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 第701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长篇言情

“丹药可有?我想瞧瞧。”

刘仁面色一苦, “殿下,太医看着呢!有些事……圣人知道!可病痛在谁的身上,谁才能有切身的体会。您……别言语了!您的担忧,老奴会禀明圣人的。”

林雨桐长叹一声,再没说其他,转身走了。

本想去找武后的,可这事找武后,她又能说什么呢?左不过是不得已三个字而已。

年过的很潦草,外面再大的热闹,吵不到府里。

总章二年的春风就这么在李家人沉默的看着李绩挣扎撑着的境况中——来到了。

春上一滴雨都不见,关中大旱。别的地方不知道如何,便是林雨桐那边的庄子,也只能是勉强能有收成。

今年的三月三,再无往年的胜景。李贤和李显也不敢到处嬉戏了。朝廷忙着赈灾,顾不上二人的婚事。

林雨桐几乎不怎么出府,他发现李绩已然出现强撑的样子,只是勉强才没在外面面前露出疲态来。关中大旱,长安城外皆是灾民。还有更多的灾民都在朝着长安聚集。

李绩隔三差五的就请戍城的将领来家里饮宴,谁也瞧不出不舒坦。可人一走,躺着都不能动了。

林雨桐起身,“我再进宫。”

李绩忙道:“殿下,您不知道朝事……”

可再大的朝事也不能这么耗着。

“殿下!”李绩摆手,说话都带喘着的,“薛仁贵将军急奏,高句丽叛乱就未曾停止!而今,高句丽也是天灾不断……两万人马在高句丽镇抚,若是不从当地征粮,朝廷就得远途征调粮草。可从当地征粮,叛乱只会比如今更大!”

这又恰逢咱自己天灾都难以赈灾,几下里之下,朝廷怕高句丽那边震慑不住呀!而今,平叛需要时间,需要数不清的钱粮继续往里添。

李敬业就道,“那就撤出来呀!”

“闭嘴!说的容易!一旦露出疲态,焉知高句丽不会倾全力以扰边,这就带来更大的祸患。”李绩说着就又道,“再等等,等从高句丽移一批青壮劳力出来就好了……”

林雨桐给他用针,“您缓缓……我知道了,我肯定不去。”

李绩看了一边的曾孙一眼,而今都被曾孙给料中了,“吐蕃虎视眈眈,只羌地已经不足以叫他们满足了……而吐谷浑又一心想借机复国。又有西南‘蛮獠’为乱,朝廷正要平叛……今儿才得了信儿,两江已经连着月余淫雨纷飞,不见日头了……”

内忧外患之时,臣病不起了。

假病其实不可怕,咱知道真要是用人,咱还上的马!

可真病了,才不敢叫人知道病了。

李敬业就道:“就没见这天下离了谁是不行的!”

禁声吧!这天下是离了谁都行,可圣人的心里,慌了,他不安稳了!

李绩躺下,看着头顶的帐幔,他想起圣人那晚上拉着他的手哭道,“父皇临终告诉朕,有李绩一日,保你一日。你是朕的胆,是朕的底气呀!”

当时,他的眼泪就下来了!

病体孱弱的帝王,还没有立起杆儿的太子,他们拉着不舍,老臣就得拼最后一口气。

果不其然,北边大旱,南边水涝,边陲不稳,边民起事。直到八|九月,大唐四十多个州府,都出现了严重的灾情。而这些灾情中,以关中最甚!别说城外的百姓了,便是城内的百姓,吃食也贫乏了起来。

李绩呢,只要大事必出席。像是倭国的遣唐使来了,李绩就出现的欢迎的酒宴上。林雨桐时刻的关注着李绩,然后听着武后亲自给倭国取名‘日本’。

这是倭国第七次派遣遣唐使了。

此次遣唐使来,说是贺喜大唐平高丽!可这何尝不是大唐迫使倭国承认大唐在百济和高丽的绝对统治权。

而倭国的使臣,应该是接触的时间长了,知道‘倭’这个字不是一个寓意很好的字!他们只提出一件事,那就是申请更换名字,不想用倭国了,想更名为R本。

李治靠在椅背上没有言语,李弘只做没听见,武后轻笑了一声,“倭国……是不好听!”说着就看李治和太子,“不若赐名‘R本’?”

