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气死康熙了吗 第214章

作者:芒果眼镜娘 标签: 清穿 朝堂之上 基建 BG同人

  ——六阿哥射了一百箭,没有一箭射中靶子。

  ——除非袖珍弩的开关是别人按的,否则他永远射不中靶子。

  康熙和太子听梁九功提起的时候,整个人都不好了。

  两个时辰不见,臭小子/六弟的人体描边技术怎么还越发厉害了?

  这要是其他人也射不中,那就是教的人有问题,可同龄的小七和小一岁的小八都学得不错,为什么一箭都射不中啊?闭着眼睛射箭也能擦中一下靶子吧?

  实在搞不懂怎么回事,父子俩一起去找胤祚,想亲眼看看他是怎么射箭的。

  结果得知,胤祚在四阿哥的营帐中,说是今天射箭的奖励。

  康熙:“……”

  太子:“……”

  父子俩对望一眼,堂堂正正地进入四阿哥的营帐,而后把胤祚拉去靶场。

  “别去了,没用的。”胤祚把他们反拉回去,回到四阿哥的营帐之中,直接摊牌道,“不是弓箭,也不是靶子的问题,是我自己没办法,不管是弓箭还是枪支都不行。”

  康熙:???

  太子:???

  胤禛:???

  “什么意思?你知道自己什么问题?”

  因为胤祚所说的事太过令人惊讶,父子三人都来不及震惊他们的默契,只顾着盯着胤祚。

  胤祚点头,“老爷爷在梦里教我第一次射箭的时候,有个人闯进靶场,我的箭刚好射过去,那人为了躲箭摔了一跤,正好伤在眼睛上面,眼珠没什么事,但是自那以后,不管是弓箭还是射击,我都射不中靶子了。”

  除去老爷爷的因素,其他全部都是事实。

  他在靶场的时候没有说,一来是因为这个事情旁人难以相信,不可能对术仑和纳兰性德提起,二来是因为不做出点成绩出来,谁相信他是真的射不中靶子呢?

  “梦中学射箭……”康熙挑眉,“这也行?”

  胤祚自己找的借口,跪着也得圆下去,总不能说自己投胎转世到了爱新觉罗家吧?

  “物理化学那么多复杂的东西都学了,学个射箭也没毛病吧?”

  确实没毛病,康熙点点头,不再提了。

  而太子有别的想法,“六弟,你第一次在御书房玩玩具枪的时候,打毛笔的技术很精准。”

  所以胤祚和术仑的比赛中并没有打到猎物,太子一直以为是弟弟不想比,或者是还没学习几次打不中,谁知道竟然学习以后也打不中。

  太子这么一说,康熙想起来了。

  “同样都是射击的目标,没道理毛笔能打中,靶子不行。”

  对此,四阿哥并不知情,只能看着他们父子三人聊,心里闷闷的,总觉得自己好像被排斥出去了。

  “不太一样。”胤祚解释道,“玩具枪里面装的是纸揉成的子弹,就算真的打在人身上,也不会有多大的威力,但是袖珍弩和袖珍枪本来就是用来防身的,具有一定的杀伤力。”

  这些都是前世他在很多人的分析帮助下,甚至看过心理医生之后得出的结论,也就不让康熙和兄弟俩为难了,直接把结果说出来。

  “在我确定手里的弓箭和子弹对人无害的情况下,射箭和射击都没问题,但是在它们具有杀伤力的情况下,我的手会抖,是下意识的抖动,尝试治疗和克服过,不太行。”

  归根到底,是因为第一次射箭时,那人伤到眼睛满脸是血的画面,给他造成的心理阴影。

  即便知道那人没有伤到眼球,视力也没受损,只是上眼皮那一块缝了两针,但他还是因此受到了影响。

  现代的射箭和射击活动只是个人爱好,并不是生活必备技能,即便射不中靶子也没什么,所以胤祚没有特意去治疗,没想到会来到大清。

  胤祚说得这么详细,康熙很容易就能理解,就是克制不住地生气,“这人什么毛病啊?你在学射箭,他还到处乱跑!”

