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穿之一路向钱 第52章

作者:紫羿叶子 标签: 清穿 洪荒 快穿 BG同人

  正月儿是楚然闺女的小名儿。这不是大年初一生的嘛,肖老爹就说叫初一吧。那楚然两口子必然不会让闺女叫肖初一啊,就说叫小名儿吧,长者赐的名嘛。肖老娘才不干呢,啥玩意儿呀,就管她老孙女叫初一,小名儿也不好听啊。她想了想,说叫正月儿吧。平时家里都喊月儿。那也行吧,比初一能强点儿?这小名就这么定下的。孩子大名叫肖晗希。本来师父给起的肖子希,子时出生的希望嘛,简单明了,还符合时代特色。后来小名儿一定下,师父就说,别处处都拿生日时辰做文章了。就把子改成晗了。晗有天将明的那个意思。也是对未来美好的期望嘛。有人爱叫小名儿,也有人爱叫大名的,家里人来人往的,有的见了叫希希,还有叫晗晗的,当爹妈的有时候恶趣味上来也叫初一,逗孩子玩儿。一个孩子五六个名字,叫啥她都答应着,还不懂好听赖听呢。

  每回楚然哄着老太太多住些日子的时候,老太太都说是舍不得正月儿,这不是,还是那一套。

  楚然就笑,“奶,回三李屯可不能天天看电影儿啦。”

  这也是老太太乐意留在城里住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不是小区出去就是百姓剧院嘛,肖老娘又是个会享受的,零花钱还多,饭不麻烦的时候,老两口就抱着孩子,带着老太太去看电影儿,孩子有时候不适应那个幽闭的环境,肖老爹就带着孩子在公园里玩儿,俩老太太在里面看电影。其实电影就那些几部,但对俩老太太而言,什么《红色娘子军》《敌营十八年》《地道战》《地雷战》《上甘岭》的,那是看一百遍都不会腻的,台词都能背下来了,还能看得下去。一周不说去七回吧,看上三四场是能的。

  电影票一毛钱一张,看去呗。

  还在家里带上些肖老娘做的点心,炒的山货瓜子啥,边吃边看,舒服着呢。

  老太太也应着呢,“嗯,再让我走十里地去看一场电影,完了再走十里地回来,是真走不动了。”

  这是说以前大队上放电影,走着去看的事儿呢。

  “您就是偏心眼儿,那时候就舍不得让我爸驮着你。”

  家里没有自行车以前,楚爸怕老太太累着,就说背着吧,老太太从来都不让。

  这一说,老太太又起起来留在农村的肖家老两口了,“哎,谁家的儿子谁不心疼啊。”

  可不正是这个话嘛。

  当儿子的能犟着,当爹妈的,可犟不过儿子。

  原想着,住上个把月的,等老大缓一缓神儿,他媳妇的三七也烧了,老两口再劝着,肖家亲戚再从旁说和着,进城就算了。

  一个月过去,没信儿。

  两个月过去,没信儿。

  几个兄弟轮着回去看,送东西。楚然还想着,老大实在不想进城,干脆让老两口回来得了。他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还得咋管他?天儿眼看就要凉了,老两口在农村住着,不遭罪呀?

  她这么想的,几个兄弟也是这么想的。肖老二回去的次数最多,后来都劝说,老大要实在不想进城,爹娘把小的老三带着回城里吧,他带着那俩大的过呗,俩孩子也都大了,屯里又都是肖家人,到谁家了不能看着。回来跟大家一说,也都觉着行,家里地方都大,哪还放不下一个孩子了?主要是二老在农村过冬,就那两间小土房,谁也不能放心。

  老二第二回 再去说的时候,老大没犟着,也同意了。但老二口不急回了,说等收完了秋再说。

  老二回来说,“根本就不是等收秋,爹娘现在是想回也不敢回。怕老大被坑了。”

  咋滴呢?