李治无所谓的摆摆手,李弘随意的点头认可。

而后满大殿的各国的使臣朝倭国的使臣贺喜,贺喜他们有了新名字了。

这个名字,便是这么来的!更换名字,大唐不承认,便无人承认它叫R本。

林雨桐眼眶一热,而后看着坐在那里稳若泰山的李绩。她想,李绩一定喜欢这一刻!他就希望大唐是这样的。

是的!李绩盼着看到的就是这样的。圣人虽然羸弱了一些,但好在太子慢慢长起来了。他给圣人摸过脉,暂时是无碍的!太子有足够的时间成长起来。

在躺下的那一刻,他像是回到了过去,回到跟着高祖皇帝征战开创大唐的时候。又像是回到了太|宗在朝,太|宗手指的方向,臣必能荡平以归大唐;这视线一转,又像是看到了十年之后,太子已然是个成熟的储君了,那时候,圣人是否还羸弱这不要紧了,皇后是非还要染指权利,这也不要紧了!我大唐的君王又长起来了!

他没再给儿孙留下任何一句话,十二月三日,在城外巡视完京畿道之后,回来就躺下了。躺在那里眼睛一闭,带着一脸的笑意,却再没被叫醒。

李绩他硬生生了多撑了一年,结束了他戎马的一生。

人一去,四爷和桐桐进宫,得去报丧去了。

李治才要笑问女儿女婿这个时候进宫问了什么,可一扭头看见女婿身上的丧服。他蹭的一下站起来了,起来只晃悠,“老国公……”

林雨桐扶住李治,“去了!去的很安详。”

李治的眼泪瞬间就下来了,直直的就往后倒。好半晌,才喘息过来,下旨意,“辍朝七日,着司平太常伯杨日方摄同文正卿……监护丧事……陪葬昭陵,着人修建坟茔……从汉时卫青、霍去病例……”

林雨桐跪在边上,“父皇,老国公一年前便有话留下!说是圣人但有恩赏,请儿代其辞了!”

四爷就道,“曾祖父留下话了,说他本只是山东一田夫,不过是投效了明主,这才做到三公之顶,贪享了一生富贵,已然足够了。人寿数终有尽时,不必苛求。他老人家想要简葬,黄金宝玉,一盖不带。只说用麻布把车盖住,装上棺木便可。棺木中只一身穿的衣服,若要带,想请圣人恩准他带走一身朝服。他说,若是死后真有灵,他想穿着朝服去拜见先帝。又说,别的随葬之物,就罢了,千万记得给他陪葬几匹烧制的马匹,若得再随着先帝南征北战去,没有战马怕是不行。地宫里不必奢华,用匹黑布做个帷帐,用一匹白布做个顶子,若是有白纱,给四周用一圈白纱,再给帐子里挂是个木偶,就算是尊了殉葬之礼了!其他的,一盖不用,一盖不带。”

李治嚎啕出声,林雨桐赶紧喊太医来,“父皇,不可过于悲切!”可怎么能不悲呢?!

莫说宫里,不知道多少人前来奔丧,哭晕在灵堂上。

直到此时,林雨桐才知道李治觉得暂时离不得李绩的缘故!朝中文官来了那么些,上到宰相,下到五六品官员,受李绩赏识推荐者,乌泱泱一片。

一个人推挤了这么多文臣,却未曾结党,这得多不容易。

再看看武将,更多!

李绩从不贪财货,有收获就往下分。他为人又讲义气,大唐开国之处,单雄信被俘虏,李绩为此人求情,李渊恩准。李绩跟单雄信是朋友,在刑场上,他毫不避讳,割了腿上的肉喂单雄信,兄弟一场,不能跟你同日死,这肉同你一起去了!

而后又收养了单雄信的儿子,不避讳谁的猜忌。

对一个大唐的罪人尚且如此,就可知他怎么对部属同僚的。

出兵则为战,回朝则为相!什么是出将入相,这便是了。

这么多门生故旧、同袍旧泽,他愣是不贪权,不结党。

李治焉能不痛!送葬之日,他就站在未央古城上,看着灵车哭的不能自已。李弘打算亲自送葬的,但礼官不许,他也陪着圣人,哭的几乎是站立不住。李治给李弘留下话,他说,“陪葬昭陵,等朕走后……李绩配享太庙……”

李绩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他的画像挂在凌烟阁。他的陵寝在昭陵,陪葬在太|宗皇帝身边,陵墓修建的标准坚持按照卫青和霍去病的标准。而后,他的灵位将陪着李治,配享高宗庙!

