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养娃记 第262章

作者:溜溜猪 标签: 重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那你们这的人不都上食堂吃吗?”范晓娟啃着苹果,看着附近的人流。

  “以前都吃食堂,也不知道是不是咱们小时候国营食堂做的好吃,还是现在大师傅们都退休了,咱小时候吃食堂就觉得那菜都超级好吃,现在吃就没啥感觉了。”张悦然嘀咕。

  “嗨,你也这样想啊,我看是咱们现在的日子过太好了啊!”范晓娟啃完苹果,到处都找不到垃圾桶,只能搞张纸巾包着,又塞进口袋里:“咱们小时候能吃什么好东西,我记得我姥姥给我烧个鸡蛋吃,都能高兴好久呢。”

  “而且我跟你讲哦,附近有几个厂都是男的,他们下班了最喜欢买点酒菜回去吃,下酒菜最好卖了。”样样都符合张烨说的。

  “下酒菜不错啊,卤味下酒最好了。”范晓娟心说这可真是一块风水宝地,自己怎么没发现呢,不过这样的心思只是一瞬间:“你可以做点赠品,什么花生米啊,菜豆啊,开业期间搞个活动,要么是打折,要么是消费满多少有东西送,送的玩意儿质量也要能保证,就是能让人觉得沾到实惠了就行。”

  这会儿人都老实,搞这些花头的都少,爱占便宜的却不少。

  有了范晓娟的建议,张悦然把消费群体瞄准大工厂的那些喜欢喝酒的臭男人们,以及从学校出来的小学生身上。

  臭男人们喜欢下酒菜,小学生喜欢吃点小吃,凉拌粉丝,凉拌海带,装在油纸上面用小手儿捧着吃,都可以,主要是走量,另外就是要搞得干净卫生。

  范晓娟一直强调卫生。

  安全,跟卫生,是最最最重要的。

  而且这个地段是选得真好呀。

  这样说吧,这个地方的人,要去晓烨家买东西就有点远了。

  张悦然开店开在这个地方,既可以把这边生意给辐射了,又不会影响到总店的生意,在当初建议做加盟的时候,两人就做了辐射范围图,方圆三公里内,张烨不会再授权其他的店了。

  这样一来,也是对加盟商的负责。

  晓烨家给加盟商提供一部分的原汁老卤,卤料包,以及学习制作方法,开业前半个月,可以提供上门指导,这样也解决了新手开店各种不懂的问题。

  确保了店的租金问题,接下来就是签合同。

  范晓娟找来了两份格式合同,叮嘱张悦然要走合同流程,一份是跟房东签署的,一份是跟总店签署的。

  跟房东签署的合同里,包含了租客跟房东的权益,比如说多久以内,房东不能收回店面,租客必须履行的责任和义务。

  跟总店签的合同,也是专门咨询过律师的,合同里面也同样规定了权利跟义务。

  合同签完,就是装修,招人。

  因为开在自家大门口,张悦然对这一代挺熟悉,招人也进行的很顺利。

  刚开始就招一个,等生意上道了再说。

  因为住也住在娘家,孩子现在是姥姥带着,接送回家都很方便,计划就在明年元宵节开业。

  范晓娟建议她。

  “做灯牌,很大很亮的那种,找广告公司做,过年的时候每天晚上都亮着,宣传广告提前打出去。”

  因为要开店,张悦然最近忙的要命,压根没心情管别的,更没有时间去管三姑六婆的闲言碎语,看着女儿这样努力的改变生活,被“啃”的张爸张妈也把心放进了肚子里去。

第196章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真是让人一言难尽。

  郑蓉代表郑家找到了张悦然,首先承认了她哥哥这么多年来对嫂子隐瞒过财产,其次就是表达了歉意。

  思来想去,可能觉得这钱给姓王的吞了,还不如给嫂子分掉了好。

  郑蓉在张悦然新店门口找到了她。

  张悦然身上穿着一身灰扑扑的衣服,盯着店里面的工人拆拆装装的,这店在这一带开了十几年,原身是个国营小商店,后来国营厂改制了,让老人承包了,才有了现在的小卖部。

  地方不大,但是因为装修都是十几年前的了,老人承包以后也没有做太大的改装,一拆开看才发现柱子都朽了。

  从基础建筑都要重新来过,有时候张悦然还要亲自动手。

  “我哥哥之前是猪油蒙了心,那也是因为嫂子你太优秀了,他心里没有安全感才这样的,事情都闹到了这个地步,哥哥愿意把大部分财产都留给你。”郑蓉没少恭维她:“除了单位那套房。”

  张悦然挑眉,她最讨厌跟郑家那群人打交道。

  以前是,现在也是。

  满肚子的心机跟算计,这次又耍什么花招啦?

