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穿之一路向钱 第146章

作者:紫羿叶子 标签: 清穿 洪荒 快穿 BG同人

  十福晋就拿白眼翻她,“臭显摆。”知道你儿女多,气谁呢。

  楚然就笑,接着十福晋,推心置腹的道:“真有事儿求十嫂呢。”

  十福晋看她那样儿,也郑重起来,“你说。”

  “前儿个皇后跟我商量,说她膝下空虚,想接了我们四格格到身边去养着……”

  十福晋一听就明白了,这跟接了前太子家的格格进宫当养女是一样的,就是要抚蒙嘛。她自己不觉得蒙古哪里不好,可也知道,皇室贵女们都把抚蒙看得跟进火炕似的。真是没想到,十三爷这么得势,也得送女儿进宫啊。什么皇后想让人陪,不过就是面子话罢了。

  “那……我能做什么?”你们都挡不了送闺女进宫的命运,我能帮你啥?难不成是要嫁到我们家?咦?那可是巴不得,怡亲王的嫡女,身份可够贵的。

  “我是想着,让十嫂多带带我们四格格,多跟她讲讲蒙古的好处,别让孩子害怕。她两个姑姑,都去得早,孩子也是知道的,心里害怕着呢。我们怎么开导,作用都不大。想求十嫂带几天,让她看看蒙古贵女的气派……”其实对于肖先生和楚然来说,闺女嫁到哪里,区别不大,四爷家的大格格还嫁到乌拉那拉家呢,离得近吧,有啥用,孩子还不是没到二十就没了。能不能过得好,还是得看她自己,跟离家远近关系不大。三爷的姐姐固伦荣宪公主,也是抚蒙,但人家过得不好吗?

  十福晋又不笨,听得懂楚然的意思,“这个好办,哪天我来接咱四格格到我府上去住几天,你别舍不得就行。”

  “舍得舍得。”

  那就这么说定了。

  十福晋爱好的,都是蒙古贵女喜欢玩儿的,把马球什么的。他们府里,那大跑马场,平时他用得到是比十爷用得时候多些。孩子多跟她玩儿,不为别的,多运动运动,也是好的。

  十福晋这一开始跟十三福晋一块儿玩,还时不时的把怡亲王府上的格格们接到府上去小住,谁看不出来,十爷这也是跟皇上投诚了。没几天,一直闲着在家的十爷就有差事了,也不是别的,就是让他往蒙古去,巡边。这差事可是很重要的,不是十分信任之人,不能当这个差事。这要是他鼓动着蒙古王爷们造反,你说怎么办?因此,皇上能源他这个差事,那还不能说明问题嘛。

  也只有十爷自己知道,走之前,十三爷给了他一个单子,上面有他要的东西,羊毛,皮革,矿产分布图,奶制品,还特意加了一句,最好能冬天回来,到时候先制的孝期也该过子。多带些牛羊肉回来,涮锅子吃,味儿正。简直把他当采买的奴才使呢。但是他可不生气,让他走才好呢,离开京城是非地,他才自在了。去哪都行啊,谁还能委屈了他不成?当出游了。

  有皇上案头上那个科场舞弊案的调查结果在那放着,跟悬在各人头上的剑似的,一个个的都怕落到自己头上。借个这个时机,这不是就把九爷十爷都打发走了嘛。还有之前就查出来的一些人,该杀的杀,该抓的抓,该放的放。该养着的先养着。

  八爷身边儿人,经这一役,算是被清掉了一多半。最主要的是,九爷十爷这一走,人心就散了,下面的人不好带了。

  “收拾他还不容易啊,他不是八贤王嘛,就让他办最能表现他贤名的差事呗。”哥俩儿一起吃饭说私房话儿,四爷念叨着,因着摊丁入亩,火耗归公,官绅一体纳粮这些个新政,触动了士大夫的利益,那些人在下面儿到处散发洗脑包黑他名声,另一方面,做为对照组,八爷都快被夸成古往今来第一贤名的皇子了。四爷多好脸儿呀,能不生气嘛。就跟他十三爷报怨呢。这不,肖先生就给出主意。

  四爷听完就点他,“你是坏透了。”然后低头想了一会,低声说道,“他要是实心用事,自是能办好的。可朕心里还是别扭。他不好好当差,朕不高兴。他若是差事当得好,朕也不高兴,凭什么他坏事做尽,能得好名声?”

