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胡同养娃记 第157章

作者:溜溜猪 标签: 重生 爽文 年代文 穿越重生

  种菜、浇水、上肥,这孩子样样都能来。

  她想起之前杨珍问过的,菜能不能卖给店里的事,随口问了一句:“你家里种的菜挺多,怎么不卖给老板娘?”

  她今天来也没有想过把建房子的手续办好,只是想在村里看看。

  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带着她跟哥哥搬出去住,后面一直都没回来,等到母亲过世就是安葬在村子里,每年过年过节或者是忌日才会回来祭拜,一般也就在村子里转转,对这里其实并不是很了解。

  就地理位置来说,是相当好的一片地方。

  以后附近会建奥体公园,附近还有几个大学,虽然现在看着就是很普通的村落,但是附近也有不少小工厂,因此村里的外来人口也比以前多了。

  杨珍摇头:“我哪好意思呢,说不定老板娘还以为我是要强卖给她呢。”

  带着山里人的淳朴,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被人卖了都还在给人数钱的性格,相当绵软。

  所以说,之前方家那几个兄弟才能欺负得到她。

  “你自己不跟老板娘讲,她怎么知道你种了这么多菜呢,她又不是你肚子里头的蛔虫,回头你带点菜去店里,就问问她要什么,要的话你就每天带一点去店里,不要也不碍事。

  杨珍眼睛一亮:“这样……可以吗?”

  范晓娟跟着她往里屋走,反问:“为什么不可以,你又不是白问她要钱,可以就可以,不可以也不会影响咱们的关系,左右她也要买菜的是不?”

  这样一想也是,杨珍决定明天去店里的时候一样带上一点,如果老板娘没问起她来,她也就不提这回事。

  吃过晚饭,杨珍就陪着她去村里转了转,按照范晓娟的说法是看看情况。

  这个村子挺大,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建筑物,旧式的房子在一边,新式的楼房在更远的地方,因为杨珍家里的房子选址时间比较近,就靠近新房子那边,范晓娟从小就没在这边生活过的关系,对这里也很陌生,几乎村里的人都不大认识她,就连她自己对这里都不熟。

  “你小时候都没在这里住过?”杨珍好奇问。

  “这里是我姥姥家的宅基地,后来留给我妈了,后来留给我,可我现在自己都找不到在哪,你给我指指路,我记得我家门口好大一个水塘子,门口子还有一排大柳树,柳树就种在水塘自边上……”

  “呀,女娃娃也能得家里的房子呢。”杨珍惊掉了下巴。

  “怎么不能?”范晓娟就是不喜欢她的这种思想,因为自己是女的,就矮了男人一头:“留给你的就是你的啊!”

  “就是觉得你们城里人那思想都,都挺那啥。”叫开放,杨珍到现在不会讲,城里人还给姑娘分房子,在他们老家,父母都说儿子养老,所有都要留给儿子,但是生病了只会叫姑娘回来伺候。

  问就会说是:“你兄弟哪里像能伺候人的?”

  那个时候杨珍只会觉得委屈。

  可委屈有什么办法,父母老了,病了,你也不能不照顾他们,习惯性的说养老靠儿子,也其实就是身体好的时候跟着儿子们住着,等老了动不了了,好了养老轮着来,这回就轮到闺女了。

  千百年来都是这样过来的,杨珍也习惯了这种套路跟思维模式,要想让一个人的思想转变过来就很难,尽管觉得父母这样对自己挺委屈的,可等到“杨珍们”老了的时候,还是会重复上一代的操作。

  杨珍到现在还没从这种观念上转变过来。

  但是有什么关系呢,她已经学会跟公婆家里说不,已经是很大的进步了。

  她可越来越佩服小老板娘啦。

  村子很大,现在天也越来越黑,找了好久都没有找到范晓娟家的位置,两人在树底下坐了一会儿,范晓娟说:“我自己还真弄不清位置,改天再来找吧。”

