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配音演员穿到年代文 第174章

作者:大漠风铃 标签: 年代文 穿越重生

  所以,当郑国兴告诉他们,是光州军区部队文工团的一名文艺战士提出来时,他们再一次被这消息惊呆了。

  光州军区里能人不少,但因为文艺兵而受到同僚们羡慕妒忌目光的,郑国兴还是头一回碰到。

  这个计划确实是颠覆性的,就连郑国兴也觉得,李潇潇那姑娘实在是太了不起了。

  是她让所有人都看到,文艺兵不止可以鼓舞士气,还可以从各军种战士的背后站出来,和他们肩并肩,一起化解难题!

  郑国兴一脸自豪地朝各区首长们说:“咱们李潇潇同志不仅是文艺兵,而且年纪还只有十七岁,当真是后生可畏,后生可畏呐!”

  这话一出,其他人羡慕妒忌的情绪更浓了。

  其中锦城军区一位首长孙桥酸溜溜地说:“去年重锋被你们抢到了,今年又招了这么个人才,老郑你也别藏着掖着,什么时候把人借咱们区用用”

  “你们那儿内陆借什么人,咱这儿才急着呢……”旁边泉城军区的江茂师长拍了拍郑国兴的肩膀,“老郑啊,我们这儿可跟你们那儿一样靠海,你懂我意思吧?”

  其他人见孙桥和江茂这么说,也不甘落后,纷纷朝郑国兴开口借人。

  “老郑我跟你讲,孙桥老弟借了人指不定就不还了,我就不同了,有借有还,把人借给我你放心!”

  “嘿,有你这么说话的嘛”

  ……

  众人互相打趣了起来,都盯着老郑手里那两名年轻人才,谁都想把人借回军区里,好好交流一番,促进区里的进步。

  “李潇潇”这个名字,他们也不是没听说过。

  去年的时候,他们还只是因为话剧而知道这名演员,因为自去年年年底,各军区也开始推广话剧,区内的表演自然也安排了《蜕变》《半边天》,还受到了战士们的喜爱。

  那报幕上的“编剧:光州市文工团李潇潇”,全国人民怕是没几个不认识这个名字了。

  只是,那终归是文工上的事情,谁也没想到,他们竟然在军事行动上,听到了这个名字,而且这姑娘竟然还是最初的发起人!

  孙桥感叹说:“这姑娘进文工团可惜了,这要是放在我这边,得放去参谋部锻炼锻炼。”

  郑国兴哭笑不得地说:“孙老哥,你这别是想着趁机撬墙角吧不带你这样的,人李潇潇同志说了,要用思想为武器对抗敌人的糖衣炮弹,在文工团也是一样的,你这要是把人挖去参谋部,我这边文工团团长得找上门来。”

  总而言之,在这短短的三天会议中,“李潇潇。”这三个字,已经给参会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跨过了文艺这道界线,让他们将她与重锋这样的军事人才放到了一起。

  而在这三天里,同僚们对郑国兴软磨硬泡,试图从他手里把重锋或者李潇潇借调过来——谁也不指望能一次性借俩,能借到其中一个就是赚到了!

  对此,郑国兴顶着各方压力,死死地捂着光州军区这两个宝贝。

  毕竟,接下来一段时间,那两名年轻军人又将会有一项重要任务。

  不过,以上的这一切,李潇潇仍未知情。

  从宝安县回到光州军区后,李潇潇和队友们分开了。因为直接接触过间谍,加上被带去了香岛,按照规定,她需要接受思想教育,防止被坏思想侵蚀。

  也是从这一次起,李潇潇才知道,原来在执行任务过程中,如果跟外国间谍打过交道,执行任务回来后要先学习,再写心得,最后经过评估,认为思想仍是端正,这过程才算完。

  这个过程,学习人有专门的区域,学习环境有绝对保证。

  李潇潇回来的第二天一早,刚和室友们一起到操场,还没开始早操,就已经被叫出列,被带到学习区。

  到了地之后,她才知道这个事情,忽然有种回到前世学生时代的感觉。

  她突然又想起前世里她爷爷曾经说过,他的工友被下放到牛棚,有配音需求时就赶过去,配完音回牛棚后要写检讨,跟她现在这学习有点异曲同工的意思。

  然后,李潇潇很快又反应过来:难怪团长的报告技术如此炉火纯青,他经常执行秘密任务,说不定接触过不少外国间谍,肯定写过很多心得!

