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不合 第530章

作者:漫漫步归 标签: 穿越重生

  原本不过随口一说,岂料听到这人口中提到“原大小姐”四个字时,那老大夫脸色顿时变了一变,而后恨恨地哼了一声。

  这反应怎么看怎么都不是什么高兴的样子。

  对上众人望来的目光,老大夫冷笑了一声,一把年纪也难得阴阳怪气了一回:“原来是服过原大小姐的药了,难怪如此惊人呢!”

  这原大小姐自从出现之后,不知多少大夫治不好那些疑难杂症时被人指着鼻子骂过“没用”“不如符医”这等话,所以,但凡是个大夫,对上原大小姐脸色能好看才怪了。

  这原大小姐的出现当真是吃着碗里的饭却冲到人家家里把锅砸了。

  封仵作搓了搓鼻头,对老大夫的举动难得中肯的给了个评价:“这就是所谓的同行相忌吧!”跟文人相轻一个道理。

  老大夫瞥了他一眼,冷冷道:“总之老夫就是不服她一个小丫头片子!”

  封仵作“哦”了一声,不以为意。仵作被世人视作下九流的行当,这行当本就冷的很,难得有人肯做已是感恩戴德了,自然没有什么同行相忌的话,而他如今这地位也算这一行的顶头了。至于那些民间神医、太医署太医还是原大小姐什么的,都是治活人的,没人同他抢饭碗,是以封仵作倒是没什么感觉。

  老大夫又是一声冷哼,目光落到躺在床上那“人”身上一滞,顿了顿之后,到底是医者仁心比起同行相忌占据了上峰,他走过去,皱眉挥开挡在面前的徐和修的手,道:“你让一让,且让老夫看看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罢了罢了,做了一辈子医者仁心的好大夫,别临到一把年纪了晚节不保,老大夫心说着上前握住了那“人”手诊起了脉。

  众人一时谁也没有说话,皆有些不安的看向老大夫。

  老大夫抿唇不言,顿了片刻之后,忽道:“他脉象沉稳有力,没什么内伤,也只面上的这点外伤。”说罢便站了起来,只是起身起到一半,老大夫还是忍不住指着那个“人”道,“伤成这样,其内伤都可痊愈,那原大小姐的药倒是果真如传说的那样确实有些厉害的近乎玄乎。”

  不得不承认,这人若是这样直接被送到医馆来,多半是看他没救了,让人直接把他埋了。可没想到原大小姐的一碗药居然有这样的功效,这还真是令人惊讶,传闻中的仙丹也不外如是吧!

  心里虽说颇有几分想法,老大夫手里却没磨蹭,细细的查看起了这“人”的外伤,这一看,更是惊讶,他伸手按了按那红黑交加的结痂,不过稍稍一用力,那结的痂便自己落了下来,露出了里头新长的皮肤。

  “这……伤口结痂是已经将好的症状啊!”老大夫见状忍不住感慨,而后一路按着那将将脱落的结痂将这人表皮检查了一番之后,手一直检查到了人的喉口处,这一次,还未来得及按压,那喉口的结痂便主动脱落了下来,老大夫顺手将结痂剥开,里头新长的肉红皮肤在众人的注视中似是中喉口动了动,仿佛吞咽了一下。

  还不等众人有所反应过来,便听一道沙哑的声音响了起来:“这……这是哪儿?”

  封仵作再次发出了一声惊呼。

  众人转头看向他。

  后知后觉的封仵作忙伸手捂住了自己的嘴巴:这怪他吗?于他而言,死人不可怕,活人不可怕,活死人才是真真可怕啊!

  这“人”也太吓人了。

  众人默了默,没有理会他。

  性子最急的徐和修已经忍不住开口回那“人”了:“这里是大理寺。”

  说话之人喉口似是损伤的厉害,开口无比沙哑,生生的一副破锣嗓子,勉强能听出这是个男人的声音,仅此而已。

  那人“咦”了一声,神情似是有些恍惚:“我怎么会在大理寺?”