  “名声是个屁呀。他再能耐,还不是跟您办差。不用心好呀,干不好,不正好有理由收拾他了嘛。干好了,得利的是大清国的百姓。他名声越好,那老百姓是不是也得想想,先皇那么圣明,还是选了您当继承人,不正说明,您比他还好嘛。当给您扬名了。”

  “你就哄朕吧。人家可不会说老爷英明,先的朕。会说咱们抢了人家的皇位。外面已经有传朕得位不正的了,你不知道?”

  “这事儿,我得替八哥喊个冤,真不是他让人传的。我还真查了,是那些因着新政损了利益的读书人,在下面儿瞎传的。还有就是那些发配的人,在路过的地方瞎说的。要么说,名声有时候也不全是好事儿呢。那些人,多多少少的都能跟八哥巴拉上一点关系,或者之前是他一党的人。这不是他们做的事儿,就得八哥背着了。”因着他的干预,康熙老爷子死的时候,证人太多,想黑四爷传位不正也没有证据支持。八爷不会出这种昏招,用不会伤筋动骨,没意义。

  四爷听十三为八爷说话,就酸了巴叽的不乐意,“你到是总为他说话。”

  “我这不是想着,能多一个人帮衬您就多一个嘛。咱得承认,兄弟们的才干都是实打实的吧?就是杀了他们,又能怎么样呢?您连十四都不计较了,您的心胸,还有什么容不下的。”垃圾是放错位置的资源,不用白不用嘛。

  “你就哄着朕吧,竟给朕灌迷魂汤。按你说的办,行了吧。”四爷把一堆折子推到十三跟前,“你把这些批了,我要歇个午觉。”

  批批批,一天天的,帮你出主意,还得给我干活儿来换。可真行。

  翻开一看,全是参年羹尧的。

  恩科的结果出来。忙完了这一件大事,朝臣们这不是又有空了嘛。又都冲着年羹尧去了。

  科场舞弊,也有年羹尧一份儿的,凭什么别人都得受过,他没事儿。

  不允许。

第160章 十三爷两口子7

  对付八爷, 还要分而治之。

  四爷想要对咐年羹尧,连分而治之都不用。

  因为年羹尧可没有九爷十爷那样儿的同党,更不用担杀兄弟的罪名。甚至杀了他, 还能得个为害除害的好名声。实在是他作的太过份了。贪污就贪了四百多万接近五百万两银子。还不算他平时那些个排场呢。什么帝出三江口嘉湖做战场,什么年选,一桩桩一件件, 哪一样他都是罪该万死。不能因为你有功, 你打了胜仗就能抵罪,那是不可能的。

  问题所在是,四爷不想杀年羹尧, 他之前说过那么多宠年羹尧的话, 都把人说成恩人了。君臣也不是没有和睦过。就跟熊孩子家长似的, 气的时候恨不得揍死他,可真没想过动真格的。四爷对年羹尧就有点儿那个心态。再加上小年糕的枕头风,哭哭涕涕的卖惨, 以及臣子们明明看出来他不想杀了, 还非得跟他硬顶逼他杀人,跟他整逆反了。心里明知道年羹尧该死,偏就不想被人逼着做事儿。

  肖先生看着那些折子,心里头想着楚然在家里听他说怎么忽悠四爷的时候, 说的那句, 谁还不是个宝宝了。倔驴就得顺毛捋。话虽粗,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这不是,硬顶着他就乐意嘛。明知道人该死, 心里不想杀,原来还能理智占上风做正确的选择,现在到好, 来劲了,我就不听你们的,怎么着吧。