  郑蓉几兄妹都不是好相与的,尤其是郑蓉,最开始没少跟她起冲突,原因是以前郑强处了个女朋友,对方把他给飞了,隔了几个月以后郑强跟张悦然开始谈恋爱,郑蓉就找到张悦然,讽刺她是个城里傻白甜,是个小三。

  郑蓉就是一个这么自我的人,从不会理会别人怎么想,她只要她自己怎么想。

  她可不相信郑家人会这么好说话。

  不过这次郑蓉是真心实意的来找张悦然。

  “我爸爸也不知道是怎么被猪油蒙了心,非要把钱给那女人,我们几兄妹肯定是不肯的,我哥哥说,大家一起把存在我爸爸那里的钱讨出来,房子归你,钱大家平分,账目就这样平了,我哥哥借的钱他去还。”

  商品房自然比集资房值钱,张悦然再一次挑眉。

  “我知道你肯定怀疑我们不怀好意。”

  郑蓉也没有办法了,那女人手段了得,不单单拿走了一半的房子,以及郑父手里头的存款,甚至以保姆的名义跟郑父签了雇佣协议,郑父自称没有自理能力,非要有人照顾才能活下来不可。

  郑家几兄妹则准备告王华欺诈。

  明明之前自称跟郑父结了婚,房子还写了一半是她的名字,现在说是雇佣,到底哪一种才是真的,郑父这是魔障了,自己的儿女都不信,下定决心要跟王华厮守终生了。

  郑家兄妹几个多说几句,就红了眼,双方眼看就能打起来。

  有了郑蓉坦白,以及老郑的配合,财产追溯起来就快多了。

  郑强也同意了离婚。

  他看得出来,张悦然对他冷了心,再拉拉扯扯的没什么意义,因为买房造成的外债他背了,算是对张悦然的补偿。

  张悦然迅速跟郑强办了离婚协议。

  王华白忙一场,什么都没捞到,找一个夜黑风高的晚上就走了。

  没有了房子,一个月五百块老头子就想睡她?

  想得美呐。

  郑父到死都不相信王华是个感情骗子,一直埋怨几个孩子心冷逼走了王华这又是后话了,总之张悦然跟郑家撇清了关系,在利益的驱动下,郑家原本铁板一块的亲缘关系也正式告罄。

  腊月之前,范晓娟接到了一个电话,村里面也有好消息。

  这事儿她没往外面说,等村里正式的消息下来,范晓珍在电话里面汇报:“村里拆迁的分配下来了,责任田不是收回去了吗,有责任田的一亩补一万五,户口一人补五千,咱们家有我一个户口,责任田一亩两分地,能补两万多呐。”

  拆迁这档子事儿,是跟范姥姥,范晓娟三姐妹有关,晓珍晓敏两姐妹因为户口没迁走,也能补贴两万多,姥姥也是两万多。

  范晓珍打听好了消息,第一时间就跟范晓娟汇报,语气里面带着些许亢奋:“当初我妈非要跟着我爸随迁,迁到单位里头去,现在好了,又眼馋我的拆迁款,专门跑过来找我问呢。”

  早几年,有城镇户口就意味着有工作,范大舅以前在学校里面教书,王秀云死缠烂打的非要把户口转城里去,当初还花了不少钱走关系,后来也确实等到了学校有工作名额,在食堂做勤杂工。

  王秀云刮了一个月土豆皮就受不了了,白瞎了当时转户口浪费的几千块钱。

  后来范晓珍读大学出去,学校在周边省,并不强制转,范晓珍不想转走京市的户口就没转。

  结果好了,现在拆迁还轮到她了。

  晓敏是因为家里重男轻女,给晓龙买了户口没给她买,现在也好了,她也有两万多可以分。

  责任田是早几年集体分的,面积都差不多大小,三姐妹分到的钱也差不多。

  “姐,你知道吗,消息传出来,我妈第一个就跑来找我借钱。”说是王小舅现在被关起来了,家里面欠了几十万,还掉一些,王小舅的罪过就小一些。

  范晓珍当然不肯呐:“我跟她讲,当初那三万块钱我还没讨呐,我舅舅现在被关起来了,也还不起,我估计这账就烂了,我跟她讲,再找我借,信不信我也去报案,还给他填上一笔。”

