军区写出自己的话剧剧本。

  比起让李潇潇一个人写完六个军区二十几个剧本,这显然是好多了。

  借调李潇潇和重锋,这本来就是其他首长最希望的事情,这早在大会开始之前,他们就已经讨论过了,让主办方将李潇潇请过来开会,也是为了这一点。

  郑国兴哭笑不得,有点心疼李潇潇,这姑娘从进入部队,似乎就一刻都没停过,一直在外面奔波。

  虽说文艺兵经常要外出表演,但通常只会在自己军区内各省活动,像她这样要全国军区轮转的,还是头一个。

  既然李潇潇被借了出去,重锋自然也不能幸免,毕竟逃港打击计划就是他们两人共同完成的,陆军在和文工团配合时,到底什么时候出手,要做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要精准把控,而这只有重锋有过经验。

  一文一武搭配组合,一起到各区传授经验,这才能让各区学习的效果最大化。

  一次性借出两员大将,郑国兴心头都在滴血了,一脸肉痛地说:“春节前后时间充裕,大家可调节的日子也多。各位体谅体谅,重团长明年三月份就得回来了,不然光州军区的野训接不上。”

  尽管野训一般是五月开始,但准备工作都要提前做好。

  李潇潇是文艺战士,目前不负责管理工作,而且比起陆军军务,文工团的工作显然要简单一点,除了创作剧本之外,她的其他工作都能由其他人代替。

  但重锋不一样,他职级本身就不低,不可能长期借调出去,只是刚好春节前后,工作也没那么繁重,所有集训也会安排在过年之后,所以短期借调问题还不大。

  于是,在各位首长的协商之下,大会最后做出了决定:三月十日之前,李潇潇和重锋到六大军区进行交流。

  平均下来,每个军区大概能分得八九天左右的时间,李潇潇需要给每个区开一个编剧速成班。

  按照就近原则,她和重锋会现在京市军区逗留,接着是沈城军区,泉城军区,澜州军区,锦城军区,宁城军区。

  通过了这个决定之后,李潇潇到陆军这边的会议就结束了,后面再次返回文工那边的会场。

  文工团的同伴们知道这个消息时,所有人都惊呆了。

  叶老师有点无奈又心疼,最后叹了口气:“京市这边也就算了,还不算太冷,沈城那边比这儿冷多了。”

  李潇潇笑着说:“不打紧的叶老师,这还有时间准备呢。”

  而且,这个世界跟她前世的世界不一样,她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去看看。

第122章 小八卦

  光州军区的话剧演员们除了白天要开会之外,晚上还要进行话剧《回家》的排练。

  表演将在大会临近结束的时候进行,到时候除了大领导们会来观看之外,各类型的参会者都会到场,包括文工、军事、军工等。

  这是话剧第一次登上最高舞台,尽管李潇潇等人已经演过很多遍了,但大家仍旧丝毫都不放松,叶老师也在全程跟着。

  除了叶老师之外,重锋也一起坐在场边上看着。

  练习场中就只有他们这十几个人,现在也是休息时间,但重团长仍旧一副军姿坐着,脊背挺得笔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