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事,搞事 第19章

作者:饼好吃 标签: 武侠 天之骄子 BG同人

  可哪个皇帝会喜欢自己的臣民心里想着其他皇帝。

  如今朝廷之上,左相是本朝的丞相,新世界后陛下将丞相之位一分为二,右相给了蔡京,他是宋朝丞相,是宋朝官员的一个标杆。

  皇帝立蔡京为右相,又让诸葛神侯继续掌管御林军,这二人一文一武立在这里,才安抚住原宋朝官员,又把其他朝代的官员诸如庞太师依然立为三公之一的太师等等分别放在其他重要的位置,勉强维持住现在的局面。

  想要造反实力还不够的,想要百姓太平的放下对故国的念想,一心辅佐皇帝一起维持太平,在原来的朝代无法大展身手想要在本朝趁机出仕等等......一锅大杂烩。

  无情说皇帝难正是因为如此。

  本来好好的一个大一统皇朝突然就要四分五裂。

  当然,机遇与危机是一起的。

  扩大数倍的土地,哪个有志明君不喜欢。

  如果能再度征服这些土地,那么当今陛下,也将成就万世伟业,远胜先贤。

  “就怕此次意不在刺杀皇帝,而是为了......”喊出那句话。无情缄默的话中,其他人都感到棘手无比。

  如果真的有大宋的朝臣意图复兴大宋,该如何选择?

  大宋可不是被灭国,而是突然间就没了。

  难道一句神迹,大明就真的是天选之子吗?

  那为什么不能是妖孽作祟。

  “妖帝篡夺我大宋江山”此言依然犹在耳边。

  为什么是大明,不能是大宋?为什么是明帝,不能是我?多少人怀揣着这样的想法。

  而重建大宋难吗?

  说难其实也不难,大宋原来的朝廷班底,兵马可都还在,即便已经被打散一批,被遣返一批,依然还有不少心念宋朝的百姓。

  至于皇室血脉,眼下居住在京城中闭门不出的八贤王当年可是险些当上皇帝。

  仁宗可是官家的先祖,即便是诸葛神侯所在的朝代,想要找出几位皇室血脉也是不难的。

  真的有人振臂一呼,大战顷刻就起。

  这正是诸葛神侯为什么第一时间选择当今陛下的原因。

  外敌环视,内乱将起,再犹豫,中原大地就将生灵涂炭,四分五裂,届时再重演春秋战国之局面......这是任何有志之士都不愿意看见的。

  【作话】

  感谢武侠小说里面不怎么写朝廷,自由发挥,唯一朝廷戏份多的就是陆小凤和说英雄,就不那么复杂了。

  哦忘记了还有七侠五义这个朝廷戏份尤其多的......砍掉!

  为了不要再往上串历史,出现后人认祖宗的情况,除了宋朝仁宗和徽宗所在的七侠五义和说英雄,其他一律朝代架空,默认大家历史不一样,都在某个朝代拐弯了,以上,所以后面就不要出现问十万个为什么的情况了哦小可爱们。

  所以这一章有看懂吗?稍微写了一下朝廷的状况。

  几个朝廷,除了陆小凤世界,其他的皇帝太子后宫都被蠢作者和谐了,当然例如庞太师和八贤王就留着,不知道要不要搞事。

  继续码字,球球大家走过路过给个收藏吧,我这么勤劳(心虚.jpg)不配被爱吗?

第26章 |26

  选择.

  “陛下何止是要看神侯府的态度,他是要借此试探朝臣啊。”诸葛神侯面容疲惫。

  他不怕有人要造反,只是怕将屠刀对向昔日的同僚。

  若是图谋不轨的野心之辈也就罢了,若是真的心念大宋的忠诚义士又该如何是好?

  “说白了就是屁股朝那边坐。”追命嗤笑一声,手上拿着酒壶就往嘴里灌。

  谁错了?谁都没有错。

  “若依我看,陛下自然是比官家要圣明。”大明也比大宋要好,无论是对外的态度还是朝廷上的局势。无情冷静的分析。

  这是明摆着的,即便是诸葛神侯对徽宗有再深的感情,也不能说徽宗是个明君,不能说当时的朝廷局势有多好。

  “若是世叔想要一个太平盛世,继续跟随陛下自然是最好不过的选择。”当今陛下最大的优势就是正统,大义在身,有一个完整的国家班底,而其他势力都各有心思,杂乱不堪,想要联合都要先整顿一番,内斗一番。

