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97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这个小姑娘会不会也有与自己有类似的经历,林婉心里划过一丝异样。

  或者这小姑娘是毛宴秋的女儿毛艳霞?这个念头在心头闪过便似生了根。

  林婉在小姑娘面前蹲了下来,看着哭得撕心裂肺的小姑娘问道:“你叫囡囡?那女人不是你娘?那你是如何到那女人家里的?”

  连续三个问题,戳中了小姑娘的心。

  哭声顿止,小姑娘抬起泪眼,对上林婉温柔的眼睛,突然觉得自己也许真的有救了。

  小姑娘对着林婉伸出手来,也许只是想拉林婉的手求林婉救救自己,却被冬雪无情地挡了回去:“可别弄脏了我家姑娘!”

  林婉眉头皱了皱,有些不悦地看了冬雪一眼。

  待林婉再将目光回到小姑娘身上的时候,小姑娘已经收回了手,哭得像花猫的小脸上露出一丝羞涩。

  小姑娘发现自己如鸡爪一样的小手真的是又黑又脏,将手往袖子里缩了缩,一边抽泣一边道:“那个女人不是我娘,我娘可温柔可温柔了,会抱着我温柔地喊‘囡囡’,会哼着小曲哄我睡觉。她却总是让我干活,还老是打我骂我用鞭子抽我!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到那个女人家的,一觉醒来,爹不见了,娘也不见了。”

  林婉和小姑娘的对话,蔡氏自然听得清清楚楚。

  自小姑娘出现,蔡氏便在观察小姑娘的一言一行,以她的观察小姑娘绝非那个女人的女儿。

  也就是说蔡氏认定小姑娘没有撒谎。

  见林婉明显对小姑娘起了恻隐之心,蔡氏略作沉吟便对乔嬷嬷使了个眼神。

  乔嬷嬷微一颔首便从蔡氏身边退开,来到大管家身边与大管家嘀咕了几句,很快大管家便派了人出去,不用说这个人调查小姑娘与那个女人去了。

  不管这个小姑娘说得是真是假,小姑娘在那女人家里受到虐待却是真。

  看她瘦得皮包骨头,再看她手腕上隐隐约约的伤痕,即便这小姑娘真是那女人的女儿,林婉也打算要帮这个小姑娘脱身,只是该如何让小姑娘脱离魔掌,一时间林婉还有些拿不定主意。

  蔡氏垂下眼眸,看一眼小姑娘那面黄肌瘦皮包骨的小身体,再看看林婉唇红齿白有些婴儿肥的小脸,没有比现在更庆幸林婉遇到的是慧能大师,是叶家!

  如果林婉遇到的不是慈悲为怀的慧能大师,不是仁善友爱的叶家,是不是也如同这个小姑娘一样被虐待、被毒打?

  只要想想这个可能,蔡氏便对那个还在蹦跶的女人生出无比的痛恨。

  既然让人去调查,一时半会自然走不了,大家索性重新回到客栈,反正他们的行程不急,在徽州多留一日也无妨。

  那女人在客栈外蹦哒了许久,见人家完全不加理睬,自是知道遇上了硬茬子,心里就开始打退堂鼓。只可惜这时候她想退,人家却不让她退了。

  出去调查的人回来得很快,女人家就在客栈后面的小巷里,男人是个跑商的,一年差不多有大半年不在家,家里还有两个儿子一个四岁一个两岁。

  小姑娘是三年前出现在女人家里的,据说是男人跑商回来从外面带回来的。

  据左右邻居回忆,男人刚将小姑娘带回来的时候,女人以为小姑娘是男人在外面与别的女人生的孩子,为此两公婆还大吵了一架。

  男人赌咒发誓小姑娘不是他的孩子,是他用货物从人贩子手上换回来帮女人带孩子做家务的,女人才消停。

  只是从此之后女人对小姑娘不是打就是骂,反正高兴了掐小姑娘一把,不高兴更是拿起鞭子说抽就抽。

  小姑娘在女人家每日里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小小年纪整日里忙着做家务带孩子,明明到徽州时小姑娘已经有五、六岁的样子,过了三年却长得与人家七岁的孩子差不多。