  这小子本来就心软,第一次射箭遇到这种事,以后每一次都会想起自己给别人带来的伤害,可不是会心抖手抖影响发挥吗?

  太子也很气,“老爷爷教你射箭的时候没有提前清场吗?怎么还会有人随便乱入?他教你的同时,还教别人一起射箭吗?”

  这个……胤祚思考了下该怎么回答。

  “老爷爷不会射箭,带我去了一个地方学,那里有很多人,怎么说呢?总有一些人不愿遵守规则,甚至刻意挑战或者破坏规则的。”

  四阿哥眼神冷淡,浑身嗖嗖嗖地冒着冷气:“他一时兴起破坏规则,结果害得你从此再不能用袖珍弩和袖珍枪防身。”

  看胤禛那生气的模样,要是能有办法从梦里把害胤祚产生心理阴影的人揪出来,非得打几顿板子不可。

  胤祚搂着四阿哥,好一顿挨挨蹭蹭,“四哥,别生气嘛,我一般都躲在实验室的,如果人家要追到实验室来害我,就算我能射箭和射击,人家也会想别的办法,比如下个毒?”

  康熙:“不许乌鸦嘴!”

  太子:“童言无忌。”

  胤禛一巴掌捂住胤祚的嘴,说出来的话,不是威胁,胜似威胁,“如果你希望从此以后自己的所有饭菜都用银针检测,有专人试毒,每一餐都是冷菜冷饭的话,可以再多说几句。”

  胤祚:!!!

  神色惊恐,拼命摇头。

  他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阿哥,还不必拥有皇帝和储君的待遇,更麻烦的是,每一样入口的东西都这么做的话,那就真的只有吃冷菜冷饭的下场,肠胃会比小命先一步翘辫子。

  胤祚闭嘴了,康熙却像是被提醒了才意识到重要性似的,忽然说:“你的那些研究项目十分重要,你的小命对大清也很重要,未免有人盯上你的小命,以后还是先……”

  “不不不!”胤祚又不是疯了,怎么会同意?如同一只炸毛的小猫咪似的,警惕地瞪着康熙,随时准备逃跑。

  “汗阿玛,你信不信今天你让人为我试毒,明天弹劾我的奏折就会堆满一整张桌子,汗阿玛你是不是嫌自己最近太空闲了,要批的奏折不够多,要处理的政事不够多?”

  康熙当然信,怎么不信?

  历朝历代只有皇帝会在用膳之前让太监试毒,现在多了个太子,他要是敢把这样的待遇给胤祚,相当于把胤祚推到风口浪尖。

  只是,凡事事在人为,康熙道:“也不是不能操作,只要联合起来做一场戏,说有人在你的饮食中投毒,日后用膳之前就可以用银针试个毒。”

  胤祚瞪圆了眼睛,“这么离谱的办法,你都敢想啊?”

  为了给他找个合适的试毒理由,老父亲也是够绝的,都打算欺骗天下人了。

  太子不仅不觉得离谱,还打开了思路,无视了弟弟的反对和抗议,“如果要用这个办法,对外的消息是不是说六弟身中剧毒,小命危在旦夕的效果更好?”

  四阿哥:“确实,只是投毒的话,会被人弹劾小题大做。”

  胤祚:“……”我现在就觉得你们过分小题大做了。

  “你们不会因为那么一丢丢很可能永远都不会发生的可能性,真的打算做一个局吧?”

  “为什么不行?”父子三人异口同声,看胤祚的眼神明晃晃地说着:你倒是说出个不行的理由来。

  胤祚都被他们过于理所当然的态度惊着了。

  “一般人都会觉得不行的吧?哪有人因为觉得自己可能中毒而死,就天天找人测毒试毒?这不是和有人觉得自己可能会被饭噎死,干脆不吃饭一样吗?”