  从城里来这里没车,从这里去城里的车倒是很多,每天晚上在附近的工业园门口都有很多返程的出租车,那是从城里过来的,回去得跑空趟,叫个车也不贵。

  就是得等。

  两人等了一会儿,杨珍自言自语:“你说前头有水塘子,水塘子边上又种着大柳树的我也知道一户,可是那户现在正在起房子啊,应该不是你家吧,可是你要是说村里还有没有别的地方还有那么大一块地界儿了,还真没有。”

  起初只是她自己默默嘀咕,可范晓娟觉察出不对劲来了。

  杨珍在这村里住了好几年,就算村子再大,也不可能有她找不到的地方。

  范晓娟眼皮跳啊跳。

  心里头涌出不详的预感出来。

  她握紧杨珍的手就问:“你说的那个地方,带我去看看。”

  虽说她自己都找不到地方了,可村子就那么大,真走到那一片,看看周围的环境了还有印象的,早几年范妈还在的时候,也会带着他们过来瞧一瞧,那个时候老房子还没塌。

  小时候她还在村里住过几年的!

  也就是这几年,范晓军调去外地执行任务,回来时间又少了,两兄妹才很少回来村里面瞧瞧。

  这样说起来,都好几年没去自家房子那处看看了。

  杨珍看她脸色变了变,嘴里嘀咕道:“不会吧。”

  怎么不会,农村人宝贝土地,为了争一点土地,可是能扛着锄头上阵的。

  饶是杨珍这种看起来弱不禁风,又憨厚朴实的女子,要真动了她的土地试试?

  “你带我去看看?”

  “这都晚上了,发现了啥你可不能冲动啊,冲动是那个什么……魔鬼。”

  “嗨,我知道,我就想去看看,万一真有人在我家宅基地上面动了土,也得确定以后再想办法呢。”

  于是杨珍带着范晓娟,往她记忆中的那里走。

  北方地方,水资源本来就稀少,一般村落都是沿着水而建,像杨珍家恰好能打出来那么一口甜水井在京市就更稀罕了,白山村这一带的风土比别处就好,村里至少有一半人家都有自己的甜水井,像范晓娟家门口有个小湖,就更好了,洗衣服什么的都比较方便,夏天的时候孩子们还在水里摸螺蛳。

  就算是现在,也是很好的一片地方。

  按照记忆,杨珍拉着范晓娟走到一块地方,老宅子那一片都是老房子,现在看着怪瘆人,不过村里也给很多老宅子批了重建,所以一路过来都是盖房子的工地,这会儿还有好多扛着工具下班的工人。

  杨珍把她拉到一个地方就问:“小老板娘,你瞧仔细了,是不是这里?”

  月色映照在水面上,还能听见潺潺水声,水岸上几颗大柳树迎风摇曳,柳树旁边还有颗榆树,很多年前范晓娟还爬上去打过榆树钱,这些记忆的印象太深了,她家门口就正对着第三颗柳树,可走到那边却发现,那一块已经被人拆了。

  现在是块工地。

  范晓娟给狠狠擦亮了一下眼睛,再看一眼,确认这里的确是工地,原来的破房子已经被人拆掉,有人已经开始在她的地基上面盖房子了。

  神特么好大的胆子。

  冲动是魔鬼,冲动是魔鬼。

  杨珍一把就拉住了她:“你先别着急啊,咱们找人先问问,万一咱找错地方了呢,你也知道我是个外地媳妇,我对村里不熟的。”

  范晓娟努力压制住怒火,心说我还不至于。

  这要真被人毁尸灭迹了……

  几十年的生活经验告诉她,这种事情可不能两个女人来闹,人家杨珍好心陪她过来,也别给人家惹上什么麻烦,她跟杨珍两人往旁边走,终于找到了一户人家打听。

  老爷子吃过晚饭,拿着个大蒲扇赶蚊子,坐在大树底下乘凉。

  两人这一走近,老爷子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哎哟,这不是亮子媳妇嘛,这阵子怎么总没见到你在外头摆摊了,你家老二还说你是出去了呢。”老头是认识杨珍的,一开口就说个没完,从方亮说道方亮他娘,又可惜小意这孩子,估计是不知道小意的名字,管他叫“黑娃”。