  三年前被带到徽州,到徽州时五、六岁,自称小名“囡囡”,林婉越发觉得小姑娘极有可能就是毛宴秋与卫氏的女儿毛艳霞。

  于是林婉破天荒地找到林修武和蔡氏,恳求他们出面解救小姑娘,且允许她将小姑娘带在自己身边。

  既然小姑娘是被拐的孩子,小姑娘又向他们求救,林婉又特地过来求他们帮忙且愿意将小姑娘带在身边,林修武和蔡氏自是要满足林婉这个请求。

  于是当车队离开徽州的时候,林婉身边多了个叫“囡囡”的小姑娘。

第199章

  看似林修武轻易便如林婉所愿解决“囡囡”之困,也允林婉将“囡囡”带在身边,事实上林修武和蔡氏心中却是有些担心的,担心此事是有心人所为。

  他们一行不过在徽州停留了两日,便生出如此事端,总归让人有些不放心。

  就算有护卫的调查,却因为调查时间有限,是否是心人做局,一时间真的没法确认。

  离开徽州之前,林修武暗地留了人在徽州监视那女人一家,同时也让蔡氏摸清林婉的想法。

  在他们眼里林婉心思纯净,心肠绵软,容易为人所惑被人所用。

  从徽州启程之时,蔡氏便让林婉与自己同坐一辆马车。

  林婉一如之前的乖巧答应蔡氏,只是在随蔡氏登车之前,回头小声拜托白嬷嬷看顾囡囡,并令冬雪好生陪伴囡囡,尔后轻轻拍了拍紧跟着自己不放的囡囡,示意她跟白嬷嬷和冬雪去后面的马车。

  许是知道自己能从那女人手中逃脱是林婉的功劳,许是林婉给囡囡的感觉实在是温柔和气,从昨日被林婉带进客栈开始,囡囡便一步不离地跟着林婉,连夜里都与林婉睡的同一张床。

  这会儿见林婉要抛下自己,不由望着林婉泫然欲泣。

  林婉暗自叹了口气,却没有顺着囡囡的意思带她上车,她看出蔡氏有话与自己说,她也有话要告诉蔡氏,实在是不方便带着囡囡。

  林婉平静地对上囡囡的眼睛,声音依然温和,神色却极为坚决:“囡囡听姐姐的话,跟嬷嬷和冬雪去后面的车子,待到了前面歇息的地方,姐姐便来看你。”

  见林婉的确没有要带着自己同上一辆马车的意思,囡囡这才一步三回头怏怏地被冬雪拖着去了后面的马车。

  “这孩子倒是粘上你了!”马车下面发生的这一切自然被蔡氏全都看在眼里,待林婉上了马车在对面坐下,蔡氏看着林婉有些意味不明地说了这么一句。

  也许是因为想通了某些东西,也许是因为这次林修武和蔡氏二话不说便帮她为囡囡解困,此刻林婉对蔡氏的态度明显没有之前那么疏离,顺着蔡氏的话道:“许是觉得是婉婉替她解了困境,便对婉婉生出些许依赖。祖母,您说,囡囡这是不是对婉婉有了雏鸟情结?”

  蔡氏闻言不由噗哧笑出了声,指着林婉对乔嬷嬷道:“你看看这孩子,居然还懂什么是雏鸟情结!”

  笑过之后再仔细想想,蔡氏又觉得林婉这话还真没说错,囡囡那小姑娘对林婉的黏糊劲还真的只能归结为雏鸟情结。

  林婉刚才说话的语气明显多了几许亲昵,这让蔡氏很是受用,一时间便不舍得按林修武的意思套林婉的话,生怕说错了哪一句,林婉又疏远了自己。

  索性先说些比较安全的闲话,当然为了不让有心人钻空子,也为了林婉的安全,该问的还是要问,该说的还是要说。

  祖孙二人拉拉扯扯地说了些闲话,自然多是这三年林婉在叶家的生活,甚至蔡氏还考较了一些林婉平日所学。

  虽说这些日子蔡氏没少与林婉聊此类话题,可是整整三年的事又岂是这么几日能聊完,可以聊的东西太多,更何况此前林婉说得并不多,哪里能满足得了蔡氏渴望事无巨细地了解林婉这三年生活的心情。

  自然要趁着这会儿气氛好,多了解了解。

  感觉到林婉似乎整个人都放松柔婉下来,蔡氏伸手将林婉揽进自己怀里,由衷地发出一番感叹:“我的婉婉是个有福气的,在危难之时遇慧能大师救命,后又有叶家这般仁善收养,虽说经历了磨难却依然还是祖母记忆中那个善良又心慈的姑娘,都说大难为死必有后福,我的婉婉后半生必定福气满满。”

  唯一留在这辆马车内侍候祖孙二人的乔嬷嬷连声附和:“三姑娘生来带着福气,又有老夫人和老侯爷的疼爱,从此以后啊,定然顺顺当当无病无灾。”

  趁着林婉难得柔顺地依在自己怀里,蔡氏将话题转到了囡囡身上:“我的婉婉有福气,囡囡小姑娘得遇婉婉也是个有福气孩子。”

  乔嬷嬷再次附和道:“可不是嘛,只要想想那女人手上的鞭子,老奴都替觉得疼!如今囡囡总算脱离了那个女人的魔掌,再也不要受皮鞭之苦。”

  林婉本就有心要与蔡氏说说有关囡囡的事,这会儿蔡氏主动提到囡囡,正好给了她开口的机会:“祖母,囡囡应该是义父的女儿。”

  蔡氏睁大眼睛看着依在自己怀里的林婉,从林婉的眼里看到的只有确定没有一丝迟疑,不由既疑惑又惊诧:“婉婉如此确定,不知凭的是什么?”

