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你就不行 第137章

作者:林木儿 标签: 长篇言情

自家爷和老四接他们的兄弟去了,桐桐接了这些妯娌往家里去。

十一福晋走路带风,说话的声音也大,“六嫂,真长那么大呀?我小时候在庄子上住,还喂过猪的。那是喂一年,猪长到一百二三十斤就算不错了。”说着,就直接往后院去,“六嫂,回头这个差事要是能做,带着我做吧,我闲着也是闲着,在家里琢磨的不是生孩子就是养孩子的事,烦的够够的。回头在皇庄划拉一块地方,你告诉我怎么做,我去做好了。”

我家不是种庄稼就是喂猪,多安全的!可谁又敢小瞧。那边还没进去的十一觉得好生尴尬,福晋那大嗓门,谁听不见呀!

桐桐才说要返回门口,去接刚来的十三和十四两位福晋,结果就听到十一福晋这么喊。她就笑着应,“这第一拨,才五头猪,肯定好伺候。要是多了,该怎么弄,肯定还得试。你要不嫌腌臜,你就去试试。”

也不是差事,就是试嘛,只我喂出来不算,你喂出来了才更具有参考价值。

五福晋叹气,这事闹不好,除了弄个织坊之外,还得再弄个地方养猪吗?当年选秀,可从来不知道皇家福晋还得干这个。娘家嫂子之前还来问说,这以后姑娘家是不是学的得杂一点,要不然选秀想进皇家,好像有点难。

只要一想想,选秀的姑娘不比德容言功,比起了织布养猪,她现在都不敢对儿媳妇有期待。

七福晋觉得心态还是得积极的,就说,“等会子我问问六嫂,看这整理各种手札册子,需要不需要我帮忙……”

九福晋:“……”一个个跟猴儿似得,精成这个样子。八嫂出来管事的时候,恨不能躲的远远的。如今呢,六嫂这也不算是什么差事,结果一个个的都往前奔呢。

十弟妹还问:“四嫂该是已经来了吧?”

九福晋就拉她走,“肯定是来了,可这不是才出月子吗?又这么冷的天,怕是带着孩子歇下了。”

十弟妹就道:“我就觉得,四嫂是真聪明。过的最清闲,得的最多。”

孩子一生,给老六家一送。孩子半岁一岁好养活了,接回去了。正好玩的时候在眼跟前长,难教了,给老六家一扔。当时要是早知道能这样,生下来也抱来一扔不得了。瞧瞧,人家把孩子一视同仁的养成了。

你就说眼气不眼气!

那边桐桐在后面坠着,跟十三福晋低声说西北的事,十三福晋听的心惊胆战,这是把一截小拇指给削了呀?

是啊!也不能轻松的说出只是一个小拇指一点伤口那种话,这种伤,谁疼谁知道。

十三福晋声音的抖了,“……唯一好的是,看赶在年前能回来不能。回来了好好的养着,看看伤口恢复的如何。”

就是这个话。

十四福晋心说,这里还牵扯到粮草的事呢。虽说有弘皙的不对,但是,若是自家爷多备几个后手,是不是就会不一样呢?何至于当时凶险的只能靠两个孩子闯敌营,说到底,还不是当时的粮草跟不上给害的。

他是咬牙切齿的,怎么连这点事都办不把稳呢。好生生气!虽然说没出乱子,但他这一趟,也没有更出彩。

耗费了几乎一年的时候,得着什么了?

她都有一种把这人拘在家里,别吓跑的打算。真的!就是养猪去,最后也少不了爵位。

桐桐这边刚把人送到半路上,下面又禀报说大福晋和二福晋来了。林雨桐就不陪了,叫这下面伺候的领路,带着人往里面去,又折返了去接这二人。

大福晋就笑,“我就知道,弘晖和弘显这俩小子错不了。”

“就是太胆大,昨儿没把我吓出个好歹来。”说着话,又扶了二福晋,“今儿在暖棚安置,又暖和又亮堂。”

二福晋握了桐桐的手,“我昨儿晚上才知道的,我家那个孽障真真是能把人给气死。”

“都一样,冒冒失失的,还都不到稳重的年纪。”点到即止,再不敢说了。

把人都安顿好了,八爷八福晋两口子才到。今儿不八爷不仅带了八福晋,还带了明姑跟两个孩子。在内院门口林雨桐接了八福晋和明姑,“可算是等到你们了。”说着就逗两个孩子,“你阿玛额娘可算是舍得带你们出来了。叫人带你们找兄弟姐妹玩去,好不好?”

两孩子先抬头看八福晋,八福晋跟没看见似得,没言语。

明姑才道:“去吧,跟着大人拘束的很。”说着看两个奶嬷嬷一眼。

桐桐指派了人给带路,把俩孩子给送弘昀送过去。

明姑目送孩子走远,才落后八福晋半个身子跟着。

八福晋一直没说话,桐桐也没主动跟她说,只跟明姑说孩子种痘的事,“你要不放心,等开春了,天气和暖了,把孩子送过来,我亲自给种都行。如今要过年了,再加上天冷,倒是不着急。”

明姑巴不得呢,“那就等三四月里,不冷不热的时候,少不得要叨扰的。”

八福晋微微皱眉,但到底是没言语。都进了园子了,八福晋才道:“……六嫂,你一半的时间都放在孩子身上,觉得有意思吗?”