  有人惦记着给几个孩子当后妈呗。

  别看老大都快四十了。但是常年干活儿,身体很好,一看就特别能干的那个体格儿,长得也方方正正的。

  有孩子咋了?惦记他的,都是奔着他的家产的,肖家有钱,谁都知道,有孩子怎么了?别人家有孩子是负担,肖老大的孩子是负担吗?那真不是。能嫁给他,那才真是一点儿负担都没有呢。家里有余财,不愁生计,种地是想多干就多干点,想少干就少干点,不干也不愁吃穿的,孩子大了不用愁给孩子结婚的花销,老了不愁没钱养老。再好没有的日子了,谁不想要?岁数大点儿咋了?他又不是七老八十了,还没到四十呢,想再生孩子都不耽误。

  这不是,最开始是屯里的,小寡妇大姑娘的,不是来送个鞋,就是要来帮着收拾屋子,后来,连外头村子的,都开始有人来给保媒拉纤儿了。介绍的人里,大部分都是寡妇,有带着孩子的,有没带孩子的,人肯定都是出挑的,也有一些老姑娘来给介绍的。二十四五岁就算是老姑娘了,但跟肖老大比,人家还是头婚,那真没啥不能介绍的。

  被前头肖大嫂坑成啥样儿了,老两口就怕大儿子再掉一回坑里。以前那是没得挑捡,能成上家就是万幸,现在这不是能挑了嘛,还得瞪大了眼睛找啊。他们就怕儿子被哪个心眼儿多的给懵了去,这不得在家看着嘛。

  “也不知道老大这一天天的,脑子里装的啥,这都什么事儿呀?搬过来啥事儿都没了,犯得什么倔呢?现在到好,不光坑爹坑妈,把咱们几个都快溜成狗了。再说了,那孩子在屯里待着,背后说啥的都有,不坑孩子吗?村时那学校的老师,字儿都认不全呢,能教啥?以前我怎么没发现,老大这么没正事儿呢?”把老三给气得,数落老大。

  谁说不是呢。他那套不想麻烦谁的道理,那是啥道理?现在这样儿,谁没被麻烦到?更麻烦好吗?

  到是师父,看法不太一样,“他一个是舍不得那些地,都快秋收了。再一个,咱们看大嫂这不好那不好的,可她活着,他好歹有个家。这人不在了,他家没了,那个房子,是他家,离了那地方,他的家就彻底没了。这些年,爹娘也好,咱们几兄弟也好,跟他都没什么来往了,也不怎么亲近,他心里肯定还是不落底儿。他那个性子,你们也知道,咱村里的人回去肯定有人说,我还贷着几百万的贷款呢,他肯定更没底。你们当那存折咋非得给我,没给爹娘呢?那是想给我补贴呢,他觉得种地也能活,用不上那些钱。想着我欠银行那么些,他害怕。想守着老家,万一咱们都不成了,回老家还有口饭吃。”

  楚然听师父这么一说,想想,还真是。老大八成真是那么想的。他不知道那些贷款都是抵压珠宝贷出来的,还不上还有珠宝抵债呢。他也没念过书,没什么见识,觉得这些金融操作不塌实很正常,在他心里,啥都没有地踏实,只要有地,能种粮食,就饿不死人,才是他的道理。再想想那钱,确实正打存折和那些银元给了师父他就没过。师父回去看老两口的时候,哪他提过,银元放银行保管了,钱也买铺子了,但是没有那么多合适的,刚买一个,以后看到合适的再买。老大听完只说,钱给他了,怎么用他就不管了,只等着他那仨孩子结婚,把铺子给他们就行。师父这么一说,就能解释通了,他孩子最大的才十一,还说大子再给铺子就行,那就算到年龄就结婚,还得十年呢。可不就是让师父用那钱还债的意思嘛!

  你要这么一想,说他没长心吧,也不是。那么多钱眼不眨的就拿出来了。

  可你说说这事儿办的。

  楚然心里就剩下一句话能解释这个事儿了,那就是:没文化真可怕。

  让师父这么一说,老二老三也是自己亲哥的性子的,觉得他说得搞不好还真是老大的真实想法。

  这么一想吧,心里就得劲儿,别管咋说,他心想着这些弟弟,他们几这个弟弟更没法儿这么看着。

  咋办呢?

