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府遗珠(隽眷叶子) 第228章

作者:隽眷叶子 标签: 青梅竹马 穿越重生

  若是商量有用的话,毛艳霞肚子里的这块肉便不会有了!

  林婉顿时“噗哧”笑了出来。

  叶湛与毛艳霞成亲之初曾经说好等毛艳霞长两岁再怀孩子,却没想到成亲不过半年便怀了身孕,虽说孩子来了,毛艳霞心里也是很高兴的,却也有些担心自己的身子还没长开便怀孕生产的时候会有些艰难,自然没少埋怨叶湛。

  林婉刚才只是随口那么一说,等成了亲孩子来了还能不生?

  她也有些担心自己一句随口而出的话让毛艳霞不开心,一边抱着坤哥儿往毛艳霞身边凑,一边指着毛艳霞已经出怀的肚子问坤哥儿:“坤哥儿告诉姑姑,二婶肚子里是妹妹还是弟弟?”

  林婉当然知道毛艳霞的心里还是比较想生个儿子,如果这胎生的女儿,毛艳霞她不会太失落,反正能生总能生出儿子来,再说包括陈氏在内的叶家所有人似乎更希望毛艳霞这胎是女儿。

  故而此时此刻无论坤哥儿说妹妹还是弟弟,都应该不会有人不开心。

  坤哥儿似乎是遇到了难题,将胖手指往嘴里塞,看看林婉再看看毛艳霞。

  林婉一边将他的手指头从嘴里拿出来,一边用鼓励的目光看着他:“是弟弟还是妹妹?”

  坤哥儿盯着毛艳霞的肚子看了片刻,终于给出了他的答案:“弟弟!”

  一声“弟弟”出口,像是打开了坤哥儿的话匣子,只见他拍着小手一边在林婉的怀里扑腾一边不停地喊着“弟弟”。

  毛艳霞顿时眉开眼笑,林婉却觉得压力山大,因为她快要抱不住这小胖子了。

  在林婉觉得快要脱手的时候,只觉得手上一轻,定眼看去小胖子已经在叶深的手上扑腾了。

第471章

  为了大家有更多的时间坐下来说说话,联络联络感情,林家今日这场庆贺宴并没请其他什么人,连林梓墨的同窗都没请,除了林婉兄妹和叶家兄弟,也只请了同样来自青州府的谢煌一家人。

  谁也没想到,谢煌最终居然会与林梓墨成了同科进士,而且还只是个同进士。

  谢煌本该在六年前便与稽康一起参加会试,只是方便人也没想到那一年会试开考前一日谢煌突然又吐又拉,第二日身子骨软得连起床的力气都没有,自然也就无法下场。

  谢家便在京城赁了个小院子,暂时在京城住了下来,谢煌又在英华书院苦读了三年,终于又迎来了三年一度的会试,便与叶家三兄弟一起下了场。

  原本看着信心满满下场的谢煌,大家都以为应该有戏,却万万没想到那年一起下场的叶家三兄弟、林鸿宇等人全都榜上有名,偏只谢煌却榜上无名。

  得知谢煌落榜,包括林婉、叶深在内的所有人都为之担心,谢煌的表现却让大家都为之刮目相看,得知落榜,居然还能笑着上震南侯府和叶家道贺,随后便继续潜心苦读。

  谢煌的这种好心态,也许与他在科举起步时连连受挫有些关系,却也让林婉觉得有些心疼有些难过,不过更多的还是赞赏。

  今年谢煌终于榜上有名,虽说只是同进士,总归是可以扬眉吐气了。

  待见过赵氏,便只留了谢煌的母亲继续陪着赵氏说话,其他人便去了林家宅子后院的那座琉璃阳光房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喝茶聊天。

  林婉本该与女眷坐在一起,可惜今日来的除了她以为都属于已婚妇女。

  这些个成了亲的女人,不是已经有了孩子便是正怀着孩子,开口闭口说的不是怀孕期间的反应、注意的事项就是孩子。

  林婉作为唯一的黄花大闺女,实在是插不上嘴,索性转移了自己的阵地,在林鸿宇身边坐下。

  虽然依然没有开口说话,不过听男人们说官场、说文章,林婉觉得更有趣。

  “婉婉,你怎么坐那边去了?快过来,我有话问你呢!”钱霏霏本想转身与林婉说句话,却发现林婉不知什么时候转移了阵地,正托着腮认真地听男人们说话呢,不由一头黑线,扬声招呼道。

  林婉无奈地摇了摇头,只得乖乖地重新回到女眷这边:“你们说的我又插不上嘴,倒不如听哥哥他们说说官场的趣事!”

