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306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让陈大林觉得十分欣慰的是,他还有条线与叶深联系在一起,那便是陈娇在两年前与林十六结成了连理,成亲不过一年陈娇便为林十六生了个大胖小子。

  如今陈娇在林婉面前比不过春草也远不如司琴、丝竹,比起开始那一年却有颜面多了,至少能与林婉说得上话了。

  年后稽康便要接掌国子监,故而需得在年前回京述职。

  为了给稽康足够的时间,腊月初叶深便与陈大林进行了交接,带着林婉和小砚台先一步去了渝州城。

  留下林梓墨和赵黑牛多辅助陈大林一阵,直到陈大林配齐了南竹县衙门属官,这才带着家眷去了渝州城。

  自一年前稽康亲来南竹与叶深和林婉一番长谈之后,林婉便交待齐俊和春草开始做离开南竹的准备工作。

  接掌葡萄园和酒坊的人是林婉亲自安排的,便是砚台的奶娘一家。

  奶娘一家没有卖身,与林婉签的是长达十五年的长工约。

  这个长工约是在砚台出生不久便签下的,之后奶娘便带着一双儿女住进了县衙后院,而她的公婆和男人便开始跟着齐俊在葡萄园干活。

  葡萄种植不算难,奶娘一家都是勤快人,跟着齐俊一段时间之后,不用齐俊安排便能自己开始找活干,不会的不懂的也会主动请教齐俊。

  对于葡萄种植方面的经验,齐俊并不藏私,有什么教什么。

  可是当酒坊开酿的时候,林婉却让齐俊将奶娘的男人齐友贵带在身边,齐俊就有些不理解了。

  一旦果酒的酿造技术泄漏出去,影响有可能不仅仅是南竹的这个酒坊,还有可能影响到京城的酒坊。

  果酒是叶家经济最大的来源,核心技术若是泄漏出去,岂不是断了叶家的经济命脉?

  林婉却指了指齐俊,齐俊先是一愣,很快明白了林婉的意思。

  齐俊觉得很是委屈,林婉居然拿自己与奶娘那一家人相提并论!

  他既是叶深和林婉的发小,又是叶老爹的徒弟,娶的妻子还是林婉曾经的婢女,没想到在林婉眼里与那才认识没有多久的奶娘一家是一样的!

  虽说奶娘家也姓齐,可是两个齐能一样吗?

  齐俊和春草在林婉和叶深的心里当然是不一样的!

  自然不可能真的将他与奶娘这个齐家放在一个起跑线上。

  对于齐俊有可能误解自己的意思,林婉心里也早有预料,自然不可能任由齐俊胡思乱想,少不得要进行一番解释。

  得知奶娘家那个才五岁名叫齐大宝的孩子会被林婉带在身边教养,齐俊这才放心了些。

  虽说奶娘夫妻二人的年龄与齐俊都差不多,可是齐大宝却会是家里唯一的男孙。

  因为在奶娘怀上第二个孩子没多久,男人在外出打工的时候出了事故,命根子曾经受过撞击。

  通过医治虽说不影响夫妻之间正常的生活,按大夫的说法再要孩子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当初齐家主动提出让齐大宝给砚台当小厮的时候,林婉是惊讶的,也曾经推辞过。

