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 第538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长篇言情

费扬果撇了撇嘴角:想团聚呀?那就两年后再见。

两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当真就觉得一眨眼的工夫,两年便过去了。

新明三年,这个王朝的太子已然十三岁了。

十三岁,小吗?

不小了!当年皇上十三岁的时候在干嘛?

已经大婚了,已经能出去赈灾了。所以,太子当真不算小了。

长的高大挺拔却依旧脸上带着稚气之色的启明,将启泰架在脖子上,启泰揪着他哥的俩耳光,坐的稳稳的。不是启明不护着,是怀里还抱着启安呢,这个大公主自打会走路,后面就关不住她了,满皇宫的乱窜,跟启泰俩人谁也不让谁。

林雨桐先把启泰接下来,“你老实呆着吧,怎么就那么爱欺负你哥。”

有哥好呀!

启泰便是下来了,也凑到他哥身边,跟他哥说,“昨儿跟着外祖学词了。”

谁的词呀?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哦!苏轼的呀,怎么了?对这词有感悟呀?

嗯!那感悟可大了!他那小嘴吧嗒吧嗒的,人家说,“弟弟就是觉得,有个靠谱的兄弟,就是好。”

这话几个意思呀?不挨着呀!

“挨着呢!”他围着他哥转悠,“你看着苏轼,一辈子都干什么了?除了写诗,就是流放,然后流放路上吃吃喝喝,哥,你说这是一啥样人?人家做官被贬,那都是阴雨霏霏连月不开的,就他,走哪吃哪!他为啥能那么潇洒呢?没别的,他弟弟靠谱呀!”

把林雨桐逗的就笑,被他这么一说,还真是!如果丢开那文学作品,这苏轼就是一坑弟弟的坑货。好好的没事干,写一首诗讽刺一下朝廷,然后被下狱了。他弟弟苏辙没法子呀,那个时候苏辙也只是小官,为了救他哥的,人家写了一篇《为兄轼下狱上书》。后来呢,苏轼又觉得王安石变法不对,又开始对着王安石写诗冷嘲热讽,结果又被贬了。苏辙的官倒是做的不错,一路上升,又把他哥给捞出来了。结果捞出来之后,王安石这变法不是失败了嘛,结果苏轼出狱之后想了想,他突然觉得王安石那一套其实很有道理,于是,又为王安石说话。然后又被贬下去了。他那脑子一抽一抽的,嘴又欠儿欠儿的,想说就说。苏辙也是能人,在一路捞他哥的途中,人家顺便把官做到了宰相的位置。

但是官做到宰相,有毛用。拿他哥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哥痔疮犯了,他劝他哥戒酒,但那是哥哥,人家也得听呀!没法子,当弟弟的站在哥哥的床边,念了一晚上的戒酒诗。

可能人家觉得他弟弟这官当的不错,不管惹了多大的事,他弟弟都在后面做保障呢!所以人家那被贬的心态,跟一般人是真的不一样。不是谁都有那么一个别管惹了多大乱子,都肯搭救你的弟弟。你就是有这样的弟弟,那你弟弟能做到宰相吗?

所以,此人真就是任性肆意的潇洒自如的活了一辈子。

当然了,要不是有这么个弟弟,他潇洒个嘚啊!

林雨桐就看启泰,这小子好端端的把苏轼和苏辙搬出来了,哥哥弟弟的说了一通,“你是闯什么祸了吧?”

启泰蹭的一下往他哥身后一躲,“苏轼人家弟弟是个宰相,人家都想干啥就干啥。我哥还是太子呢,我惹点事怎么了?”他跟猴儿似得挂在他哥身上,“哥,救我!娘会打死我的!”

你到底干什么呢?

“我把先生的胡子给剪了!”

什么?

林雨桐蹭的一下拿了鸡毛掸子,“你给我下来!”

结果这个还没下来呢,启安就喊:“母后……母后……不怪二哥……”

不怪你二哥怪谁?!