  康熙想了想:“可以吃面条。”

  太子跟着找茬:“除了米饭以外,有很多填饱肚子的方式。”

  胤禛:“我们不是一般人。”

  胤祚被气了个仰倒,差点抱拳告辞。

  “不行,真不行。”

  “那就搞个投票,你不是最喜欢这个吗?”康熙很民主地表示,“把你的其他几个兄弟都叫过来,问问他们的意见,要是他们都同意,你就没理由反对了。”

  胤祚隐约觉得这里面有个坑,但是想了想,觉得其他几个兄弟不可能如此离谱。

  “……好,我去叫。”

  康熙:“不必,梁九功,你去。”

  梁九功心领神会,把其他四个阿哥叫到一起,前往四阿哥的营帐路上重点提示了几点:六阿哥目前对大清的重要性,大清范围内反清复明势力尚未清除,六阿哥的武力之弱差不多一根手指就能摁倒,六阿哥对自身安全的不重视。

  不多久,七位阿哥齐聚。

  太子就目前的情况解释一番,开始投票工程:“汗阿玛、我、四弟投了赞成票,六弟是反对,你们几个的意见呢?”

  三阿哥:“需要我一起演戏吗?”

  五阿哥:“是回宫以后演戏,还是现在就开始?还是提前写个剧本准备一下比较好吧?”

  七阿哥:“我和小八是不是只要哭就行了?”

  八阿哥:“哭不出来的话,有辣椒水。”

  胤祚:???

  胤祚:!!!

  你们几个怎么回事?!

  “很好,加上汗阿玛,七票通过。”太子总结道,“回宫以后人多眼杂,不如木兰围场上方便,正好前不久有个庶妃针对过六弟,突破口都有了。赫舍里氏一族蠢蛋太多,未免他们老盯着六弟,这口锅就给他们了。”

  嘶——康熙和几个阿哥倒吸一口凉气。

第203章

  以往,康熙和几个阿哥都觉得太子有些过于温和,瞧着像一个没脾气的面团,非常偶尔的机会,才会有那么一点点脾气。

  谁能想到,太子真要是狠起来了,连亲额娘的母家都不放过呢?说要扣一口锅就给扣下去了。

  胤祚连忙伸出小手,“太子哥哥,别啊!你如果这么做了,将来赫舍里氏的人知道,就会对你生出怨恨。明面上或许不敢做什么,暗地里给你使使绊,也很麻烦的。”

  别说太子现在只是个储君,就算康熙这个皇帝想要人办事,那也得找到得用又信任的人。

  赫舍里氏一族因为太子的额娘出自赫舍里氏,天然就是太子的同盟,会为他做事,其他人可就不一定了。

  要真把锅扣到赫舍里氏身上,太子就相当于自断一臂,万一什么时候想找人办事却找不到人,岂不是很尴尬?再说,赫舍里氏还有一个得用的索额图呢。

  三阿哥拥有同样的顾虑,但是考虑到这口锅必须要有人背,换了一个方向来说:“或许可以多牵扯几个家族进来,并不需要布置实质性的证据,只要下毒谋害六弟的嫌疑没有洗清,很多人的行为都会收敛。”

  四阿哥对此并不满意:“光是收敛还不够,必须让他们从此绝了对六弟下手的心思。”

  否则就得天天防备有人前来刺杀下毒,日子过得战战兢兢。

  太子:“消息传出去后,有人为了把水搅浑,会把更多人拉下水。我们的动作不需要太大,只要开一个头,后续他们自己就会接下去。”

  七阿哥和八阿哥在这方面没什么经验,瞪大眼睛,竖着耳朵,听几个哥哥的安排,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吸收经验。

  康熙欣慰地看着几个儿子算计朝中大臣们,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问题。

  他是这里年纪最大,经验最足的那一个,听着儿子们的安排,发觉其中的漏洞与不足之后,还会很好心地指出来,却不给予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