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管这叫谋士 第286章

作者:千里江风 标签: 女强 历史衍生 系统 爽文 基建 BG同人

  比起刘备,此时更适合她的还是郑玄推荐的崔琰和国渊。

  崔琰此人在世说新语里有一个小故事。

  说的是曹操在统一了北方之后,匈奴使者前来拜见,曹操自卑于其“姿貌短小”,就让崔琰假装成自己接受匈奴使者的拜见,而自己抱着刀站在后头。结果匈奴使者离开后却说,崔琰假扮的曹操的确姿容伟岸,但后面捉刀的那位看起来才是真英雄。

  这也是“为人捉刀”一词的来源。

  但这故事当然是瞎编的。

  且不说曹操这种心性会不会觉得自己的外表会影响到自己的评价,便是从这故事取材的时间来看也不对。

  此事取材于建安二十一年,曹操接见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之事,也就是被乔琰丢去子午岭种地的那位,可也正是在这一年,曹操以崔琰在写给杨训的信中影射自己为由将其下狱,不久又令其自杀,绝无可能被曹操选为顶替自己的存在。

  但反正世说新语里瞎编的故事也不差这一个了,很难说这是不是在内涵曹操杀崔琰之事。

  其中也就只有一个地方说的是对的——崔琰的外表形象和气节操守一样不缺。

  不得不说,东汉末年名字带“琰”的都挺有本事。

  乔琰毫不含糊地将自己也给夸了进去,而后给崔琰选定了督邮这个位置。

  按照她和崔琰所说的是:“季珪有青松之操,言辞坚刚,令人砥砺名节以行,我如今治下百万人之众,时常唯恐言行有失,为害一方,故而请季珪以郑公所教助我。”

  行督查纠举之职的督邮,在此前的并州一直未设。

  在原本并州的人口成分比较简单,最大的矛盾其实是在对外族战争的情况下,由各郡从事假佐计吏行监管之职也就够了,但她手底下的人里已不只是并州人,还有凉州、颍川、司隶和冀州人士,就连民众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

  虽然那座孟津渡口的浮桥已经拆卸掉了,可这丝毫也不影响有各地民众陆续将并州视为自己的避难之所。

  这样一来,督邮的位置就有必要了。

  崔琰性情刚烈,喜好直谏,又确实有这个谏言的眼见和底气,当崔琰在士林中的名气日盛的时候,能接纳他建议的乔并州也更添了一份正向的名声。

  这无疑是一种相互成全。

  崔琰当即走马上任。

  而他的同窗国渊,则在听乔琰交代了并州凉州各地的种植进展后,选择跟随乔琰前往凉州。

  这个选择更符合乔琰的需求。

  并州有以秦俞为核心建设起来的整支农事团队,在这几年的磨合中已经完全能适配于并州运转,现在所要面对的也只是数量有限的人口增加,以及随之带来的田地开垦而已。

  在乔琰的考量中,并州接下来的头号目标也是增产,而不是人事安排和扩容等等。

  这不是国渊所擅长的内容。

  相比之下,凉州此时需要将羌人和汉人的耕地进行统筹安排,对各个军屯民屯区进行统筹,其中需要的计算堪称繁杂,且需要主持此事的人对个中问题有一番思考。

  光靠着在金城郡和武威郡主持屯田的程昱与赵云是不够的。

  他们还需要处理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在这两地执政期间的羌汉矛盾,甚至是羌人不同种号之间的麻烦。

  所以数值记录上的事情,最好单独设立一个机构。

  为此,乔琰效仿曹操和枣祗的官职,给国渊委派的也是屯田校尉的官职。

  在交代完了此事后,乔琰这趟回返并州的目的也就基本达成了。

  并州的民众见到了出征凉州的州牧平安回返,又见到了她将并州的发展进度一一过问,为并州书院延请来了郑玄这样的师长,让并州的文化产业进一步蒸蒸日上,以及给并州各地的庶务留下了一个新的监督者。

  此番种种,足以让并州的民心安定下来,让她接下来的回返凉州再无后顾之忧。

  陆逊陆绩吕令雎郭淮等人还需接着在乐平书院内进学,那些西凉豪强子弟也被她安排到了合适的旁听位置,作为留在她手中的人质,她便只带上了国渊以及亲随,在二月中旬重奔凉州。

  凉州的二月依然天寒地冻,沿路所见几无春日萌发景象,就连途径的泾水都处在冻结的状态。

  但当她抵达金城郡的时候,此地因前来湟中过冬而收容的羌人,因做事之时的热火朝天气氛,让此地竟不显得有多严寒。

  乔琰巡视过了种植着越冬油菜的田地后,随同程昱踏入了最后一处地方,开口问道:“最后通过了那七日测试进入外语办学习的有多少人?”

