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570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那问题就来了,要从头搞这样一型全新的飞机,那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你看“歼十”从1987年正式立项到现在,过去5年了,也只不过才开始造第一架样机,当年的“飞豹”看起来速度惊人,其实是谭振华介入的时候,陈义坚他们早就做过多年的预先研究,就连气动外形都已经有了多套方案,谭振华只不过是在其中挑了一个进行投资发展,将其工程实现而已。

  “我预想的这型高级教练机,也不用从头开始。”谭振华笑着解释道:“据我所知,雅科夫列夫设计局有一型非常合适的机型,雅克130。该机是前苏俄为取代已经逐渐到寿的L-39C信天翁高级教练机而设计的,1988年下达设计任务书,米格设计局,米亚希舍夫设计局、苏霍伊设计局和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参加了竞标,最后是雅克130方案中标,并于1989年启动项目研制,不过呢,在进行完气动和总体布局设计后,项目因为苏俄的分裂而不得不暂停,目前前途未卜,我打算和雅科夫列夫设计局谈谈,把这型飞机的现有成果引进过来,这样,我们就可以节省大量的研制时间,而且我还要说明一点,雅克130原本预定的目标发动机就是AI22,只不过按照原设计任务书的要求,伊夫琴柯设计局还需要对AI22发动机做一些改进。”

  就知道会是这样!

  人家做事,走一步看三步已经是高手中的高手,可这位妖孽谭,走一步他能看十步!

  他弄来AI22,大家起先还以为就是为了适配洪都厂和巴铁搞的那个“K8教练机”项目,在那个他被故意回避的项目中参上一脚,一方面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也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宣示;可没想打,接下来他就提出了更加野心勃勃的计划,进一步改进AI22发动机,并以此为动力,发展另一型高级教练机,他甚至连这型飞机的原型机来源都想好了!

  看这架势,他是早就有了全盘的计划,那,以他的性子,肯定是不达目的不会罢休的,也就是说,接下来的事情其实就简单了,大家各凭本事,从谭振华手中抢下这个项目就好!

  甭管他的野心有多大,在座的这些人都知道一个最简单的道理——与谭振华合作,有肉吃!

  于是,接下来的会议气氛顿时就从一团和气渐渐向充满了火药味转变……

  最后的结果有些出乎意外,不过细想也在情理之中,燃气涡轮院与贵阳航发制造集团达成了协议,该所今后在小推上的成果,将交由这家厂进行实际工程化生产,西航发将不参与——倒不是西航发谦让,主要是西航发最近的订单也实在太饱满了,外销内销的发动机订单多得让人眼红,部里面也要搞搞平衡,不能一边撑死一边饿死对不?且贵阳航发制造集团虽然当年搞三线建设时建的厂,但最近这几年进步很大,其生产的“涡喷7”和“涡喷13”这两型发动机质量稳定,军方的评价一直不错。

  而另一个引进“雅克130”技术的项目则被洪都厂收入了囊中,这是因为今年已经70有2的洪都厂前任总工程师、现任洪都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强五”战机的总设计师、华夏首枚氢弹的载机“狂飙一号”的总设计师、198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的获得者陆笑鹏陆老爷子也亲自参加了本次会议,并且在会上公然宣称:“既然谭振华打算引进雅克130,并在其上发展出一型高级教练/攻击机,那毫无疑问,这型战机将来必定要取代“强5”的部分任务,更在出口订单上会与“强5”有部分重合,有明确的竞争关系——那是要抢他老陆的饭碗啊,与其这碗饭将来被别人抢走,还不如洪都厂自己抢自己的,而且教练机,本来也是洪都厂的强项之一,你们谁敢不服?”

  陆老爷子年老德勋,他可是当年华夏首架教练机“歼教1”的主持设计师,这份资历,谁能不服?谁敢不服?真要论起来,宋文华也好、陈义坚也罢,那都可都比这位陆老爷子晚了半辈呢,在座这些人里,也就吴达观能和他PK一把,他现在亲自卷起袖子下场抢活儿,别人也就是好退避三舍。

  只有谭振华心中暗乐——你看,有些事吧,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在他的前世,雅克130最后也是通过洪都厂进了华夏,其最终发展型号就是性能卓越的高级教练机L15“猎鹰”,而AI22发动机么,巧了,也是贵阳航空发动机集团在对其进行国产化工作,只不过好像未尽全功便暂停了,发动机代号为“岷山”。

  当然在本时空,有了谭二参与,它想停都停不下来啊!

  还有,“岷山”和“猎鹰”的外号都挺不错的,那便不用再浪费脑细胞,就这么愉快地决定了!

