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成了开国皇帝的独女 第113章

作者:興昭五 标签: 女强 穿越重生

  萧宁步入正堂,一眼看见满堂的人,可以感受雍州的发展。

  从前这正堂之内,不过寥寥几人罢了,如今一眼望去,好些都是萧宁不认识的。

  “小娘子。”见到萧宁,雍州旧人眼中闪烁欢喜,不约而同朝萧宁作揖。

  早已对萧宁闻名久矣的人,终于得见萧宁庐山真面目,打量的眼神落在萧宁的身上,透着审视。

  萧宁落落大方的任由他们打量,不失礼数地同众人还礼,“诸位有礼。”

  一如从前懂礼周全,叫人看得心中甚喜。

  “将军,今日所议大事,小娘子参与,恐有不妥。”可是,总有人不识趣,更想借萧宁名扬天下。

  萧谌和顾义亲亲密密的走入正堂,万万没想到,尚未得得及坐下,竟听到有人置疑萧宁的出现,萧谌眼中闪过一道冷光,“何来不妥?”

  言语中的冷意,提出不妥的人浑若不绝。

  “毕竟男.女有别,纵然小娘子立下大功,亦不可有违礼法。”那一位开口的是位削瘦的男人,50来岁的模样,出口都是礼法。

  “如今这天下还有礼法吗?某竟不知。”一向很少作声的许原,一脸困惑不解,讨教似的接话。

  “犯上作乱弑君者为众人所拥戴;力挽狂澜,求万民于水火之人却被尔等以规矩礼法所困。这就是你们的礼法?”许原问而自答。

  出生寒门的他最是了解,所谓的世族,最擅长莫过于拿所谓的礼法压人。

  可这些人,恰恰自身最无视所谓礼法。

  “区区贱民也敢对我们指手画脚,难道将军置若罔闻?”羞与寒门为伍的人,气愤的叫嚷,拉上萧谌,望萧谌为他们主持公道。

  萧谌能如他们所愿?

第63章 求贤令不妥

  事实证明,有些人太过想当然。

  以为萧谌出生世族,同他们浑然一体,沆瀣一气,视寒门庶士为贱民,羞以之为伍。

  “阁下可知各州内我萧氏所昭示天下之求贤令?”萧谌一直忍着,等的就是一个机会,一鼓作气把这些自以为了不起,实则欲壑难填,得陇望蜀之辈拍老实了。

  不出萧谌所料,萧宁一旦归来,站在这些人的面前,无论萧宁立下多少功劳,这些人争于杀鸡儆猴,企图掌控萧氏,必然会利用所谓的规矩礼法,逼迫萧宁从今往后不得再染指政务。

  求贤令一事,萧宁不仅请在冀州内推行,雍州乃至刚得的青州,早早将求贤令昭示各地,志在得贤。

  “凡天下有才者,不问出身,不问年龄,不问男.女,文能安天下,武能定乾坤者,萧氏皆用之。所谓规矩礼法,难道你欲我萧氏失信于天下?”萧谌出言质问,极其不善。

  “将军,此求贤令多有不妥,望请将军收回。”有人跟萧谌杠上了,明摆着已然看出萧谌并不想改所谓的主意,不依不饶地提出过分的要求。

  萧谌冷笑着,果然,以礼相待得让人以为他们萧家,他萧谌是由他们任意摆布的人。

  撤回求贤令意味着什么,不过是从今往后,天下依然由世族把持,朝堂之上,官位世袭罔替!

  那跟大兴朝有何不同?纵然天下得以太平,用不了多久,定再次被他们搅得不得安宁。

  “有何不妥?”萧谌一个眼神扫过萧宁,萧宁立刻收到,反问一句。

  “取士以才,罔顾德行,有违大兴多年以德取才之道,若叫无.耻小人借此上位,如何是好?”萧宁有问,立刻有人接话,眼神若有似无的往萧宁身上瞟,越发瞧萧宁不顺眼。

  萧宁不以为然,唯问:“何谓德?”