  五处办事之地,对乔琰来说最要紧的就是这里了。

  这不只是她第一批能教学多少羌人的问题,还干系到接下来的汉话推广。

  光是靠着荀爽和卢植的弟子,不足以覆盖凉州全境的要求。

  这些学会了汉话的羌人,要比别人更加清楚如何掌握一门新的语言,也能有效地优化这个学习的过程。

  程昱回道:“参与报名此事的有七千多人,最终留下了八百人,但到了三月能实现必要功能对话的大概只有四百,真要全部做到交流顺畅,起码还要大半年的时间。”

  “按照君侯所吩咐的,这些在此地就读的羌人都被勒令,除非必要,不能使用羌语进行交流,也在完成功课之余,必须出门与汉人打交道。这个时间可能还能缩短一些。”

  乔琰心中盘算了一番后回道:“够了。如果此地的进展顺利,并州那边对南匈奴和鲜卑人的课程也可以开设起来了。”

  而在凉州,只要能在今年秋收之前能将他们投放到对应的岗位上,尤其是投放到由羌人组成的军队中,让其成为各个部分流畅交流和军令传达的节点,取代原本的羌种独立为战的情况,就已经足够了!

  她朝着外语办的学堂方向再看了一眼便收回了目光。

  这虽然不像是乐平书院一样,将会是十年栽培的计划,却也实在不能指望这里能每日一个气象。

  她转头朝着国渊说道:“走吧,我先带着子尼将凉州的情况都看一遍,在春耕之前我希望你能尽快适应此地的情况,成为我的臂膀助力。”

  国渊当即应是,跟上了乔琰的脚步。

  几人却并未发现,坐在窗口的姑娘朝着他们投来了一道小心打量的目光。

  早在乔琰回返并州之前,迷唐就已经通过了此地的考核,成为了外语办中就读的其中一员。

  当置身其中的时候,她很快意识到,这里对外所宣传的什么可以和大儒弟子同等吃穿,好像只是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个优点。

  她们所接受的汉话课程,是从东汉十三州的课程开始的。

  迷唐虽然恰好和其中一位羌人领袖同名,但她这么多年来所面对的都是如何养殖牛羊、如何让自己从恶劣的环境中生存下来、如何与荒原上常见的野兽搏杀,还是第一次看到这样一片广博的天地。

  原来凉州只是其中这样小的一块,她们之前所生活的区域更是再边缘一些的位置。

  她在面前的纸张上郑重地写下了自己的名字,又听到负责上课的老师讲起了羌人的来历,思索着自己是不是也应该跟她见到过的姚嫦一样让自己有一个汉姓。

  比如说,姜。

  这是她在接受了两个月的汉话课程后自然而然萌生出的想法,不过或许有这个想法的也并不只是她一个人。

  这些有幸得到教育机会的羌人心中生出了模糊的传承概念,也自然而然地引申到了汉人的姓氏上。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她听到了外头传来了交谈的响动。

  虽然还不能全部听明白对方交谈的内容,但是有几句话她听得明白。

  他们在讨论这八百人到底何时能够派的上用场。

  迷唐立刻从窗口看了出去,却只看到了乔琰离去的背影。

  她知道汉人着装的差异,便不由猜测,这只怕正是那位传闻中的并州牧。

  她并不像是传闻中力可搏虎气壮山河的样子,但哪怕只是看到了背影,想到她们这些人安然过冬还是因为对方的缘故,便觉得其中有十足的安全感。

  再想到对方对她们这些学习汉话之人的期许,迷唐连忙将自己的注意力重新放在了面前的课本之上。

  她还得再努力些才行!起码要有站到她面前,像是姚嫦一样自荐的本事!