此等人物轰然倒塌,便是早有准备,可朝局也不免有了变动。

也因此,林雨桐有机会从台后走入台前,踏入了历史舞台……

第795章盛唐风华(47)

李绩没了, 该守孝。

但家里这么多人,守孝的时间是不一样的!四爷跟李绩这是曾祖父与曾孙的关系,第四代人了。按照礼制, 以五服的远近, 守孝期为三年、一年、九个月、五个月、三个月。

再是承袭了爵位,可从礼制上来说, 是这样的。儿子给父亲守孝, 三年。孙子给祖父守孝,一年。曾孙给曾祖父守孝,九个月。

就是这么一种关系。

其实两人是打算往三年上守呢!毕竟属于承重曾孙, 省的人挑理。

真就是关门闭户, 在家守孝呢。要种什么也不耽搁,像是洋葱, 这玩意弄来去年在自家园子里种了,今年就能在庄园里种。可庄园里太旱了,这东西种下去就怕保不住。

怎么办呢?府里能种的都给种上,这种子又不能放着不管。

另外就是哈密瓜, 当然了,如今不叫哈密瓜, 被叫做穹窿。

她细心的在家育种,而后一棵一棵的种下去。今年天旱,这东西依旧是能长的。

两个府邸,那么大的地方, 人口是真不多。李绩该是给其他儿孙交代过什么,二房的人并没有在国公府久住, 而是回了他们自己的府邸,守孝去了。

府里剩下谁?剩下李敬业和李敬猷两房人了。李敬猷年岁也不小了, 也就比李敬业小了两岁,但可惜,夫妻俩膝下一个孩子也没有。而今就这么住着,要是一直没孩子,那这就得四爷给养老送终的。

守孝肯定枯燥呀,除了早期在演武场还能听到吆喝声,府里真的安静的很。

而今,是禁止一切娱乐的。

访客也不好来呀,打搅人家守孝,是极大的失礼!除非大事,否则绝不上门。

一般亲朋家的喜事,这是不用上门的。丧事倒是不忌讳,得去奔丧。一般情况下,这就是府里的所有的对外活动了。

林雨桐正好调整自己和四爷的身体,虽然不能吃肉,但是素菜做的好了,一样吃的康健。

四爷早起就问,“最近有雨吗?”

林雨桐摇头,看这天,还是没雨。

没雨,大灾依旧在持续。外面具体什么样林雨桐也不知道,只知道三月的时候,朝廷下旨意,说是大赦,改年号了。

一说改年号,四爷就一脸的牙疼。

是的!这怕又是武后提议的!可能跟武后的女性属性有关吧,她酷爱换年号。李治在位期间,一共使用了十四个年号。算算,一个在位三十四年的帝王,使用是十四个年号,这是什么概念呀?

而今这都已经算是第几个?林雨桐记得有点混乱。

“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四爷数了一遍,“这次改为咸亨了。这是第七个了!”

这么纪年,就说乱不乱吧!

为啥说这是武后影响的呢?因为武后登基后,用了十七个年号。她做了十五年的皇帝,用了十七个年号。

记性不好的,都记不住哪一年是哪一年。

翻遍史书,这位唯一的女帝,使用年号是帝王之最!这玩意也不是衣服,也不是身上的首饰,她就是那么喜欢换一换,乐此不疲。再这么换下去,林雨桐都怀疑自己都记不准自己的年纪了。

真的!这很烦人的!这一点特别的不好。

李治估计也是无奈,懒的在这事上跟她掰扯,多大点事,对吧?爱换就换吧!感觉换个年号跟送了武后一件珍宝似得。你喜欢就行,无所谓!

两人知道了就完了!反正这一年的前两月,是按照总章三年的纪年的。从三月改年号的那一天,这又是咸亨元年。

咸亨元年,四爷和桐桐的日子过的波澜不惊。早起习武,晌午桐桐摆弄她的胡葱苗和穹窿。四爷没事了就得弄纺织机。

这东西不是你说弄就弄出来的!首先,你得有各式的做木匠的工具。但铁工艺不发达的现在,如今的家伙什,用起来别扭着呢。有些技艺能达到,有些技艺就是达不到。或许,人家这不是说不发达,只是跟顺手的东西有差别,怎么用怎么别扭。李敬业在家闲的蛋疼,还不敢言语。来来去去的窜,结果就见家里这俩是真成,一点也没有那种烦躁。反正就是我们玩的可高兴了!

女眷其实也没那么闷,织布机在家里放着呢,女眷谁得闲了,都愿意上去织两下。就是那种好奇的心态,累了就下来了。

等到穹窿真种出来了,结了瓜了,瓜越长越大,过了个夏天,都能吃的时候,宫里来人了。

刚摘了穹窿,也才切开一个。尝了尝,其实挺好的!从西域运来的,是甜。但不会成熟的特别好就给摘了送来的,也错过了时节。所以,吃着这个就还行。

林雨桐给切开,叫给国公府那边送去。剩下这几个熟的好的,才说要叫人往宫里送呢,结果宫里就来人了。

不是李治身边的,是武后身边的高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