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清穿之媳妇难当 第31章

作者:天涯黑人 标签: BG同人

晓薇默然了,大家都看的很清嘛!怎么这贾元春和这贾家都半点没明白呢?贾元春还真以为自己功劳多大,前两天来请安的时候还敢跟她顶上了!

啧,随便拉个二货出来都比你聪明十倍!晓薇当场就把贾元春禁足了,三个月抄百遍宫规才能出来。

宫外的贾家现在正在欢欣鼓舞弹冠相庆,在他们看来,元春真是争气!才五年时间,元春由一个贵人,爬到了妃位,还因为纯孝被表彰,皇后还赐了“德”这个字为称号,这可是整个宫中独一份儿的,自家的女儿堪称四妃之首!且贵妃年氏自年家倒台后就越发的不得宠了,元春岂不是有机会取而代之!

贾家高兴极了,这实在是天大的福分啊!想想以前年家的权势,若是元春能登到那个位置上,贾家也就有了再起的机会!

贾家人没好好想过,年家崛起并非是因为年氏受宠,而是因为年家本身就人才辈出。再者,年家的下场他们也没看清,只以为是年羹尧过于跋扈才招至此祸。贾家人都抖擞了起来,每日接待往来的亲友宾客,连番庆贺,收礼收到手软,而贾家的姻亲们,什么王家薛家史家,都高兴极了。薛家还收拾了东西,准备上京,到贾家住一段时间。

因为康熙爷在雍正二年才驾崩的,是以雍正四年本该有的选秀取消了,于是,薛家也没有像原著那样,早早的上京来。但听说了元春封妃,薛家还是意动了,他们皇商的名头都快要保不住了,不如走一走贾元春的门路?宝钗年纪也大了,不如早点上京定个亲事儿?

于是,薛家开始慢悠悠的收拾东西了。

而晓薇又等了几天,见事态平息了些,又下了一道脀旨,为了让妃子们进一进孝道,准许各家建别院,让嫔妃们回家省亲,注意,妃位以上,份位低的就老实呆着吧!

贾家一下子就沸腾了,天哪,他们这样的府祉竟然可以接待一位娘娘!虽然这位娘娘是他们家的女儿,但元春现在是娘娘了啊!一位娘娘能够玉趾驾临,这是多么的荣幸啊!

贾家人都像打了鸡血一样,在激动万分中开始努力的建设园子,又是买地又是选址又是求高人设计的,忙的不亦乐乎。

而贾母等女眷都在惆怅,钱啊!白花花的银子啊!

这笔钱贾家能拿得出来!毕竟是传承了四代的国公府,家底丰厚着呢,但若全拿了,以后贾家喝西北风去吗?这迎接娘娘是众人的荣耀,怎么能光让我们一家出钱啊!

于是,贾家人开始到处找亲戚们要钱,并满口答应让他们在娘娘面前露个脸。顺带着,借着“国丈爷”的光辉,贾家满口答应了一些依附过来的小家族的一些事儿,大包大揽了不少需要为他们撑腰的事情。

薛家上京的行礼收拾的更慢了,毕竟,这次薛姨妈并没想着把女儿嫁给宝玉,又没在贾府住那么长一段时间,这是她妹妹的荣耀,她也愿意帮衬一些,掏点钱是可以的。但若是为此把薛家全搭上了,她可不是傻了!

拖一拖时间,一路上一万两万的给着,等贾家的园子快建好了才到,最后递个十几万,雪里送炭一下,就成了。薛姨妈心里的算盘打得啪啪响。

而宫中其它妃子反应是“省什么亲啊,哪里有家好回的?”

晓薇身为皇后自然没出宫这一说,而年氏就更不用提了,她全家都被灭了!李氏和武氏两个妃子的家人倒是欢迎她们回去看看,可问题是,这两人家都不在京城!李氏的爹是知府,武氏的爹是知州,两家都是封疆大吏,那里有空回京建园子见闺女?算来算去也就钮钴禄氏能回家了。但钮钴禄氏的家世很一般,她是个偏支出身,亲爹也就混上了个正四品,她家为建个园子愁得连头发都白了,若非钮钴禄氏的本家忍不住出手帮了一把,园子能不能建起来都是个问题。就算这样,她家人也递牌子汇报过几次,直说这园子建的不好,比不上贾家。

钮钴禄氏压根没管这些,她正在晓薇的教导下努力背着可能说到的话,李氏和武氏都充当着晓薇的帮手。她们一再交代钮钴禄氏,能不说话的地方尽量闭嘴,需要说话的时候就尽量不要自主发挥。在王府里或者宫里说错话了都不算丢人,在你家接见各位亲眷的时候说错话了,丢了皇家的人,你也就不用回来了!爱面子的胤禛会直接把你埋到刚选好地址的泰陵的!