  任性劲儿上来了。

  “这些个读书人也是的,都念书念傻了,怎么都这么愣头青,认死理儿不知道转弯呢?人家好歹撞南墙知道回头,他们这一个个死脑筋,真是犯起倔来撞死了都不知道往旁边的通天大道看一眼。苏培盛,去,去南书房叫几个人来,把这些个人名都给爷记下。以后再有那种死倔头才能干得了的差事,就从这些人里头派了。”肖先生念念叨叨的,骂那些上折子的人。苏培盛一听他让去喊人,麻溜儿就去了。十三爷的话,必须听呀。不然皇上不高兴的。

  “四哥,别生气了,我就把人记下了,下回再有别的事儿,他们要没这回硬气,看我怎么收拾他们。我还就不信了,把俸禄银子提高十倍,一个人干不了三个人的活儿。砍掉六成尸位素餐不干活儿的官员,剩下的人保准儿更勤快,咱大清国别的不多,就是人多。还怕没人用?有能耐全都撂挑子不干。咱们手里头有兵,什么都不怕。”

  如今这官员的俸禄是真的不高,退休制度是不错的,但为啥一个个的七老八十了还不想退呢。就因为,退休了是按俸禄银子领退休金。但日常真正的大头是火耗银,养廉银,冰敬炭敬那些个俸禄以外的收入。官员们借着年羹尧的事儿找皇上的别扭,也是因着试行火耗归公,影响人们利益了。他现在趁机把当初做乾隆皇帝里整治官员那一套拿出来。时机刚刚好。

  四爷是个精打细算会过日子的人,一听十三说要加俸,心里都一颤,默算了一下大清那么的多的官员,得加多少钱去,裁员的结余根本不够加俸的数儿,心疼得直抽抽。“不用加那么多吧?”他想着,他十三弟不能那么不会算数儿吧?小时候在南书房,算数儿还是他亲自教的呢,学的挺好的呀。

  “比起他们拿的那些火耗银子,养廉银子,还有贪的,少得多了。”别的不说,就扬州知府吧,小小的四品官,一年合理合规的收入就小十万两。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在扬州那真是说少了。可都挣了那么些了,还十之六七都贪呢。比俸禄多损失的何止百倍千倍。

  加俸更重要的意义是对致仕之后的保障上,安安稳稳的干到退休,能保证你一辈子衣食无忧,只要活着,就能做个富家翁,然后再加大查贪反腐的力度,你看看他们老不老实。

  可别说什么集体罢工不干的话了。涉及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你看他们能不能团结直来。大把的俸禄银子在那儿摆着,你看看有没有人乐意被管得严点儿。每一个刚进官场的人,都是想着做清官的,就没一个是奔着做贪官去的。别说下面的小官小吏了,八爷跟四爷的仇儿大不大?你看他舍得放下手里的权力不?真舍得的话,九爷十爷就不会那么容易被调走了。全都撂挑子回家当闲散宗室多好,也饿不起。说到底还不是舍不得嘛!

  人啊,只要还有欲望,那就没什么不能收拾的。

  四爷想了三天,最后看着他十三弟的脸色,说道:“国库现在也不宽裕,先涨三倍吧?”

  行。“尊旨。”

  随后旨意就下去了,明发全国,新政执行好的地方,按进度,早一日完成新政的改革,官员的俸禄早一天增加。

  又安排了专门的巡察使,二十七个行省,十一路人马,各自负责一到三个行省,带着人,不干别的,就是带着皇上登基这一年多发下去的有关新政的旨意,以及与普通百姓相关的圣旨,挨个地方宣读,就用最普通的白话,跟不识字的老百姓解释明白了。每一队里,都会有一两个暗卫,有没有宣传到位,有没有糊弄人,都有密折奏报。

  这些人,可不光是能宣讲圣旨。那接处到一线老百姓了,闲聊着,是不是也能聊一聊京城的八卦什么的?相比起读书人来,这时代更多的还是大字不识的老百姓。你们读书人能发洗脑包,咋滴呀?皇上就不能吗?什么曾静啊这个那个的,把你什么小姨子二嫂子的香艳故事编上几个,全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那些接地气儿的故事,搞不臭你?

