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学家,专业暴富 第19章

作者:山海十八 标签: 英美衍生 西方罗曼 BG同人

  刚把虫子送入口中,嘴巴内响起一阵的爆裂声。

  舌头、上颚、牙龈等处突然感到一股刺激性灼伤。那只甲虫仿佛在你的口腔内部架起一门火炮,对给它关禁闭的密室一顿突突突。

  别“仿佛”了,把怀疑的语气去掉。

  这不是食用虫子后产生幻觉,你就被虫子的火炮攻击了,因为你傻胆大地含住了气步甲虫。

  气步甲虫在受到攻击后,腺体分泌的对苯二酚与过氧化氢被加入催化剂,形成了一种火炮武器。

  吃一只气步甲虫没法被它的火炮杀死,但毫无疑问会让想生吃尝尝味道的人大吃苦头。

  什么?

  你不是傻子,不可能搞这样的尝试?①

  珀尔确定,说这话的不少人在口是心非。

  她太了解人的好奇心。

  以往,在互联网时代匿名相关调查问卷中,收到不少尝过虫子味道的亲身经历稿件。怎么劝也没用,总有一群人在花式作死的道路上前仆后继。

  同类最了解同类。

  某种意义上,珀尔何尝不是疯狂冒险家,知道什么能勾起人的好奇心。

  当时,皮克读完选段,脱口而出问“你是不是找私家侦查过我?”

  这下,等于不打自招。

  皮克尝过气步甲虫,而且遭遇过虫虫火炮才会有这种反应。

  但他拒不承认是好奇心作祟,嘴硬地说是在树下乘凉,迎面的风吹来一只虫,刚刚好跑到了他正说话的嘴巴里。

  珀尔继续继续说到,“您决意签下合约时,是信心满满的,对我的书籍内容给出了高度肯定。同时,你做出了一串分析认为这本书必然会一炮而红。

  您说博物学书籍火爆是必然,它满足很多人的心理诉求。

  首先,预备踏上旅途的人为求不要两眼一抹黑,想先瞧一瞧当地风俗。

  腾不出时间旅游的人也会读一读。或丰富聊天谈资,或认为哪怕无法实地游览先了解一番也是好的。

  另外,身处巴黎这样的大城市。越是得不到,越是向往自然与远方。这本书的出版是顺应时代洪流而生,没有不赚钱的道理。”

  珀尔复述了这一大段,三连反问:“如此精准到位的分析,是您说的,您忘了吗?七天前,您踌躇满志,怎么到大幕开启时就紧张了?您与我签约的原因是认为我的书充分把握住了读者需求,不是吗?”

  皮克承认这些理性分析是两人合作的原因。

  但有的事该怎么说呢?

  其实,还有隐秘的理由。其实气步甲虫的描写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很想看看新书发表后有没有同好书迷出现。

  珀尔看着皮克保持古怪的沉默,她仿佛没有任何戏谑地继续赞美。

  “皮克先生,别发愁了。精准的市场判断力,您有了;超越常人的运气,您也有了。否则也不能刚好无意间撞上一只气步甲虫落到你嘴里。这足以证明您是被上帝庇护的,新书发售会顺利进行。”

  皮克:这段话乍一听挺正确,但总觉得哪里都不太对。

  他究竟是中了什么邪,一开始听闻“鲁滨逊二世”的消息时,竟然认为珀尔?兰茨是英勇神武的正派人士?!

  被这样一搅合,倒是忘了最初的紧张,新书发售情况会如何呢??

第14章 这个盲盒,你敢开吗?

  1835年的夏季,欧洲新闻热度榜上,《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当仁不让占有一席之地。

  最开始,巴黎人从报纸上获知“鲁滨逊二世”出新书了。

  兰茨先生新书发布的专题采访中,主要回答了三个问题。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为什么选择先出法语版?最后选择与出版人弗兰索斯?皮克合作的契机。

  书如其名,记录一些与令人重伤死亡相关的博物学趣闻。通过阅读,读者们在亲近大自然时能够提升防范意识。

  珀尔就以气步甲虫的火炮属性举例。

  而托词书中内容多是教父母身前所传授,出这本书是为了纪念海难中死去的人。

  有关为什么先出法语版的提问,不必把《伦敦时报》主编艾伦的唯利是图写得太明白。毕竟,书总会出英文版卖到英国,做事要留一些余地。

  珀尔提到巴黎新势力出版社之所以更能打动她,因为这里有令人无法拒绝的黛堡嘉莱巧克力。

  塞纳河左岸的圣佩尔街,19世纪初开设的这家巧克力店深得法国皇室喜欢。它家的可可豆,在巧克力制作者的手中被混合出了最佳的比例。

  选一块送入嘴,口腔的温度最适合巧克力融化。

  含五秒,等到它的表面稍稍融化。再微微张嘴开,让空气入嘴,咀嚼过程中,当两者充分混合,巧克力的味道与芳香彻底在口中释放。①

  那一瞬,仿佛闻到了可可树原产地,南美洲热带雨林的自然气息。

  仿佛乘坐独木舟随波荡漾在塞纳河上,听到来自西缇岛巴黎圣母院的钟声响起。声音直达灵魂,巧克力香也就激荡着灵魂。

  出版人皮克在初次商谈合约时,送上了这样一份巴黎的美味。

  珀尔尝到了令人迷恋的幸福味道,这是在伦敦没有过的体验。

  她似不经意举了个例子,曾经也与《伦敦时报》的主编商谈过出版书籍,但很可惜对方没想到美食诱惑。

  她自嘲是被美食蛊惑,才会当场答应皮克签约。也是感谢皮克作为引路人,为她指路如何前往通向巴黎的众多美味餐馆。

  请原谅一个人在在荒岛生存两三年,无法不为巴黎的美食动心,想停留更长一段时间。如此一来,签约巴黎新势力出版社,先出版法文版,也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本来,英法两国关注这个新闻的人群快要捋袖子隔空吵起来。