  羌人的学习课程开展顺利,也并不是乔琰在二月里收到的唯一一个好消息。

  在二月的尾声,踏上了丝绸之路的徐荣和马腾返回了凉州。

  他们这一趟只需要走到贵霜帝国就够了,根本不需要抵达罗马,这大大节省了在路上的时间花费。

  往来四五个月的时间,确实是够了。

  徐荣满面风尘地踏入武威郡郡治府衙,开口第一句便是:“徐荣幸不辱命,替君侯将棉花种子带回来了。”

  这正是他临行前,被乔琰绘制在图册上第一位的东西!

第183章 老之将至……

  被徐荣紧接着抬进来的货物箱奁中,并不只有用于栽种的棉花种子,还有几箱已经剥离出来的棉絮。

  乔琰伸手将其捞出来的时候,这种熟悉的手感让她脸上不由露出了一抹笑容。

  大汉的贵重布料中有一种叫做白叠,是从交州益州这些地方送到长安来的,也即通过棉的纺织技术制作出来的白叠花布。

  但那个棉乃是木棉,并不是被后世更加广泛应用于纺织和棉袄中的棉,其产量也非常有限。

  而她眼前的这种,乃是实打实的棉花。

  徐荣说道:“我们抵达了贵霜帝国后,经过多方寻找,才从此地找到了几位来过大汉行商的商人,因贵霜帝国北部也正经历战乱的缘故,这些商人的财产遭到了相当严重的损失,最严重的甚至已彻底破产,在听闻我们愿意出钱雇佣于他们后,很爽快地跟我们签订了合约。”

  “也是这些人告诉了我们,君侯想要找到的棉花,也就是被他们称为古贝的东西,种植在更南边的天竺国土上,需要往南面再走上一些才能采购到,这才耽误了行程。”

  乔琰心中思忖,他们这可不能算是耽搁行程。

  若是没有徐荣和马腾以军队领路的方式开道,在路上遇到劫匪还会耽搁时间,要是不慎遇到极端的气候同样麻烦。

  此外,丝绸之路上的戈壁滩,若没有马蹄铁对马掌的保护,走起来同样不容易。

  让乔琰格外满意的是,徐荣是个足够谨慎的人,他还提到,在路上他效仿了西域人以兽皮包裹马掌和骆驼脚掌的方式,将马蹄铁的情况掩藏了起来,这才进入的贵霜地界,以防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这种谨慎也表现在了采购的事项中。

  听到乔琰问起为何这种棉花没有大量流传到贵霜境内,徐荣并未犹豫便回答道:“在购置种子和棉花的时候我也专门问过这个问题。”

  当棉花出现在徐荣面前,从乔琰画出来的图册转换成实体的时候,他当即意识到,这东西何止是比并州现在用楮树皮防寒的方式好了千万倍,还比野兽毛皮更有推广开来的可能。

  要知道这年头吃肉都是一种相当奢侈的行为,类推之下,能以毛皮作为衣服的,只有少部分人。

  甚至还有人对毛皮过敏,更削减了一部分受众。

  可棉花这种作物类的防寒之物不同,只要有办法能够大量栽培,就必定有办法做到普及。

  “一方面是棉花的存在消耗人力,消耗地力,连续栽种也会让棉花出现各种病症。”

  “这对我们来说不是问题,”乔琰回道:“那些黑山军刚归附于我的时候,曾经在乐平的山地上从事过薯蓣的栽种,那东西也消耗耐心。在能越冬救命的情况下,所有的麻烦事都不是麻烦事。”

  “消耗地力也无妨,以豆麦与之轮作就是了。”

  大不了就是三年种植一轮。

  如今的黔首平民连依靠着楮皮衣都能够过冬,那么在已经拥有抗寒能力的前提下,以棉花来制作棉衣,并不需要做到很厚,就已经能形成根本性的改善了。

  这部分的用量开销,依靠并州境内的田地能足以满足。

  之所以选择在并州而不是凉州,一来是如今的小冰河期气候让凉州的温度稍微有点不适合棉花的生长,一来是乔琰还不打算让人这么快发现棉花的奥秘,自然是放在自己能看顾得过来的地方更好。

  徐荣道:“可惜天竺没有这样的条件,按照当地人的说法,在三百多年前大月氏便自西北入侵,占据了天竺北边的土地,在北面成立了贵霜帝国。为抵抗外敌,也为了给贵霜上贡,他们不得不更多地种植稻米以充实粮仓,也将更多人力用来填补兵员。这是其一。”

上一篇:我的皇帝堂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