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军工霸主 第359章

作者:芊之羽 标签: 长篇言情

第887章 最正确的决定

  

  1975年,倭国人提出了以通产省为中心的“下世代电子计算机用VLSI研究开发计划”构想,设立了官方与民间共同参与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VLSI)研究开发政策委员会”。

  1976年3月,经通产省、大藏省等多次协商,倭国政府启动了“DRAM制法革新”国家项目。由政府出资320亿日元,日立、NEC、富士通、三菱、东芝五大公司联合筹资400亿日元。总计投入720亿日元(以当时汇率计算约2.36亿美金)为基金,由倭国电子综合研究所和计算机综合研究所牵头,设立国家性科研机构——VLSI技术研究所。

  这可以说是一次倭国版本的“举国体制”会战。

  这次会战充分发挥出了这种“举国体制”的优势,倭国的官产学三位一体,协调发展,通力合作,齐心协力,针对高难度、高风险的研究项目,VLSI研究所组织多个实验室通力合作,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发挥良性竞争,各企业之间技术共享合作,共同提高DRAM量产成功率。

  到1980年,倭国人宣布完成了“DRAM制法革新国家项目”。期间申请的实用新型专利和商业专利,分别达到1210件和347件。研发的主要成果包括各型号电子束曝光设备,采用紫外线、X射线、电子束的各型制版复印设备、干式蚀刻设备等,取得了一系列引人注目的成果,为赢得第一次倭米半导体战争打下了坚实的产业和科研基础。

  在这次“会战”之前,倭国虽然可以生产DRAM内存芯片,但是最为关键的生产制程设备和原材料主要来自米国,为了补足短板,倭国人组织了800余名技术人员进行重点攻关,共同研制高性能的国产化DRAM生产设备,不仅实现了64K DRAM和128K DRAM的商用化,更是于1983年实现了256K DRAM商用化的关键生产制程设备,目前正在向512K及1M DRAM的芯片颗粒发起挑战。

  可以说,正是这次会战的成功,使得倭国突破了产业链上下游,成功实现了半导体关键生产制造设备的国产化,也奠定了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牢牢占据半导体产业链核心供应商地位的资本。

  说句题外话,你别看现在南高丽的几家半导体公司的产品好像占据了极高的市场份额,可是其超过40%的设备、超过20%的核心原材料都必须从倭国进口,所以最近两国关系恶化,倭国人一急眼说我有几种原料不卖给你了,南高丽可不就立马给跪了?

  而更奇葩的是,南高丽人居然用抵制倭国货的方式要求倭国人卖货给他们,不同意就切自个儿手指……

  这时候我特么该用什么表情·JPG!

  ……

  谭振华刚才说的六大研究室,就是承担了这次“举国体制”的核心单位。

  第一研究室,日立公司,负责电子束扫描设备与微缩投影紫外线曝光设备,室长:右高正俊。

  第二研究室,富士通公司,负责研制可变尺寸矩形电子束扫描设备,室长:中村正。

  第三研究室,东芝公司,负责EB扫描设备与制版复印设备,室长:武石喜幸。

  第四研究室,电气综合研究所,对硅晶体材料进行研究,室长:饭塚隆。

  第五研究室,三菱电机,开发制程技术与投影曝光设备,室长:奥泰二。

  第六研究室,NEC公司,进行产品封装设计、测试和评估研究,室长:川路昭。

  佐波正一看着手上这份资料,心中波澜起伏。

  在这份不算太厚的资料里,详细描述了倭国整个半导体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的历程、各大企业在其中扮演的角色、领导人物、主攻方向和产品等等等等,如果这份报告不是谭振华递给他的,他都要认为这是出自通产省的报告了。

  这绝对不是一个人在短时间内可以收集整理到的资料,它必然来自于一个配合默契的团队,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而来!

  换句话说,眼前的这位华夏年轻人,为了今天的这一次会面,已经准备了很久!

  联想到熊谷川对他说过的以及公司的情报部门紧急搜集到的,关于这个年轻人的种种传奇事迹,他觉得,那个战略联盟,也许真的可以尝试一下。

  当然,身为东芝公司的社长,他觉得,如果要成立一个战略联盟的话,东芝公司,还有更多的事业可以拿出来进行合作。

  而且这种合作不应该是单方面的,单纯由东芝公司输出技术,它应该是双方面的!

  “振华君,如果我没有弄错的话,你手里还握有一些我们东芝感兴趣的技术,比如高性能的可充电电池,比如“铁基永磁材料”的专利,而这些技术对于我们东芝公司来说,无论是家用电器产品还是从微型到重型电机的制造,都有宽广的应用前景,或者我们也可以就这方面的合作谈一谈?”

  “为什么不呢?”谭振华的脸上绽放出了迷人的微笑:“你看,我们很快就找到了互补的产业了,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这个小小联盟,一定会取得良好成绩的,对么?社长先生?”

