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作不合 第279章

作者:漫漫步归 标签: 穿越重生

  “还有刺客在行馆的话,那岂不是我留在行馆更不安全?”乔苒笑着反问他。

  这……还真是叫人无法反驳。7问

  周世林一时语塞。

  眼见那边两个看舆图的不曾开口阻止一下,便也不再说话了。罢罢罢,左右她若是当真有危险,有人比他更急。

  他看了眼张解。

  这人眼下都不急,应该没什么事。

  ……

  行馆外才是真正的山西路。

  甫一踏出行馆,裴卿卿便松了口气。

  她也不知道为什么要松气,这其实很奇怪,这山西路的样子,来的那一日,在马车里她已经见到过了。

  屋舍低矮简陋,街上行人面黄饥色,一眼望去,连个像样的酒楼都没有,甚至比起路上途径的古通县还要不如。

  乔小姐说过,作为一个要塞之地,山西路的状况看起来名不副实。当然,这不是她裴卿卿最关心的地方,她只知道这种地方应当没什么点心铺子,相比而言,行馆里的厨娘手艺兴许更好一点。

  可纵然知道这里没有她喜欢的点心,她还是觉得走出来更好。

  外头再破旧,也比精美的牢笼要好。

  裴卿卿拉住乔苒的手,向前走去。

  乔苒眯眼看向出现在眼前的山西路,任着裴卿卿拉着自己带路,顺带一边走一边打量着这座整个山西路最大的城池。

  从舆图上看,这座城池地处几州要塞,来往商贩络绎不绝,可自匪患开始之后,过路的商贩便越发稀少,也直到近些年山西路府尹钱周上任之后,情况要好一些。

  至少路上也能看到偶尔几个妆容打扮不似本地百姓的过路商贩了。

  这些商贩也全然没有在山西路当地久留的意思,多是在城内几家挂了官府旗幡的客栈入住,待买好了干粮,备足了水与马草之后便离开了。

  做生意的商贩当然不会在这等又乱又贫瘠的地方逗留,这地方无利可图。

  自小长在长安,习惯了盛世的裴卿卿拧着眉头看着周围,街边干瘦饥黄的女孩子同她年纪差不多大,却手里捧着一只磕了一角的陶碗在乞讨。

  这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街道两边聚集了不少这样的孩子,一副了无生趣的模样。

  她看的有些不舒服。

  “这地方不能治理吗?”裴卿卿拉了拉乔苒的手,踮起脚凑到乔苒耳边轻声道,“我娘说过什么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这地方为什么不行?”

  她未必全然懂那些个治理百姓的大道理,可隐隐有种感觉,好似这地方本不该这么贫穷的。

  “你说的不错。”乔苒笑看了她一眼,转而看向周围,目光冷然,“就算不靠两边的崇山峻岭,光这样一个南来北往的要塞之地,做做过路商贩生意,交换特产一流按理说也不至于将日子过成这样。”

  所以,山西路成了这个样子,一府府官自然问题重大。

  她从不是什么性情冲动之人,也不会因为一个人的外表去轻易的对一个人下结论。不管如何,山西路治理成这个样子,作为一府府尹的钱大人定然有问题。可钱大人的诸多举动却又委实让人看不明白。

  譬如,前三任府尹都“离奇”的死了,甚至在朝堂上还被人称为山西路“风水不好”,如果她是钱大人的话,这等时候非但不会跑,还会乖乖的在大牢里呆着,免得自己也“离奇”死亡。

  至少,在周世林如此简单粗暴的手段之下,性命应当是无忧的。

  “来来来!”一道吆喝声便在此时响了起来。

  道路两边的行人在这一声吆喝之后纷纷侧头望去,乔苒也顺着众人的目光望了过去,但见前方路口有人搬了一只铁锅出来,拿着铜锣敲了敲,喝道:“来来来,看戏法看戏法啊,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来来来!”

  铜锣敲得人浑身一震,也将原本了无生气的行人们惊的吓了一跳。

  几个乞讨的孩子被赶去了一边,一边瞪他,一边却又忍不住好奇的往这里看去。

  裴卿卿拉了拉乔苒,目光也落到了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变戏法的身上,奇道,“他要在这里变戏法吗?”