启安急的说不出来,跟着伺候的才赶紧进来,“……大公主偷摸的用墨汁给先生染了胡子,擦不下来了!二殿下怕先生醒了要赶公主殿下走,就剪了被染黑的胡子……然后先生醒了……”

林雨桐明白了,先生没来告状,是因为他先睡着了的缘故。

可这也不行呀!没这样的。

启明抱了两人就跑,“娘,我带着俩给先生道歉去。”

跑远了!

结果一出来,就见到去而复返的费扬果,“怎么这个点过来了?”

费扬果沉默了半晌,“……殿下,我该回去了。”

启明把这俩个小的放下,顺势跟费扬果坐在走廊的台阶上,并肩坐着,都有些沉默。良久,启明才说,“刚才启泰还说,人这一辈子,最大的幸运是有个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境况,都有个不计代价愿意捞自己的兄弟!放心回去吧,真要是有个什么事,我捞你!”

费扬果使劲的搓脸,好半晌才道:“对,是兄弟,亲兄弟!亲兄弟,绝不兵戎相见!”

追来的林雨桐:“……”你们真没法论兄弟。不过行吧,你们高兴就好!

来到大明的时候,费扬果是个倔强的孩子,而今要离开了,已经是个长的高壮的大少年了。

他十七了!

皇太极派了使臣来,以要给费扬果完婚为由,希望叫费扬果回去。他表示,可以将阿济郎留在新明。

阿济郎是豪格的儿子,是他的长孙。

那怎么办呢?没有不答应的理由。况且,这个结果,是彼此都心里有数的结果了。

费扬果站在城门外,看着十里亭外站着的那么一些人,他突然觉得,连李兆北也有些不舍了。

启明摆手:走吧!你有你的路要走的。

费扬果这才跃上马背,回头再看了这么些人一眼。将来会如何谁也不知道,他只知道,国事敏感,一个闹不好,曾经的兄弟就得兵戎相见。

他咬牙,到底是一鞭子拍在马背上,“驾——”

尘土飞扬,等尘埃落下,那一行人已经变成了一个小点,慢慢的消失在远处。

巴林低声跟启明道:“蒙古和大清,最近局势有些紧张。大清稳定了朝鲜之后,必是要冲着蒙古来的。我阿爸不想叫我回去……可我觉得,我还是得回去。”

启明没有说话,路边的雏菊要开了,天眼看就要冷了。今年要是不走,入了冬就不好走了。

他问说,“你想尽快回去?”

是!巴林低声道,“我阿爸太实诚了,几个哥哥勇武有余,智谋不足,不回去……我不放心。”

启明很干脆,“那今儿就回去收拾东西,准备启程吧。”

殿下!巴林要跪,启明一把拉住了,“你我兄弟,不说其他!若是有需要的,可不过朝廷,直接给我写信。”

好!

一行人沉默的往回走,越是长大,越是沉重。每个人肩上都有责任,都有使命。走了一个,只是开始!之后一个一个的都将被散出去,散去新明的角角落落。这一走,啥时候能再凑齐,可就不好说了。

可再是不舍,该走的还是得走。

启明三天时间送走了两个伙伴,他很清楚的知道:随着两人的离开,新明、大清、蒙古,三国的关系将会出现极大的变化,眼前这个格局可能眨眼就变了,新的关系会如何,谁也不知道。

四爷和桐桐站在观星台上看着下面,两人心里都很清楚,相对平稳的时期过去了,相互碰撞的阶段已经来了……

第645章 明月清风(221)

费扬果都忘了, 关外的冬天来的这般的早。

他回盛京的这一天,飘起了雪花。他骑在马上,看着这样的盛京, 竟是觉得陌生的很。

回来了吗?

是的!回来了。

路两边有瞧热闹的百姓, 他们跟新明那种瞧热闹的百姓还不一样。新明的百姓就是站在那里大大方方的看,可是在大清不一样, 这是贵人的车架, 这退避三舍。若是不能,就跪下,等车架过去了再说。

凡是所过之处, 顿时就变的静悄悄的。

这样的天, 跪在地上,他不能再打量了, 打马快速从街道上过去。

他却不知道,他走后,身后站起来的人里,有个少年目光复杂。他返身回了店里, “爹!”

