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皇太女后搞基建 第157章

作者:枝呦九 标签: 爽文 穿越重生

  折青也不用他回答,突然埋怨的道:“但是他们两个人这般报私仇,真是浪费公共资源,应该给予严厉的批评!”

  宗童:“………”

  但你这看的也挺乐呵啊。

  他继续不敢说话。

  不过皇太女殿下弄的这什么论坛还是算成功了。

  折青也觉得是。

  这宅子大,大概有四十个小房间,每个小房间里面都已经挤满了人,折青挑了个人少的挤进去,发现这里竟然是一个奥数组。

  这里的议题是一个很难的奥数题目,每个进来的人都在算题,折青看了看,觉得这出题的风格应该是罗玉松。

  她叹气一声,觉得已经刚开始只是想搞个论坛,让大家在里面各抒己见,万一就能在里面发现什么可造的人才呢?

  结果发展太快,外面热火朝天的讨论各种时政,这边边角角却已经开始了学习小组。

  她心情颇为复杂的退出来,道:“我现在真的是发现了,只要给一股春风,大家就能做出更多让我不可思议的事情来。”

  ………

  庐州最近最不可思议的事情,便是石油提炼出来的沥青。

  在沥青没有出来之前,其实石油也是老百姓们想方设法利用的一种东西。

  ——毕竟主将大人用了这么多人力和物力开采,必然是有用的。

  这种东西有时候偶尔带一块儿回去也没有关系,因为根本无人能发现。

  所以在朝廷还没有研制出大量的沥青之前,他们磕磕碰碰的用石油去燃火。

  毕竟朝廷宣传的就是这种东西容易点燃,所以坚决不能在石油厂里面带火进去。

  谁要是敢带火,那就是杀无赦的。

  于是刚开始吓的人战战兢兢,后来接触的多了,也知道是只要点燃火大范围的石油会爆炸,会燃烧,但是小部分的石油,确实可以作为燃火用的。

  还有些人将它搞成了墨。

  也确实可以作为墨,只是难用了些罢了。

  研究到后面,就发现这种石油还能作为马车轴的润滑剂,滴一滴特别好用。

  就是把它做油封,也非常好。

  最后,做出了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东西,还是觉得石油用来做成石烛最好,这种石烛的燃烧时间会长一些,照的地方也亮堂一些,所以一时之间还挺受欢迎的。

  但这些仅限于老百姓的角度,他们拉着小小的石油块在那边折腾,东西是折腾出来了,但是随着沥青的出现,他们便开始瞧不上这些小闹小大,而是疯狂的投入到产沥青的事业中去。

  沥青,可以作为铺路的材料,也可以用来防止腐蚀和防水。

  用途很多,但主要的用途,就是被朝廷又来铺路。

  楚国打下来了,很多地方其实都可以用沥青来代替水泥。

  毕竟,水泥路比沥青路的摩擦又严重些,之前是没有办法,现在有了沥青,就可以开始规划别的了。

  水泥还是用来建房子比较好。

  于是水泥大部分都被用去建房子了,沥青就下场发挥出了自己的作用。

  于是,沥青路的基建就这样开始四方八达的开始了。

  阿骨燕也终于被放出了庐州。

  对此,她的心情十分复杂,因为这一次出庐州,不是庐州主将主动放她走,而是皇太女殿下跟说,给她找了个绝对的好伙伴。

  天文学天才。

  按照皇太女殿下的原话来说:他们一个天文一个地理,只要可以互相帮助,绝对是天下无敌的。

  皇太女殿下道,“你回来吧,还需要你配合着把最合适的日历出了,十二节气等也都要出。”

  天文地理啊……阿骨燕对这个人充满了好奇,便楚国那边……啊不,他们打下来的遗楚也不去了,只一心一意的回去。

  毕竟她们明年初应该就要迁都了。

  到时候她肯定是要跟着去的,所以在那时候再探寻晓州安州的群山和河流,也是来得及的。

  于是就收拾行李准备回去,他们约了一次官船,官船上运送的是回京的商品,各式各样的,大部分都是其他四国的土特产。

  阿骨燕上船后,在船上看天文书——她想提前熟悉一下这新的小伙伴知识,但始终看不进去。

  突然有一个年岁跟她差不多的小姑娘走到她的附近,一个人趴在栏杆上看着远方。

  远方是茫茫沧海,阿骨燕合上书,因为无聊,便走上前去搭话。

  “你为何惆怅呀?小小的年纪,没头都已经紧锁了。”

  小姑娘也不怕生,眉眼之间全是自信,不过说起话来,却是彷徨迷茫的。

  “我师父要把我送走了,暂时寄养在别人的家里面。”

  “我不想去,我想继续跟着师父。”

  阿骨燕就听出来,小姑娘的口音绝对不是禹国人。

  根据她这半年里面的走南闯北,阿骨燕敢确定,这是一个晋国人。

  还不是贵族的那一种,晋国的贵族说话自带腔调,不会是这种乡下音。

  她就想了想,安慰道:“你们晋国如今在打仗,你师父把你送来禹国,也是为了你好。”

  小姑娘就道:“我知晓的,我只是有些不愿意而已。”

  她见阿骨燕跟她的年岁相当,也不认识,也不是禹人,想了想,道:“我是弟弟偷吃红薯死了,母亲怪罪我身上,自己跑出来的,那时候都要死了,才遇见了师父,我想着这辈子都是要跟着他的,谁知道这么快就要分离。”

  阿骨燕便安慰道:“如今有了船运,各地之间来往非常快,你们一年多相聚便是了。”

  不过她想了想,问道:“如今燕国封锁着各地,身为晋人,你们是怎么出来的?”

