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成为无名氏 第58章

作者:第三只李子 标签: 清穿 穿越重生

  明明五儿之前的设想是直接找奶娘和白露她们学一点缝缝补补的基础就好了啊,做寝衣应该够够的了。

  没想到三爷竟然来了这么一手,这让她还怎么偷懒?

  好吧,咸鱼了这么久也该扑腾几下了。这么好的教育资源不能浪费了,多学点知识,多学门手艺也不错。万一以后又穿越了搞不好还能靠这个混碗饭吃。

  前期的理论部分五儿倒是接受良好,进展很快。毕竟经过了现代化教育多年的训练,新知识的吸收是没有什么大的障碍的。但是实际操作就卡在原地了,进步很慢,她果然是个手残党。

  剪裁布料这一块经过十几天的学习,在费了二三十匹料子之后倒是掌握得差不多了。就是接下来的缝接布料难度稍微大了一点,因为要开始用到针线了。

  不说熟练掌握上百种针法,就是最基础的,缝成一条间距均等、针脚整齐的直线她努力了十天都还做不到。这些东西是没有捷径可走的,只能靠勤奋练习,刷满熟练度。

  画画也是,只能靠多观察、多练习、多临摹来入门。天赋当然很重要,但是只有够到了努力的天花板才能开始考虑有没有天赋,现在她还差得远呢。

  那两位嬷嬷还好一点,每天教完知识点,引导着五儿完成基础练习之后就下课了,也不敢额外加作业。学业压力完全不是来自老师那方,更多的还是她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基本上能有进步全靠她自觉多练多复习。

  三爷的绘画课就不同了,从他教儿子和以前教她写字就知道他绝对是个严厉的老师,课堂上是一点情面都不讲的。

  而且五儿的绘画课是完全从零开始的,从作画之前的准备工作环节要用的笔、墨、纸、颜料知识和画的理论流派,再到真正拿起笔……全部都要慢慢掌握,所以压力真的是巨大的。

  除了这些,三爷一早一晚还要拉着她一起去锻炼,散步、跑步、骑马、拉弓就不说了,反正她也喜欢这些。但是最后还要被迫和三爷练习布库,每天都被他当一个麻布袋一样甩来甩去摁在摩擦,这些就真的不能忍了!

  更不能忍的是:明明白天里都已经有那么大的运动量了,晚上的运动却还是不减量!

  虽然五儿没有亲眼见过生产队的驴,但是她觉得这段时间她和那头驴所过的日子应该也差不了太多。三爷不知道从哪里受到了什么刺激,要这么高强度地折腾她。

  每天都过得忙碌充实且劳累,但是经过了艰难的适应期之后,进步和改变却是看得见的。

  到七月十八这一天,是她开始学习、开始大量运动的整整两个月,她已经完完整整地给三爷和她自己各做了一套素面寝衣了,虽然在关节接口和针脚线条方面有一点点瑕疵,却也不影响穿着。

  照着老师勾勒出的线条,她自己来选针法、配颜色,也完整地绣成了一小枝看起来只有一点点假的桃花。画画也从一整节课都挨批,进步到了只挨半节课的批评,笔下的黑子花花也总算有了狗的形状。

  身心状态的变化是最明显的,至少现在和三爷妖精打架的话她能神志清醒地跑完全场。每天照镜子她都觉得镜子里的人好漂亮好健康啊,容光焕发神采奕奕,眼睛里面好像都有了光。

  情绪也好了很多,她现在也很少去想那些以后可能会因为失去黑子而伤心的事,不为未来而苦恼,就活在当下。认认真真地和它们相伴每一天。

  就在她的状态一天比一天好的时候,三爷不太好了。

  七月二十五,宫里送来了久病敏嫔过世的消息,留下三个年幼的儿女承受丧母的悲痛。三爷又死老婆了,他的孩子又有三个没妈了。

  看三爷听到消息之后愣了一下就摆手让送信的小太监下去了,脸上还是那副惯常的波澜不惊的表情,似乎没有多少悲痛。

  看他还打算继续办公的样子,五儿催促:“您还是赶紧回宫去看看吧,现在还待在园子里是不是不太好?还有,我需要过去吗?”不管怎样,这个时间点他不应该还待在园子里。

  “嘉嘉就不用去了,你八字轻,不许去那样的场合。丧事宫里有贵妃安排,嘉嘉不用担心。等我批完奏折了就回宫一趟,今晚可能赶不回来,嘉嘉早点睡不用等我。”

