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 第518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长篇言情

于是,双方争执的比较激烈。

这种矛盾不仅凸显在这种理念上,还有就是,“……支持白话的,多是寒门。”

凡是官宦人家,世家大族,要么没表态,要么就是反对。

索尼点头,这就对了!想要科举入仕,培养一个读书人所耗费的,至少得是小有家资的人家才培养的起。更多的小老百姓,能叫孩子识几个字,已然是侥幸了!如今若是白话推广开来,很多的官就不需要非正经的科举出身或是书院出身的人去做了,机会就多了。

于是,利益就有了冲突,矛盾自然就有了。

他找范文程,“范大人,十五爷跟皇上的理念向来不同,但你是知道皇上的。皇上看重汉人汉臣,而今,又要建汉八旗,朝中职务,有一满臣,必有一汉臣。这是皇上的构想。可是,你也知道,朝中的汉臣终归是少数。像大人这般的汉臣,更是少数。像是那个陈仁锡,蛇鼠两端,弄了姑娘进宫,不也没有得到重用吗?皇上还是更看重一心为社稷的臣子!范大人,像是您这般的,大明不稀罕,但是大清待之,一定如珍如宝。你也知道,皇上有意缓解满汉冲突……这汉人在朝中的人多了,这分量就大了。所以,此次之行,大人不妨接触一些有志之士。您也知道,这件事不用皇上吩咐,回去一说,皇上必是欢喜无限。”

晚上的时候,苏卡萨哈又拿着酒找范文程:“范大人,你知道我读一些汉人的书。尤其是史书!你知道史书上我最敬佩谁吗?”谁?

“张仪。”苏克萨哈叹气道:“身为魏国人,去了秦国,做了秦国的丞相。后来,又为了秦国的利益,去了魏国,做了魏国的丞相。不难想象,当年多少人骂张仪,背弃母国,做了敌国的丞相。可是,到了如今再去看?魏国在哪?秦国在哪?还分魏国和秦国吗?不分了!大清和大明,要么大明吃了大清,要么大清吃了大明……分分合合,乃大势!范大人就是当世之张仪……”也请为了大清的利益,出一把力吧!

范文程看苏克萨哈,“是十四爷有什么交代?”

苏克萨哈摇摇头,“范大人,做奴才的,要是不能处处想在主子的前面,这奴才就做不成了。”

范文程笑了一下,“我觉得大人您和索大人……算的上是一良臣。”

“咱们跟主子一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苏克萨哈就道,“我知道,现在很多人都说咱们跟大明最大的不一样,就在于一个‘奴’字!可其实,勋贵们不是奴,奴就是个自称。咱们其实是长在主子身上的血肉。”

那不是勋贵的百姓呢?他们难道不是奴?

是奴!但要改,就得动八旗的根本,因此,这个东西现在碰不得!除非,有更高明的办法。所以,才说大明的这些读书人如果想去,大清一定欢迎。

范文程心说,重用不重要是次要的,是不是真的在重用也是次要的!你们这是要把大明不得人心这一点做实在吧。

他没有回绝,只道:“咱们的行踪被盯的很紧,便是想动,也不能现在就动。避开风口浪尖,回头细细谋划才是。”

这话也有道理。

他们有事说话,不在屋里说。一般都在外面的院子里,这是防着人偷听的。

如此,当然是什么也听不到了!

使馆那边报来的消息就是:“……有人出去打听了消息了……”

消息瞒不住,必然是打听到了。

四爷把人打发了,又对着灯愣神。

启明把书放下,问说,“鸡蛋上的任何一个小裂缝,都会招苍蝇的。”

是的!四爷就道,“你要是他们,你会怎么办?”

启明沉吟了一下就道,“我会提拔汉臣,重用汉臣,提高汉人的地位……然后吸引更多的人去大清。”

看!你都知道这么做,那他们必然也会这么做。问题是,“放不放人走?”他目光炯炯的看孩子,“你说,要不要放人走?”

启明把手里的书来回的摆弄,好半晌才道:“放!”为何?

启明看着地图,看着东北那个地方,“他们以为的吸引走的人,是增强了大清的实力。这不算是错的!到底是游牧起家的,其实底子薄的很。地域的变化,这是以山河划分的,这几年以这里为界限,过几年以那里为界限……谁强,界限就由谁来界定,这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文字、语言、道德、伦常,这些却是不变的!若真叫那么多人去了,这又何尝不是汉人的触角伸了过去呢!等真有一天,越来越的满人成了汉人……对咱们来言,反倒是简单了。”

但是,只这么放他们需要的人还不行,还得放点咱们想放的人进去。

启明目光灼灼,“能找点不打眼的读书人,得要对朝廷忠心耿耿的,叫他们混在其中一起送出去吗?”