  

第1538章 这钱你打算怎么给

  

  定下了这些项目的归属,也就只剩下了最后一个大项内容需要讨论。

  也就是谭振华从伊夫琴柯设计局搞来的AN-20、AN-24两型涡桨发动机和D-136涡轴发动机的技术消化、吸收及后续发展问题。

  在这三型发动机中,AN-24,是当年前苏俄与华夏交好的时候,就进行了技术转移的型号,前苏俄还帮助华夏建设了研制及生产此类发动机的一厂一所,既名列华夏航发四大研究所之一的6608所和6331厂,6331厂既株洲航空发动机厂,当年对口进行技术支援的,就是大名鼎鼎的乌克栏马达西奇,不过后来该型发动机的生产和后续研发任务转交到了哈冰市的东安发动机厂,6608所转而集中力量对AN-20这型发动机进行了测绘仿制,其成果就是目前华夏“运八”运输机上配装的“涡桨6”发动机。

  有此渊源,消化吸收这两型发动机的任务便责无旁贷地落在了6608所身上,而由于涡桨与涡扇发动机从工作机制来看更为接近,6608所也是华夏直升机动力核心涡轴发动机研究领域的领先单位,故而D-136发动机的技术消化吸收工作也在部里的建议下,由该所承担。

  话说6608所与谭振华这还是头回打交道,该所总工程师费秉方原来只是抱着单纯的技术交流以及争取一下项目的态度与会的,却没想到,这一来,居然就让馅饼给砸了个两眼冒金星,顿时那脸上的笑容就怎么也掩饰不住了。

  谭振华当场表示,支持部里的决定,当然其实他也没得选,华夏搞涡桨涡轴发动机技术实力最强的就是株洲的这一厂一所了,虽然东安厂也有一定的能力,但它的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制造方面,在发动机研制方面的功力毕竟差了一筹。

  不过谭振华也表示,想吃馅饼,自然也得有压力才行,拿到了所有资料的株洲方面必须按时间进度完成一系列他指定的研发项目,这些项目包括——对现有的“涡桨5”、“涡桨6”两个系列的发动机进行深度改进,特别是“涡桨6”,5年之内,要研制成功一型最大推力达到5000轴马力,平均使用功率超过4500轴马力的改型,油耗控制在0.32kg/kWh以内,功重比要做到4一级。

  从国际现有技术水平来看,这并不是一个很高的要求,或者说,这其实是一个挺“落后”的要求,基本上相当于米国或不列颠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水平,但就这个要求都令费秉方感到很为难,因为无论是“涡桨5”、“涡桨6”,都是前苏俄第一代的涡桨发动机,株洲方面做对其所做的后续研发工作,大部分都只能算修修补补,对其基本结构是没敢大动的,现在突然说要提高这么多,他感觉很没把握。

  谭振华却不这么认为,他还当众解释了他的观点:他之所以多花了很多钱把伊夫琴柯视若珍宝的D-136涡轴发动机也连头带尾地买了下来,并不是想要华夏立即推出这个级别的发动机。输出功率10000马力的涡轴发动机,华夏当然会需要,这是研制重型直升机的基础,但他也知道,事有轻重缓急,以华夏当前的能力和实际需求,短期内不可能将其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故而对这型发动机的需求并不是那么急迫的,对其技术进行消化吸收,才是他买下这型发动机技术的第一目的,而最先需要吃透掌握的,就是D-136发动机上使用的自由涡轮技术。

  纵观全球涡桨涡轴发动机技术的发展,在进入70年代后,各领先企业都陆续攻克了“自由涡轮”这一技术难关,也因此涌现出了一大批性能优异的涡桨涡轴发动机,比如民用航空发动机领域内,该类发动机的销量王者,普惠公司的PT6A/PW100系列等,这些发动机在性能、油耗、寿命、成本等方面达到了一个良好的平衡,即便在进入90年代后,已经陆续出现了多种第三代涡桨涡轴发动机的情况下,依然保持了旺盛的生命力,因为第三代涡桨涡轴发动机取得的技术进步,在实际使用性能上的体现,远不及第二代对第一代产品那种跨越式的改善。

  这些都充分说明,掌握“自由涡轮”技术能为提升这两类发动机性能带来的巨大影响。

  而D-136涡轴发动机,就是一台第二代涡轴发动机!