  还有八爷,不是贤嘛,就给你传贤名儿。然后把他负责赈灾啊,修河堤啊那些活的圣旨都往下传,就说皇上也相信,八贤王是最心怀天下的,是心疼百姓的,也是最能把这些事做好的,所以才把这些事情全都交给他办,相信他一定能办好。还暗示老百姓,这些事上有问题了,只管找八贤王就是,皇上给他最大的权力了。再以聊八卦的形式谈一谈皇上对八爷多宠信,要风给风要雨给雨啥啥的。

  累不死他。

  做这些事情,也用不了多少人。一队有二十个脑子活口齿伶俐的人就能办得利利索索的。总共三五百人就够。四爷就是再孤,还能连这点儿人手都没有嘛!

  像是江南那样儿的地方,人多,还有钱有闲的,读书人也多,不好洗脑的。但有人呀。李卫在江南呢。那可是个能人,把套路跟他一说,他一准儿能办好。那人,歪得邪的都来得,一般的小混混都没有他损主意多。是个不折不扣的大混混。

  这几套组合拳下去,新政的事儿,不用皇上催,各地致仕的老长官们比谁都着急。无它,俸禄银子长上去,他们的退休金一年能多几百几千两呢,新政施行,不能免税了,少了许多进项,那不得从别的地方找补吗?

  那些个嚷嚷着读书无用的学子,也不吵吵了。原来是中了举就不用交税,现在是当了官一辈子不愁,还旱涝保收,算算也知道哪头儿利大。更是玩命儿了要科举入官场了。

  这很大程度上的转移了读书人的注意力。京官们因着一天几个几十个被罢职回家种地的清查力度,也都消停了。他们是第一批涨俸的,也是涨得最多的,罢了官可就啥也没有了。再作死跟皇上硬顶,一点儿好处都没有。都老实点儿吧。

  有几个头铁还上折子弹劾年羹尧的,已经激不起任何浪花了。皇上理都不用理。八爷每天不停的上折子要钱要粮,也被四爷拿捏住了。给不给你,就看你乖不乖,要十石给三石,活儿你要干不好,老百姓骂的也是你,你不是贤嘛,做不好,不是你没能力,是你没好好干。一天天的,把八爷是累得不轻,当然了,人家应付起来,看上去还是挺游刃有余的。难不难受自己知道呗。反正是想再给四爷使绊子,是没那么多精力,也没什么条件了。

  等到没人逼着四爷杀年羹尧了,年羹尧自己都以为自己躲过一劫,开始更上一层楼的作天作地的时候,兵权一夜之间就让岳钟麒给夺了。然后圣旨调他做杭州将军。够意思了吧,还是一品大员,你消消停停的养老,全了君臣的恩义,多好的。人家偏不,就作。

  李卫就在江南呢,他在杭州作,四爷那还不是清清楚楚他都做了啥呀。直接给一撸到底,没让他看城门去。而是调回京里,让去兵部看库房去。

  没人再敢逼皇上杀他。皇上也不用担下杀功臣的名声。对年家也算仁至义尽,保下了他一家人的性命,没有抄家灭门。只杀了年富一人,因着他想带着他爹贪下的那些银子跑路。而且这些年,仗着他爹的势,他坏事可没少做,死了不冤。

  小年糕的身子本来就那样儿,这一刺激,就没挺过去。四爷被年羹尧膈应得,对小年糕的感情淡了不少,再加上年纪渐大了,又病病歪歪,那样貌能没影响嘛。该说不说,四爷在这上头,是真的渣。李氏年老色衰了他跟小年糕好上了,小年糕的下场还不如李氏呢。李氏至少还活着,她连命都没了。