叫他们像钉子一样,订在大清,等着被召唤。

四爷愣了一下,而后看了桐桐一眼。桐桐心虚的低头,我只说打仗的事,又没说其他!他要那么想,也不赖我呀!

第625章 明月清风(201)

别管背后多少算计, 也别管自家现在有多少事要处理,使团来了,该见就得见的。心里都有各自的盘算, 也都知道关系不能往恶化的方向去, 因此,哪怕是桀骜的多铎, 见了四爷态度也合适的。

宴席上, 分宾主坐下。因为是宫宴,又因为信王妃的特殊身份,信王夫妻自然也有出席。这两人这些年也一直没孩子, 不是不能生养, 是现在的大明太医很牛气,他会告诉你说, 王妃的年纪小,再等几年吧!

好似过了十六七岁,到十八岁左右再要孩子,成了很多人普遍的认知。再者, 如今的女娃娃七岁以前念两年书,这是免费的, 甚至于里面用的笔墨纸砚,都是不花费的。只要把孩子送去就得了,中午还能在那边吃一顿饭,一个孩子在学堂里每天有三两的干粮, 其他的菜蔬随意,各自想办法解决。这个东西又不值钱, 各家叫孩子带点去也行,学校所在的地方种点也行, 不过是各家派个大人来,给帮着种上就行!再说着,提倡孩子去挖点野菜之类的,休沐的时候挖点,够孩子顿顿有点菜下饭就行。

因着管饭,所以,家里也都叫女娃子去,越是穷苦的人家,越是会送去。那条件好的,不送去是人家女娃在家里也有人教认字,朝廷倒是不勉强。

女娃们七岁之后,要是想念书,也有女子学校的。但就是念的少之又少。哪怕这种学校也几乎是不收费的,但也甚少有寒门再送女娃去。一则,学校不收钱,但是笔墨纸砚不花钱呀?只要还花钱,就是负担,不大乐意。二则,过了七岁的女娃,就能给家里帮忙了。要么看着下面更小的弟弟妹妹,要么提着篮子去挖药材去,一年收的少了吗?再大上那么两岁,洗衣做饭什么干不了。这么大的孩子把家务包揽了,大人就能腾出时间来挣钱了!一个主妇一年只纳鞋底也不少挣呀!

除非上层的渠道彻底的向女子打开,否则,这个现象就很难改变。而现在的境况就是,急不得,得慢慢来。

总之,女子就成了家里的劳动力了!女娃娃过了十一二岁,像是简单的针线活慢慢就能干了。在早前吧,这么大的姑娘就该说婆家了,过两年就该出嫁了!可现在,家里也不急。急什么呀?十四五的姑娘做针线活娴熟了,那一年年的挣的老实是不少的。所以,说十八岁之后生孩子对大人和孩子都安全,那就是不着急叫成亲嘛!不急就不急,有女娃的人家,哪怕不是疼女娃娃,但考虑到给家里的经济帮助,也不会早早的就随便把孩子给打发出门的。这么做的好处就是,像是之前那种溺女婴的事几乎绝迹了!没儿子的还是会急着生儿子,也还是重男轻女,但人口就是这么个人口,咱鼓励生育。人口多到家里确实养不起了,成了负担了,朝廷还会给一些帮扶。

林雨桐每年都叫统计,看看母婴死亡率。结果各地统计来的数据不错。这跟太医院的各种努力是分不开的!太医院是属于要钱有钱,要体面有体面,做的政绩在那放着的衙门,现在牛气的很。属于什么话都敢说的。

亲王又怎么样?和亲来的更得注意了,别叫好好的给折损了。然后人家就直言,“别急着生!”急什么呀?没见皇上和娘娘都是成亲几年后才生的。虽说当时是在守孝,但其实热孝守一年要孩子就没事!但为啥坚持说守孝呢,还不是觉得过早的生并不是好事。

娘娘稳的住,谁盯着后宫都没用,然后稳稳的生了太子殿下,又隔着那么些年才生的二皇子。

信王妃并不懂这个,大清没这样的说法!后来夫妻熟悉了,她还问信王说,“是不是大明皇室不想要个异族女子生出的孩子?”

