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成为无名氏 第61章

作者:第三只李子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就是在现代,也只有生活在大都市里的有正当职业、有稳定收入的女性能勉强保持住独身主义的权利。就这都还面临着不小的非议,社会各方面施加的压力大得吓人,更别说是各方面都歧视女性的古代了。

  五儿觉得她能努力的方向就只剩下教给学生能够自力更生的手艺和如何帮学生们选择优秀的配偶了。

  首先要提高选择门槛,不能让那些脏的臭的,没本事还爱打老婆的垃圾来糟蹋她辛辛苦苦带出来的学生。宁愿单着,也不能和垃圾凑活着过日子。

  然后扩大选择范围,在这个上层男性三妻四妾、平民百姓丢弃、溺死女婴成风的社会里,男女性别比肯定是极不平衡的。

  肯定有很多男人是娶不到老婆的,可以在这些娶不到老婆的人里面仔细挑选。只要人不坏,夫妻两勤恳工作肯定能把日子过好。

  最后是加强“后期保障”,万一遇到人渣了,肯定要提供救助。现在这个社会允不允许离婚啊?和离的难度好像还挺不小的,这个她要回去好好查查律法。

  啊!好烦!明明她的初心就是当条咸鱼好好养老的!为什么现在要往自己身上揽这么多事?在园子里看看山水,享受白秋她们的照顾,悠闲度过这辈子不挺好的吗?

  出来干嘛,看人间疾苦干嘛,和她们接近干嘛!她有能力管吗?她能对她们负责吗?又不是她造的孽,是那些重男轻女、管生不管养的父母……

  父母?对啊!这种事就应该找三爷来处理啊!爱民如子的皇帝才是好皇帝。而且他才是专业的,只要重视起来了,肯定要比她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做的要更贴合实际也更有效率一点。

  不一定要做到最好,有时候做到适合才是更重要也更能解决问题。等回去了就给他说,学校、校办产业、失业人员再就业都要交给他去处理。

  到时候她最多派人监督,不让事情走歪就行了。

  一想到能甩锅了,五儿顿时就觉得轻松了不少,也有心情逛街了。

  “去洪昌布庄看看,听说手艺最好的那几个学生现在已经有作品放在那边寄卖了,咱们过去看看销售情况。”

  五儿吩咐车夫调转方向,现在天色还早,多逛一段时间再回去刚好能赶上晚膳。再顺便带几件小礼物回去,请人办事不得拿出点诚意啊?

  布庄是真的很大,占了一条街上连着的六个门面。里面生意也很好,跑堂的十来个小子从五儿进店到现在差不多快半个小时了就一直没闲着。

  六个门面里有四个门面都是用来专门卖布料的,各类锦、绫、绸、缎,按照不同花色,分门别类摆放在货架上。

  五儿在苏州杭州那边儿的织造作坊之前是三爷名下的产业,由内务府管理。使用的技术和织造府里的是一样的,工人也都是多年的熟手,所以产出的料子品质和贡品差不了多少。

  尽管店里的料子都不便宜,可是一分钱一分货,那种和宫中贡品差不离的质量吸引了大量买家。采买料子的人看着大多是富贵人家里的管事或者嬷嬷,下起单来都豪气得很,一点都不手软。

  另外两间门面就是五儿今天的目的地,里面售卖的是成衣和一些精美的配饰,手帕、荷包、香囊、络子……

  进门右手边特意开了一小片区域,里面的绣品看起来和店里别的地方展示的稍微有一点差距,但是差别也不大。这些就是来自自强女校的绣品了。

  “店家,这两块帕子要价多少?”