  人对好奇是天性不假,可山西路的百姓都穷成这个样子了,哪还有闲钱赏变戏法的。

  难道是变了戏法不要钱哄大家开心吗?

  这人看起来可不像什么好人。

  裴卿卿觉得自己从来没有哪一刻如现在这般清明过,忙提醒乔苒:“乔小姐,这人是不是有古怪?”

  还带着帽子,看不清模样,瞧着就古怪的很,要小心了。

  “你说的不错,是有古怪。”乔苒笑着应了一声,目光却落到了前方那个变戏法的人身上,人皆有好奇,被他这扯嗓子一喊,自是有不少人围了过去,不过都是些面黄肌瘦的百姓,瞧着是只看不给钱的那等。

  那人也不在意,待周围围了人之后,便扯下了自己的帽子,露出了一张长了不少麻子的脸。

  “麻脸,你又要做什么?”有围观的百姓奇道,“不做带行商游城的生意,改变戏法了吗?”

  这话一出,立时引来几人的哄笑。

  山西路这地方有什么好看的?这麻脸专门哄了经过这里的行商带人游城参观赚些钱财。只是行商们也不是傻子,一进城,瞧了这样子,便知道没什么好看的,更何况山西路“匪”名在外,谁知道游城什么的会不会运气不好撞到悍匪,要真是如此那可就遭了。

  所以这麻脸生意很是不好,日常也就混口饭吃,不过因着常年在城中走动,大家也都认得这个人。

  “才学会的,”那麻脸说着撸起袖子,露出自己的手,得意的朝众人瞥了一眼,道,“我最近新练了无情铁手,能把手伸进滚烫的热水中毫发无伤,你们信不信?”

  众人懒懒的道了声“不信”,那麻脸当即便把自己的手伸入了那锅沸腾的热水之中,围观的百姓当即发出了一声惊呼。

  而后便听麻脸喊道:“有钱的捧个钱场……”

  后面那句话还未说完,原先围在周围看热闹的便立时纷纷走开了,不过眨眼的功夫,人便走的一个不剩了。

  “你们怎么能这样?”麻脸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后半句也说不下去了,他对上走的精光的百姓气道,“白看不给钱啊!”

  百姓懒懒的瞟了他一眼,没有理会:谁有那个闲钱?

  喝骂了几声,眼见无人过来,麻脸不由悻悻的叹了口气,重新戴上帽子,准备将锅搬回去,眼前突地暗了下来,有人站在面前挡了光,正低头准备搬锅的麻脸恼怒着抬起头来:“不给钱还挡路……”

  眼见挡路的是两个显然不同于本地百姓面黄肌瘦相貌的女孩子时,麻脸顿时一喜,改口道:“两位是随商队的行商吧,要不要看变戏法……”

  “水里加了醋。”乔苒打断了他的话,伸手在锅里沸水中放了一刻之后,收了手,“只要温水便能沸腾了。”

  这在现代不过是个简单的物理现象罢了,她自然没兴趣看这样的戏法,更遑论,这种戏法,长安骡马市夜夜都有人表演的,早不稀奇了。

  被毫不留情的戳破了自己的“戏法”,麻脸立时垮下了脸挥手赶人:“得得得,你知道的多,老子不碍着你们的事,我自己走行吧!”

  因着赶人的举动,方才撸袖时露出袖袋口的一角青铜再一次出现在了视野之中,乔苒的目光一顿,忽地笑了:“我不想看戏法,想游城,你带我游城吧!”

第498章 带话

  这话一出,附近坐在地上的那些乞儿孩子皆望了过来。

  见过被麻脸诓骗了游城最后骂骂咧咧,扔下铜板甩袖而去的行商,但如这位一般自己主动找上来说要游城的还是头一个看到。

  路边拿着碗行乞的孩子呆呆的看着这两个与他们截然不同的女孩子,那么漂亮,白净秀美,一看便让人忍不住向后退去,生怕脏了贵人的衣角。

  这一看,便不是本地的孩子,是外地的行商,且看她们身后跟着的那十多个高大威猛的护卫,应当不是普通人。

  这样一瞧便不普通的人,居然要麻脸带着游城。

  饶是好不容易开张有了生意的麻脸都忍不住缩了缩身子,眼睛瞟向女孩子身后那十多个护卫,下意识的吞了口唾沫:“这位……不知哪家的大小姐,您这……”

  这十多个护卫看的他怪害怕的。

  一枚银锭子出现在了视野之中,开口提出游城的那个女孩子漫不经心的道了一句:“要不要?”