信王:“……,怎么会这么想?”大明的皇室自来都有异族的妃子的,谁也没限制其生育呀!他诚恳的道,“太医院不敢胡说,这种事是什么就是什么,没必要撒谎,也不会撒谎。”

总的来说,这个信王妃是个很‘直接’的人,并没有太多的弯弯绕。

就像是这次进宫,她见了林雨桐就道:“皇嫂,我娘家弟弟来了,我想请我弟弟在府里住几日。”

林雨桐:“……”这个时期的大清后宫大概都是这个调调吧!还都没进化呢,属于直接往出扔的那一挂。

还没说话呢,就听她又道:“……我还想叫费扬果去那边一趟,我想单独聚聚。”

弟弟来了,再叫上另一个弟弟,兄弟姐妹团聚团聚,我能说不让吗?但是你这么着,我要不知道你们背后有事要商量,就见鬼了。

阿巴亥应该也算是个有脑子的人,却把女儿养的这么单纯耿直。而她呢,却还总期望这个单纯耿直的女儿能成为中间的桥梁,这当额娘的是不是对她家的孩子有什么误解。

嫁过来才十二三,真还是个孩子!人家额娘是大妃,她不需要那么复杂。然后直接被嫁过来了!嫁过来……要是信王不教,王府又没那么复杂的话,她是成熟不起来的。并不会像阿巴亥想的一样,长大了就会变的不一样。

呵呵!皇室也不欺负这孩子,信王自己都活的够呛,能教谁?于是,她就一直这样。

林雨桐特别好脾气,“是吗?你直接叫人请费扬果就是了!他要提前跟先生请假的。你肯定也想娘家人了,想住就住吧。”

信王侧脸看了他家王妃好几眼,然后继续沉默去了。王府里多少是咱自己的人,多少是宫里的人,他都不知道!可自家王妃好似没这个弦儿。没有就没有吧,我不挑破,就是我的态度了。宫里也不能冤枉就是了!爱咋就咋去吧。

那边信王妃就觉得可高兴了,还低声问林雨桐,“我想一会子看看大皇嫂和大公主去……之前把礼叫人送来了,想着大皇嫂要歇息,就没进来瞧。今儿宫宴,没带东西,我想着,又不是外人,我去瞧瞧……”

行!瞧去吧,“我叫人给皇嫂说一声,回头叫人带你去。”

信王妃一直就觉得皇后是个很和气的人,但凡她开口的,从没有被拒绝过。甚至送她的衣服,有一半都是大清的服饰,从不禁止自己穿戴。这会子她提了的要求皇后全都答应了。她还有一瞬的不好意思,低头摆弄了腰带半晌,才侧身低声跟林雨桐说,“皇嫂……我不傻!我将来生的儿子是大明的皇室……我额娘整天说,女人生了儿子,就是为了儿子活的……我心里有数着呢,你要信我,害大明的事我不做……皇室认侄儿可不认外甥的,大明好,我的儿子就是王爷。大明要是不好,我还得改嫁,我儿子啥也不是……这些道理我真的都懂的。”

林雨桐:“……,我信你!”她赶紧给打岔,“今儿有你爱吃的鱿鱼,我叫人烤了。回头叫人给你送些过去。干货不少,留着慢慢吃。”

“还有猪皮吗?我觉得外面的干猪皮没有宫里的好吃。”

“行!一起给你带上。”

多铎就看见自家姐姐跟大明的皇后相处的很好,半点也不拘束。他还心说,这个姐姐到底是长进了呀!

这边才收回视线,结果就听到大殿外嗒嗒嗒的脚步声,像是跑着来了。人还没到跟前吧,就听到一个少年的声音,不知道在问谁:“宴会开始了?”

“我的郡王爷呀,这是去哪了?开始了开始了……”

话还说完呢,一个壮壮的少年没叫人通报就直接进来了。多铎觉得这德行真碍眼,就跟看见另一个自己似得,天老大地老二的。

他进来呼哧呼哧的还喘着呢,拱手一圈,“不好意思,我来迟了。”然后也不管别人怎么看,直接在大明皇后的边上坐了。一人一个小几,他一过去,就有人放了板凳,他直接坐在了皇后的侧面。

然后很自然的享受身份不一般的太监的服侍,很自然的抓了毛巾擦脸。脸没擦干净,皇后接了毛巾,给把眼角又擦了。

“你这是去哪了?”绝对不是故意迟到的呀!林雨桐把毛巾递给周宝,就问他。他端着茶咕咚咕咚的喝,然后低声道:“……地雷成了!”