刘舟转过身来,“怎么了?”

“费扬果回来了。”朱达小心的朝外看了一眼这才道, “我跟朱候跟他都极为熟悉,包括柳先生……”

刘舟沉吟了一瞬,“你们暂时不能露面。”

虽然几年没见了,但是打小一起的伙伴, 应该是能认出来的。尤其是柳先生。

朱达点头,“虽然不会把我们怎么样, 但还是小心为上。这位什么立场谁也不知道,因此, 得格外小心。哪怕是您,也该注意些。”

刘舟‘嗯’了一声,随即又道,“可你们俩个小伙子,什么事也不干,岂不奇怪?”

“叫柳先生病了吧,对外只说养病着呢。您留盛京,我跟朱候不在盛京呆着了,其他的城池也不小,我们以行商的名义出去转吧,把辽东这地方转熟了,再说其他。”

也好!收拾东西,趁着还不算太冷,往锦州去吧,这个冬您们哥俩就在锦州过吧。

他们要搜集各地的驻防情况,这真的是正经事。这些费扬果都是不知道的,他进了熟悉又陌生的皇宫,见到了好些年都不见的皇太极。

皇太极一把将人给扶起来,不住的拍打着对方的胳膊,满脸都是欣慰:“好!回来就好!父汗要知道小十六长成这般英武的汉子,不知道有多欣慰。去吧!先去给父汗上一炷香。”

是!

费扬果跪在牌位前,父汗的样子在心里其实已经模糊了!跪在这里,他心里复杂,默默的磕头,而后起身。各种伺候的人殷勤的服侍着,又被赐了一坐郡王府邸,府邸里什么都准备好了,包括里面伺候的奴才。

这一刻费扬果嘴角露出几分讥诮,在大明人家没有给自己下人,回来了,却给了一堆说不清是谁的人的人。

小豆子小心的打量主子,这才低声道:“主子,怎么办?”

爷住前院,“……咱们带回来的人,守住一个院子的本事总是有的吧。”至于其他的人,守着空院子呆着吧,慢慢料理。

回来洗漱完,吃了一顿很吃不惯的饭菜,没给他一点喘息的时间,这又得进宫了。今儿是接风宴,不去不行。

大礼服换上,带着人又往宫里去。小豆子一个劲的道,“还有半个时辰呢,早着呢。”

不早了!费扬果提醒小豆子,“这里跟家……这里跟关内不一样!”小豆子愣了一下,而后低了头应了一声是!替主子难受的慌。主子在那边的宫宴,可以随便的安排,早点迟点,从没有太过严苛的要求。可回来了反而该处处小心了。他低声道:“早知道就不回来了。”

傻话!费扬果没言语,再次提醒小豆子管住自己的嘴,这才进了宫。

果然,紧赶慢赶,还是来的稍微晚了一些。大殿里的人跟送他离开时并没有多少不同。

代善拉了他,“长大了……长大了这么些。”

费扬果眼圈都红了,“二哥哥怎么头发都白了!我记得走的时候您还一头黑发呢。”

这情真意切的,代善就笑,“你大了,哥哥可不老了吗?”说着拉了费扬果,“走,哥哥带你认人去。”

谁知道费扬果都认识,先被带到阿敏身边,他就热情的跟阿敏说话,“……这几年满耳都是阿敏哥哥的消息,哥哥英武,常听果盖说起。对了,果盖给家里捎带了不少东西,改明儿亲自给哥哥送去。果盖惦记家里,惦记哥哥的身体呢。”

阿敏哈哈就笑,拍着费扬果,可见恭维的话说的他极其舒心。

到了莽古尔泰面前,他又忙道:“我记得哥哥喜欢吃海鱼,这次带回来不少,都是给哥哥带的。”

你怎么还记得这个。

“父汗在的时候,哪一年不赏哥哥这个?”

难为当时你那么小,还记得这个。

“哥哥英雄气概,当时就想着,要是长大了长成哥哥这样就好了。如今您瞧,有几分这个模样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