  ……

  熊谷川觉得,这一定是他此生中渡过的最漫长的一天。

  社长先生与那个华夏年轻人的秘密谈话一直进行了6个多小时,期间连中饭都没有吃,只是叫了宾馆的一些小糕点来充饥,不过,当他再次见到社长先生的时候,发现这位已经年过六旬的老人在经过了如此长时间的谈判之后,居然还精神亢奋、红光满面。

  一定是取得了什么了不得的进展,他想。

  他的猜想很快得到了证实,在回东京的航班上,熊谷川得知了对自己的最新任命——他将出任即将成立的,东芝商社驻香江分社首席代表,全权负责与谭振华旗下企业的业务合作事宜,而这些合作项目包括:

  一座全新的,6英寸晶圆厂所需全部的设备供应、128K DRAM芯片的全部生产工艺流程及生产所需的全部原材料的供应链采购交付;

  合资在华夏闻州建设一条新的彩色显像管生产线;

  向谭振华在闻州投资的家电工厂出售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四大类产品及包括电机、压缩机等主要部件的生产线同时东芝公司将向该工厂定牌生产以上四类产品专供华夏市场;

  以上生产线都包含生产所需的所有必须专利授权,同时谭振华也将向东芝开放高性能可充电镍镉电池、钕铁硼永磁材料的专利授权;

  这是一份涵盖相当广泛的合作协议,涉及到的交易金额超过了5亿美元,东芝公司更是能够从这份协议中获得丰厚的商业利益——所以,亲自下场搞定了这份协议的佐波正一社长应该是很有成就感的。

  而在文字之外,双方还达成了一项默契——如果南高丽人发动对倭国DRAM行业的攻击,倭国和华夏或者说谭振华个人,将成为天然的盟友。

  但是,不论是佐波正一亦或是熊谷川都知道,在这份协议的背后,华夏或者说是谭振华个人,获得了一些他们从别的渠道花再多的钱也不一定能够得到的技术。

  这些技术会在未来对东芝,或者整个倭国的半导体、家用电器行业带来冲击吗?

  现在,谁都不知道,谁都不能打包票。

  这也许是一次不小的冒险,不过佐波正一认为是值得的。

  尽管无论是他本人还是那个谭振华,都非常聪明地在谈话中没有提及那个敏感的话题,但大家心里都清楚,那,才是这次谈判中最重要的筹码——

  用一次未来可能发生但也不一定会肯定发生的坏结果做交换,避免立刻就会发生的恶劣结果,而且还附带了很多现实能够立即兑现的巨大利益,佐波正一认为那是他现在能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第888章 真诚的道歉

  

  张忠谋原本只是想和谭振华做一次真正的,坦率的沟通,了解他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再做那些无谓的试探、威胁或者别的什么。骨子里,他是一个有些偏执的技术狂,而他也希望,自己将来服务的企业具有同样的风格——用最领先的技术占领市场,而不是依靠别的什么手段。

  只是他没有想到,当他和谭振华再次见面的时候,却看到了一些了不得的东西。

  与清闲的他不同,谭振华这几天实在是忙坏了,他需要就与东芝的合作进行一系列的安排,为此甚至将远在闻州的郑项青、谢广丰都召唤到香江来了一趟。

  而且他们这次来,还把赵泉赵大局长也给捎上了。

  家用电器产业自然是要放在闻州的,趁着刚获批“沿海开放城市”的东风,一听说是老朋友要搞这么大笔的引进项目,此时正春风得意的赵局长还能不闻风而动?

  至于那座晶圆厂,则暂时还不能放在大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考虑到有可能需要引进很多非华夏大陆籍的人才,目前,这座厂的最佳地点只能选择香江。

  地皮自然是不缺的,在郭钊德的操作下,“红旗资本”早已经将“鹰君置业”收入了囊中并将其改名为“红旗置业”,并且趁着这一段香江地产低潮期,大量中小房地产企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不得不抛售地产的机会囤积了大量的土地资源,但是要建这么一座规模不小的现代化工厂,所需要的资源可不仅仅是地皮。

  不过谭振华最大的靠山,“香江甬港会”对这次谭振华的投资给予了充分的信任,他们以“港腾基金”的名义对这家新成立的“华芯微电子”进行了投资,认筹1亿美元,而已经尝到了甜头的霍家则除了在“港腾基金”中占有的比例之外,还另外投资了5千万美元,邵毅夫、包钰刚依葫芦画瓢,也分别投资了5千万美元,谭振华以个人名义出资1亿美元、“红旗资本”出资1亿美元,东芝公司战略出资1亿美元,最后还有一个不知从哪里打听到了消息,死乞白赖凑上来哭着喊着表示不让他投资就要割席断交的名叫李哲凯的小子投资了1千万美元,合计总共5.6亿美元的初期股本。

  投入了巨额资金的诸位股东们当然也各显其能地为这家新企业的筹备工作上下疏通,而这份占据了香江富豪榜前20位中超过三分之一人数的股东名单能发挥出的能量显然是巨大的——

  所以,现在摊开在张忠谋面前的,就是一大堆资料——港府的土地使用审批资料、包括水、电、交通等各种公共资源的完善配套、股东名录及股权结构、股东大会决议、税收优惠政策、与东芝公司签署的全套设备委托采购合同、原料供应长期合同……

  谭振华甚至毫不隐晦地告诉他,在闻州正在引进的几条家电生产线上,所有原产东芝的芯片未来都将由这家工厂生产,这是与东芝公司协议的一部分,而且除了DRAM以外,还有一款CPU的代工生产,也将由他一言而决!