  秋收之后,兄弟几个都上媳妇儿,回去劝。就说在家也是猫冬,先进城住上一冬天,开春再回来呗?要不然老人在村里多遭罪呀?孩子上学不行啊?那没事儿的。学校就在家门口儿,跟校长老师都熟,让孩子去借读几天没事儿。上不了几天就放寒假了。

  好说歹说的,算是把人给哄到城里来了。跟老人一起住在汽车厂边儿那个一楼,几个弟弟不是对门儿就是楼上,很方便。

  他这一进城,兄弟几个总算是省下心,不用再来回的跑了。

  老大进了城,也没在家干待着。他去批发市场扛大包去了。以前到冬天他也到公社粮库扛麻袋的,干这个活儿,他熟。

  想干就干呗,只要不张罗着回村上,就不用管了。

  老两口总算是又回来了。

  正月儿一看到爷爷奶奶,亲的哟,眼泪巴巴的问爷爷奶奶是不是不要她了?把老两口给心疼得不行不行的。抱着大孙女就不乐意撒手。一天不见一面儿,都不行。正月儿也快两岁了,有时候老两口给抱回去跟他们一起住上三天两天的,楚然也不管。那是亲爷爷奶奶,还能给她卖了?住去呗。家里就她一个,养独了也不好。那边儿堂哥堂姐,八个呢,玩儿吧。

  孩子不老在家了,楚然在店里的时间就长点儿。老太太自己在家就没意思了,就想回三李屯。楚然正不知道咋劝呢,理由来了,不用劝了。

  楚爸早起出门扫雪,路边地上头一在晚上泼了水冻上了,他没注意,摔了一跤,腿摔骨折了。送到县里院,打上石膏,让躺着休息。养筋动骨一百五,没个半年养不利索。他又是六十岁的人了,跟年轻人还不能比。大冬天的,养病也不方便啊。楚然就给接到家里养了了,方便呀。他是小腿骨折,拄着拐能自理。楚妈就没跟着来,家里养了三头猪,放心不下,非得等进腊月杀完猪再来。这不是,老太太刚说要回老家,这回走不了了,在家照看她儿子吧。

  当然了,说是照看,就是倒个水啥的。楚然大部分时间都待在家里了。不是老就是伤的,她能放心嘛。天儿好的时候,肖家老两口也来,带着孩子回来遛达遛达,看看能啥能帮上手的。便是肖老娘不来,肖老爹也差不多每天来看看,当锻炼了。

  师父下半年就开始忙起来,动不动就加班,有时候回家都半夜了,他是真的不太能照看上家里了。

  忙啥呢?

  这是那次说完买车,回来就真的都买了嘛。货车客车啥的,都放在公司里用着呢。212也买回来了,就买了一辆,三哥四哥都说让先看看改装后的成品再说。他就把车开去厂里改装。那要改的地方就多了,那车开不快,最快就五十迈。开不快,就是动力问题呗。他就改发动机。冬天没有热油器,打火得用摇把子摇,那多费劲的,得给改了吧。还是个敞棚的,冬天肯定不行啊,得给装上棚。喷漆反到是最简单的事儿了。

  别的地方改装,谁也当个事儿。就是那发动机,改完了。直接就把厂里的领导给惊动了。连京城的大领导都给惊动了。为了这个发动机,签出去多少合同,给人家外国厂子让了多少利了?

  谁也没想到,自家厂子里还藏着这样儿的能人呢。

第63章 七十年代巧媳妇18

  汽车厂跟技术科能挂上边儿的都知道, 厂里有个顾问,零件厂技术科的科长,年纪轻轻的, 是个大拿。牛气得不行不行的,现在厂里那些牛气哄哄的大学生工程师,见了人家都得叫声师父。在零件厂那更是仙儿一样, 当着科长, 一周上不了三天班,没事儿绝对找不到人,该干的活儿不干, 特意安排了俩副科长,干原本该他干的那些日常工作, 就那样儿, 还老想辞值呢。

  就这么个人, 厂里上上下下,只有羡慕的, 没有嫉妒的,为啥?人家确实有牛气的资本呗。别管遇到啥技术上的难题, 解决不了了,人家肯定是能给你解决的。这样儿的人, 嫉妒人家干啥?没那本事,你连嫉妒的资格都没有。到是私下里工人们都说呢,要不是受学历限制着, 人家早是高工了。哪还能一直在小科长上上不去呢。

  都知道他厉害。还知道他家有钱,家里媳妇做了好大好大的买卖,人家也不差钱儿。所以,他开来一辆吉普车说是他媳妇儿买的, 让他给改一改,厂子里工具全嘛,要啥零件也都是现成的,谁也没当回事儿。

  可能车改完了,从外型上看,改成了大红色的,红得特别正,那红漆打眼就能看出来是调过了。还加了黑皮子的车棚,那棚吧,方方正正的,看着却特别顺眼,后面加一排坐都成的。这要是拉东西,能放老多了。

