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农女大当家 第240章

作者:凤栖梧桐 标签: 长篇言情

  “蓝遗,你想好了?”

  苏木槿垂眸看着他,心思有些复杂。

  蓝遗神情肃然。

  苏木槿喟叹一声,起身扶起他,“起来吧。”

  “少主子要我了?”蓝遗却不动。

  苏木槿瞧出他眼底的倔强,点头,“是,我的亲卫长,快起来吧。”

  蓝遗眼睛一亮,膝行后退两步,磕头,“萧家第四代亲卫长蓝遗见过少主子。蓝遗定以身为刀,护好少主子,早日还萧家清白之身,恢复萧家清誉。”

  苏木槿没有拦他,等他说完话才上前扶起他,“起来吧。”

  蓝遗应了是,借着苏木槿的力道站起身,与苏木槿说起蓝家的秘密。

  “蓝家自曾老萧将军时就跟在身边做了亲卫,代代相传,到萧王爷时,跟在身边的蓝家亲卫一共十人,是单姓最多的一支,蓝家也以此为荣。蓝家的祖训便是一日为亲卫,代代为亲卫,蓝家的男丁从三岁开始习武,到七岁选拔,挑选出最有练武天赋,且天资聪颖的子弟加入亲卫待选中,到十八岁正式筛选,能留下当亲卫的都是蓝家的栋梁之才!可这些人……在萧王爷被毒杀后,悄无声息的消失了!蓝家人除了一些老弱妇孺,一个男丁都没有留下!”

  说到这里,蓝遗的身子微微发抖,牙齿几乎在磨着才说出那句话。

  “我因为进了杀手营,被抹掉了身份才得以侥幸存活!少主子,杀我蓝家的那些人……”

  苏木槿的神色比他还要冷,声音里更是透着一股能让人窒息的森寒,“是盛文帝与周、齐两家。”

  蓝遗握拳,咬牙,“是!我这些年费尽心血,才从当年一个经事人口中得知一二,第一次在金水镇撞见姑娘,就是意图败露,被人追杀到那。”

  苏木槿恍然,原来如此。

  原来,冥冥中自有天意,前世蓝遗到了自己身边,护了自己一辈子,今生又回到了自己身边。

  只是,前世与今生,她有了不同的心境,定不会再重蹈前世的覆辙。

  定会保护好自己身边的人!

  定会将前世今生身边亲人所受的委屈一一报复!

  她深吸一口气,朝蓝遗一笑,“放心,那些人欠咱们萧家与蓝家的,一分不少的都要讨回来!”

  蓝遗神色一松,喉间竟有几分哽咽之意,“姑娘……说的是。他们欠咱们萧家与蓝家的,一分不少的都要讨回来!”

  两人相视一笑。

  “我现在对外的身份是长安县主,按礼制,是可以有自己的亲卫队的,你对外的身份就说是我的亲卫长,至于名字……怕是不能用你的原名,不如你跟我姓苏,别人问起,就说是我的远方堂哥,如何?”

  蓝遗微蹙眉,摇头,“盛文帝此人多疑,想来此刻已经派了人去查你的身世,苏家……好像除了那个苏老头没有旁的兄弟姐妹,我冒充你的远方堂哥,不行。”

  苏木槿点头。

  这倒也是个问题。

  “那……”苏木槿沉吟片刻,突然想起来一件事,“那你姓裴吧,我四婶娘家姓裴,有个堂叔家的堂弟的儿子就是习武的,年岁正与你相当。盛文帝的疑心重,并不代表他派去的人也一样,这些旁支的旁支,大多只是过一下名字,不会查太精细。”