  徐和修下意识的向分别位于两边的乔苒和谢承泽看了看,见他二人未曾出声这才开口道:“因为我等救了你,你还记得先前发生了什么事么?”

  “什么事?”那人“嘶”的倒吸了一口冷气,而后道,“我……我只记得准备回乡的途中脚下一滑从马车上跌了下去,而后便不记得了……不,也不是什么都记不得了,之后很痛……很痛……睁眼时好似看到铺天盖地都是红的,再之后,便不记得了。”

  徐和修蹙了蹙眉,正想继续问,却见一旁的乔苒突然越过他,走到那人身边,伸手戳了戳那人脸上的结痂。

  那人“嘶”了一声,似是有些疼,却又不至于那么疼,疼到让他惊叫的地步。

  女孩子听他“嘶”了一声,及时收了手,而后才开口问他:“你叫什么名字?今年多大了?”

  “三十有七。”不等那人开口,封仵作便探出头来,答了个数字,而后嘀咕道,“他骨龄在那里,做不了假的。”

  听了封仵作的话,那人似是有些惊讶,不过旋即便点头道:“是,我三十有七,姓高单名一个稀字,不是长安本地的百姓,来长安十年了,本是想闯出一番名堂的,奈何十年也未闯出什么来,便准备归家去,却没想到才出了城走到半道上便出了事。”

  乔苒默了一刻,还未来得及说话,便听门口一道声音响了起来。

  “你的生辰八字可否一说?”

  众人循声望去,却见张解不知什么时候出现在了后衙门口。

  对上众人望来的目光,张解迈步走了进来,先同乔苒说了一声:“先前有些事耽搁了。”而后才对那个躺在床上的“人”道:“你生辰八字可否说一下?”

  乔苒看向张解额头的细汗,显然方才行事匆匆似有急事。

  今日午时,她去同原娇娇“聊”了片刻之后出来便未见到甄仕远同张解的影子,一问才知道张解是被陛下唤走了,甄仕远则被陛下身边的薛女官带话莫在宫里久留云云的。

  当时因着心里想着药的事情,便未多想,此时再见匆匆出现的张解,这才觉得有些蹊跷。

  陛下能知晓他们进宫的事情那倒是不奇怪,毕竟皇城里发生的事鲜少有陛下不知道的。可便是他们进宫,在皇城里也不至于对大皇子做什么,陛下便是当真“爱子如命”也全然没必要将二人遣走吧,难道是当时出了什么事?

  只是此时不是问这些的时候。

  张解走进来,对那人再次重复了一遍:“你生辰八字可否说一下?”

  那人愣了一愣,听徐和修在一旁解释“这是阴阳司的张天师”之后,他才将自己的生辰八字报了出来。

  张解闻言点了点头,没有多说别的,只是又问那人:“在京城什么人可能知晓你的生辰八字?”

第798章 归案

  生辰八字这种东西说重要也重要,说不重要也不重要。

  不重要是因为生辰八字这种东西不能换作吃用,自然不能称之为值钱,说重要是因为这等不能换作吃用的东西一旦起作用起来效果也是非比寻常。

  譬如男女定亲的双方一方反悔,一句“八字不合”便足以让先前所有的盟约化为乌有。对于某些钻研阴邪之术的人来说更是十分讲究所谓的“生辰八字”。

  被张解问了生辰八字,虽说有些不明所以,不过鉴于他的身份,那人稍一迟疑之后还是将自己的生辰八字报了出来。

  可没想到之后这位阴阳司的张天师又问起了这个问题:“在京城可有什么人会知晓你的生辰八字?”

  这个问题实在是令人不得不多想,只是……那人挠了挠头,不解道:“我来长安之前便已经成亲了,自然不会有报生辰八字寻找媒人的时候,着实想不到哪里会用到生辰八字。”

  徐和修闻言,忙道:“你再想想呢!还有什么人可能知道你的生辰八字。“

  那人认真的想了会儿,顿了片刻,似是想到了什么,略一迟疑之后开口道:“要不,便是去寺庙里祭拜求符的时候?”