  小姑娘就骄傲的道了一句:“我师父是禹医,一直都在战场上救死扶伤,而且之前,齐国晋国以及燕国都有自己的承诺。”

  说是禹医,阿骨燕就明白了。

  她说出了小姑娘没有说出来的话。

  这句话不用说出来大家也都懂。

  “我明白了,战时不杀禹医。”

  船行很快就到了徐州,小姑娘在徐州下了船。

  然后跟着师父敲开了一户徐州老农人的屋子。

  “老者,我是张虎大夫的朋友,我姓裘,这是我的小徒弟。”

  “她是晋国人,张虎说你和你膝下收养的小孙子都是晋国人,所以让我把她送来。”

  老农就连忙让人进来,他的小孙子跑来带着小姑娘去收拾屋子,裘大夫就叮嘱了小姑娘几句,连夜走了。

  倒是隔壁的邻居嘀咕了一句。

  “又来一个晋国孩子啊,这下子,隔壁又要热闹了。”

  人多了,就热闹起来,老农也不必孤零零一个人了。

第101章 张虎救的老农一家日常

  农人是张虎和他师父在晋国救下来的。

  后来张虎又给他送了一个晋国的孩子来, 他取了名,叫小猪。

  来了禹国,有了地, 有了饭吃,有了要照顾的人, 便也没那么重视自己的姓。那日朝廷下来衙役说要进行人口普查, 一个个的登记名字, 老农想了想,抛弃了自己的姓氏, 跟村里的大姓同了一个姓氏。

  这村里的大姓是鲁,他改了姓氏后, 便被人称呼一声鲁七叔。

  倒不是他年龄排第七,而是他本来的名字就叫七。

  于是便这么叫了起来,他新得来的孙子叫鲁小珠——本来要登记成鲁小猪, 孙子死活不愿意,这才勉强改了个字。

  两人住在这里一两年了, 跟本地人没什么区别,今日,他们的家里, 又多了一个女娃娃。

  多了一个女娃娃, 很多事情就难搞的很。

  裘大夫也没说她要住多久, 且就当自己的孙女吧。

  鲁七叔是个沉默寡言的性子, 平日里也就多跟孙子说几句话, 有了孙女,孙子又要去上学,对于孙子没介绍到的东西,他就不得不继续接着介绍。

  这是隔壁老李家, 那是村正家,又有家里多少的地,地分别在那里,地里种了什么,都说的很清楚。

  最后,他操着不晋不禹的口音问道:“你识字不识字?”

  小姑娘跟自己的师父姓,现在改了名叫裘春意。她点了点头,“阿爷,师父教过一些简单的。”

  鲁七叔便点了点头,然后掏出一条腊肉,上村正家里去了。

  “裘大夫来的急,走的急,又没孩子,恐怕不知道孩子上学都是要户籍的,我想着,先将孩子的户籍落到我的户籍下面,等他们将来要走了,再回来迁走。”

  这不是什么大事,村正也是受过张虎恩惠的,所以对老农一直很照顾。道了一句,“孩子读书的事情是大事,如今的孩子哟,学东西快,先生教的也多,真是一堂课没跟上,就落下来了,一天都耽误不得。”

  “咱们现在趁着日头还早,先将户籍上了,然后你就带着去报名读书,早点进去读,就多认得几个字——不是最近很流行一句话吗?叫做:时间就是金钱。”

  这话鲁七叔是不知道的,但是细细品味,这话就如雷贯耳,也让他着急起来。连忙回家,拿着户籍书,带着小孙女,背起一个背篓,就要出门。

  “阿爷,我们去哪里?”

  “去给你报名读书。”

  小姑娘心就软乎乎的。

  遇见师父后,再遇见的人,都是好人了。

  她也总算知道,师父为什么要送她来这里了。

  她跟着阿爷一步一步走去的,路上渴了,阿爷就从背篓拿出一个木质的杯子,杯子上有绳子,他将绳子挂在她的脖子上,道:“渴了你就喝水。”

  小姑娘点点头,又看阿爷的背篓,“重吗?我可以背一些。”

  鲁七叔摇头,因为带了个小的,他走的比平日里慢些,等到了城池,太阳已经老高了,他就带着孩子去买了一碗凉粉。

  凉粉是真解暑,小姑娘吃一半,坚决不吃了,要给鲁七叔吃。鲁七叔摇头,“我不喜欢吃。”

上一篇:明宫小食光

下一篇:女配和反派he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