  麻脸的目光立刻便被那枚银锭子吸引了,只一看,便再也挪不开。

  呃……虽然是害怕的,可是比起银锭子来说……他吞了口唾沫,猛地抓过银锭子往袖中塞去:“行!”

  游城便游城!

  “帮我看着锅。”咬牙接下了这个生意的麻脸将锅推到一旁的小贩旁,想是素日里相识且关系还不错的。

  那小贩是个卖药材的,面前放了小半袋卖相很不怎么样的药材,闻言抬了抬下巴,道:“回来记得给钱。”说着目光忍不住往麻脸的袖袋看去,他可是亲眼看见这麻脸拿了银锭子的。

  “成成成。”才得了一枚银锭子的麻脸当即便应了下来,这一枚银锭子省着点花,够他过上一个多月了。

  果真是贵人啊!就是……呃,那十几个护卫瞧起来怪吓人的。

  不过贵人嘛,总是这样大惊小怪的,游个城而已,这些护卫不会出手的。

  ……

  “我们这山西路自古以来就是几州要塞之地,物华天宝……”

  乔苒瞥向街边面容枯黄的百姓,随口嗯了一声。

  这麻脸说的这些关于山西路的事地物志上都有,比他说的还详细的多,不过,说便说吧,她耐心很好。

  一路跟着麻脸向门外走去,听着麻脸磕磕巴巴的背着地物志上的内容,裴卿卿伸手掩唇打了个哈欠。

  到处都是山石枯黄的颜色,不知是不是因为冬季草木凋零没有鲜绿的关系,这样的枯黄看久了委实叫人昏昏欲睡。

  裴卿卿低头看着脚下,垂着脑袋跟着乔苒听那麻脸在耳边拧巴的背着地物志。

  在行馆里想着出来,出来了一会儿又觉得没意思了。

  人怎么那么奇怪?

  不过觉得没意思的显然并不是她一个,裴卿卿复又抬头看向比她高上一些的乔苒:乔小姐听的真是认真,活像没听过似的。

  不过她知道,乔小姐是能过目不忘的,地物志上的东西她早就倒背如流了,听麻脸这么背有什么意思?

  这麻脸的声音又不好听。

  这般想的裴卿卿回头看了眼跟着她们的那十多个护卫,有几个也在掩唇打着哈欠,显然也有些听不下去了。

  就这样一路兴致恹恹的走着,出了城。

  麻脸停下了脚步,显然没有走远的打算。

  城墙还算高大,却与一般城池的城墙有些不同,墙头有些四四方方似窗户一般的孔洞,不过这些四方孔洞都用特制的砖石堵了起来。

  这不像城墙,倒更似《大楚风物志》那本书上画的,临近与匈奴咫尺相望的边疆城池的堡垒。

  这并不奇怪,因为,这本不是一座城池,是大楚建朝以后才开建的新城。昔年这地方,最多也不过有个供过往行商歇脚的驿站,至于这周围的百姓也是住在这附近的山上的。

  不过虽然是大楚建朝之后才开建的城池,但本质上与别的城池也没有太大的差别。同金陵、长安这些大城池一样,城墙上方是一块四方的白底,白底上写着城池的名字。山西路三个朱红的大字笔锋如刀,沉稳却不失霸气。

  不是篆体,显然也昭示了它并不是古来就有的身份。

  磕磕巴巴背了一路的麻脸总算是兴奋了起来,指着上头的白底红字,激动道:“这可是当年太宗皇帝亲笔写下的,独一份的存在……”

  这山西路也就这点特别了。

  乔苒点了点头,目光平静的看了他一眼,而后开口道:“这些我都知道。”

  顿了顿,似是怕他不明白一般,女孩子再一次开口了:“你这一路上说的,没有哪一个是我不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