  他来长安时也是怀揣着在长安城出人头地的梦想来的,寺庙这等地方自然是去过的,求过的神佛也不在少数。

  听他说到这里,急性子的徐和修便迫不及待的开口了:“你是说寒山寺?”

  这整个长安城最有名的佛寺就是寒山寺了。

  没想到那人闻言却是摇了摇头,而后斩钉截铁的说道:“不是寒山寺,我虽去过寒山寺,可寒山寺却不曾问我要过生辰八字做护身符庇佑什么的。”

  “那是你给的香火钱不够多,多了就会要了。”不成想谢承泽突然开口,来了这么一句。

  众人:“……”

  倒是还头一回发现谢承泽还有这等出口便令人噤声的本事。

  那人也沉默了下来,片刻之后,干笑了两声,道:“原来如此,难怪寒山寺不曾问我要过这些呢!”

  看来寒山寺香火鼎盛果然名不虚传,他那点香火钱人家根本不稀罕,他的生辰八字也不是给的寒山寺,而是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给了一座山野小寺的和尚。

  “约莫五六年前,在城外山郊上的山野小寺离我遇到过一位出家的大师,当时我是避雨无意误入其间的,大师道与我有缘便送了一张符给我,我随手揣了向大师道了谢,待雨停回家的途中便捡到钱袋了。长安那么大的地方自然每一日都有人丢钱袋的,可论捡钱袋这种事我在长安那么多年也只碰到过这一次。”那人说着,语气中不无感慨,“待回家之后我准备将符纸取出来时却发现符纸不见了,腰袋里只剩一把香灰。”

  虽然只是寥寥数语,也没有刻意用何等言语去描述,可就是这寥寥数语也足够人想象全开了。

  从未捡过钱袋突然捡到了钱袋,原来的符纸不见了变成了香灰。单就这两件事就足以让人想到是符纸起了作用才令人捡到了钱袋,也正是因为符纸起了作用所以变成了香灰。

  似这等乍一看难以用常理来解释的事情最容易让人产生鬼神之信的心理,那么接下来……乔苒心中一动。

  果然听那人接着说了下去。

  “我觉得那大师或许当真有些本事,因此还未回家,走到半道上便去而复返,那人见我前来,道了声‘阿弥陀佛’,我求大师赐符,大师却犹豫了许久而后道我命里该当如此,长安的大造化与我无关,他便是给了我符,此事也未必能成,只能尽力争取。”那人一一说了起来,“因着先前的事我已经信了三分,当即便一口答应了下来,而后请他赐符,他拗不过我,这才勉为其难的答应了,而后问我要了生辰八字,绘了张符给我。”

  听到这里,众人早已面面相觑了。

  在此时的他们作为外人看来,这已经是板上钉钉的骗局了,不过身处其中的人却深信不疑,不,应当说是那时的他深信不疑。

  至于现在为什么不信……那人道:“之后我又回到那山郊野寺,却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个大师。本是深信不疑觉得他是难得的高人的,只可惜之后再慢慢想来却觉得事情有些蹊跷。”“

  头脑发热这种事只是一时的不是一世的。那人感慨着:“之后回想起来我捡钱袋时虽说周围无人,钱袋恰恰叫我捡了,可那地方却不是陋巷,是人来人往的街道,真有钱袋丢了按理说早该有人捡了才是,除非就是恰恰巧巧看准了时机丢的钱袋,叫我碰了个正着。当然,这没有什么证据,不过那符纸变香灰的事我倒是想起临行前那和尚走近我,道着‘我佛慈悲’抱过我一下,虽说只一下,可那手却是从前向后环绕,细想起来动作有些刻意。”

  当然,这些都没有证据,不过读圣人书自诩脑子也不笨的他待到冷静下来对这件事还是有所怀疑的。

  “那些时日我很是提防,不过之后数年都无什么事便暂且没有去管了,”那人说着拧起了眉头,看向张解,不解道,“大人,我亦不知此事会不会与如今这件事有关,可过往这些年,也唯有这件事看起来有些古怪了。”