  初为人母的林婉实在做不出让那么小的孩子便要离开亲人。

  奶娘家里却将齐大宝跟着林婉作为签十五年长工约的唯一要求。

  他们自然是宝贝齐大宝的,可是他们需要一个可以让林婉放心将葡萄园和酒坊交给他们打理的筹码,同时也是为齐大宝争取一个读书的机会。

  齐大宝虽说才五岁,却十分聪慧,记忆斩也极强,让他跟着砚台,说不定十五年之后,齐家也能出个当官的人。

  既然是这样的情况,齐俊便逐步将酿造果酒的核心技术传授给齐友贵,并再三叮嘱这个核心技术只能记在他的脑子里绝对不可以泄漏出去。

第633章

  相对于葡萄园和酒坊,绣坊便简单得多了,可以将铺子和绣坊转手也可以找个掌柜代替春草。

  不过铺子和绣坊到底如何处理,却并不像葡萄园和酒坊那样,林婉一个人说了算,毕竟铺子和绣坊还有其他家眷的投资。

  所幸三年来铺子虽只能小有收益,绣坊的红利却是十分丰厚的,就算还不能让大家的腰包都鼓起来,各人手上也有了可周转的闲钱。

  投资之初几乎掏空了家底的张氏,拿到手的红利早已是当年投资的数倍。

  出于各种考虑,朱玲玲和赵黑牛的太太黄氏先后撤出了投资。

  林婉和春草在铺子和绣坊的投资占比一直保持在八成,其他两成则由苗氏婆媳和张氏平摊。

  经过三年的扩展,前铺面积并没有扩大,绣坊则足足扩大近三倍,有顶尖绣娘十二人,普通绣娘二十四人,另旬还有从绣坊领了活计回家绣的机动绣娘数十名。

  绣坊的绣品除了销往京城,还有部分销往大虞各地以及周边邻国。

  随着贴着南竹标志的特产不断外销,前来南竹县的客商越来越多,与三年前比起来,杨柳镇的房子铺子便也眼见着值钱起来,特别是好的铺子几乎到了有价无市的地步。

  只需将转让铺子和绣坊的消息放出去,必定便有不少人抢着接手。

  光是铺子和绣坊转手就能赚好几百两。

  考虑到张氏至少还得在南竹县再待三年,林婉自然希望张氏能接手铺子和绣坊。

  当然要让张氏独自一人吃下铺子和绣坊只怕有些困难,陈家的底子太薄了些。

  林婉考虑再三,便召集几位投资者坐下来好生商量。

  当然林婉开始并没有提转让,而是告诉大家春草将会跟自己一起离开南竹前往渝州。

  春草离开南竹,铺子和绣坊自然得另找人来管理,也就是得找一个合适的掌柜。

  大家都知道春草夫妻虽说都是良籍,却是叶家的人,叶深去哪里,他们自然要跟去哪里,对于春草即将离开南竹一事自然都有心理准备。

  铺子和绣坊林婉和春草占的是大头,加之这三年的分红可观,居然没人认为林婉会转让这个铺子和绣坊,也没人考虑过林婉和春草离开南竹之后铺子和绣坊的经营问题。

  林婉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看来还得安排一番。

  春草是肯定要跟着林婉一起去渝州城的,铺子和绣坊也还得继续经营下去。

  林婉便将目光投向即将成为南竹第一夫人的张氏。

  张氏却在林婉的目光下连连摇头,她身边如今虽说也有了丫鬟和婆子,可这些几个丫鬟婆子哪里能与林婉手上的人相提并论呢,没一个是可能接替春草掌管铺子和绣坊的。

  张氏本人倒是有些本事,可是她即将成为南竹县第一夫人,自然不可能亲自管理铺子和绣坊,还是得像林婉一样隐身幕后。

  “齐小哥那个葡萄园和酒坊不可能出手的吧,他不得经常往南竹?要不,还是麻烦春草先管着。”大家议的半晌依然没有确切的人选,张氏迟疑了半晌便看着林婉道。

  葡萄园和酒坊已经安排妥当,齐友贵已经基本掌握了酿酒技术,今年的石榴酒和葡萄酒齐俊基本上没有插手,全是齐友贵一手操办的,并没有出什么岔子,酿出的葡萄酒和石榴酒在口感上虽说要比齐俊略逊些,却无伤根本。

  齐友贵的爹娘也将葡萄园打理得妥妥贴的。

  既然齐家已经能接上手,自然不需要齐俊再经常往南竹跑。

  待叶深接任渝州知府,要管的便是整个渝州府,而不仅仅只有一个南竹县,管理的范围大了,各县的情况也各不相同,需要的人手便更多了。

  齐俊跟去渝州可以发挥更大的作用。

  齐俊去了渝州,作为妻子的春草理所当然得跟着齐俊,怎么也可能留在南竹继续当这个老板。

  张氏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她手上实在没有可用之人才提这个建议。

  林婉自然不可能答应,沉吟了片刻便提议道。“要不,将十六夫妻暂时留在南竹,这样既让陈大人多个帮手,铺子和绣坊的掌柜交给陈娇打理便是了。”