  这些都没啥,就是好看嘛。

  可等那车一打火,发动力的声音一出来,轰的那一声,一起过来看热闹的老师傅就听出来不对劲了。等把车在试车场上开了两圈,谁都看明白了,那车是太有劲了。有跟肖玙关系好的,能开口的,就说想坐着感受感受,这一感受,又不同。在车里坐着,发动机的声音更明显,都是业内,拿耳朵听能听出来好了。车再一动,那个稳,那个舒适度,绝了。

  然后车改好了,肖玙开回家讨媳妇儿开心没几天呢,总厂领导就打来电话了,要看那车。

  楚然刚开了两天,车又被开走了。

  到了总厂,直接给拆了,领导要细看。

  人家说了,拆你一辆,还你两辆新的。还跟肖玙说,要是能把发动机生产线给搞起来,奖励十台新台都行。

  然后肖玙的工作就变动,这回不是零件厂想留就能留住的了。直接给调到总厂的动力研究所,给了一个副所长的职位,让他带头搞咱们国内自主研发的发动机。级别上来说,是连着好几格,工资到是没差多少,一百七跟三百七的,对他来说,也没差什么。在这年代,却是高工资了。

  别看他搞出来一个发动机,那是改装的。改成一个,给建成一个生产线,完全是两回事儿。你改一个,需要改哪就改哪,需要什么材料,哪怕厂里没有的,或者国内生产水平不够,生产不出来的,去报废的进口车里拆一个,也行的。可生产线能靠拆旧车零件不?不行的。得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研究,都需要啥,什么级别的,做出来,再组装到一块儿,再调试。需要啥,这个不难,现成的在那里摆着呢,拆了一看有啥没啥一目然,做出来这一步,就能难为死个人,特种钢材,量太少,规格不够,车床?没有。进口?人家不卖你。弄得想作个发动机零件,要从做机床开始。

  这是能推动整个行业进步的事情。肖玙是很乐意去做的。之后也一直在忙这个事。搞科研嘛,那是忙起来就没什么时间概念的,真没多少时间顾家,更别说那些生意了,都得楚然看着。就连她的车,都没时间再给她弄一辆新的。

  没有就没有吧,她也不是很急。

  生意也还好,就是不停的开工程,旧的没完呢,新的又立项。就是冬天不能开工的时候,也是在跑项目。城市发展得太快了了,处处都开始了改造。买卖街也要开始动了。楚然是不会把买卖街的项目让给任何人的。不只买卖街,胜利广场辐射出去的几条街,谁都别想插手。

  自家小区里,经过两年多的置换,买卖,也总算是在年前,把所有的房子都归拢到手里了。赔了挣了这个没法算了就。只看换出去的房子,那赔得多了去。但要往后看,那还真不一定。

  接近六万平米的地方,得重新规划了。自家住不了几十套房子。得拆了重新建。扩大绿化面积,开人工湖,建坪,种树,种花儿。楚然都想好了,一半的地方自家住,那个欧式的三层大别墅,就在湖边上,敞敞亮亮的,多少人都能住得下。湖里养上荷花,再修个亭子,夏天在亭子里乘凉看景,美滋滋。冬天还能在湖里滑冰,不用去公园跟人家抢。别一半地方,中间修上墙,隔来。建上十栋八栋的别墅,保证秘密性和景色,可是待客,也可以渡假,自家能用,还能对外出租,不浪费。

  但她只有想法儿,可不会设计图纸。本来想等师父有空了设计的。这不是忙着改变汽车工业进度呢嘛。只能咬着牙,被黑店狠狠的坑了一笔,跟黑店买的设计图。黑店虽然黑,但是质量是有保证的,各个方面来说都是,连风水的问题都考虑到了。还把她的要求都做到了。

  出了图纸,不急着建。得开春化冻了才能动工。

  需要提前做准备的就是,楚然要把小区四周种上两排枫树,中间的隔离功能树木用紫丁香,绿化功能用玉兰。肖老娘说小时候她在盛京的老家院子里种过一棵银杏。打算在大门口两边各种一棵银杏。还有人工湖要用的荷花莲花种。都得提前选好了。特别是那些树,先订好,开春化冻就能挖树苗移栽过来了。