  “大爷,我找你打听个事情,就是旁边的房子,你知道什么时候开始重建的吗,谁在上面盖房子的?”这大爷家就住在范晓娟家旁边不远,村里头的事情都传不远,这种事情不用怎么打听一下子就能打听出来的。

  “你说瘦娃子家的房子啊。”这大爷估计记性不好,讲人名都是按体型特征。

  范晓娟回忆了一下,似乎她大舅就是个瘦子,她点点头:“范铭成,您记得他吗,高高瘦瘦的,个子很高,以前很瘦的。”

  后来年纪大了,像个发面馒头一样的也发起来了。

  老人回忆了一下:“你是瘦娃子家什么人?”

  范晓娟:“我是他外甥女。”

  老人摇着蒲扇,一边赶蚊子一边说:“你说瘦娃子家我还是有点印象的,以前你外公是个大地主嘛,解放前闹了一场饥荒,把地都分了,这不搞运动那几年所有人都倒了霉,就你们家没什么事,还是你外公厉害啊……”

  一扯又扯远了……

  范晓娟不得不把老人的话头从天马行空楞是扯到正轨上:“大爷,就是他,他是我外公,七几年的时候才过世呢,您还记得他不,我就想问问,我们家这块地基——”是谁在盖房子啊。

  老人:“哟,原来是你啊,可怜你外公,就没赶上好时候,你外婆那个时候生了三个孩子,每天饿得嗷嗷叫,要不我说你外公有本事呢,土地他是没留下来,可是他留了大黄鱼,解放后藏起来了,后来挖地三尺死活啥都没找出来,你舅舅他们就是分了那个钱,去南方做生意发了财的。”

  范晓娟:“……”那是我外婆偷摸摸的留下来的,这老头子在外面吹牛,可从不说自己没本事,败光了家产。

  陈年往事了,当初舅舅们拿走的钱不少,她妈才拿了个最不值钱的地基。

  可如今风水刘轮转,地基也值钱了。

  以后只能更值钱。

  老人絮絮叨叨的说起来没完,杨珍都开始扶额了。

  范晓娟:“那您老知道不知道,这房子,不是空了好多年嘛,怎么就突然有人盖起房子来了呢?”

  老人一拍大腿:“可不就是说嘛,这是前段时间瘦娃他媳妇娘家人来了一趟,还办了个手续,说是要盖房子,原来的宅基地登记手续弄丢了,找大队部重新搞了一个,弄了好久呢,这不才挖地基,你看看那一车车的石头,那都是从山上运下来的,填地基的。”

  范晓娟:“……”

  好的我明白了。

第115章

  范晓娟给气的不轻,可转念一想,有人连地基都给她打好了。

  呵呵,白捡的地基她还看不上呢。

  这会儿农村房子盖得都不高,北方天气冷用毛石基础做地基,像眼前这栋房子,门口堆满了从山上运下来的石料,应该就是用来做地基的石头。

  以前人盖房子用石料错层搭建,缝隙中填入砂浆,经济实用,那叫毛石基础,跟钢筋混领土不一样,这种地基便宜,也抗冻,还不贵,但是盖不了多高的楼。

  因为石料和砂浆要比钢筋混领土便宜很多的缘故,农村盖房子大多数都是用毛石做基础。

  可这样的房子盖不好,顶多五六层楼。

  范晓娟盯着自家的院子看了半天,酝酿了一会儿,憋足了火才走。

  秦家小楼里,韩星辰哼哼唧唧。

  想留在奶奶家,又想跟着爸爸回家。

  为什么要给六岁大的小孩子这么难选的问题呢。

  说是准备过夜的,可是看到爸爸过去吃晚饭,走的时候韩星辰就可不愿意,看见爸爸骑着小摩托要回去,一阵风一样就冲出来了。

  抱着爸爸的腰就不松手,活生生弄出来个生离死别的既视感:“爸爸别走。”

  孩子看着就挺可怜。

  袁桥跟秦老也跟着出来:“要不晚上就睡这儿?”

  床都铺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