钮钴禄氏打了个哆嗦,继续老老实实的在武氏的监督下一遍一遍的重复各种套话。

☆、53

京城外边为妃子省亲的事儿闹得沸沸扬扬,皇家对此倒是挺平淡的,他们现在关注点全部都在八福晋身上。

刚过了雍正五年三月,八福晋就要生了。她毕竟是四十六岁高龄产妇了,怀着胎的时候一直不太舒畅。现在孩子未满九个月就动了胎气要生产,可把八阿哥吓得不轻,接连派了几波人去太医院找太医,自己亲自抱着福晋送进了产房,就蹲门口傻等着。

八福晋是第一胎,年纪又大了,生的格外艰难。整整挣扎了六七个时辰,羊水都快流光了,孩子还是没生下来。八阿哥急的想往里面冲,被闻讯抱病赶来的惠太妃和大阿哥联手按住了。再等了小半个时辰,进去诊脉的太医已经忍不住出来询问保大人还是保孩子了。

八阿哥听得心都快碎裂了,扒着产房的门嚎啕大哭。这一哭把已经精神迷糊的八福晋哭醒了,扯着嗓子吼道:“胤禩你嚎丧什么!我还没死呢!哎呦!”

产房中帮忙指挥的宜太妃大喜,高声说:“侄女,深呼吸,用力,再用力!看见孩子头了!”

八福晋咬牙忍着疼,想着产房外的丈夫,心中发狠:积了不知道多少辈子的福气遇上这样好的男人,要是这时候去了,把男人拱手让人了,而且自己的娃娃说不定还要别的女人养,我岂能甘心!想想自己若是撑不过去的后果,八福晋心中怒气一起,立刻有力气了,按照宜太妃的指挥呼吸用力,很快就生下一个红彤彤皱巴巴哇哇大哭的小婴儿。

宜太妃把孩子洗净裹上,欢欢喜喜的出去把新出炉的小包子塞到她爹怀里:“瞅瞅,说的真准,还真是个长得像你的小格格!”

老八接了孩子,动作熟练的抱着,看了两眼就忙问道:“宜母妃,我福晋呢?”

“累的睡着了,放心,母女都平安。”宜太妃捏了帕子砸到老八泪水模糊的脸上:“瞅你那没出息的样!把脸擦擦!”说着,对坐在一边的惠太妃点了点头,潇洒的离开了,九阿哥正在门外等着接他娘回去尽孝呢!

八阿哥抱着闺女,圆胖脸已经笑成了个十八个褶的包子。

惠太妃看着已经完全傻掉的胤禩,实在不放心。毕竟这廉亲王府中就这两个主子,现在老八高兴疯魔了,你说啥他都听不见;老八媳妇生完孩子还在睡着呢,没过两三天醒不过来,这院子里奴才们的打赏,进宫去报信的人选,小格格的洗三礼要怎样安排,都是要立刻解决的事儿呢!

惠太妃对自小养在身边的胤禩还是非常疼爱的,再加上她现在身体还撑得过去,便留下来替胤禩掌家,顺便把自己大儿子留身边跑腿。啧,儿子养来干什么,不就是用来使唤的呗!

胤禩家的小格格最后也按着阿哥们的取名方式取了名字,叫弘昉,小名还是叫喜儿。结果,晓薇一想起“喜儿”确实是个姑娘,就又忍不住带入胤禩和胤禛的脸脑补杨白劳和黄世仁的爱恨情仇,然后把自己笑昏过去。

贾家依然在全力以赴,大兴土木,给贤德妃娘娘建省亲别院。这园子一建就是个无底洞啊,原本的预算很快就花光了。但省亲别院的建设不能停啊!贾家人思量再三,开始找跟自家处境差不多的家族伸手要钱了。

贾家全面开花,把平日里交好的家族都走动了个遍,鼓动三寸不烂之舌,希望其他家族能做些贡献。贾母毕竟人老成精,话说的好听之极,直说贾家已经探听清楚了,除了贤德妃以外,就是已经年老不受宠的熹妃钮钴禄氏得了省亲的资格,钮钴禄氏可是满洲大姓著族,所建的别院自然不会差了。可贤德妃现在算是众妃之首,贾家的省亲别院,怎能比钮钴禄家的差了?我们汉人出身的妃子,怎能比不过满人出身的妃子呢?