  好家伙,小年糕一死,似乎把四爷的渣男开关也给打开了。等到先皇的孝期一过,人家也不再跟谁过小日子了,开始奔着宫里年轻的小答应小贵人们使劲了。

  有肖先生和楚然明着暗着给调理着身子,从太后到皇上皇后,身体都还不错。再加上肖先生看得紧,不让他太累,就怕早早累死了,便宜了弘历那个败家子。身体好,还有时间了,可不翻牌子的时间就多了嘛。

  雍正四年七月,早早的就把弘瞻给捣鼓出来了。生生提前了七年。

  四年半的时间,朝政总算是捋顺了。如今,军机处看着还是那些人,一个新人都没进,也一个旧人都没少。但局势,却是大大的不同。

  四爷还是四爷啊,手段比弘历还是牛许多。弘历刚登基的时候,也勤勉过,还花了十年的时间才把皇位坐稳的呢。四爷只用了不到五年,就把康熙 老爷子留下的一团乱麻的朝政给捋顺了。

  朝政越来越顺,四爷当皇上越来越顺手。十三爷也越来越受宠,权势越来越重。

  年羹尧早已成了昨日黄花。八爷党也早被打成了一盘散沙,九爷一年到头的在外面跑,出海一趟最少都得一年时间,回来也不爱在京城待,人家在十三行设了别馆,皇上给了特旨,做十三行的监管大臣了,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那边儿,那小日子过得,别提多富贵了。还张罗着要接宜太妃过去呢,宜太妃到是想去,五爷不让,说她岁数大了,怕把老太太折腾坏了。俩儿子见天儿写信为了争亲妈打架,老太太高兴啊,每回九爷打发人送东西回来,那是必然要到畅春园的,太后搬到园子里住了。她给太后送东西,然后老姐妹儿一起回忆回忆过去,感慨感慨现在的日子。她也算是间接的代儿子表达一下感恩之情了。十爷巡边的活儿也干得美滋滋呢,皇后帮着求了情,皇上许了十福晋随行之后,两口子一年里多半是在草原上待着。有十福晋在,看望抚蒙的那些老公主小公主的,就很方便了,有那不提气的公主,或者挟制主子的奴力,十福晋抬辫子就抽,那也是天经地义,打死活该,她的身份完全能做得了这个主。还时不时的带着京城的小格格们出去见世面,跑马打猎的。小姑娘们都活泛了许多,也健康多了。一回京,宫里,各府里叽叽喳喳的,听着就热闹。

  该收拾的都收拾得差不多,最麻烦的八爷党都收拾了,还剩下谁?隆科多呀。

  十三爷权势越重,隆科多就越寝食难安。从先皇殡天,他在畅春园拦下十三爷不让出园子那一刻起,十三爷没有一天跟他关系和缓过。

  他不违规,不违皇命,谁也不能说他做得不对。他对先皇的命令实打实的完成了。所以,四爷从来没在那事上深究,该给他的荣宠也都给了。上书房大臣,军机大臣,出去了也是人人敬重的佟中堂。可他自己知道,快五年的时间了,他已经被架空得差不多,什么实权都没有了。军机大臣,位高权重不假,可什么事儿都不能自己做主,大事儿得和议,分到他手里能做主的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不是礼部就是理藩院,上饲院之类的事情。打杂的说的就是他这样儿的。偏偏呢,从折子上还看不出来,发下去的回馈大事都是军机处的联名,他的名字在张廷玉和马齐之前,只在十三爷和八爷后面。外人怎么看,他怎么位高权重。最实在的权力九门提督,那是入了上书房就交出去的,几年轮职换岗下来,他的老班底也早换得没剩下几个人了。他的话现在提督衙门那就是屁。