  蓝遗想了想,点下头,算是应下了自己的新身份。

  苏木槿出门,让安泠月叫了流云、云伏、云绸几人进来,介绍了蓝遗的身份,请安泠月帮忙安排了住处后,才转回后院。

  ……

  京都的天因为周、齐两家的认怂,丢车保帅让出周氏文学与部分兵权的行为,变了。

  定国侯与周丞相请了半个月的病假,低调做人。

  站了队的文武百官惶恐不安,入了夜后,小车小轿往定国侯府后门与丞相府后门钻的不知凡几。

  盛文帝闻讯后,大怒,亲自派了太医去定国侯府与丞相府给两个老臣看病诊脉,硬生生将两人的心思郁结看成了年岁已长,力不从心,心力交瘁,需卧床长时间静养。

  众人一见盛文帝的做派,心下更是惶恐,不少人看祁王与闲王的眼神儿都变了。

  周贵妃与齐贤妃想为娘家说两句话,却连盛文帝的面都见不上,十次里有八次是皇上在忙着批奏折,没空见,另外两次是在其他妃嫔的宫殿中。

  两人恨的咬牙,却无可奈何。

  祁王与闲王因着先头的蛊毒一事,还扯落不清楚,更不敢往盛文帝的刀下撞。

  一时间,夏启朝局竟陷入外面风平浪静,底下暗潮汹涌、波浪翻滚不息的境地。

  邱姑姑将这些事说给萧皇后的时候,萧皇后正拿着剪刀给心爱的茶花剪叶子,闻言,金剪刀咔擦咔擦两声剪掉了开的最艳丽的两朵,眉眼清丽脱俗,温婉一笑,“他们既然低了头,就永远也别想再把头抬起来了。”

  邱姑姑也笑,“咱们家小小姐真是好手段好心计!”

  萧皇后喟叹一声,神情却有些悲伤,“爹爹和弟弟若还活着,看到槿姐儿如此辛苦,要心疼了。”

  邱姑姑脸上的笑容一顿,“小姐……”

  萧皇后笑笑,朝她摆了摆手,“她这么努力,我们自然不能托后腿,去,把咱们仓库里的人参寻两株送去萃玉宫与永和宫。”

  闻言,邱姑姑抿唇,笑意溢满眼眶,“是,老奴这就去办。”

  可想而知,两个宫殿的女主人收下皇后娘娘关心送来的人参后是什么心情。

  周贵妃笑容僵硬,谢了恩送走邱姑姑后,看着锦盒里的人参,双眸微微眯起,笑容阴冷。

  “娘娘,皇后娘娘这是什么意思?”周贵妃身边近身伺候的荣嬷嬷皱着眉道。

  周贵妃笑了声,“有意思。咱们多年不问世事的皇后娘娘也会骂人了。”

  “娘娘……”荣嬷嬷不安道,“咱们这些年与荣坤宫素无往来,一直都是相安无事,皇后这般,难不成是……”

  周贵妃一记冷眼看过去,荣嬷嬷未完的话立刻戛然而止,噗通一声跪在地上,“娘娘……”

  “有些话,最好烂到肚子里。”

  荣嬷嬷连连应声,“老奴一时失言,以后绝不会了。”

  周贵妃看她一眼,抬了手,“起吧。你出宫一趟,将这人参送去丞相府,将皇后娘娘来送人参的事与我爹说一声。”

  荣嬷嬷张口想说什么,看到周贵妃的眼神,忙将话吞下,应了声是,捧着锦盒走了出去。

  相比永和宫,萃玉宫就热闹多了。

  “萧谨言她是什么意思?”

  被贴身嬷嬷拉着挡着送走邱姑姑后,齐贤妃将东西一扫而下,怒不可遏的指着地上的狼藉道,“我爹是定国侯,我爹还没死呢!她送人参是个什么意思!”

  “娘娘,娘娘……”嬷嬷险些劝不住,“皇后娘娘不过是听说了侯爷生了病,特意送来安抚的,就像先前她送那些布料珍玩一样……”

  齐贤妃呸了一声,“这宫中谁不知道皇上一赏赐荣坤宫东西,皇后娘娘就像菩萨一样往宫里其他嫔妃那四处散东西?她那是安抚?她那是瞧不上皇上的恩宠!”

  “娘娘!”嬷嬷恨不能伸手捂住齐贤妃的嘴,低吼道,“慎言呐!”