明姑几乎忍不住要变了脸色,问的这话是什么意思?谁不知道这边两位阿哥这次的功劳,能把儿子培养的那般出色,谁敢说六福晋这些年做的没意思。

这话放在现在说,是什么意思呢?是嘲讽六福晋吗?

可现在谁有资格嘲笑六福晋?

往深了想,你嘲笑六福晋是为什么呢?觉得人家养儿子是做了嫁衣裳?这不是挑拨离间吗?

可天地良心,每一个当娘的,都不会说养孩子是没意思的事!哪怕不是亲生的,只要膝下有孩子,就得管。孩子叫一声‘娘’,那就是责任。这跟别的什么东西可不相干。

可这话叫六福晋怎么答呢?

是啊!桐桐也在想,这话该怎么答。她倒是没多想,只觉得八福晋的意思应该是:女人除了生养孩子教育孩子之外,还有其他的价值吗?

这个呀,看你怎么说了。这个价值当然是有的,因人而异嘛!比如太后,没儿女呀,可那又怎么了呢?那不是太后吗?

因此她就说:“女人要是能做有价值的事,那不一定非通过生育找寻价值。就像是明姑,这些年做的不是很好吗?她也不求多做,只在妇人病患和女医上下功夫,那我觉得明姑就是间接的帮了很多人,她所做所行,就是很有价值的。通过她,很多女人有了自己的孩子,也救了很多的妇人,叫许多的孩子不至于失去母亲,那明姑的价值就不能用生没生孩子衡量。还有弟妹你,你少做了吗?谁敢说你没价值吗?那么说那么想的人,其实才是蠢的!”

八福晋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六嫂说的对,一个女人的好坏,不能根据生育来判定。”

桐桐:“……”这话也不是说错了,但我之前说的,是这个意思吗?

这个解读,跟我说的好像有点出入吧。但是,你要是这么想,那也行!就是我跟你比起来,不能因为我生了孩子你没生,就说你不如我,是这个意思吧?

她轻声一叹,然后道:“八弟妹说的很是,这是好是坏,谁说了做数?女人大部分都活在内宅,是好是坏,一看跟长辈的关系,二看跟夫君的关系,三看跟子女的关系,四看跟兄弟姐妹的关系……我想着,这四种人都觉得一个女人好,那应该是真的好。”

明姑先是愕然,而后悄悄低下头,自家福晋不受长辈喜欢,跟八爷昨儿才吵了一架,跟俩孩子不亲近,跟妯娌好像也没处好关系……这不是指着自家福晋的鼻子说自家福晋不好吗?

话说,这六福晋要是想挤兑人,这下手可够狠的。没瞧见自家福晋脸都僵了吗?

桐桐心里小哼一声:赖的计较而已,真当我不会挤兑人呢?

呵呵!我要是挤兑开了,那是不给人留退路的!所以,长点记性,别再招惹我。

我这人本就不好惹,如今,我俩儿子出息了,我就更不好惹了!

往后呀,我这小脾气只怕会更多,谁叫我儿子出息呢?

还别说,这会子她有点明白自家爷的心态了,这儿子出息了,那种有点小‘傲’的感觉,是有点压不住呀!

第178章 梦里清欢(178)

怼了八福晋, 八福晋也没甩袖而去。桐桐也不知道八福晋是只挤兑自己呢,还是其他人她也挤兑,管她呢, 今儿我忙着呢, 嘴上占了便宜我就撤了,把你推到妯娌堆里, 玩去吧。

她现在焦心的是, 皇上和娘娘们会不会来。

结果都来了,皇上很低调的从园子里来了,娘娘们的很低调的从宫里出来了。

皇上好安置, 去前面就行。娘娘们也好安置, 就是自家婆婆曾经住过的院子,大冷天的, 呆着吧。

可人家出来也不是真吃你家的杀猪菜的,主要还是想看看你家养的猪的。

嗣谒带路,皇上带着儿子们以及亲近的大臣以及宗室的爷们,到园子里瞧去了。这个桐桐就不方便出面了, 不过是叫弘旭跟着。自家爷知道的未必比弘旭多。

这会子看着猪,皇上就问:“这就是长到了极限了?”

弘旭就在边上回话, “皇玛法,这样品种的猪,应该是到了极限了。以后再试着养一养,要是还是在这个重量上下浮动, 那基本也就是这样了。”

什么叫做这个品种?