  所谓“自由涡轮”,是指驱动实际做功的螺旋桨的涡轮,它与驱动压气机的涡轮没有直接连接,它是由燃气直接驱动的,再经减速齿轴箱减速后带动螺旋桨。

  这么设计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为做功的螺旋桨和驱动涡轮匹配最合适的转速而无需顾及压气机涡轮的转速,因为涡桨和涡轴的螺旋桨直径都太大了,如果转速过高的话,螺旋桨的翼尖就很容易超过音速并导致一系列的问题。

  采用“自由涡轮”后,就可以进一步提高进口温度、压气机转速,从而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说实在话,谭振华说的这些内容,在座的不少人都懂,且比他懂的更加深入,人家毕竟是航空领域内的专家么,有好几位还是航发界的领军人物,哪里需要谭二来做科普?

  有几个人不懂“自由涡轮”的好处啊?问题根本不在这方面好不好?问题在于,要彻底掌握这项技术,实在太难了,而且不但要从理论上彻底掌握这项技术,还需要在工程应用中将其实现,更需要在制造过程中解决一系列的工艺问题!

  这就相当与搞一台全新的发动机了,而谭振华却给出了具体的时间表——5年,这也太难为人了吧?

  “我搞来了一套完整的“自由涡轮”机构图纸,搞来了当初设计制造D-136时的所有实验参数,我甚至还搞来了一支富有经验的专家团队来帮助你们,你们还有我们华夏最近这些年在材料领域取得的各项先进成果做支撑,另外,我将在这台发动机上投资1亿美元,费总,这些,还不够吗?”

  财帛动人心,费秉方一咬牙一跺脚,“5年就5年,豁出命去搏一把,我们株洲接下了!”

  所有人的脸上都露出了笑意,谭振华自然也不例外,却听得费大总工后面又加了一句:“不过谭博士啊,咱可说好了,是一亿美元,不是人民币哦,这钱,你打算怎么给?”

  

第1539章 升级版“鲶鱼”

  

  会议终于结束了,与会者皆有所得,以至于许多年后,业内人士在私下里评价这场会议的时候,将其总结为“一场胜利的大会,一场对华夏航空工业未来发展影响巨大的大会,以及,一场成功的分赃大会。”

  不过很可惜,苦命的谭二在连轴转地参加了两场重要会议之后,并未能得到喘息的时间,因为又有一位老爷子找到了他。

  任新铭有邀,小谭谭哪敢不从?

  对于“华夏航天四老”之一的任新铭任老爷子,谭振华是极为敬重的,老爷子虽早已年逾花甲,依然奋战在华夏航天事业的第一线,就在3年前,还亲自主持了以“长征3号”火箭发射米国休斯公司研制的地球同步转移轨道通讯卫星“亚洲一号”的工作,胜利完成了华夏航天史上首次国际发射任务,为华夏进军国际卫星发射市场打开了大门。

  谭振华与任新铭结缘于当年的“东风3”导弹出口案,那一次,华夏算是狠狠赚了一笔,不但有高达35亿美元入账,还借此一举打开了在阿拉伯世界的外交局面,与壕沙等国相继建交,壕沙也很快成为了华夏此时的第一大能源供应国以及中东地区最大的商品出口目的国。

  在那场交易中,谭振华承担了非常重要的穿针引线的工作,任新铭也对这位小朋友浑身上下透出的机灵劲儿极为欣赏,所以在交易顺利完成后,两人之间也一直没断了联系,逢年过节的,知情识趣的谭二也总会给老爷子去个电话问个安,算是一对忘年交。

  不过任老爷子这次召唤他,显然不是为了叙旧的,谭振华也心知肚明原因——当然是为了他从乌克栏南方设计局弄来的那些宝贝!

  这些宝贝包括: RD-8液氧煤油发动机的全套技术资料,包括研制过程中的所有实验参数、图纸以及制造它所需的工艺、生产及研发改进该型发动机的授权、南方设计局派出的技术顾问团队、4台实体样机、2台完整的RD-171发动机和2台RD-120发动机以及其他一些说了就会被请去喝茶的火箭技术……

  东西弄回来了,华夏自然是要组织业内专家对这些宝贝的技术进行消化吸收的,但这就有一个问题,理论上,这些东西都是属于谭振华的个人财产,毕竟是他花的钱么,那,在这些东西的基础上进行国产化并进一步发展而得到的成果呢?又该属于谁?