  “好,要是太晚了您也别往回赶路,在宫里多待几天也没事。”

  她不是他,也不能完全了解他的内心。不过,都是成年人了,是独立的个体,就算不赞同他的某些行为五儿也不会出手干涉。

  第二日三爷就回来了,并没有在宫中过多停留,之后照常上朝,照常生活。给这个替他生了三个子女最后的体面就是一封追封其为敏妃的圣旨。

  让五儿再一次感受到了帝王家的无情。

  不过有谁会在乎呢?皇帝看中年轻貌美的肉体,宫女希望借此摆脱繁重的劳动,都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也算是求仁得仁了。而五儿只是一个旁观者,没有发言权。

  日子还是要继续过,不会因为谁不在了就停止,很快就到了出巡塞外的时候了。

  “今年塞外,嘉嘉愿不愿意同去?”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康熙问五儿愿不愿意出门,结果当然是不会跟着他一起去啊。

  今年已经去了南方,漫长的旅行带来的疲倦才刚刚消退她怎么可能会再一次出去?去塞外,一来一回又得有差不多两个月时间,想想都觉得累。

  而且狗狗们的状态确实不算太好,这两年她肯定是不会离开它们了。就算亲眼看着在意的人或动物离开世界真的会让她很伤心,但是她却不想连他们最后一面都见不上。

  真正的勇士敢于面对淋漓的鲜血,她要做勇敢的人,不逃避。

  “今年不去也行,你身体才恢复,现在再出去我也怕你身体吃不消。那嘉嘉一个人在园子里待着会不会无趣?要不我把十三格格和十五格格接过来陪你?”

  柳嬷嬷白秋奶娘李德立他们不是人吗?他给她布置了那么多功课,都忙到每日遛狗的时间都不够了怎么可能会觉得无聊?

  还有,这是出的什么馊主意?人家小女孩儿才丧母你个当爹的不多哄哄、多陪陪就算了,竟然还要折腾她们,要把她们送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陪一个陌生的人!

  见五儿瞪了他一眼,康熙解释:“听宜妃说那俩孩子挺乖巧的,不闹腾。送她们过来嘉嘉有人陪着解闷,她们也到新的地方散心,两全其美。

  况且,嘉嘉是皇贵妃,由你教养,对她们以后也好,能提一提身份。”

  “真不用了,三爷您也知道我现在每天忙到吃点心的时间都没有,根本就没办法陪她们。而且小孩子刚刚丧母,心情本就不好,要是陡然间还换掉了熟悉的环境,说不定对她们更不好。”

  人家宜妃养得好好的,而且敏妃没有封嫔之前这俩孩子就是宜妃照顾的,她可不好意思截胡。

  再进一步讲,给她养了就不用抚蒙了吗?显然是不可能的。别到时候养出了感情,她还要承受远嫁女儿、甚至是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

  她的小心脏很脆弱,受不住。

第76章 尝试 一不小心好像成学校校长了……

  闰月七月十七, 顶着烈日,三爷他们从畅春园出发去塞外。

  现在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算是在相对来说比较凉快的园子里, 每天下午最热的时候人们也是不敢轻易在户外活动的,真的会晒到皮痛!

  刚出发这两天他们肯定是要受不少罪的,骑马的人会晒死,坐车的人会热死。不过越往北走应该会越凉快, 等出了京城进了草原腹地就好了。

  而且这次因为她没跟着一起, 三爷他自己孤家寡人就见不得别人成双成对, 独惨惨不如众惨惨。所以搞了一个骚操作——他下令随行的人员都不得带女眷, 一切从简, 轻车上路。

  原定的七月十七出发九月中旬的回京, 一路大概要五十几天的出行计划, 也被生生砍了十几天走。他决定快去快回, 不在路上磨蹭, 八月底就要回京。

  因为他现在基本上不用宫女,所以身边伺候的下人全是公公太监。上行下效,底下的人从皇子到大臣这次也都没带侍女, 整个车队一眼望去从主子到打杂的全是男的,搞得像要出门打仗的军队一样。

  五儿不禁在猜,看到他们这伙人急冲冲地赶过去, 蒙古那边接驾的人看了会不会紧张?