问题一提升到民族感情上去,许多家族就知道事情大条了,这若是不给钱,应景的就成了没骨头的,一个家族名声一下子就坏了,给钱了嘛,那就算是个庆贺礼,以后就算被翻出来也有理由解释的。权衡了一下,许多家族不得不拿了一部分钱出来,算是花钱免灾了,只是心里狠狠记了贾家一笔账,把贾家列为拒绝来往户了。

胤禛见了记载这些事儿的密报,冷笑一声,把那些家族都暗暗记了下来。想掏钱是不是?等朕收拾了贾家,你们就统统献上一半家产做军费吧!

接下来晓薇就又开始忙碌起来了,进了四月,年氏就要生产了。晓薇忙着安排产婆太医,命年氏的心腹盯着产房等等。年氏这几年没再生育,身子养的不错,把之前接连生产留下来的隐患都给养好了,所以这一胎她生的很是顺利,三个时辰不到,就生下了一个小格格,身体健康的很。

忙完了六格格的洗三满月等礼节,晓薇腰酸背疼的刚坐下来喘口气,李氏派人来报,苏贵人也要生了!

我就是个劳碌命好吗!晓薇快翻白眼了,但还是赶紧赶去照看苏贵人。苏贵人这是第一胎,哀嚎了一晚上才生出孩子,又是个闺女。她身份太低了,这孩子就养在了李氏身边。

好吧好吧,闺女也不错,宫里面就缺能嫁到草原上去和亲的格格呢!知道自己又添了一个千金的四爷无奈的想。

胤禛后来国事繁忙,再加上年纪大了欲望也轻了,一个月进后宫的次数一手都能数出来。所以,自雍正四年从出孝期后,一年多来也只有这两个人有孕的。至于晓薇,她排班侍寝的时候特意避开了自己的排卵期——她都五十岁了好吗?谁想跟八福晋竞争“清朝最大龄孕妇”这一荣耀称号啊!

面对着宫中又添的这两个格格,胤禛和晓薇夫妻两人对着发愁啊!胤禛发愁的是,多了两个和硕公主,就意味着一大笔开销:嫁妆,陪嫁的奴才和庄子,以及要新建的公主府,还有每年都要给的俸禄!这都是钱啊!他这个当爹的要努力压榨下面的臣子们的劳动力,给自己闺女们攒够嫁妆本啊!

晓薇更是惆怅。她也发愁啊!掐指一算,这宫中已经有五位公主了,上哪里找女婿们啊!

好吧,可以先把弘星和两个刚出生的撂一边,但雍正元年养在宫中的格格们都已经大了,其中,封了和硕淑慎公主的胤礽家六格格已经出嫁了,而老十六家的大格格和老十三家的四格格,今年都十四岁了,已经该栓婚了!

淑慎公主的夫家是胤禛一手决定的,晓薇看了觉得人还不错,也就没再插手。但剩下两位,晓薇决定无论如何也要抢过来她们的婚事决定权。没其他原因,晓薇只是想起了历史上老十三家的闺女好像嫁的人很不好,出嫁没两年就去世了。为了平时累的死去活来的老十三,以及永远跟她站在同一个战壕里的盟友十三福晋,晓薇下决心一定要把胤禛给这两个姑娘定下的额驸给搅合了!

红娘不是好当的啊!晓薇提前进入了一种丈母娘心态,甭管看见谁,第一个反应就是询问他家是否有尚未婚配年龄适当的少年。这个症状在宫中新添了两个格格后猛然加剧,晓薇惊恐的发现自己现在接见外面的命妇的时候,已经开始盘算谁家有刚出生的男孩儿了……毕竟,今年出生的宗室格格们很多的!老八家的喜儿也需要考虑啊!

要是不小心挑了个渣男,那可是坑了孩子一辈子呢!晓薇想着,在小本本上记下了几个人的名字。她决定给这几个孩子每人挑三个候选人,派人看着,从小培养,最后再优胜劣汰,这样挑出来的怎么着也比快要栓婚的时候临时挑人要好一些的。

至于弘星嘛……晓薇头疼的看着桌子上厚厚的一个大本子,嗯,候选人太多了怎么办?算了,慢慢往下刷,最后挑剩的几个,不还有些宗室格格们也是差不多年纪的吗?