  感觉还行,五儿待了不到五分钟就看到有顾客问价她们学生的作品了。

  “海棠花样的二十文,缠枝牡丹的二十五。”

  “我听说昨儿有人只花了十五个大钱儿就买到了一方帕子,还是并蒂莲样式的,绣工、料子样样不差。同样都是这个柜台的,怎么这两块就这样贵了,你可不能胡乱喊价。”

  “可不敢诓人,昨儿那个绣工可没今儿的这两方精致,您要是拿着一起一看一对比就知晓了。旁边柜台里的和这个绣工差不多的,至少得再加——”

  小厮对着问价的两位妇人比了一个十的手势,“这还是因为绣这帕子的绣娘是我们店里新合作的,价格压的低。您二位仔细看看,这质量……可没二话说的吧。

  这几日就这柜台,走了不少货。趁现在还便宜,赶紧下手买,我还能做主送您二位一人一个络子。过不了几天,我看啊这里的价格可就不是现在这个样了,毕竟一分钱一分货呐,大家都是识货的。”

  看着这位销售人才在短短十分钟里就帮着学校学生卖了三块帕子,两个荷包,四个香囊,送出去了若干络子,其中还有两个是回头客来买的,五儿就放心了。

  虽然销售人员能说会道帮着加分了,但是要想卖得好,卖到有回头客,产品本身的质量也要过硬才是基础。

  看样子她们的产品已经具有了市场竞争力,再好好磨几年,以后靠这些来养活自己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正事办完了,就可以放松放松到处去闲逛了。下午的几个小时,五儿一行人满载而归。

  提着晚上加菜用的烤鸭,抱着一支特意给三爷淘的紫竹洞箫,踏着落日的余晖她总算赶上了今天的晚膳。

  三爷就站在院子门口等着接她,见她手里拎着食盒、抱着的长木盒,露出了了然的笑容,一手接过她手里的东西,一手扶着她下马车。

  “看来嘉嘉是有事要求爷啊?”

  真神!他真的太了解她了,究竟是怎么做到只打一个照面,话都不用听她说,就猜出她的意图的?难道是因为礼物?

  呵呵,好像还真是耶。不是有求与他时,她好像还真的很少主动给他送什么东西。是不是有点不应该?

  五儿露出讨好的笑容,轻摇了几下他们牵着的手。都老夫老妻了,就不要和她计较那么多了。

  “礼我收了。说吧,什么事?说完了你也能安心用膳。”

  康熙不用猜就知道无非就是育婴堂那边的事情,嘉嘉平日里看起来好似无欲无求、满不在乎,其实她的心很软,太善了。

  他其实不愿让嘉嘉去接触太多外面的人,人心何等复杂。上一瞬感激她,下一瞬就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去伤害她。他不愿让嘉嘉被那些人伤到而凉了一腔热血。

  待在在他为她构筑的小天地里,嘉嘉才能一直无忧无虑的生活,不用面对那些污糟。可她要往外飞,那他也只好在一旁保驾护航,尽力为她遮挡风雨。

  ……

  “事情就是这样,我想请三爷帮我想一个章程出来,让那些女孩子们能有个好的归宿。不求大富大贵,至少要平平安安地过活。”

  五儿把事情简短说了出来,她也不确定那些她眼中的问题在三爷看来算不算是事儿。但是还是把要求提了出来。

  看着三爷认真听她啰嗦了好几分钟,也认真地思考了她所说的问题,态度没有敷衍。

  “百姓愚昧,看重男丁轻贱女娃,岂不知孤阴不长,独阳不生,阴阳调和方能长久。朝廷在各地重办育婴堂也主要是为了救助被百姓遗弃的女婴,平衡阴阳。

  现在育婴堂里堂女的安置问题确实需要妥善解决,这也关系着民生大计。我会派专人去制定妥善的对策的,也尽量保证堂女的权益,嘉嘉放宽心。”

  得了三爷的准话,不管结果怎样,至少官方开始重视起来了,就是一个很好的开端,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五儿脸上终于有了笑的模样,这个锅三爷接过去了,现在不归她管了。

  “嘉嘉还想不想继续去学校里面做夫子?做得不舒心的话就不去了吧,我安排人替你,不会影响学生学习的。”

  看她兴致勃勃地去上课,心事重重的回家。之前还为教课备了好几天的课,紧张到晚上都没睡好,幸苦不说现在人还教书教得不高兴了,康熙也不怎么愿意五儿再出去了。

  而且为了那几节课,嘉嘉都少了好多陪他的时间,上次南苑行围她就因为要教课让他一个人过去的。要是继续教书,明年出巡塞外岂不是又要他一个人过去?