  投资、场地、设备、技术来源、原材料采购供应链、产品线、订单……

  甚至连行业盟友都准备好了!

  还缺什么吗?

  谭振华目光灼灼地望着张忠谋道:“我们还缺一名合格的CEO。”

  他一边说,一边将一份合同推到了张忠谋的面前:“我调查过你目前在德仪的薪水情况,很抱歉,公司初创,我不能向你许诺太多,不过我觉得这份薪水至少能表达我的诚意。”

  张忠谋接过了那份合同,第一眼就看见了那个大大的黑色印刷体数字$1,000,000/年,在这一刹那,他不禁有些恍惚。

  他居然给我开出了百万年薪!

  这可是1984年,百万年薪,即便在米国也是如摩托罗拉、英特尔这类顶级公司为其CEO才能开出的标准,比他目前在德仪的薪水提高了整整一倍!

  要知道此时,即便是米国总统瑞根每年的薪水也只有20万美元!

  而接下来的条款则更让他惊讶。

  除了年薪以外,他还可以获得公司按照净利润固定比例的分红,以及,对他吸引力最大的,期权。

  按照这份合同,如果他能够在这家公司工作满十年,他有可能通过行权,获得公司最多不超过10%的股权!

  而在这家看起来股权非常分散的公司里,10%的股权,显然已经有了极大的发言权,也就是说,如果他点头成为这家公司的CEO,那么,他基本上可以对公司的运营说了算了。

  仔仔细细看完了这份合同,他得承认,这是一份很有吸引力的合同,他也能感受得到,包括谭振华在内,所有的股东们对聘用他来带领这家新的半导体企业的诚意,但是,现在他还不能同意。

  至少现在不行。

  因为在第一次见面的时候,谭振华说的那些充满了威胁意味的话让他实在不舒服,就这么轻易答应了,让他颇有种签订了城下之盟的感觉。

  正当他准备说些冠冕堂皇的话好推辞一番的时候,却惊讶地发现,这个在他面前一直表现得盛气凌人的年轻人竟然站了起来,对他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用非常诚恳的语气说道:“张忠谋先生,不管你接不接受这份合同,都请你先接受我对你最诚挚的道歉——请原谅我为了让你接受这份工作,曾经使用过的一些小手段,那些小手段可能会使得你感受到了某些不快。”

  好吧张忠谋觉得自己虽然拿着米国国籍,骨子里其实还是个比较传统的华夏人,讲究“温良恭俭让”、“以德报怨”,对方既然已经道歉了,而且其实也没真正做出什么对不起自己的事情,那至少嘴上原谅对方还是可以的。

  “埃里克,那没什么,几句话而已,你不必为此而挂在心上。”他说道。

  “不,我说的道歉不是指那天的事。”

  “呃,那还有什么?我不记得还有什么事是你需要道歉的了。”

  “嗯,有的,张忠谋先生,你还不知道么?好吧,虽然是个坏消息,但你迟早是要面对的。”

  “埃里克,你把我弄糊涂了……”

  “其实对现在的你来说也没什么吧?据我所知,你刚刚被德仪公司除名了。”

  “……What法克,你说什么?!”

  

第889章 彼既不义

  

  送走了谭振华的张忠谋心中五味杂陈。

  之前只是从谭振华身边的“自己人”那里听说了这个年轻人的种种事迹,比如打劫不列颠国库,比如撕裂麦道,比如搞垮格鲁曼……

  但,这些听来的故事未免给人一种玄幻的感觉,他的父亲和他一直认为,这些事迹极有可能是“香江甬港会”为了某种目地而特意夸大了谭振华在其中发挥的作用,或者是故意穿凿附会了最近商场上发生的大事而给这个年轻人身上披上一层神秘而炫目的外衣。

  直到刚才。

  谭振华告诉了他,德州仪器这家他已经服务了26年的公司,对他发出了一纸解除其所有职务的通知书。

  在他本人都还不知道这件事之前。

  谭振华还告诉了他这一切发生的原因和经过,甚至非常坦率地承认,这件事,就是他故意为之。

  而他达到这个目的,所做的也只不过是向东芝的社长透露了一个不知真假的消息而已。

  包括德仪在内的多家米国半导体企业正在谋划游说国会以发起对倭国的“301调查”这件事,张忠谋身为德仪的高管之一当然是知道的,他与德仪现任CEO理念不合因而矛盾重重,在业内也算是个公开的秘密,但,谭振华就是能利用这两件看似毫不相关的事情,制造了一个“谣言”,终结了他在德仪的职业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