  齐贤妃被嬷嬷吼了一嗓子,这才反应过来自己方才说了什么,忙往殿内看,见都是自己的心腹,才稍松了口气,不耐的推开嬷嬷,坐下来。

  “齐嬷嬷,你说萧谨言这是几个意思?别拿那些安抚的话来忽悠我。”

  齐嬷嬷无奈一笑,“娘娘,不管皇后娘娘是什么意思,这人参这时候出现,还指明了是给侯爷的,就说明了一件事……”

  “什么事?”齐贤妃皱眉。

  “皇后娘娘以后不会像从前如活死人那般活着了,她会关注后宫,会关注朝堂,甚至有可能……会干预夺嫡。”

  齐贤妃唬的从美人榻上猛的站起身来,“她想夺嫡?她连个儿子都没有,她……”

  “娘娘别急,这事咱们先知会侯爷一声,看看侯爷那般怎么说,咱们才好有个应对。”齐嬷嬷安抚道。

  齐贤妃嗯了一声,心烦意乱的挥挥手,“你去吧,把今儿个这事跟我爹说说,让他尽快拿出个章程来,总这么伏低做小也不是个事!”

  齐嬷嬷笑着应了一声,眼神示意宫女将人参装好,低声交代了几句,自己拿着盒子匆匆出了萃玉宫。

  两个宫的嬷嬷出奇的在宫门口碰上,都看了眼对方手中的盒子,心照不宣的点头示意后出了宫。

  得到消息的邱姑姑立刻见了萧皇后。

  萧皇后笑笑,“让他们有点危机意识,也挺好的。”

  “咱们荣坤宫转移了部分注意力,小小姐那边就更安全了。”邱姑姑也松了一口气。

  萧皇后看她一眼,摆弄起茶花。

  周、齐两家给各自女儿的回复很统一,低调行事。

  萃玉宫与永和宫很是安静了一段时日。

  后宫的动静,自然瞒不过盛文帝,见萧皇后有意为难周、齐两家,盛文帝私下里觉得萧皇后这是在为自己出气,心情格外的好,连着几日去荣坤宫,哪怕遭了冷眼也乐此不彼。

  甚至听到两个小宫女议论说娘娘要是有个嫡子就好了的话后,还动了给萧皇后过继一个儿子的念头。

  恰好这时,江南水患,有人举荐领着闲差的靖王去赈灾,意外的得到了朝野上下一致支持。

  毕竟,这会儿祁王与闲王都在自省,阵营里的官员谁也不敢让自家主子出头,这会儿多出个没竞争力的靖王,当然可着劲儿的帮着吆喝助威转移皇上的注意力了。

  盛文帝哪里不知道这般人的心思,不阴不阳的冷笑了几声,摆了手,“江南水患,国库空虚,诸位爱卿让一穷二白的靖王去赈灾,赈银从哪里来?”

  大殿之内瞬间安静下来,不少人面面相觑。

  盛文帝又是一声嗤笑,“怎么?说到银子你们都怂了?”

第230章 回金水

  闻言,殿内大臣呼啦啦跪了一地。

  这时,有官员突然出声,“微臣愿意捐出两年俸禄,以助靖王殿下赈灾。”

  众人纷纷看向出声的方向,定睛一瞧,是个翰林院的,两年俸禄也没多少银子,都知道翰林院的官穷,却有气结,各人心里腹诽了一阵,还想再等等看。

  就听到盛文帝在上面叫了声好,“捐俸禄的那个是谁,哪一年的进士?”

  袁青在一旁看了眼,低声回道,“回圣上,是翰林院的供奉姜田源,盛文十八年的进士。”

  “好!姜爱卿爱民之心可嘉,解君之忧之心可冕,袁青,传旨,撸去江南知府官职,姜田源补上,与靖王一起赈灾治理水患。”

  袁青一愣。

  跪在地上的官员齐齐一愣。

  一群人不敢置信的瞪着出声的姜田源。

  由一个小小的翰林供奉直接成了江南知府,就因为捐出了两年俸禄?这……未免太过荒谬了。

  姜田源也有些发愣,被身旁的官员捅了捅,才反应过来,出列磕头谢恩,回队伍的时候脚下还打了软。

  没等众人从莫名其妙的江南知府阴影中走出来,盛文帝又砸下一句话,“袁青,取朕的私库,捐出一成赈灾江南。”

  袁青垂眸,“是,圣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