  这里不止有她一个,因为当初在宝安县里,跟肖恩有过接触的,除了她之外,还有重锋手下的一批尖兵,占了教室的一半位置。

  李潇潇看遍整个教室,也没找着重锋,心里有点奇怪:团长也去了香岛,为什么他不用过来学习?

  大家都是老熟人了,互相打过招呼之后,李潇潇也随便找了个位置坐下,双手叠在课桌上,坐得端端正正规规矩矩。

  授课的是陆军的一名营长,叫杨星海。

  军区昨日才进行了迎接仪式,杨星海虽然没有参与逃港打击行动,但这件事早就传遍了军区,自然也知道这批战士大概经历过什么。

  他的目光一一扫过课室内的学员,在边上那名最年轻的军人顿了顿。

  那是教室里唯一的姑娘,一张脸还带着点稚嫩,皮肤是军区里罕见的白,跟四周的战士们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要是搁在训练场上,看到这么细皮嫩肉的,杨星海一定会怀疑这姑娘平时没好好参加体训。

  但他听说了,六月时这姑娘跟侦察兵一组,还擒住了一名特务。

  在过来教室之前,首长就已经吩咐了,一定要全程关注,及时给予帮助,让李潇潇同志尽快恢复状态。

  这里面除了李潇潇之外,其他都是有经验的侦察兵,也不是第一次来这里学习了,确实也就只有李潇潇需要特别关注。

  上课期间,学员暂时跟外界隔绝,就连饭点也有专人送吃的过来,晚上也要在专门的隔离区休息。

  每个座位上都有学习资料,还有一张稿纸,一支笔。到了上课时间,杨星海开始按着教材讲解,带着学员们回顾建国前后的艰苦岁月。

  李潇潇并不排斥上这些课,但半天下来,她听得整个人都有点发懵。

  那种感觉,大概像前世高中时,连上四节数学课差不多。

  上午是听课,下午就开始写心得了。要是写完心得,教官看完觉得没问题,这一天的学习就算是结束了。

  要是写得快,还能提前回隔离区休息。

  李潇潇原本还想:竟然还有这样的好事那她赶紧搞完,岂不是相当于放假半天?

  然而,她大大低估了写心得的难度,写心得跟艺术创作完全不是一回事。

  李潇潇前世也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哪怕曾经被老师没收过手机,但当老师后来了解到原因之后,老师也没另外罚她,所以她从小到大还真就没有写过检讨。

  经过一上午的学习完后,李潇潇咬着笔杆半天下不去笔,几句话来回倒腾,也不过两三百字。

  看着其他战士唰唰唰奋笔疾书,每个人都写了满满一大版稿纸,李潇潇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参差。

  于是,在所有人佩服的目光中,李潇潇被留堂了。

  之所以是“佩服”,而不是“震惊”,是因为没有人会想到,能创作出《蜕变》《回家》等剧本的天才少女李潇潇,竟然会被区区学习心得难倒。

  就连杨星海也一样,因为他也看见了,这姑娘一上午都正襟危坐,目不转睛地顶着资料。

  总而言之,因为李潇潇本身的光环,不管是一起学习的同学,还是授课的教官,都一致认为,李潇潇同志之所以迟迟没下笔,是因为在用和创作话剧时一样的努力劲,去写出一篇字字珠玑的学习心得。

  为此,杨星海还婉转地跟她说:“李潇潇同志,只要把心里所想的写出来就行,不一定面面俱到。”

  李潇潇欲哭无泪,她想念团长的代笔了。

  作者有话要说:大家有看过那张黑人小孩赶作业的表情么赶心得的潇潇也是同款崩溃。

  今天短小,明天肥章_(:з)∠)_;

第109章 新任务

  李潇潇前世自己开工作室,从来没有写报告的烦恼,也不要求自己的员工写报告,顶多每个项目结束之后,大家一起开会总结。

  至于回母校讲课,学校那边什么时候喊她,她就什么时候过去,但学校那边也知道她忙,所以一年里头大概也就两三次。

  备课和演讲又跟写心得、写报告不一样,那些都是她自己在行的领域,她能随手拈来,但此时此刻,她满脑子都只有教材上的内容。

  李潇潇记性很好,上午上课时所用的教材,现在已经几乎全部入了脑子,她觉得课本上说的都是对的,可她总不能把课本默写出来当心得吧?

