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养娃记 第264章

作者:溜溜猪 标签: 重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那可得麻烦你了。”

  “不麻烦,顺便的事。”

  单套的房子越小,出租就越划算。

  范大舅现在就后悔了呢,当初建小一点多好,还能多出租一点钱呢,不过看着下半年工价飞涨,范大舅也就不纠结着了,以前一个小工一天十块,瓦匠十五,因为造房子人多,小工涨到了十五一天,瓦匠二十。

  两人聊着聊着就高兴起来。

  杨珍跟范晓娟约好了明天一起去领钱,又跟肖姐等人说,等领到了钱请大家吃大餐。

  肖姐自然是恭维她一番,看杨珍这样还想在这里久做的。

  大丫这样的简直羡慕的不得了,还是杨珍有眼光啊,十年前怎么能想到种地的能发财呢。

  晚上又跟秦江说了会儿话。

  到晚上十点多还是挺兴奋的,虽然秦江不懂她的兴奋点,两万多块钱至于么,可对于范晓娟来说很至于啊,毕竟征收的快乐不是谁都能懂的。

  征收的意义不仅仅是这两万块钱,等到以后村里面规划起来了,原来的居住地就会更值钱,她跟范晓军盖的房子,也会超级值钱啊,到时候大家的生活只会更好了。

  第二天范晓娟起了个大早。

  先是化了个很有仪式感的妆容,借了姥姥的卷发棒给卷成了大波浪。

  衣裳也换成出门必穿的华英厂旗舰大衣。

  羊皮小靴子搞起。

  昨儿跟张烨请了假,今天不用去店里,等到秦星辰起床看见妈妈的时候吓了一大跳。

  “妈妈,你也太漂亮了吧!”

  “嘴甜,有糖吃?”

  “以后都得这样打扮。”范姥姥是个讲究银儿,上下扫了扫,觉得哪里不太满意,大概是眉形,她让范晓娟坐着,亲自给她描眉。

  姥姥一画完,范晓娟再照镜子,觉得这个妆容更适合自己了。

  现在她相信姥姥是血统纯正的民国千金,时尚审美过了几十年都不过时呢,抱着姥姥一阵夸赞:“姥姥化的眉毛真好看啊。”

  姥姥正了正被她蹭歪了的小帽子,银色的小卷发在阳光下泛着一层银光,得意的轻哼:“那当然,那会儿你太姥更会化妆,那一身身的旗袍都是找师傅量身定做的,你瞧着现在的化妆师,那都都批量生产的妆容,姥姥能看上的可不多。”

  姥姥说的上的,那都是后世很有名的化妆师了。

  再给不乖的外孙女扫了个阴影,范晓娟觉得自己整个妆面都立体了。

  这就是化腐朽为神奇手?

  吃过早饭,就往村里头去,才进村子里头呢,范晓珍姐妹就迎了上来。

  用她自己的话说,今天连买东西跟理发的人都没有了。

  晓敏也休息一天。

  跟在两姐妹后面的是杨珍,杨珍也是早早就起来了,请了假,等着去村里头分钱,看着精神抖擞且亢奋。

  “说是九点半开始,拿着户口本领钱,你怎么这么早就过来了啊。”杨珍上下扫了她一眼,觉得小老板娘今天怪好看的。

  范晓娟搓了搓手:“我也睡不着,早上送完秦星辰,就过来了呗。”

  她早上起来的时候还有黑眼圈呢!

  这天也够冷的,但是村里面洋溢着暖洋洋的气氛。

  范晓珍搓着手说:“也不是没见过钱,这回怎么这么兴奋呢?”

  晓敏:“那是你没有尝试过在路上捡到钱的感觉,先是心跳加速,再就是眼睛放光,不光有多有少,总之那种感觉跟看到自己钱包里面的钱是完全不一样的。”

  范晓娟深表同意。

  就是这个道理呢!

  再说住在这个村里的,都是认识几十年的老熟人,大家都发财,大家都高兴,谁不是这样想着的呢。

  见到老熟人多少要打个招呼。

  七婶子。

  八大叔。

  九爷爷。

  村里头长寿的老人也不少,有些老人因为年纪太大,以前被子女嫌弃,现在要领钱了,一个个孝子贤孙都来了。

  杨珍凑在范晓娟面前跟她讲:“那个拿着户口本的是白大叔,他今年八十八了呢,手里头两个人的地,一个人的户口,你看看他儿子,现在跟在他后面像不像小哈巴狗儿一样,就夏天的时候,白大叔生了病,他儿子都懒得买药呢,最后还是闺女借他去卫生所看病。”

  现在有了钱可以分,白大叔的儿子就“孝顺”起来了。

  白大叔身子骨还硬朗,拿着户口本的手稳稳当当:“你跟着我干嘛,我的钱我自己拿着,我就不配养老,不配花钱,你自己没钱吗,户籍人口五口人,家里头的地有三个人的,你哪里缺钱了?”

  儿子恬不知耻:“您年纪大了,我给您保管着,也不乱花你的钱,我搞个小本本给你记账呢。”

  白大叔翻了个白眼儿:“你给我记账,记到爪哇国也不一定,你放心,我没有老年痴呆,也没有精神失常,我的钱,我自己心里有数。”

  他看了一眼不远处,闺女远远的过来了。

  白大叔的闺女嫁的远,在隔壁镇子上,回家一趟要骑车二十几分钟,一周回来给她爹收拾一下,白大叔要不是得了这个闺女的照顾,估计夏天就没了。

  要没了,这地不是成儿子的啦?