  此言一出,一众人都等着,萧宁道:“临阵能制胜,不使将士枉死是德。

  “治国能安民,不使百姓受冻馁之苦是德。

  “至于那些坐而论道大言欺人,只会摆架子装清高的伪君子,无实惠于家国百姓的伪君子……”

  言及于此,萧宁扫过一群人,“雍州,没有那么多钱养闲人。”

  这一刻,萧宁万分感谢曹老板,《求贤令》是他所作,《军师联盟》,编剧这话由曹老板说出,应时应势,她引用而来。怼得人脸色发青,偏无可反驳。

  此言一出,瞬间拔高求贤令的标准,同时也堵住一群意图左右萧氏,坐而论道,不做实事的人,且让他们都把嘴闭上,少说话。

  萧谌那是相当满意,给了萧宁一句赞赏的眼神。

  果然知父莫若女!萧宁早知道萧谌对眼前的这些说三道四,如同三姑六婆般的长舌妇十分不满。

  只是作为雍州的主心骨,当面下场怼人影响不好。别的人吧,纵然萧谌有心也不能说太直白,也就只有萧宁收获萧谌一个眼色立刻心领神会。

  “在场诸位,有谁能如我儿,京城危难之际,力挽狂澜,不使朝中官吏因韩氏叛乱而亡?又有谁能助我安定雍州,拿下冀州、青州,安民抚恤?”萧谌那是相当配合,应着萧宁的话音落下,细数萧宁功绩立刻追问。

  想把萧宁赶出去,在场的哪一个拍着胸膛跟他说说,比得上萧宁?既然他们没有这个能力,又有什么资格对萧宁指手画脚。

  提出意见的人被这父女齐出手,怼得心里发苦。

  余光扫过一旁的玉嫣,毫不犹豫的转移战火道:“此女又有何资格在此?难道她也如小娘子一般?”

  撼不动一个萧宁没关系,至少也得找回场子,比如就该把萧宁身后的人,能驱逐的就驱逐。

  “告诉他,你为什么有资格出现在这?”萧宁不紧不慢的朝前走,立在萧谌的左侧。

  萧谌意示人为萧宁拿上蒲团,萧宁跽坐下,父女二人皆居于人上,明明跽坐着,其余人皆站着,偏却让人觉得,他们父女居高临下俯视于人。

  玉嫣骤然被盯上,早有意料的人听闻萧宁一句话,低眉垂目的应一声唯。

  随后转过身,迎对发出质问的人,玉嫣不慌不忙地道:“上月初九,曹根以五万兵马入兖州,意图夺回冀州。小娘子先发制人,盗其粮食,得以不战而溃其兵。

  “徐州安氏,上月十二,出海欲盗青州之盐,小娘子领军而出,大败安氏......”

  玉嫣说起一件又一件的事,都是在众人无所察觉的情况下,萧宁无声无息的解决掉这些明争暗斗。

  “皆是小娘子之功,同你有何关系?”听了老半天的人质问一声。

  这回玉嫣不作声了,萧宁在上张口道:“我能先发制人,皆因消息灵通。她,是执掌各方消息的人。”

  换句话来说,玉嫣纵然没有明面上的大功,可是萧宁所立的战功,能不战而屈人之兵,甚至先发制人,大部分都是因为玉嫣能够得到这些消息。

  其实原本各方的消息渠道,萧宁尽交由瑶娘执掌。瑶娘观玉嫣行事,以为玉嫣的身份和环境也适合参与此事。

  故各方消息传来,玉嫣亦了然于胸。

  此时娓娓道来,何尝不是在无声的询问,这等功劳,你们以为不重要?

  刺探消息的事,在许多人看来都是上不了台面。可是消息灵通带来的便利,观萧宁行事便可明了。

  “肆意打探消息,不可取也。”果不其然,立刻有人指责这一行为,引得萧宁嗤之以鼻。

  “阁下一再质疑,以为我不该入正堂议事,她无资格在此,不知阁下自入雍州以来,有何成就?”给脸不要脸,真以为天下人人得把他们供起来?

  ]

  哪怕要供人,你要是有真本事供也就供了,既无本事,只懂得坐而论道,大言不惭,更想对雍州指手划脚,你算什么东西?

  这回直接问到人的痛楚,惊的人抬起手指向萧宁,“小娘子是瞧不起我?”

  “正是。”问出口的人,决想不到萧宁竟敢附和。言语真诚,神情真挚。一脸都是如你这般无所作为的人,哪来的脸敢在这儿质问人?

  “将军难道就不管管?”被萧宁气得七窍生烟,偏又说不过萧宁,这时候能做的当然是找萧宁的家长。

  “我儿所言,有何不妥?阁下自入雍州以来,对雍州诸事指手画脚,偏无所作为。难道我该为了你一个无所作为的人,斥责为安定我雍州呕心沥血,费尽心血之人?”萧谌适时的表明态度,彰显他的务实风格。

  但凡你要是做出丁点利于雍州的事,在这指手画脚,萧谌和萧宁会忍了。

  偏偏一事无成,白眉赤眼的在这儿要求萧谌赶这人,赶那人。萧谌要是听了他的话,不知要寒了雍州多少人的心,萧谌有那么傻?