  “官场上有什么趣事可言,你个姑娘家家的关心什么官场的事!”钱霏霏对着林婉翻了个白眼。

  “官场上怎么就没有趣事了?刚才听大哥说了件事,便有趣的狠呢!”林婉还了钱霏霏一个白眼,鼓了鼓嘴很不服气地说道。

  林婉这声大哥指的自然是叶清。

  听了林婉的话,几乎所有女眷的目光都往男人那边扫去,见男人们正说得热火朝天,只怕连林婉什么时候去的什么时候离开的都没什么人注意。

  不对,叶深的目光正落在林婉身上呢!

  那目光还带着些许遗憾,可见叶深不但不反感林婉去男人那边听男人们说话,似乎还很欢迎。

  “你大哥那人最不善言谈,就算有趣事,从他嘴里说出来,多半也是索然寡味。”钱霏霏摇了摇头,不遗余力地吐槽起自家夫君来,眼里的笑意却隐隐含着丝丝缱绻。

  女人们自然就更加好奇了,到底不善言谈的叶清说了什么样的事才会让林婉觉得有趣。

  见女人们用询问的好奇的眼神看着自己,林婉倒也不藏私,便将叶清刚才说的事拿出来分享。

  叶清说的事,通过林婉的声情并茂,自是成了真正的趣事,引得女眷这边笑声连连。

  “没想到大哥看着不善言谈,说起故事来居然比湛哥还要有趣。”好不容易收住笑声,毛艳霞发出一声感叹。

  “二弟妹不会真以为清哥能说得如此声情并茂吧!这故事还不知婉婉进行了多少补充和加工!”钱霏霏一边拿着帕子拭着眼角笑出来的泪雾一边摇头说道。

  林婉抿嘴一笑,若真按叶清的原话,也许还真没人觉得有趣。

  刚才的故事,的确经过了林婉的艺术加工。

  因为再过几日便是新科进士前的考试,能不能成为庶吉士进翰林院进修,成败便在此一举,故而这场聚会在用过宴之后便散了。

  在离开之前,林婉问谢煌:“谢二叔,应该也要参加庶吉士的考试吧。”

  谢煌看了林婉一眼,知道林婉真正想问的并不是这件事,心里不由微微一喜,却还是努力按下涌上心头的急躁情绪,沉吟了片刻方道:“总要试试看,若是不成,我想试着谋一谋江南方向的差事,只是不知能不能成。”

  谢煌看向林婉的目光里隐含着某种渴望,林婉能从谢煌的话中听出了某种暗示,也能感受到谢煌此时此刻急躁的心情。

  不过林婉只是点了点头,并不有直接回应谢煌。

  这些年只要当年曾经善待过林婉的人,或多或少得到了震南侯府回报。

  这几年谢家能在京城安稳度日,背后自然也少不了震南侯府的影子。

  林婉知道谢煌想往江南去的原因,是因为稽康在江南。

  稽康在江南已经有整整六年了,从一个小小的七品县令到如今的四品知府。

  四品在京城真不算什么,可在地方上却已经可以算得上一方大员。

  稽康有这样的升迁速度,既与他本人的努力有关,当然与震南侯府也不无关系。

  谢煌若真能谋到江南的差事,去稽康手下当官,有往日的情分,又有林婉、叶家兄弟这样的关系,只要不做糊涂事,就算他只是个同进士出身,官途也会比较顺畅。

  只是林婉给不了谢煌承诺,纵然震南侯府权势滔天,林婉却也明白做事要懂得分寸更不能胡乱承诺,以免给自己给震南侯府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不过林婉会将谢煌的想法转告给林修武。