  岂止是古怪,简直不合常理。

  那人如此麻烦的来了这一出究竟是为了什么?仔细想想,他钱财无损,唯一有损的便是交出去的生辰八字了。

  而这交出去的生辰八字又与眼前这位张天师一开口便问的话不谋而合。

  原来如此!这人回忆的倒是很详细,这生辰八字也多半是那时候丢的了,只是可惜他话中所提到的山郊野寺与那个失踪的出家人听起来都颇有几分无迹可寻的感觉。

  这等情况便似是你正在烦恼间骤然捡到了一只装着钱财的大包裹,激动之下打开大包裹,却见大包裹里只有一文钱的铜板一样。

  一股深深的无力感涌上心头,沉默了一刻之后,乔苒说道:“你可还记得那和尚的长相?绘一副那人的画像拿下去张贴吧!”

  因着那人重伤未愈,待到绘制完画像之后众人也未再打扰他,退出了侧间。

  封仵作一脸失望之色,没有跟上正在讨论案子的众人,而是唉声叹气回了后衙,对活人他兴趣不大,该有兴趣的是那等民间大夫。

  那个被他拉来的民间大夫还不曾离开,此刻拢了拢身上的医箱,目光在众人间扫视了一遍之后便径自走向封仵作,伸出了手。

  “老夫的出诊费十两,麻烦结一下!”

  封仵作听的顿时大惊失色:“十两!怎么那么贵?”

  “贵?”那伸手的老大夫冷笑了一声,手一指指向外头,道:“你去外头打听打听,我宝延堂的李同春出诊费是多少?”老大夫说着又是一声冷笑,上下打量了一番封仵作,语气中莫名多了几分蔑视的意味在里头,“要不是看在你们是官府的份上,我将出诊的小费替你们刨了,十两是万万不够的!”

  封仵作听的忍不住抽了抽嘴角:“你这大夫年纪一大把也太黑了!居然要十两!”

  “那你当老夫辛苦几十载是为了什么?”那名唤李同春的大夫翻了个白眼,道,“年少苦读医书,而后去学堂做学徒,被病患家属打过都不知多少回了,临到如今这年岁总算在长安城里闯出了一番名堂,老夫这资质的大夫,十两的出诊费在长安城都算良心了,你还嫌我贵?快将钱给了!莫要以为官府就可以赖账!”

  封仵作听的一阵肉疼,本能的伸手捂住钱包,道:“这是为官府办事,办案子,你这老大夫通融一下不行么?”

  “你是说贿赂?”老大夫挑了挑眉,反问封仵作。

  十两银子的贿赂,封仵作嘴角抽的更厉害了,捂住钱包,求助似的看向一旁默不作声的几人,道:“这银子……”

  几人谁都没有出声,只齐刷刷的看着他。

  一番对视之后,封仵作终是败下阵来,不得已只得认命了:“罢了,十两银子我掏就我掏,大不了明日去找甄大人给我报了。”

  只是适逢月底大理寺对账的时候,甄仕远怕是没那么容易松口的,毕竟大理寺一众官员官差爱吃,伙食费上花的厉害便要从别的地方省回来。

  心不甘情不愿的掏了十两银子送走了那个自称李同春的大夫,封仵作对上几张方才一声不吭的脸毫不客气的挥手赶客。

  “走走走!莫在这里杵着,这后衙是我的地方,你们要商议案子去前头去!”一边说着一边拿起了一旁的扫把继续赶人。

  这幅毫不客气赶人的架势,众人也未多留,除了有甄仕远命令得以留下来看顾那个名唤高希的活口的唐中元之外,众人离开了后衙,行至后衙通往前院大堂处的长廊旁停了下来。

  “解之,你怎么来了?”一停下来徐和修便迫不及待的开口了,而后看向乔苒,试探着开口道:“难道是乔大人唤你来的?”

  张解只是看了他一眼,没有回他这个问题,而是突地出声道:“方才陛下身体有恙……”

  听到陛下身体有恙之时,乔苒恍然:原来方才他突然离开是因为陛下身体有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