  王秀云不知道,这会儿走私案可是大罪。

  加上经济案,也就是二十年跟十九年半的区别。

  王小舅势必要将牢底坐穿了。

  刘幺姑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让人宽限几日,可这有什么用,判刑还主要是判走私。

  刘幺姑又想了个损招,要王秀云去顶罪。

  王秀云才不肯呐。

  范晓珍笑的前仰后倒:“我妈头一天还为弟弟来借钱,第二天我姥姥跟她讲,劝她替我舅舅坐牢,好在我妈没昏了头,真的慷慨赴义去坐牢,不过这下可把我妈给气坏了,跑回来跟我一把鼻子一把眼泪的哭,想要跟我爸和好呢。”

  现在想起范大舅的好了。

  一个月固定工资四百,加上绩效奖金,以前盖的房子还没晾好呢,就让人早早给定了,一共盖了四层楼,有三层半都拿来出租了,一共七套房,都是大两房,年底租金还涨了价,一套一百块不少人抢着要。

  最初范大舅本来打算留着一楼自己住的,最后又分了一半租出去住了。

  他本来想着自己住在保安室,全都租出去的,让范晓珍给拦住了,她还要住的呐。

  一百块啊,一向节省的大舅都肉疼。

  当初盖房子要不是没钱,真该往高了盖,不过以后再往上加也成,下地基的时候就按照范晓娟的建议,按照至少六层打的地基,顶楼也不是扑的青砖,而是平台,平台上面现在给租户晒被子,以后有钱了直接往上面加就是,非常方便。

  最后,年底租出去的房子,租金还都比年中略高,原因是年底大家的收入又增长了。

  范晓娟说:“啊,租金还涨了呀。”

  “这一到年底,什么都涨,工资也涨了呀,这几年工资涨得飞快,津津跟我讲她一个月都涨了一百。”范晓珍现在跟津津成了好朋友,津津还带来山东大葱给范晓珍,范晓珍则把夹着生蒜吃面的方法分享给了津津:“幸好当初你装修的时候,我们也一道把瓷砖买了,我同学说现在都涨价啦,现在就是瑕疵砖,也至少涨了五成的价格,现在厕所铺个瓷砖,都成了租房的主流了。”

  这风气是从范晓娟这里带起来的。

  单套单卫,卫生间和厨房配厕所,现在是白山村最流行的出租屋装修模式。

  对对对,还有暖气呐。

  冬天通了暖气,从一楼到六楼都供暖,租客没有不说房东厚道的,集中供暖现在只有城里搞呢,农村的房子谁还搞暖气管道呐。

  一个冬,烧掉的煤都是一车车往家里运。

  租客们也享了福,现在谁还会稀罕一个月那点子暖气费呢。

  暖气费是阶梯收费,离锅炉最近的二楼最贵,越往上越便宜,到顶楼煤气费差不多就是二楼的一半价格,那暖气的效果也是直接打五折不止的。

  至于当初舍不得花钱,住在顶楼的那些都后悔死了,人家在家穿个羊毛衫就成,顶楼的就要加个薄棉袄,不过就是这样也比外面舒服太多了,天天有人跑楼下问范大舅有没有人退租,想往下面儿搬。

  可这寒冬腊月的,还真没人想要搬走,去住那没暖气的房子。

  范大舅本来没打算给自家房子装暖气片的,最后也加装上了。

  结果后来来找租房的那些租客都鬼精,来这里看房子先看看卫生间厨房,再就是问暖气片,一看见配套齐全,下定金的时候都不带含糊的。

  当初范小舅图便宜,还吐槽过范晓娟傻,给那些租房的人搞那么好干啥?

  后来发现人家房子是修的小,成本还高,但是租出去能租很贵啊,精明的范小舅算了算平方米价格,才发现自己是贪了小便宜,吃了大亏的那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