第472章

  谢煌不比林梓墨。

  林梓墨是青州府首富林家的长房长孙,就算没有考上庶吉士,就算没有震南侯府这个推手,朝中也会有人看到他的这个背景。

  谢煌却是真正的寒门农家子弟,又只是个同进士。

  若是没有震南侯府帮忙推一把,就算等到了派官,也是那种几乎无人愿意去的偏远穷困之地,故而谢煌心里会有急躁情绪,林婉是完全能够理解的。

  林婉刚才那一问也不是无的放矢。

  今日来林家之前,有关谢煌有关林梓墨,林修武曾经与林婉说过一番话,让林婉关注一下谢粗接下来的打算,也就是说林修武心里是记着谢煌并有替谢煌打算的计划。

  也不知是这届的进士太强,还是其他什么原因,不但林鸿志没能考上庶吉士,林梓墨和谢煌也没能考上庶吉士。

  不过林鸿志出身震南侯府,就算其父并非官身却也不愁派官,基本无需操作便落实在了兵部。

  林梓墨的入职令也很快就下来了。

  正如林婉所猜测的那样,青州府首富长房长子长孙的背景,的确让不少人看到了林梓墨。

  纵然还不至于到六部争抢的地步,却也成了好几个部门同时争夺的热门人物,最后花落户部。

  谢煌是几个人中最为艰难的一个,直到五月初才将官职定下来,不过最终的结果还是让谢煌十分满意,如愿得到了江南某县的县令一职,正好在稽康的辖下。

  “多谢老侯爷,谢某定当不负老候爷厚望。”谢煌带着家眷前往江南赴任着特地来震南侯府给林修武磕了头。

  林修武抚着下巴上花白的胡子,洪钟般的笑声从胸膛溢出:“也是正好有这样这个机会,去了地方上,切记好好做官。当日稽先生去江南之前,老夫只赠了他一句话,那便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今日也一样将这句话赠于你。”

  谢煌再次一拜到底:“谢某谨记老侯爷教诲,定当做个为民做主的父母官。”

  虽说外放的官员也有假期,只需在冬月之前赶赴任上即可,不过谢煌却并不打算回青州府祭祖,只往青州府送了封信权当报喜,便收拾了行装带着一家老小往江南而去。

  送走谢煌一家,基本也到了三年一度的上一届庶吉士散馆授官的时间。

  叶家三兄弟中,叶深虽说年龄最小,却因为是当年的探花郎,即便不算在翰林院的定员之中,身上却一直有着正七品的品级。

  虽说叶深年龄小,却因为比别人有着多一世的人生阅历,做事有见地,做人有分寸,深得翰林院掌院学士钱沛钱大人的赏识。

  这次翰林院散馆,叶深便成了唯一那个被钱大人的极力挽留的人。

  叶深虽是两世这人,却还是官场新人,加之还不到弱冠之龄,每次外出办事总有人拿那种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目光看他,故而叶深本人也打算留在翰林院再待几年,待年龄大些再做其他打算,便应了钱大人,留在了翰林院,职位也从没有编制的正七品编修一跃而为六品侍读。

  在这届翰林院散馆之前,叶清、叶湛还有林鸿宇没少聚在一起讨论散馆之后的去向。

  叶清本人的意愿倒是想趁着这个机会谋个外放的官职,只是作为长子,又实在有些不放心年事越来越高的叶老爹和陈氏,还有是时不时会闹点事出来的叶氏族亲。

  “大哥,若你真想外放,那便去,别再犹豫。你这样犹豫来犹豫去,那些好地方便没你份了。你到底在担心什么?家里又不只你一个儿子,不是还有我和三弟嘛,总不能因为你是长子,便要处处牺牲自己。”叶湛不以为然地看了眼叶清。

  叶湛从来没打算外放,他知道自己的性子并不适合当一方父母官。

  除了他的性子,当然还有他打小就有的爱好。

  毛宴秋看中叶湛,还将女儿嫁给了叶湛,便是因为欣赏叶湛在机关、建造方面的天赋,就算叶湛有心外放,毛宴秋也不会同意。

  这几年叶湛研发出来的一些小机关和农用家用器具,在毛宴秋的运作下,源源不断地送到工部和兵部的大佬们面前,叶湛的天赋在工部和兵部早不知秀了多少会。

  若不是大虞国向来有规定,进了翰林院的进士在翰林院的学习时间必须满三年才能另谋官职,只怕叶湛早就不在翰林院了。

  如今眼看着便要散馆,工部和兵部便开始抢人了,只看叶湛本人更愿意去工部研究民用家用的器具,还是去兵部研究兵器。

  对于叶湛的话,叶深是赞同的,只是他还有其他方面的考虑,却也不想叶清现在就往外。

  叶深的其他考虑便是他与林婉的亲事。

  明年他与林婉都要满十八了,该是成亲的时候了。

  若是叶清外放,自然无法再回来参加他们的婚礼,那便是他与林婉人生中的一大憾事。

  当然叶深并没有表现出来,只是默默地看着两位兄长。

  不过叶清若能谋一个不错的外放,为了叶清的前程,叶深也只能将遗憾深深埋在心里。

  直到散馆之日,叶清依然在犹豫,还特地带着钱霏霏去了趟钱府,与已经在户部当侍郎的钱大人好生商量了一番。

  待他再回到叶家,便宣布了自己的最后的决定:“我打算先去京兆府当一段时间差,积累一些经验。”

  叶湛挑了挑眉并没有表示意见,倒是叶深开了口:“大哥,这是你真实的想法?”

  叶清有些惊讶地看着叶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