  但这个理由一经刊登,让知道真相的与不知道真相的都陷入短暂的沉默。

  谈到美食,英国就在法国面前矮了一大截。

  比什么比,用炸鱼薯条吗?根本打不过,不用走流程,可以直接认输了。

  沉默过后,各种情绪爆发。

  巴黎一群人去书摊排队买书。

  伦敦有一群人寄信到「巴黎新势力出版社」,询问英文版到底什么时候出?

  还有德国、意大利等欧洲其他国家,要求出多语言版本。

  不是人人都会法语,但这个时代对探险博物故事感兴趣却是全球常态。

  读者,买到书就能满足。

  各家媒体不会错过蹭热度,报刊杂志上纷纷刊登出对于兰茨先生新书宣传词的花式解读。

  这时,被直接点名的艾伦,在《伦敦时报》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珀尔在新书宣传采访中,没有一字半句表明与艾伦就稿费分配谈崩了。

  但也直接点名时报主编曾经来谈过出书,最终因为这人无法打动自己而作罢。

  此话用词看似模糊,但足够让内行人看透真实原因。

  伦敦报社出版界有十几家与珀尔有过接触,也都清楚为什么不是英文版先出现,就是稿费没谈妥。此次珀尔特意指名艾伦,没有提其他人,一定是这位主编压价最过分或者态度最为恶劣。

  《伦敦时报》报社老板率先向艾伦发难,责备他年资渐长却办事越发没分寸。明知珀尔?兰茨热度正盛,怎么能把一本注定销量爆火的书籍出版权给弄丢了?

  就算给珀尔多些稿费又如何,也就是报社少赚一些,比现在一枚硬币都没要好。艾伦就是太贪婪,因为报社方面赚得多,给到促成这笔合约的功臣红利也就多。

  “全都是狗屁!”

  艾伦将一摞报纸狠狠摔在地上。气得脸都变形了,呼吸间更是像一只鼓气的丑青蛙。

  只见散落地面的报纸有着这样的标题:

  《“鲁滨逊二世”最真性情的绅士》、《爱吃美食的都是好人》、《因为巧克力而痛失出版权的伦敦时报出版社,问英国食物什么时候才能站起来?》……

  自从珀尔为宣传新书的采访报道刊登,之后半个月热度不减反增。

  很多报纸杂志主动跟进,纷纷发表相关社评,这一波热度蹭得销量就起来了。

  艾伦作为《伦敦时报》的主编,一边挨训被扣奖金,一边不能对这个热议话题视而不见。

  他倒是想大骂特骂,可是要说什么?把自己的事复述一遍,让人们看清自己有多恶劣?

  这肯定不行。

  信口雌黄,明褒暗贬吗?

  艾伦也做不了,老板不允许。

  报社老板看了《欧美人少的四十九个理由》法文版,客观评价是写得很有趣,兼具畅销元素与扎实知识的书籍。

  书中科普了一些看似离谱少见,实则真实存在也有大概率遇到的自然界危险。全书行文通俗易懂,没有一句诘屈聱牙的描述,很容易被大众阅读。

  珀尔的特殊经历让这一爆红过程不可复制。

  先有名气,再有实力,是能走得长远的一位畅销书作者。

  报社老板估测出珀尔不是一闪而逝的流星,哪怕没签到这次新书的英文版,但还能有下一本书的机会。

  艾伦很想说没可能的,只要自己还做主编,小白脸就不会同意与报社再签约。

  之前是他看走眼了,真以为小白脸是一个正直的好人,那就能毫不费劲地让人掉坑里。

  谁想到小白脸心机深沉,表面一套背地里又另一套。

  反手就给他狠狠一刀,打得他措手不及,也根本没有还手余地了。

  这种人能不计前嫌与《伦敦时报》出版社再合作?不可能的,除非报社方面支付超乎寻常的代价。

  艾伦不能对老板把话说明。

  他心里清楚,自己是人到中年,能力本领达到上限。真要二选一,比起日进斗金的珀尔?兰茨,谁会被报社被老板毫不犹豫踢出局,那不能更一目了然。

  因此,再多怒意与憋屈只能咽下去。

  对于要怎么跟进报道,只能装糊涂地蹭热度。

  艾伦在报纸上刊登了伦敦十大美味甜品店的榜单,像是回应了珀尔的美食签约论。

  似乎劝说鲁滨逊二世不要全面否认英国食物,回头试一试,别被巴黎美食妖精勾到流连忘返。

  ‘叩叩叩——’

  敲门声响,就听马龙在外问,“主编,您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