  在五儿的印象中好像三爷每年都会去一趟蒙古,以前是因为准格尔局势难明, 北方的俄罗斯现在叫罗刹国一直虎视眈眈,他每年都要过去稳定边境地区局势。

  做皇帝也挺苦的,要操心的事太多了。

  不仅是塞外蒙古,开春之后巡京畿、汛期巡视河工、年末谒陵, 这些好像都是每年他要亲自去做的。还有之前的南巡,主要也是为了政事,去游玩的比例少得可怜。

  真要说他放松的方式好像就只有去南苑围猎才是。

  现在出行可比不了交通便利的现代,没有水泥路,没有火车,没有飞机,没有轮船。出一趟远门真的是跋山涉水、风尘仆仆,往往人要累得半死。

  就算是皇帝出行,马车更大,龙船更稳,衣食住行也不用亲自动手,但是单单路上的那份颠簸就够人受的了。

  不管历史上怎么评价,至少在现阶段,在五儿看来,康熙确实是个勤恳敬业的好皇帝。

  不过这位好皇帝在生活就是一个有点专制的大家长,对她管得很严,特别是饮食作息方面。虽然出发点真的都是为她好,但是五儿偶尔还是会想要任性一点。

  健身达人、养生专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有些人就是放纵享乐主义者啊。

  更何况五儿自认为她的生活习惯已经很健康了,一日三餐、不抽烟不喝酒不熬夜。偶尔一些小放纵不伤大雅却又能带来极大的满足,为什么不能做?

  现在那个整日管手管脚、限制她吃西瓜、不许她用冰饮的人终于不在家了,又到了她在家里称大王的时候了哈哈!

  “白秋,叫人去准备一条小船,我们等下去荷花池里面采莲蓬!”

  刚从南方回来园子里的荷花就已经开了,五儿早就想去亲手摘莲蓬了,就是前一段时间一直没得空闲,再加上三爷在可能不会允许她去玩水。

  不过,现在去也不迟,池子里的莲蓬大部分都已经长好了,嫩的、熟的、老的都能找得到。

  “是,奴婢这就去。”白秋脸上迟疑,但是还是按照五儿的吩咐退了下去。

  主子突然起了兴致要去做点什么事,就算会有潜在的风险和麻烦做奴婢的也只能照做,然后做好万全的准备。

  他们这群下人的领头羊就是柳嬷嬷,所以白秋只好去问她拿主意。

  “柳嬷嬷,主子刚才说要去乘船摘莲子。这可是要下水啊,况且能坐着摘莲蓬的船太小了,人在上面极易被晃下去,奴婢怕有什么万一……您看?”白秋抬头望着柳嬷嬷,希望她来说说要怎么安排。

  柳嬷嬷对于主子娘娘时不时提出的不按常理来的要求已经习惯了,特别是每当皇上离京之后,这位肯定是要疯玩上几天的。

  不过主子娘娘就是爱玩了点,没什么特意折腾人的坏心思,不是难伺候的主儿。

  “皇上离京之前特地吩咐过我,现在我也给你透一透。咱们不仅要关注娘娘的身体是否康健,更要时刻注意娘娘的情绪是好还是不好。不怕主子折腾,就怕她什么都不愿做。

  主子要是心情舒畅,想做什么咱们就顺着她陪她去做。主子要是兴致不高,心情不美,不乐意动弹了,咱们反而要想办法拉着她带着她去活动。”

  “那我这就去叫人安排。”柳嬷嬷也是赞同主子去玩的,那白秋也不再多想,安排周到就是。

  “现在娘娘想去摘莲蓬,就照她的意思去做。莲花池水浅,出不了什么事。现在天气也热不比冬日严寒,主子就算落水了也不过是换件衣服的事。

  不过还是要多派几个识水性的宫女乘船跟在主子四周,岸上太医、姜茶、厚衣服都提前安排好,万一有什么也好及时处理。”