  年前,楚然就一直忙活这些个。

  店里不怎么去了。差不多都交给店长去管。这两年,日子越来越好过了,好多人家,孩子大了,没考上学的,都给把孩子送出来学手艺,不管是学啥吧,有了手艺,差不多就能在城里找个活儿干,要是再能找个城里的对象,在城里安个家,也算是跳出田地了。最受欢迎的几门手艺里,就有裁剪这一项。三个月的班,学完就能做一般的衣裳了。六个月的班学出来,能做点儿花样的。一年的长班跟下来,悟性好的,能自己开裁缝铺子了。楚然店里雇着几十个姑娘,都是这种裁缝学习班出来的。时间长了,把优秀的提拔起来,也是正常操作。之后能发展成什么样儿,全凭个人努力了。就像是家具店那边儿,那经理,连着开了三个家具厂了,还不够买的呢。自家第二个商场建起来,他提前就订下一整层做家具城。自家都是支持的。

  这不是,成衣这边儿,年轻的小经理已经在张罗着开服装厂了嘛。楚然也不管,折腾去呗。

  她现在差不多是把成衣那边儿当成自家的绣坊用了。自家人穿的衣服,自己出了设计图,再把料子的要求交代下去,肯定都是最顶级的,就等着送成衣过来。完全是高定的套路。对外销售的设计图到是出得越来越少。已经慢慢把会设计的员工培养出来了,让他们按步就班的走去吧。

  真没那么多精力管得太细致,就是把握一个大方向。

  还得留够了时间在家照看老人孩子呢!

  年前年后,家里又有两件大事。

  第一件,是肖大哥的。

  肖大哥在批发市场扛大包,跟一个寡妇看对眼了。

  那寡妇姓何,也不是远处的人,老家也是三盛裕,就是镇上的人。也是个命苦的。家里兄妹五个,从小就无父无母,她是大姐,上面还有个哥哥,下面三个弟弟。最小的弟弟生下来,母亲难产死了,父亲在酒厂干活,半年后也意外死了。那个时候她哥九岁她八岁,下面三个小的,一个还不会翻身呢。想想也知道能活下来多艰难。她长到二十岁上,嫁给了镇上粮库的保管员。男人姓王,家里只有寡母,爹是烈士,他是遗腹子,长大了国家照顾才得了保管员的工作。婚后两人感情也好,很快就生下了一个女儿。可孩子刚满月,男人进城送粮,就那么巧,两辆粮车错车,把他挤中间,挤死了。剩下这个何花带着个月科孩子和一个寡妇婆婆。婆婆让她改嫁,孩子留下,她不干。就自己干活儿养活孩子和婆婆。

  跟肖大哥不是刚认识的,以前冬天在粮库扛大包,就见过。不过没说过话。这何花,跟男人一样找麻袋,大半的老爷们都没她能干。是名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号。

  后来听说市里挣得多,孩子也大点儿,能撒手了。就把孩子扔家让婆婆看着,她进城来找活儿。跟同乡一起在批发市场扛大包。都是老乡嘛,这才跟肖大哥搭上话的。是肖大哥看上的人家,觉得是个能干会过日子,就觉得人家可怜,就起了心思。

  回家跟老两口一说,肖老爹都知道何花那个人,又到工地上找镇上熟悉的问了问,评价都很正面。老两口就觉得也还行。她男人刚死的时候,她才二十出头,这都十来年了,也没把婆婆扔下,可见品性是好的。又是个过日子的好手。没啥可挑捡的。

  老两口还特意去批发市场买菜,偷着看了人。心下更有数儿了。操劳得显着有些老相,但本身长相是不差的。

  也就都同意了。

  让肖大哥自己问问女方的意思,他们这个情况,也别搞啥三媒六证的了,俩人都同意,扯个证就得了呗。结果一问,女方没说不乐意,就说得带着闺女婆婆一起嫁。

  哦,怪不得她那样儿的人,一直没再婚呢。原来症结在这儿呢。养个继女还说得过去,可谁乐意养着媳妇的前婆婆呢?

  别人嫌弃,肖家不嫌呀。

  家里又不缺一个人吃饭的钱。

  就喜欢这种品性好的。

  让原来那大嫂给折磨的,老两口可太想要个这样儿的大儿媳妇了。

  立马就同意了。那边也没说的。

  本来还说扯个证搬一起就得了呢。婚前跟何花见过两次,相处过几小时后,老两口非得办婚礼,表示他们对这个儿媳妇的欢迎。

  就这样儿,赶在年前,回老家扯证的机会,在老家请了二十桌,把亲戚朋友都通知到了。热热闹闹的办了正式的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