  更要命的是……李潇潇抬起头看了看墙上的挂钟,这会儿正好是下午三点钟,可她的其他同学都已经全部走光了。

  她余光里看到杨星海正盯着她的课桌。

  事实上,杨营长看的是她的稿纸和笔尖,正期待着有史以来最优秀的学习心得诞生。

  李潇潇硬着头皮又倒腾了几句,其中掺杂了一些教材内容,换个表达塞进去,凑了点字数。

  这是什么人间疾苦,她前世从来就没写过学习心得——学习需要什么心得?

  直接记在脑子里不就好了么她现在甚至能现场表演一个教材背诵!

  此时此刻,李潇潇感觉自己就像回到了学生时代的考场,所有人都交卷了,只剩下她一个考生,享受监考老师一对一专属服务。

  李潇潇心中叫苦不迭:太难了。

  她又默写了几句教材内容,感觉再这么下去,她这心得就要变成教材复刻了。

  她又抬起头,试探着朝杨星海问:“杨营长,重团长他不用过来学习么?”

  除了重团长,所有跟肖恩接触的人都来了,这小姑娘有疑问也很正常,杨星海并没有多想,回答说:“重团长今天要开会呢,他那边结束也会过来,不过应该挺晚了。”

  “到时候他自己一个人在这里写就成……”杨星海笑着说,“重团长也是个有经验的人了,思想觉悟也高,很快就能完成。”

  李潇潇眼神一亮:团长会过来那她有救了!

  她的神情变化得如此快,就像一朵蔫了吧唧的小白菜,忽然变成一朵潮气蓬勃的向阳花,杨星海满脸疑惑,但又不好说什么,于是又再次地婉转催促:“李潇潇同志,写心得这种事吧,它不像你平时写剧本,不用刻意精雕细琢,朴素点也没关系。”

  道理她都懂,可教材都已经把她心里想的说完了!李潇潇特别想给这教材打个五分好评。

  没办法,李潇潇只好继续慢慢写,寄希望于重锋赶紧开完会,然后过来解救她。

  听杨营长刚才的意思,显然就是没想着要监考团长的打算,让他自己一个人写,写完第二天直接交。

  只要她写得够慢,就能苟到团长过来。

  李潇潇还没等到重锋,就已经先等来叶老师了。

  叶老师步履匆匆,在课室外翘了翘门:“杨营长,你们这儿还没结束吗?我找潇潇有点事儿。”

  李潇潇马上抬起头,一脸热切地看着叶老师:“老师!您找我呀我还在写学习心得。”

  “叶老师。”杨星海朝叶老师打了声招呼,点点头,“咱们这儿早就上完课了,现在就差写心得,写完了就能结束。”

  叶君婷一听,朝李潇潇的桌面看了下,果然见她还在写,于是朝她说:“哎呀你这孩子,写心得又不是写话剧,赶紧写完交了。”

  老师都这么说了,而且李潇潇自认为没有思想偏差,于是又飞快地写了几句,交给了杨星海:“杨营长,我写好了。”

  杨星海也很高兴,心想还是叶老师厉害,两句话就能让李潇潇同志开窍了,让李潇潇同志放弃精雕细琢。

  然而,等他接过来,定睛一看,震惊了。

  叶老师催得急,李潇潇也不敢看杨营长的脸色了,飞快地跟在自己老师后面,打算能过一天是一天。

  杨星海回过神,朝快要走到门口的师生俩喊:“哎,等等!”

  叶老师停了下来,回过头:“杨营长,怎么了?”

  李潇潇一看杨营长那复杂的表情,她心中哀嚎一声:杨营长居然半点水都不放。

  叶老师显然找李潇潇是有急事,刚才说话都有点急促了,杨星海一脸抱歉地看着她:“叶老师,李潇潇同志还不能走。”

  “为什么?”叶老师十分意外,反问,“这不都已经学习完了吗?心得也都交了,怎么不能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