  “是,还是嬷嬷想得周到,都听您的。”

  五儿不会知道为了她临时兴起的一个念头,暗地里会有多少人紧张行动起来。不过,就算她知道了,这也不是她的错,更不会为了减少别人的麻烦而让自己每天老老实实地在房间里像坐牢一样。

  一直闷在屋子里、做千篇一律的事情容易导致心情不好。日子那么长,她现在又没有工作要做,总要学着自己给自己找找乐子的。

  基本上她的要求园子里的众人都会满足她,行动力还很快。所以吃过午饭,睡了午觉,白秋就告诉她船已经准备好了。

  白秋她们给她准备的采莲船真的不大,就是瘦瘦长长简单的一条。宽不到一米,长不到一丈。黄褐色的船身被桐油漆过,油亮油亮的。船舱里两块竖着的隔板把整艘船分成了船头、船中、船尾三个部分。

  手拿竹竿撑船的小太监站在船头,五儿和白秋则坐在船中间的仓体里放着的小马扎上。只要不乱动,感觉还是挺稳的,应该不会掉下去。

  撑一支长蒿,向荷叶更密处漫溯,在荷花池的柔波里,五儿没有变成一根水草,而是变成了一个快乐的吃货……

  找到一个理想的莲蓬就坐着开吃,一边吃一边把果皮扔水里。取之大自然放回大自然,没毛病。

  “哇,这个肯定嫩!白秋,帮我把剪子递过来……”

  发现了一个长得特别鲜嫩的小莲蓬,好像轻轻一掐就能掐出汁儿来。五儿用手一把薅住荷梗,掰开莲蓬头从中取了一颗莲子出来,放进嘴里咬破表皮,好甜!

  “这个好,里面的莲肉刚刚长成,还是嫩黄色的,莲芯也还是一个嫩黄的小芽,一点苦味都没有。选这种最好吃了。”五儿向白秋传授经验,她从小就爱吃这种。

  “主子慢点慢点,不要站起来,当心站不稳!”白秋把剪子递给五儿,嘴里还不停地提醒着,让她不要站起来,坐着就好,生怕一不小心主子就翻进水里了。

  “给!你尝尝看甜不甜?”

  接过剪子利落剪下莲蓬头,五儿顺手把它递给了白秋。想用美食来让她放轻松一点,顺便用吃的堵住她的嘴,让她不要再制造紧张气氛了。

  荷花的花期很长,从一整个夏天到秋天都在开花。现在还有碧绿的荷叶中都还有不少粉色的花半遮半掩,所以池子里的莲蓬也是有嫩有老。

  五儿今天的目标就是那些刚刚长成、还没有变老、莲芯还是嫩黄的小芽没有一丝苦味的嫩莲蓬。这个需要从众多的莲蓬种仔细挑选。

  白秋就没有她那么挑剔了,只要是白秋的手能够得到的,不分老嫩全部一剪刀咔擦到,所到之处莲蓬全被剃了头,只剩光杆杆立在水中。

  “白秋你怎么都不挑的啊?老的肉不好吃,芯子又苦,吃的话还要去芯了再去吃,好麻烦的。”

  “陈嬷嬷特意叫奴婢帮她剪些老的回去,给您做莲子炒肉和银耳莲子羹。夏如也说了要老的,她要里面的苦莲芯,说是用那个泡茶下火效果特别好。”

  “不是有多余的船吗?她们要是不怕水也可以乘船过来玩啊。看这池子水也不深,乘船应该也没什么危险。以后这几条船就留在这边吧,谁想摘莲子就直接用。”

  也方便她随时上船去水里玩。

  乘着小舟在重重的荷叶里面穿行,鼻间的空气里弥漫着荷叶特有的清新自然香味儿,一阵风吹来,高高低低的荷叶上下翻动,像是舞女翻飞的大摆裙。

  周围的香味儿更加浓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