  最重要的是当今陛下已然有明君之资,少年继位至今,几年下来,兢兢业业,偶有调皮也无伤大雅。

  在其治下,百姓不说过的多好,但是也不算糟糕......是的,对于百姓来说,这已经足够了。

  而眼看陛下也没有要往昏君方向发展,那么只要好好辅佐这位皇帝陛下,创造一个太平盛世也是可以期望的。

  而徽宗呢,有时候即便是诸葛神侯都恨不得他立刻暴毙换上太子,可见一斑。

  “若是世叔对大宋依然有所期待,那么......如果不选那位八贤王,又该支持谁?”无情淡淡的问道。

  八贤王和徽宗所在的朝代已经差了几代了,老实说,对于诸葛神侯老说,支持他和支持当今陛下的差别不大。

  八贤王除了是□□血脉,有贤名在身,也没什么优点了,又老又没野心,不管事几十年,儿子也没有一个看得入眼的......即便上位成功了也恐怕还有一番动荡。

  至于其他人选,最绝望的就是从徽宗血脉到皇室近亲,没有一个有圣明君王之姿。

  换个时候,诸葛神侯还能说好好教导下一辈,可是现在这样的局势,指望下一代,世道都不知道要变成什么样了。

  “无情,你是怕我心软吗?”诸葛神侯苦笑道。

  他一向是个乐观又能自得其乐的人,可是如今已经又近一年不曾展颜开笑了。

  要诸葛神侯放弃效忠大半辈子的大宋而臣服当今陛下,已经是他为了百姓不得不做的妥协,如今连心中偶尔思念都不行了吗?

  无情不语。

  四大名捕都不语。

  他们或是孤儿,或是家人俱在,但都对徽宗失望,对大宋朝廷糜烂不堪而失望,但他们并非不念着故国,也想要重振大宋......如果此刻是在大宋,有人要颠覆大宋,他们不惜性命也会阻止。

  可这里面不是。

  而百姓都是活生生的,生活在中原大地的有宋朝百姓,有明朝百姓,有来自其他朝代的......他们都是华夏儿女。

  他们所学都是为了保家卫国,可如今国不国,家不家,又该怎么办?

  “我也不是什么愚忠的人,更知道此一时彼一时。”诸葛神侯慢慢说道:“可是,总要给我点时间。”

  诸葛神侯很少特别讨厌一个人,但是此刻却对那个把这个艰难的选择摆到明面上的家伙厌恶至极。

  为什么就不能再等等,再让他想一想。

  无情他们都默默退出去。

  直到他们到了无情的小楼,铁手突然才道:“大师兄,你是故意逼世叔的吧?”

  不点破,世叔还能当做只是一件普通的刺杀案处理,怎么办就怎么办,可是把一切都说的明明白白,逼得世叔现在就不得不斩断过往的羁绊,那未免太痛苦了。

  “世叔哪里有第二个选择。”追命恍然大悟。

  最开始,世叔会入仕,不就是为了天下百姓吗?也许也想一展抱负,但是最大的希望就是重振宋朝,击退外敌,收服山河,还世间一个朗朗乾坤,让百姓安居乐业。

  可是徽宗不行,可是朝廷总是烂泥扶不上墙。

  而如今外患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那被敌人侵占的故土依然没有回归,内忧再添。

  如果世叔选择重建大宋,那么在大宋重建前,中原大地可以都要被打碎了。

  届时,世叔如何能原谅自己。

  从来没有第二个选择。

  诸葛神侯没有,神侯府也没有。

  “不是我逼世叔,而是背后的人在逼世叔,是陛下在逼世叔。”无情平静道。

  “眼下正事陛下洗清朝廷,重掌大权的好机会,如果世叔再不坚定态度...”一个手握禁军,有兵权,武功高强,态度犹豫,可以被争取,足以左右大局的诸葛神侯,就不再是国之重器,而是国之叛逆。

  彼时,陛下第一要除去的,就是世叔。

  所以要么反,要么臣服。

  也没有第二个选择。

  所以要臣服,那就要快,越快越好。

  既慰陛下之心,亦是一个标杆,稳定人心。

  “可我想汴京了。”冷血突然开口,他一向是师兄弟中最沉默的那个此刻脸上却浮现出伤感之色。

  汴京虽然糜烂,却也繁华,虽然有无数争斗,却也有淳朴百姓,虽然不那么特别,却也独具风味。

  那是家。

  如今,冷血每每踏出神侯府,都只觉得脚下的这片大地,又熟悉,又陌生的可怕。

  无情猛地闭眸,竟然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追命酒一口接着一口,仿佛在酒里看见那个熟悉的家园。

  铁手手抱着头,身上环绕着悲伤,静默不语。

  他们当然可以以绝对冷静的态度面对一切案子,他们本也是见过时世间太多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可是,他们总还是人,也会在想起故国神土之时痛彻心扉,彻夜难眠。

  放弃只是一个词,忘却难如登天。

  “我还记得世叔教导我们时,说过,我们要保家卫国,我们要为民请命。”到底是国家重要,还是百姓重要,无情心中自有一把称。

  “中原大地还是中原大地,百姓也还是百姓,那我们的责任就还在。”

  责任在,四大名捕就在。

  “欧阳,我说今天有大戏吧,你还不信。”衡玉轻声笑道。

  “发生什么事情了嘛?”欧阳明日扭头问武大郎。

  屋内就他们三个,连程自觉的说回去处理事务。

  “刺杀皇帝。”武大郎耸肩无所谓道。

  “还好对我来说国号是什么都没有区别。”衡玉感叹一句。

  无论明还是宋,对她来说曾经是历史书上的一个符号,一段历史,是构成华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