正在晓薇盘算女婿的问题的时候,胤禛派人来通知她一个消息,她很快就会再有一个闺女养了。

据说,是蒙古旗亲王齐亲王,带着福晋和府中下人出门狩猎,竟遇上了狼群,全部遇难了。整个王府就剩了一个嫡出的女儿。这齐亲王已无近枝兄弟,其母是大清嫁过去的和硕格格,所以,现在与这个剩下来的小格格血脉关系最近的已经是皇家了。

齐王一脉在皇太极时期就投靠了清廷,作为蒙八旗的王爷世代镇守蒙古草原,倒也是忠心耿耿。而现在西北尚未平静,还需要齐王府以前的旧部听令。于是,胤禛就决定将这个小格格接进宫里面养着。只一份公主份位就能拢住齐王旧部,就算是胤禛这种舍不得花钱的也心甘情愿掏这笔银子。

这位格格只是皇家代养的,并非正式收养的义女,毕竟这个小格格姓博尔济特氏。晓薇在启祥宫中接见了前来报信并打点格格住处,护送格格行仪的蒙古嬷嬷们。这些嬷嬷都是当年齐亲王的额娘,那位和硕格格一手教导出来的,举止有度,进退合仪,没有半点失礼的地方。

寒暄了两句,嬷嬷们说起小格格的状况。夸赞了一番格格聪慧伶俐以后,一个嬷嬷恭敬的表示,小格格是个至孝的,也害怕自己身在孝期冲撞了贵人,决定等百天热孝过后再换服入宫。晓薇表示理解,同样赞扬了一番小格格的孝顺,然后问起小格格的闺名。

嬷嬷们说了个一长串的名字,听得晓薇头晕眼花。我去,这蒙古名字到底能有几个字啊!绕口令一样的好嘛!晓薇微笑着表示,既然这孩子以后就养在她跟前了,为了亲昵一点,她还是喊小格格的乳名之类的吧,不知道有没?

没得话,本宫就给她起一个了,免得每天念绕口令念得头疼!晓薇眯着眼心想。

嬷嬷们回答,齐王妃在世的时候,给小格格起过一个汉名,叫兰馨。

晓薇伸出去端茶的手指一下子停在了半空中。她觉得自己活像被雷劈了一样,怎么都难以控制自己的身体。

晓薇默默的收回了手,指甲掐着手心,那一点点的疼让晓薇醒过神来。她维持着自己的微笑,让人拿了笔墨来,让嬷嬷们写一下是哪两个字。

确定了自己心中所想的晓薇僵着脸送走了嬷嬷们,回到自己寝宫里呆呆的坐了一会儿,晓薇终于回过神来了。

尼玛!这是什么世道!曹公给贾家乱开金手指不算,怎么琼瑶奶奶也来凑热闹!

晓薇打起精神来,把自己积攒了一书柜的资料本都搬了下来,细细的翻看。果然,在历年来送进宫的礼单中,确实有硕王府的单子。

晓薇无声的叹了口气,穿越六年孩子生俩了才发现自己在哪里,这真不能怪我迟钝啊!毕竟,光爱新觉罗家就三十多个王爷,各种封号都有,她一溜看下来眼都花了,哪里还能注意到硕亲王这个不起眼的王爷?再说了,这礼单上面最多有一句:硕王福晋奉上……世子奉上……压根不会提名字啊!

找来白芙一问,晓薇就确定了,硕王福晋叫什么白芙不清楚,但硕王世子名叫皓祯,庶子名叫皓祥,这是确定了,因为重了十三阿哥十四阿哥的名字,所以白芙记得特清。而且,这硕王世子刚过十二岁。

晓薇慢慢盘算了一会儿,心里慢慢涌上一股怒火。好你个弘历!看你干的什么熊事儿啊!

兰馨今年才十岁,而皓祯今年十二岁,如果她的记忆没错而电视剧也遵照原著了的话,那么白吟霜和皓祯相遇的时候他们都是二十岁了!

也就是说,兰馨嫁出去应该是八年后!

那正是雍正十三年……或者是,乾隆元年!

晓薇再也忍不住怒气,一拍桌子站起来。

也就是说,小乾子你趁着你爹重病,或者是在你爹的热孝期间,就把我这个早就蹬腿了的前皇后的养女一笔嫁妆匆匆打发出去了!

难怪,兰馨一个公主竟然嫁给了王爷世子!她见这个世界没有异姓王就放松了警惕,这也太片面了!难怪兰馨一个公主出嫁竟没有公主府,小乾子你根本没来得及建设吧!难怪兰馨受欺负了没人撑腰,你这种荒唐性子能护着我这个前皇后的养女吗!