  说实话,五儿心里也不想再去上课了。

  她做不到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也改变不了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态度。她能做的只有一点点,而她们需要的又何止是这么一点点的作为就能改变的了的呢?

  她的学生们未来可以预见是一定会吃不少生活的苦的,尽管也没有人可以完全活的快乐自在,就连她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活得也不是全然快乐自由的。

  但是五儿还是会怕让她们失望。完全没有希望,和有了一丝希望最后还是变成失望这两种到底哪一种更残忍一点?

  所以还是继续保持距离比较安全,没有感情的话,她就可以做到自己力所能及的事,轻松地做。而不是逼自己全力以赴,竭尽所能,那样实在是太累了,想想就觉得累。

  她做不了战士,也不够勇敢。

  “嗯,也快过年了,上完今年的三节课了我就不去了,明年请别人去教吧。”至少要上完这学期,有始有终,基本的教师职业素养五儿还是有的。

  决定不再去上课,五儿觉得心里一直压着的大石头终于落地了,身上那种无形的压力好像也没有了。

  “烤鸭已经凉了,皮也不脆了,再热热可能也没有去店铺里直接吃好吃。三爷我们哪天再一起去便宜坊啊,和您一起吃好像味道更好一点。”

  美食能解决大部分烦恼,明天来一场烤鸭之旅也不错,他们两个好久都没有一起出去逛街了。五儿还记得他那次一人干掉了大半只鸭子的“英勇事迹”,也不知道这好几年过去了,三爷还有没有当时那么能吃?

  三爷的食量变化大不大要等明天才能知道,但是他的乐器演奏水平确是较几年前他们刚在一起时又进步了不少。

  用过晚膳,他拉着她去园子里散步消食,在月下用她送的紫竹箫吹奏的一曲如诉如泣的《雨霖铃》,听得她鸡皮疙瘩都起来了。

  沉浸在乐曲之中,五儿不禁脑洞大开:要是有朝一日他穿越到现代的话,凭着演奏乐器养活自己是完全没问题的。

  不,不仅是乐器,三爷可是全才。靠参加打拳比赛、靠马术表演、靠卖字画、靠摆烧烤摊儿、靠中医按摩……都是可以的。

第79章 失败 一样米养百样人,不是她教育失败……

  “现在古筝的十二种指法已经全部教完了, 熟练掌握这些你们的古筝弹奏就入门了。剩下的就要靠同学们平日里自己多多练习,多背谱子了。

  十日后的年末考核老师就不来了,到时候将由春乐老师代我检查你们的水平, 明年的古筝课也将由她来教你们。

  弹筝成绩优异的前十名学生老师已经准备了奖励,考核成绩出来那一天将由春乐老师一一发放。同学们都努力练习吧,有大奖哦。”