  “将军竟如此偏袒!”瞠目结舌的人自是全然想不到,萧谌竟如此偏袒。

  “若你能安定雍州,开疆拓土,力挽狂澜,而不是坐而论道,无所作为,我定偏袒于你。”萧谌毫不掩饰他的偏袒,他倒要看看这天下谁能就此事指责于他。

  气得胸口阵阵起伏,几乎要厥过去的人。颤着手指向萧谌,“目无礼法,颠倒阴阳者,吾羞与之为伍。”

  “无所作为,偏又喜欢挑拨离间,排除异己,贼心不死之小人,好走不送。”萧谌攒了许久的气,终于借此机会全宣泄出来。

  那一位本以为能在最后掰回一成,不料又被萧谌狠气了一记,差点没昏死过去。

  “从今日起,若非论保国安民之事,以家世出身常议何人当用,何人不当用,自不必前来议事。”萧谌觉得不够,准备了这许久,他可不是为了对付一个人而已,理当杀一儆百。

  “同为世族出身,我清楚你们所思所想。然雍州之安定,非尔等之功,入我雍州,若我行事有损家国天下,罔顾百姓,尔等可指出。处处以出身质问我何人当用,何人不可用,恕我不能容。”萧谌扫过在场的人,这是他第一回 在众人面前昭示他的用人之道。

  “将军英明。”作为寒门庶士出身的人,得到萧谌明白的表态,于雍州流言四起,各地世族纷入雍州,不断处处彰显他们的出身高贵,同样也在排挤寒士。

  不少人心中难定,毕竟不能确定究竟萧谌面对世族涌入,是否将弃于他们庶士。

  现在,萧谌当着众人的面表态,寒门庶士自是欢喜,连忙朝萧谌作一揖。

  “将军英明。”不以出身用人的可不止一个萧谌,于雍州之内,见雍州风气开明,任人唯才,多少人心之向往。

  萧谌满意了,至少大部份的人总是讲理的,独独小部份的人不要脸还不讲理。

  “请他出去。”这时候孔鸿站出来,表明支持萧谌的态度,请那一位一再质疑雍州行事的人离开。

  被萧谌当众表明不欢迎,让人深受打击,面上难堪,有心想想回场子,这时候谁理他了?

  “请!”有孔鸿出声,其他人哪怕说着一个请字,态度亦表现出不欢迎。

  都到这个地步了,还死赖在这不走,徒让人笑话罢了。

  那人冷哼一声,拂袖而去!

  萧谌扫过其他人,倒是有不少蠢蠢欲动,还想做声的。总算有聪明人将人拦住,若是不想如某位一样落得颜面尽失的下场,最好安安静静。

  杀鸡儆猴的效果那是相当的好,萧谌满意于一群人都安静了。

  无人再因萧宁的性别问题,置疑萧宁不该出现在这儿。

  “我儿辛苦。”骂完了人,萧谌还得当着众人的面道一声萧宁辛苦。

  “能为天下尽心,为阿爹出力吗?不敢言苦。”两人一唱一和,显然并不想气氛一时停留在方才的事上。

  “青州初平,可好?”萧谌再接再厉,这时问起青州的事,何尝不是在无声的提醒在场的众人。

  雍州的地盘得以扩大,不再局限于雍州,萧宁劳苦功高。

  “青州内一切安好,有赖简将军相助,一切顺利。”萧宁不会把功劳全归到自己头上,简明虽然是新附之人,但的确配合萧宁行事。

  “甚好甚好。既是一心待我们之人,当厚待之。”萧谌叮嘱萧宁一声,萧宁连连应是。

  随后萧宁陆续向在场的人说明冀州和青州的情况,“冀州和青州之内,我已安排人开荒修渠引水,修渠图还有开荒图都在此。”

  禀告她的所有收获,当然也得亮出东西。

  “冀州内有位秋先生,擅长修渠,绘制了一幅天下修渠图!若此渠可成,应对开荒之地,将来天下良田至少增至现有一半之数。

  “所谓收成,更多看天时,修渠正是为了应对天时而为。

  “洪水成灾,引入渠内,免粮草被淹;若遇干旱,开渠放水引入良田可保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