她就不信,就雍正爷那性子,会闹出琼瑶奶奶写的那些荒唐事儿!

再加上兰馨出嫁的时间……好你个小乾子!

晓薇是个护短的性子,虽然她还没见到兰馨,不过这孩子将来必定是会养在她身边的,是她的养女。现在知道了这孩子可能的命运,还很有可能是弘历一时发抽造成的,晓薇怎么能不愤怒?

晓薇眼中闪过冷光,她下定决心,要收拾了弘历这个不孝不悌的混蛋。既然有了梅花烙,只怕还珠格格之类的也会存在,老娘有的是机会收拾了你!

不过,现在当务之急是收拾了硕王府那个假世子,左右皓祯才十二岁呢!趁早把偷龙转凤的事儿揭出来,剩下的事儿就不用她操心了。

思量过后,晓薇决定派人去查找白胜龄父女。她毕竟当了五年的皇后了,慢慢的也建立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势力,递个消息到外面找个人什么的,并不是见难事儿。她搜肠刮肚把记忆翻个遍,找出了些有用的细节,什么白胜龄夫妻原本住在京郊,他们一直卖唱为生——这说明他们是乐户,白吟霜说过她十岁丧母……感谢雍正元年的时候,胤禛推行的那个“消除乐籍”“豁贱为良”的政策,乐户们基本上都登记在册了。所以,晓薇派出来的人很快就找到了正在扬州卖唱的白胜龄父女。

晓薇轻笑一声,将指尖的纸条折成小块,塞进正燃烧着的小炭炉中,再用火匙拨拉几下,就什么都看不出来了。她安静的烧开了水,洗杯子泡茶,喝了半杯后才又下令,命人把白老爹忽悠回京,理由随意。

毕竟,她不能没缘由的揪着硕王世子说什么这货不对劲,只有把真的硕王府四格格弄进京城来,再找机会揭破此事了。左右兰馨还小呢,她不急!

☆、54

  晓薇怎么都想不到,她随手安排的这一招,竟把所有既定的命运安排都打乱了。

  

  白胜龄是个很好忽悠的人,听说京里头要给已经脱离了贱籍的乐户们分地,也分辨不出来真假,便带着女儿直往京城去了。他本是乐户,所以只会卖唱,而在雍正爷“削除乐籍”政策实施以前,乐户们只能当戏子乐师吹鼓手这样下九流的行业,不能科举,不能买地种田,甚至不能经商。而现在,白老爹只希望能多挣些钱,买两块儿地,也当个农户,这样自家女儿才能正正经经的嫁出去当别人家的正妻。

  

  这以前都是他不敢想的啊,乐户身份低贱,所以只能同等身份之间互相娶嫁,若是入了正经清白人家的门,连正经的妾室姨娘都当不了。白胜龄想着,心里直叹气,觉得是自己对不起女儿,毕竟这孩子被他捡到的时候,那包着她的襁褓绝对是富贵人家才能有的。吟霜一个好人家的姑娘被迫当了这低贱的乐户,实在是让他心里难受,觉得是自己对不起这孩子。

  

  若是自己当年能留在京里,细细打听这是谁家的孩子,指不定吟霜就不用受这种苦了,唉,若不是老伴刚刚丧女,他也不会把吟霜留在他们老两口身边啊!现在听说京里分田了,甭管是真是假,白老爹都要回去看看,万一是真的呢?他就能安下心给吟霜找个好人家了。

  

  父女两个还是一路卖唱往京城赶,到了金陵,又摆开摊子开始卖唱。白吟霜容貌不俗,虽然才十二三岁,已经出落的楚楚动人。于是,便有纨绔子弟上前调戏,先是言语相欺,后来干脆上去动手动脚。白老爹六十多的人了,被一把掀在一边,闪伤了老腰。

  

  白吟霜一见父亲受伤了,登时爆发出巨大的潜力,抡起琵琶砸翻了凑到她面前的纨绔,冲上去扶着白老爹。纨绔自是愤怒,一挥手一堆狗腿子上来了,要把白吟霜抓回去。

  

  这一幕都落到旁边路过的薛蟠眼里,他一看这白吟霜,真真是个美人胚子,当场就酥了半边身子,又见白吟霜挥着琵琶的样子又柔弱又利落,更是心痒痒的,直呼这美人够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