  张氏先是眼睛一亮,尔后便摇了摇头。

  虽说陈大林的前程主要还是要靠他自己,可是陈家是绝对的寒门,为了陈大林的前程,与叶深之间的联系绝不能断。

  林十六和陈娇跟在叶深和林婉走,才能维系这条纽带,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

  “要不将绣坊交给我来试试?”突然一个有些犹豫的声音响起,林婉的眼睛顿时一亮。

  说话的是杨师爷的儿媳黄氏。

  为了让叶深能够尽快地掌控渝州知府衙门,稽康将他从京城带来的陈师爷留给了叶深。

  陈师爷本就是震南侯府推荐给稽康的,能力和忠心方面绝对没有问题。

  杨师爷与陈师爷有过一席长谈,长谈之后杨师爷便做出了一个新的选择,他不打算再跟着叶深去渝州任上。

  得知杨师爷要与自己“分道扬镳”,叶深自然不舍得,毕竟这三年杨师爷帮了他许多。

  杨师爷却坚称自己年龄大了,无法应付知府衙门繁忙的公事,提出要回京城养老。

  在多次劝说说服无果的情况下,叶深也只得接受杨师爷与自己“分道扬镳”的结果。

  陈大林得知杨师爷不再跟着叶深去渝州城上任,便找到叶深,希望叶深能从中说项,请杨师爷继续留在南竹发光发热。

  叶深当然知道这几日陈大林正为寻找不到合适的师爷而苦恼,便从中进行撮合,终于让陈大林如了愿。

  杨师爷继续留在南竹当师爷,只是东家从叶深转成了陈大林。

  既然杨师爷选择留在南竹,妻儿孙子便也继续留在南竹。

  黄氏接掌铺子和绣坊是再合适不过的了。

  既然黄氏有意接手,林婉索性与绣坊进行了一次彻底的切割,将属于她与春草的那部分股份以及铺子房产全部作价转给了苗氏、黄氏和张氏。

  转让之后又进行了约定,南竹绣坊所出的绣品只要质量合格,林婉便会全部优价收购。

  有了这个约定,接下铺子和绣坊的张氏等人无不松了口气。

  特别是张氏,虽说这三年里跟着林婉投资赚了些银子,可是陈家没有家底,出资买下铺子和绣坊,手上又没有多少余钱了。

  有了林婉的这个承诺,她们只要把好绣品的质量,便不用为绣品的销路发愁了。

第634章

  为了不耽误稽康回京的行程,叶深打算提前几日离开南竹前往渝州,正好可以陪着稽康过个腊八节。

  一番商量之后,决定腊月初五这一日辰时便从南竹出发,尽量不引人注意地悄悄离开。

  但是就算叶深已经让大家尽量低调,可是县衙后院一字排开的马车以及不断搬出的行李,叶深今日便会离开南竹的消息,还是很快便传开了。

  于是叶深和林婉还没从后院出来,县衙后院的侧门便围了很多自发前来送行的百姓。

  有从家里匆匆赶来的乡亲,也有提着菜篮子从集市过来的妇人,自然还有带着精心挑选礼物前来的各路商人。

  抱着砚台与林婉并肩而来的叶深刚走出后院,瞬间便被依依不舍的人们团团围住。

  这个情绪激动地述说着对县太爷的感恩和不舍,那个提着精美的礼物请求叶深收下,还有一位白发苍苍的大娘拿着两个还热乎着的鸡蛋往砚台的小手上塞……

  突然涌过来那么多情绪激动的人,别说是砚台,就是林婉的心里也不由微微一惊。

  已经两周半的砚台最爱的活动便是跟着林十八爬高上低,比起同龄的孩子胆子更大,不过这会儿也有些被吓到了。

  只见他伸出双手紧紧搂住叶深的脖子,头也埋进了叶深的肩头。

  林婉伸手轻轻拍抚砚台的后背以求安慰。

  砚台果然了个大胆的孩子,不过片刻头便微微抬了起来,那双透着机灵的大眼睛骨碌碌转着,打量着情绪激动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