  所以说,人都有命呐,他活着,地就是他的,钱是谁的他说了算。

  儿子急了眼:“她一个出嫁女,有什么资格来?”

  白大叔冷哼:“她老子分钱,看一眼都不行,你这么霸道啊?”

  “你……你就是这样,偏心!”

  “不偏你就是偏心,你咋这么能呢?”

  几姐妹都笑了。

  白大叔以前干过生产队长,以前是个厉害人,范晓娟小的时候就记得白大叔的凶悍,全村鲜有的不重男轻女的优良品种,可惜没赶上好时候,改革开放的时候都七十几岁了,再厉害的人老了,都要靠子女,也不能百分百保证自己的孩子一定孝顺。

  范晓珍“嗤”一声:“我妈不是也这样,这几天有事没事过来找我,还说要给我看店,我可不敢让她给我看店,给我把店都抬走都不是没可能。”

  想到大伯娘那个样子,晓敏也捂着嘴开始笑。

  姐妹几个玩笑了几句。

  征收分钱,可真是分出世间百态来了,多少被嫌弃的老人现在扬眉吐气,又像白大叔这样自己拿着户口本的,也有被子女骗到了户口本,现在一脸无奈的看着几个孩子打架的。

  说个不好听的话,有的人穷是因为时代受限,等国家富裕起来了,他却老了,有的人穷就是真穷,死穷,一辈子都愿意去相信别人,在同一个坑里跌到无数次,再爬起来继续跌。

  范晓娟搓搓手:“到底在哪里分钱啊,怎么都跑出来了啊。”

  可冻死她了。

第198章

  晓敏看着外面走来走去的村民,笑着说:“一个个的都在家待不住,九点半去村委会领钱,你看看满村都是到处乱跑的人,就是没见着咱支书吧?”

  不光是支书,村干部一个都没见着。

  杨珍笑:“刚刚我去村部,看见人都在那里呆着呢,都还在算账。”

  她跟范晓珍算是认识,范晓娟搭了桥,杨珍现在在给范晓珍提供蔬菜在超市里面卖。

  范晓娟说:“咱们要不去大舅那边待一会儿吧,这人也忒多了,等会儿领钱又不是谁排在前面谁拿得多。”

  范晓珍指着那边说:“瞧瞧,都打起来了,哎就是分个钱而已,真是兄弟父母都不认了。”

  被打的是个老人,缠着儿子把户口页拿出来。

  这儿子不肯,拉拉扯扯的不耐烦起来,一把就打在老人肩头。

  恰好这会儿村里人都在外面晃,难免被人说三道四的。

  补偿款是一把补贴给村里的,至于村里,是经过很长时间的统计以后,分到户口跟土地上头,报上去了以后,上面审批下来就按照这样分钱。

  村里头因为分钱的事情,打架的不在少数。

  也不是人人都分了家,也有人一大家子都在一个户口本上,有人几兄弟都没分出去,一大家子十好几口人。

  就拿白大爷来说,当初他儿子是一定要分出去的,结果白大爷的户口就自己单分出来了,户口本都在他自己手里,这些钱就能分到老大爷手里。

  四个女人决定找个有暖气的地方待着去。

  别人能扛得住,范晓娟可扛不住,她太冷了,分钱再大的魔力也不能让她在寒风中吹上几个小时啊。

  走到半道上,就遇上杨珍她家兄弟媳妇了。

  老二媳妇一见着她,就问:“哟,大嫂你在这呢,咱爸妈找你呢。”

  杨珍哼了一声。

  她是外地媳妇,本来就不受公婆待见,以前跟老二媳妇关系比较好,上次因为伺候老人的事情也跟男人那几个兄弟闹僵了,现在只是不来往,倒也不是仇人。

  “叫我干啥?”杨珍斜眼睨她:“别说给我分钱啊。”

  杨珍公婆都还建在,算土地、算人头,老两口都能分到五六万,不作妖好好守着这些钱,老年生活也能过得很富足了,兄弟几个撺掇着老人把钱给分了。

  老二媳妇拢过来,对她喜笑颜开:“哪能呢,爸妈年纪还不大,怎么可能把钱分掉呢,就是想问问你这钱怎么花,咱家要不一起开个店。”

  杨珍:“开店?”

  老二媳妇点头:“现在工业园区都开到这里来了,咱家要不一起去路边开个饭店,咱妈以前做饭的手艺,养活自家人肯定是没啥问题的,你看看你们要不要也一起?”

  呵。

  杨珍在城里打工的事情,村里人也都知道。

  老二媳妇也眼馋很久了。

  大家都是打工,杨珍这一个月工资加分红再加卖菜的钱,可比来村里租房子住的大学生富裕多了,杨珍琢磨着,拉她入伙,估计是想学张烨的经营方式,可她不想开店啊,她就想盖房子。

  钱嘛,每家都能分好几万,开个小饭馆要多少钱?

  还用得着让她入股?

  杨珍直接拒绝:“我现在在老板娘店里干的好好的,不想出来自己单干,我这钱还想留着翻修房子呢,这房子当初盖得简陋,一到下雨天还在漏水,再不翻修这几年怕是要塌掉。”

  当初结婚,两老的说儿子们结婚谁都不帮,以后养老也不找儿子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