  和谭振华比较熟悉的人可都清楚得很,这家伙,对知识产权的归属看得极重,想在这方面占他的便宜,那是门都没有。

  是以,航空航天部私下里一合计,便决定派出了在航天领域与谭振华最为熟悉且关系良好的任新铭出马,先探一探这位的口风。

  谭振华对此当然心中有数,是以,在给老爷子请完安之后,就非常自觉地把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他认为,国家完全可以适度放开一部分空间探索和卫星发射市场给其他体制的企业,这个产业的前期投资巨大,但后期的各方面效益也极为可观,特别是卫星发射领域,目前全球具备该能力的,也只不过是米国、罗刹、欧洲联合体、华夏,最多再加上只能算半个的国家倭国而已,但实际上呢,有卫星发射需求的国家和潜在国家是不少的,因为人造卫星在通讯、地球资源勘探、气象监测和预报、导航、广播、地理测绘、天文研究等民用领域都有着极为广阔的应用,像这种大资金、高技术行业的领域如果能发展起来,势必能带动整个产业链的能力提升,这对国家整体技术实力发展是有着巨大好处的,而且有其他所有制的企业参与进来,也能打破过去航空航天部单纯以国家项目驱动,完全内部竞争的局面,刺激各从业企业间展开全方位的竞争,而只有竞争,才是促进技术进步、企业良性发展的最好手段。

  其实谭振华知道,这事儿肯定不是任新铭甚至航空航天部就能点头的,而是需要上升到国家领导层面讨论的政策性大事,谭振华也只是借此机会将他的意见表达了出来,制造一个上达天听的机会,而他之所以会有这种想法,那是受到了他前世一个又造电动汽车,又造火箭,号称真人版米国“钢铁侠”那家伙的启发。

  换句话说,谭二打算进一步升级他的“鲶鱼”属性。

  任新铭对谭振华的建议不置可否,老爷子心里跟明镜似的,上面让他出面和谭振华沟通这事儿,其中的一个目的,就是想让他来探探这位小财主的口风,看看他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甚至,他还听说,上面对这位的动向有过预测,而这个预测的结果么,和他今天听到谭振华的表态大致上也差不多,只不过,对于这件事,上面的几位领导还没最后达成一致意见,故而他是不方便就此表态的。

  而且他关心的也不是这些方面的事情,任老爷子搞了一辈子的科研,最关心的,当然是技术方面的工作。

  特别是谭振华这次搞来的三型火箭发动机,全部都是以液氧煤油为燃料的,而液氧煤油动力体系对华夏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领域,除了有极少部分对国际动向的跟踪科研以外,几乎没什么人真正涉足过,比如他本人,对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为燃料的所谓“毒火箭”体系驾轻就熟,后来为了搞“长征3”,又认真钻研了氢氧体系,并最终率领团队研制出了真空推力4.5吨的YF-73氢氧发动机用作“长征3”型火箭的第三级,可以说,整个华夏的航空届基本掌握了这两套体系,这是新华夏建国这么多年来不断积累的成果,那么,贸然再开一个新的体系,华夏从技术积累、人才储备再到资金投入,能支撑得了么?

  他直言不讳地对谭振华提出了这个问题,而谭振华的回答却让他大吃一惊——他说,如果国家同意对他部分开放深空探索和卫星发射领域,那么,他愿意出资研制“921”火箭!

  

第1540章 夙愿

  

  “921”不仅仅是一枚火箭,而是一项重大工程,暨华夏载人航天工程,要说明这个工程的由来,需要追根溯源到十多年前。

  1970年4月24日,对华夏的航天人来说,是一个值得被永远铭记的日子,这一天,华夏自主研制的首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使华夏成为全球第5个成功研制并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趁着卫星发射成功,举国欢腾之际,当时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院长钱学深提出,华夏要搞载人航天!他的建议获得了时任华夏领导人的同意,项目于1971年4月获得批准,代号“714工程”,项目中的载人飞船被命名了一个充满希望的名字:“曙光一号”。

  但很可惜,当时的华夏,无论是国内形势还是技术储备、资金能力都不足以支撑这样一个庞大的计划,项目在1975年被迫下马。

  项目虽然下马了,但华夏航天人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追逐梦想的步伐,11年后,奠定华夏未来科技发展纲要的“863”计划从国家层面开始推行,并把发展航天技术列为其中一个重点推进大项。

  1987年2月,国防科工委组建“863计划航天技术专家委员会”(代号863-2),委员会包括两个专家组,暨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组,代号863-204;载人空间站系统及其应用组,代号863-205。这两个专家组的成立,标志着华夏中断了11年的载人航天工程正式重启。

  从1987年专家组成立伊始,便开展了详尽的方案论证工作,到1992年,方案论证工作告一段落,形成了完整的项目发展报告并呈报政务院审批,同年9月21日,报告正式获批,至此,华夏的载人航天事业从方案论证阶段转入正式研制阶段,按华夏传统,该项目按批复时间被命名为“921工程”。

  “921工程”确定了华夏载人航天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

  第二步,在第一艘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后,突破载人飞船和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并利用载人飞船技术改装、发射一个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第三步,建造载人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在另一个时空,“921工程”正式立项的7年后, 1999年11月,华夏发射了首艘无人飞船“神舟一号”,之后又陆续发射了4艘无人飞船,在充分论证了一系列技术之后,于2003年10月15日发射了华夏首艘载人宇宙飞船“神舟五号”,实现了华夏民族数千年以来的飞天夙愿。

  不过,身为航天领域资深专家的任新铭还知道,除了已经获得了批准的“921工程”三步走计划之外,航空航天部还有一个规模更加宏大,执行时间跨度更长的“三步走”计划,在这个计划中,实现载人航天并建立空间站,只是其中的第一步!