  于是林婉将自己所知以及囡囡身上的胎记一一知道蔡氏:“当初义父义母去青州城认亲的时候,义母神志并不十分清醒,见到婉婉便以为是自己的女儿,抱着婉婉哭着喊‘囡囡’。

  小名相同,只是其一,也是婉婉最初要帮囡囡解困的主因。

  重要的证据却是帮囡囡洗澡时看到的胎记。

  囡囡的右肩胛骨下有一块蝶形胎记。

  当初义父去青州认亲,特地请义母身边的嬷嬷查看过婉婉的后背,说他们女儿的后背有块蝶开胎记,就在右肩胛骨下面一点点。

  婉婉后背是没有胎记的,更别说是蝶形的胎记,才让义母相信婉婉确实不是自己的女儿。”

  听林婉这么一说,蔡氏觉得这事没有十成至少也有九成的可能囡囡便是毛宴秋的女儿了。

  这事非同小可,蔡氏赶紧让人将林修武请到车上,将这事说给他听。

  林修武来得很快,当他得知原委,便要派人控制那个女人一家。

  林婉却摇头道:“祖父且慢,婉婉昨夜又问了囡囡些问题,总觉得那家的男人不像是个跑商的,倒像是人贩集团的一员。

  咱们将囡囡带走本就有些打草惊蛇,若再将那家人控制住,想顺藤摸瓜摧毁人贩集团只怕就不容易了,倒不如一面派人监视,一面往京城给义父送信。

  囡囡受了那么大的罪……

  昨日给囡囡洗澡,发现囡囡身上几乎没有一块好肉。

  鞭伤还是轻的,甚至还有用烟头、火钳烫的,婉婉都不忍心看!

  所以这事还是得让义父来做,怎么也得给义父自己替囡囡报仇。”

  林婉的这些话听得蔡氏心惊胆战,若是林婉遇到的不是慈悲为怀的慧能大师,不是叶家那样的仁善之家,那么囡囡的遭遇便是林婉的遭遇。

  只要这么想想,蔡氏就觉得后怕不已,心里难免就对二儿子媳妇罗氏生出诸多不满。

  她已经知道当年是罗氏非要林文博送信回京城让他们将婉婉送去蓟州,要不是罗氏,婉婉又何至于有这么一番磨难?

  待回到京城,无论如何也不能将婉婉交给罗氏!

第200章

  林修武没有蔡氏那么多的心思,他想得更多的是林婉所说的人贩集团。

  将林婉的这番话在心里细细咀嚼了一番,林修武觉得林婉的提议极为可行,不由给了林婉一个赞赏的目光。

  明面上如今的他只是个无官无权让了爵位给长子的“过气”老侯爷,的确不应许将手伸得太长,而毛宴秋则正如日中天,刚被当今皇帝调任锦衣卫副指挥使。

  按理锦衣卫耳目遍布整个大虞,毛宴秋若是动用锦衣卫的势力寻找女儿的下落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毛宴秋到底只是刚刚调任,这个时候就算有心也不好假公济私,也许也还没能想到这一点,如果不是机缘巧合,林婉又是个心软的孩子,见不得囡囡吃苦,这才求他伸手从那女人手中救出囡囡,要不然囡囡还不知要遭多少罪。

  此次无意解救囡囡牵出可能的人贩集团,毛宴秋自然就有理由放手为囡囡报仇,也能一解他对女儿的愧疚以及对人贩子的痛恨。

  林修武迅速将事情交待下去,专门派了两个轻功好善隐匿的护卫回徽州监视女人一家的动静,另外又让人快马加鞭回京城给毛宴秋送信,车队则继续按原先的速度缓缓往京城行进。

  这日车队抵达庆安城,这里离京城只有两日路程。

  大管家早就在庆安城的如意客栈租下了最好的那个院子。

  车队刚刚在客栈门前停下,毛宴秋就出现在马车边。

  毛宴秋昨日下午才忙完一宗案子回到京城,刚进城门便收到了林修武的信,却已经晚了两日。

  当他看过林修武的书信,心情别提多么激动,只恨不得立即打马迎出京城。

  不过他到底有皇命在身不能随心所欲,加之林修武信中所述,少不得要做一些安排。

  考虑到卫氏的身体状况,毛宴秋没有将这个消息告诉卫氏。

  这次他打定注意一定要确定了此囡囡真是他们的女儿毛艳霞之后,直接将人带到卫氏跟前,免得卫氏再犯痴病。

  毛宴秋刚刚办案回来,自然要先进宫向皇帝汇报办案的情况。

  待汇报完毕,毛宴秋便将林修武的书信呈给皇帝过目。

  皇帝拍案而起,令毛宴秋务必要将人贩集团连根拔起。

  君臣一番商议之后,毛宴秋让长随回家送了个口信,自己则点了一队人马匆匆出了京城连夜往徽州赶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