  五儿给学生特意准备了古筝、孤谱、笔墨纸砚、奖学金,只要是考核通过了都能得到奖励, 也算是她提前送学生们的新年礼物了。

  上完今年的最后一节课, 她就要去温泉山庄过冬了, 而且年前都不打算再进城。现在已经是腊月, 天气冷了起来, 前段时间京城里面都已经飘了几场小雪了。

  不知道为什么, 她今年特别畏寒, 甚至半夜有时候都能从睡梦中被冻醒来。

  而且那种冷好像是只存在于身体里面的寒, 她觉得凉得厉害, 但是据一直抱着她的三爷说,她皮肤表面的温度并没什么变化,摸起来并不觉得凉。

  五儿半夜难受冷到牙齿发抖的样子把三爷给吓得不轻, 连夜派人去找太医过来看诊,但是专家联合会诊也没看出啥名堂来。

  好在那种奇怪的冷感出现的频率很低,总共也就出现过两次。找不到原因也不影响生活, 那就只能放开不去管它了。

  五儿想,多泡泡温泉应该会好一点。三爷也同意, 这还是他头一次那么积极地赞成她去小汤山那边儿。要知道以前五儿一提要过去,他就不乐意的。

  等会儿下了课,三爷就会过来接她,然后他们就不回园子了直接去温泉别庄, 待到月底了再回宫里过大年。

  所以撑着教完了课程之后,在天气越来越冷的情况下她打算提前走了,十天后的考核就交给春乐去做。本来教课老师也是不负责监考的啊,现在就走五儿心里也没什么负担。

  其实教小孩子学习乐器还挺有意思的,她们都特别懂事,学习也特别刻苦,五儿上课这么久以来就没有操心过课堂的纪律问题。真是太省心了。

  课后的练习作业也是完成度相当高,两人分为一组使用的一架筝课后就基本上没有停止消停的时候,就连双休日只要学生有空都会去教室里苦练。

  看得五儿都有点惭愧,她所教的学生们古筝从接触到入门,进步的速度比她当年学习时的进度要快得多。她一个成年人的芯子勤奋刻苦程度竟然比不上这些十来岁的女孩子,羞愧羞愧。

  “伍老师,明年的课您不教我们了吗?/明年您还来吗?”

  听出了她话里的意思,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发问。

  “明年说不好呀,要是我有事经常不在京城的话,再继续给你们上课也不好,容易耽误课程。”

  今年因为教书五儿已经推了好几次陪着三爷出游的计划了,搞得他每次都是和儿子们一起出去。

  他不带女伴,那几个可怜的皇子阿哥也不敢带,几个大老爷们儿出差都是一副苦大仇深的样子,吓得地方官员够呛,办事效率倒是提高了不少。

  但是三爷不高兴了,每次出差回来都要可着劲儿折腾她。与其清闲十几天之后再接连十来天腰酸背痛,苦不堪言。倒不如顺了他的意天天伴着他,每天都吃饱但不会撑得慌。

  “春乐老师的筝弹得也非常好哦,我们两个从小一起学的,她学得还比我要好一点呢。”

  春乐的筝应该是要比五儿弹得好的,尽管她从来就没有表现过。但是当初学的时候春乐就更加刻苦一点,谱子也是她先背熟了再唱给当时还看不见的五儿听的,算是五儿的半个老师。

  “我舍不得老师!您明年还来教我们好不好?”有学生声音里都带了哭音了。

  学生是最可爱的人,感情纯粹。

  其实一个月就教三节课,五儿来上课的时间也才不到四个月,她和学生之间除了上课和上次丁甜妞她们的求助以外也再没有别的交集。

  但是听说五儿明年不再教她们了,还是有很多孩子红了眼眶在默默抹眼泪。

  “不要难过啊孩子们,我是因为要陪伴家人所以没办法按时过来上课,但是只要有空我还是会过来看看你们的。”当任课老师应该是不行了,但是她偶尔还是可以过来当助教的。

  “你们应该也都知道,我也是咱们自强女校的校长,就算现在官家已经派人来管理学校的事务了,但是有什么事的话我肯定不会不管的。”

  育婴堂的管事嬷嬷和春喜她们几个,还有她都是学校的校长。区别就是:她们是实实在在做事,勤勤恳恳工作。而她则相当于名誉校长,最大的作用就是当个吉祥物为学校保驾护航。

  不过在三爷把育婴堂的人员安置问题接过去之后,需要借助五儿这个皇贵妃头衔来解决问题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了。

  现在育婴堂已经由私人管理机构慢慢向官方机构转化了,全国各地的育婴堂也在跟进改变。黑心孤儿院、贩卖小孩子、虐待儿童等不良事件都在究责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