又看地雷去了?

“嗯呢!”他说的眉飞色舞,连说带比划,但是声音却不大,“……那么大的石头,投石机远距离投过去,一砸上去,就那么砰的一声,直接给炸了……石头乱飞,我的天啊,幸而掩体结实,否则非死两个……”

“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还去?”四爷瞥了他一眼,“以后安生些,在宫里老实呆着。”

费扬果嘴上应着,嘿嘿嘿的笑,抬手就抓了桌上的果子吃,可饿死我了。

范文程看的心里就咯噔一下,这位小十六爷,要说回了大清就真心实意的为大清,我怎么就那么不信呢?这啥玩意打小养,养着养着,他就养成一样的人了。

山里还有狼孩呢!狼养了人的孩子,那孩子长大了,看着是人,但其实也就只是看着是,骨子里他就是狼了。

那眼前这位郡王,怎么界定呢?

他就没有身为质子的自觉,那嚣张的样子,感觉他不是来为质的大清郡王,而是大明的郡王,且还是受宠的那一个!信王在宫里,都不敢这个样子!

别说信王了,就问问多铎,他在大清,在大清的皇宫里,敢这么着呢?

多铎都不敢,费扬果若是有一天回去,在大清的皇宫尚且不如在大明自在,他会如何。

这么一想,他的心都开始哆嗦了!大明的皇帝和皇后,最厉害的不是硬功夫,他们的软,才是最要命的!

第626章 明月清风(202)

宴会上谈的很顺利!大清没敢提要派人来军事学堂学习, 只说有机会想参观参观。

四爷欣然允诺,说是择日就能去瞧瞧。

关于其他书院,四爷表示欢迎。像是农科, 像是一些杂学的科目, 天文、医科,你们要是乐意派人来, 只管来就是了!不用考试, 直接入学。

你知道我的底线,我知道你的底线,咱谁也别碰谁的底线, 就挺好。于是, 可谓是相谈甚欢的!吃完了宴席,信王妃去看张皇后和大公主了, 其他人一起,咱换个地方,不是说想听戏吗?走吧!

这个多铎就难受了!他会的汉话不多,仅那么点日常的而已, 叫他看戏,纯属找罪受。

但借着看戏的工夫, 倒是能跟这位大明的皇帝私下里说几句话的。

林雨桐在边上坐着,另一边是索尼。索尼是满汉皆通的。林雨桐跟赫舍里家那交道打了多少年的了,跟索尼坐在一起说话,真没那么别扭。

台上真唱的是《绿牡丹》, 带着些小诙谐在里面。

索尼真的特别惊讶,正是因为看懂了, 所以才觉得特别惊讶!就像是那句戏词写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

这是说什么呢?这说的是科举舞弊吧!

而且特别直白, 瞧瞧,台上唱着呢:“等我先到会所,出过题目,你方送笔砚来。那时我便付题目给你带回,叫谢相公快些做完,趁送午饭好传递……【1】”

就这么把科举舞弊的细节给搬到舞台上,之前朱运仓说这个戏特别好,百姓很追捧。这么弄下去,世人谁认科举?而科举的含金量势必会越来越低了。

这代表什么意思呢?代表着大明有意逐渐取消科举。

他心里就在思量,大清要不要开科举?要的!这件事回去一定得禀明。大开科举,不怕没地方安排官员,实在不行,还有朝鲜那边呢。

心里这么思量着,嘴上却跟皇后道:“在大清也能听到戏曲,但就是没这么文雅。”

林雨桐就笑,民间的戏曲尤其是一些地方性的戏曲,是有很多不文雅的东西,那是在市井里赚钱的。如今呢,大明有专门的做这个的,大部分都很雅。而这个绿牡丹呢,尤其的雅。滑稽但不闹,处处透着一股子雅。

她就说,“要不了多久,在大清也就能听到了。”民间交往从来就不间断。这边大街上的吃食,大清的大街上也能买到。正宗不正宗另说,但大致都差不多。这边流行了啥首饰,在那边也能有差不多的样式。同理,这边有什么好的戏曲,转脸,大清的戏曲班子弄了词就自己去排去了。

当然了,民间交流是一方面,也得有人促进和引导这个交流,李信就做的这个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