  这个计划的三步分别是“神舟”、“嫦娥”以及“天问”。

  “神舟”自不必说,就是实现载人航天并建立空间站,而“嫦娥”的目标,当然是载人登月,“天问”则将目标瞄准了遥远的火星!

  要实现这样一个宏伟的计划,需要几代人付出艰苦卓绝的努力,任新铭知道以自己的年纪,恐怕都不一定能看到第一步的成功,但他和他的“老伙伴”们却义无反顾地全身心投入到了这个计划当中。

  因为他们相信,火星再远,只要坚持不懈地走下去,以身为基,为后来者铺就前进的道路,那么,后来者必然不会辜负他们的付出和希望,总有一代人能抵达!

  眼前不就有一个主动站出来的年轻人么?

  任新铭,以其无可争辩的资历担任着“921工程”中大型运载火箭及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组组长一职,这个专家组在工程正式立项后,已经转职成了天地往返系统的工程技术委员会,目前,这个委员会最主要的任务当然就是进一步完成对华夏重型运载火箭的项目论证工作。

  这枚火箭因“921工程”而生,自然而然地被命名为“921火箭”,也就是谭振华现在提出来的,愿意承担研制经费的这枚。

  相比华夏现在已经投入使用的“长征”系列,这枚规划中的“921”火箭,完全可以说具有革命性的进步,因为,这枚火箭从设计之初,就是奔着登月去的!

  经过初步论证的“921火箭”的设计要求为:最大起飞推力约2700吨,近地轨道运载(LEO)能力约为70吨,地月转移轨道(TLI)运载能力约27吨,使用环保燃料,由此也可以大致推算出,该火箭的起飞质量,将百分之百地超过2000吨!

  之所以得出这些数据,是参考了米国人的“阿波罗计划”,在该计划中,执行登月的飞船分为指令舱、登月舱和服务舱三大部分,其中指令舱质量5.5吨、登月舱质量15.3吨(包括从月球上起飞所需的10.4吨燃料)、服务舱质量24吨,合计载荷为44.8吨。

  为了将这44.8吨的载荷发射到月球轨道,当年的米国研制了人类历史上曾经使用过的质量最大的火箭——“土星5号”,这枚火箭的的高度超过110米,直径达到了10米,其中根部直径达到了13米,起飞质量3038.5吨;总推力达3408吨,近地轨道运载(LEO)能力118吨,地月转移轨道(TLI)运载能力为45吨。

  不得不佩服米国人领先的科技水平,早在60年代,就能研制出推力如此巨大的火箭,能一次性地将所有载荷都打到TLI轨道上,而华夏目前在役的“长征”系列火箭中推力最大的型号“长征3”型也只有刚刚超过200吨的起飞重量,火箭直径3.35米,具有1.45吨的地球同步轨道(GTO)的运载能力,不客气地说,被米国人甩得连尾灯都看不到。

  看不到尾灯也没关系,知道需要努力前进的方向就好,而且当任新铭知道,居然有一个他认识的小伙子投资了一样堪称国之重器的装备,并即将在最近这一两年内建成投产的时候,他知道,很多条件开始一一成熟。

  

第1541章 走后人的路

  

  这件堪称国之重器的装备,就是谭振华当年与冶金部达成协议,由华清大学机械系副主任颜勇年教授担纲主持建设,沈宏院士居中协调的6万吨模锻油压机!

  有了这台机器,虽然米国人搞的10米直径火箭未必能造,但5米直径却完全可以想象了,而“921火箭”就是基于这种客观实际情况制定出的基本参数。

  在天地往返系统专家委员会最为倾向的一种方案中,将先后发射两枚“921火箭”,把约45吨的载荷发射到TLI轨道,并在那里进行组装,然后执行载人登月再返回的任务。

  这种方案对比米国人的用一发“土星五”运送所有载荷的方案显然多了一些风险,但以华夏当前的技术储备及未来可以预见的研发能力,却几乎是唯一切实可行的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