弘旭愣了一下才道:“皇玛法,这些猪仔是内务府给送来的, 他们采买的猪仔都是按照好的采买。这几年,洋人的东西进来的也多。就像是这些猪仔, 因是咱们家养的,所以也都挑了好的来,您瞧瞧,这可都是白猪。”

嗯!看见了,都是白猪。

“这不是咱们的品种。”弘旭就道,“咱们的猪都是黑猪,但是孙儿在京郊去了很多养猪的农户家,瞧的都是黑猪。常养猪的人家都知道,这样的猪养起来,最多长到一百一二十斤,这还是按着养一年算的。可见在体型中,黑猪该是不如白猪大。”

然后一群人都看弘旭,这孩子一幅古板的样子,表情像极了老四,但是这钻研偏门的样子,把老六像神了。试问,谁家没事对着白猪黑猪瞧。这白与黑,按道理说,就跟人的皮肤白和黑应该是一样的,这点差别不是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吧。可结果呢,人家孩子还真的跑去瞧黑猪什么样了。甚至连白猪的来处都打问了。

连皇上都觉得怪有意思的,就笑道:“打听的这么仔细,可是有什么发现。”

弘旭不自然的笑了一下,“孙儿去找了内务府,找到了那头大白母猪……”

嗯?然后呢?

“然后孙儿又叫人找了一头黑公猪。”

众人:“……”不会是那个意思吧?

三爷着急,就问说,“生了吗?”

弘旭的脸都红了,“生了,生了一窝七只小猪仔,都是花猪。”

说的众人忍俊不禁。

皇上都笑,摸了摸弘旭的脑袋,“没事,说你的,好奇就试,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

弘旭的脸色重新严肃了起来,“孙儿觉得,这白猪能成,应该跟这种猪本身有关。等开春了,其实可以把白猪、黑猪、花猪一起养着比对比对。孙儿觉得,长的快的,应该是白猪。花猪没试过,但是黑猪绝对没有白猪快。您看白猪的腿是不是短的很?这种猪特别不爱动,小短腿也动不了那么欢实。但是黑猪孙儿去看了,腿长一些,而且,好些养猪的人都说,这种猪最爱拱猪圈,有些猪圈的墙矮了,它半夜都能跳出去。可孙儿曾拿棍子赶着那头白猪,它都不跑的。”说着就指了指那个体型最小的猪,“就是它,孙儿觉得,这家伙长的最瘦,可能跟孙儿折腾过它有关,估计是受惊了,给吓的……”

理亲王都忍不住摸这小子的脑袋,怎么想的,跑到猪圈里赶猪。他朝老六瞧了一眼,老六却只笑,显然不是不知道。

这其实看看就得了,也没什么好看的。只要有记录册子,就不用看了,给杀了吧。

出乎意料,是真没想到能喂成这样。

弘旭一听要杀,就跟着皇上一边往回走一边就道:“额娘还叫人买了一头农家养的黑猪,想一起杀了,分开做,看看肉有什么不同,吃起来又有什么不同。”

皇上听的可认真了,还问弘旭说,“不好好念书,怎么倒是把精力放在了养猪上了。”

弘旭觉得很冤枉,“孙儿好好念书了,明朝有一本叫做《五杂俎》的典籍,孙儿瞧了,上面记载了骡子,说是骡子自战国便有了。而宋人的《尔雅翼》上也有说这个骡子,说他能当马用,比马的脾气好,又比马的耐力好,孙儿当时就想,骡子便是不能作为骑兵的坐骑,难道不能作为粮草运输的主力……想这个时候,就关注这个骡子是怎么来的……”

懂了!骡子是马和驴生的后代,于是给了他启发,他觉得黑猪白猪也是可以试试的。

这样的念书,现在也不能说孩子的方向偏了,只能说是,这孩子养的有点不一样。

说是书呆子吧,也不是。他是真的很用心的去想一些事,只是想事的角度跟一般人不一样。

由此可见,老六家教孩子跟别人家很不同。

在暖棚里坐下了,皇上才问老六,“你就是这么教孩子的?”

弘旭看不出皇上的喜怒,就一脸迷茫的看阿玛:儿子哪里说的不对吗?

嗣谒笑着瞧了孩子一眼,“人的理和事的理不同,学一个,但不用去摒弃另一个。”

人的理,是指如今科举的那一套,这些东西说到底,是治人的。

而事的理,是指这些更实用的杂学,这些东西却是治事的。

大清这些年,是从治事上吃到红利了,所以,这治事一门,便该提上日程。

可如此一来,朝中动的便不是一星半天。皇上心里作何想,谁也瞧不出来,这个话题点到即止,就不再提了。暖棚里种了不少的菜蔬,这会子皇孙们在里面撒欢,都是各家不算大,也不算是小的小小子,这会子把里面祸祸的都不像样子了。

弘智带着小七小八,站在地垄上皱着眉头,别人都小心翼翼的朝皇上瞄,只这三个,看着一个个堂兄弟,感觉在爆炸的边缘。

皇上觉得很有趣,招手叫弘智,“来!过来。”

其实皇上不认识这是哪个。李德全低声道:“这是两府的六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