  到了如今,他差不多成了军机处的隐形人。轻易是不说话的,当然,说了也没用,他提点儿什么意见,十三爷是必反对的。皇上是一定站十三爷一边的。说了也白说。哪怕他说的是对的,好的意见,也没用。十三爷宁可先驳了他,过去再让别人提,也不会采纳他的意见。皇上跟没看见似的,由着十三爷欺负他。哭诉了几回委屈,皇上嘴上安慰他说什么十三爷一片公心,不是那样儿的人,他会说说十三爷的,回头还不是该咋样还咋样儿。从来没见说过十三爷一句半句的。到是能时不时的听到十三爷管着皇上的事儿,今儿个上火把羊肉撤了。明儿个换季穿得少了不让出屋子的。他又不是傻的,三回两回的,不服气,十回八回的,还有啥不明白的。人家是亲兄弟,他这拐着弯的舅舅,啥也不是。

  “啥时候收拾隆科多呀?”楚然也好奇呢,这条鱼就这么养着呀?

  “快了。老狐狸知道爷这些年一直在找他把柄,小心的很。但谁让他内帏不修,没养下好儿子呢。有人上赶着把把柄往上送呢。”肖先生冷笑着念叨。

  “谁呀?”那儿子坑老子,必然一坑一个准的。

  “李四儿呀,你不是对那些个宅斗名人最感兴趣了嘛。”肖先生呵呵笑的对楚然开启了嘲讽模式。就因着楚然老惦记着各位皇子的后宅,对四爷的后宫更是关注到不行,老想着什么宅斗宫斗剧本,算是让他拿住把柄了。

  哦哦哦,知道知道,楚然猛点头,李四儿嘛,名人呀,太知道了。彪悍的妾室,脑残的爷们儿,神奇的一家。不过楚然还真没见过李四儿本人,因着她是妾室的身份,上不得台面,正经的大场合她是参加不了的。隆科多再宠她也没用,宗室福晋们再落迫,也不会自降身份跟一个妾室结交,真那样儿的话,自己也就别想在正室的圈子里混了。而能上楚然出席的场合,实际也多了。怡亲王福晋的身份,已经有了象征意义,除了老阿哥们的府上有事,她按家礼出席,几位老王爷的府上,都是看情况的。所以,满耳朵听的都是李四儿的威风史,但真人,确实没见过。

  她见得多的除了四爷的后宫各位娘娘,最有名气的就是八福晋了。都说八爷怕老婆,跟八福晋感情多好多好的。闻名不如见面,也就那么回事呗。八爷那人,好名声都是他的,坏名声都让别人担着。八福晋,也不过是被他当挡箭牌使了而已。感情肯定是有,但说什么怕不怕的,就是扯蛋了。多少年没孩子就说是嫡福晋厉害,嫉妒。可拉倒吧,八福晋再怎么着,出身在那儿呢,又是在安亲王里养大的,她就没有那个拉着皇子阿哥不让生孩子的教育环境。明明就是八爷自己出身底,就想要嫡子,不想再生跟他一样出身底的儿子,还不想让人看出来他隐密的自卑,把责任都甩锅到八福晋头上去了。男人们看不明白这里的小九九,同为女人,没有看不明白的,不只楚然看得明白,皇后跟八福晋打交道多,早前两府是邻居,做了快二十年邻居,什么看不出来呀。不过是大家都揣着明白装糊罢了。

  也因着八福晋跟传闻中的不太一样儿,楚然都以为,李四儿的事也是别人夸张了说,为了黑隆科多的。没想到,这位是真的。

  “她做了什么?”楚然还是好奇。

  “不是她做了什么,是她养的好儿子,跟简亲王家的二小子争一个歌妓,比着砸银子,砸了五六万两了。群架都约了几回了。一对儿坑爹货。”

  “哎呀,我还挺喜欢他家福晋的,脾气可好了。也是,他福晋是继室,儿子都是先头福晋生的,小瓜尔佳氏只生了个闺女。前些日子还找咱们二格格去家里听戏呢。听□□是看上了十四弟妹娘家侄子,不知道议没议成亲事呢。”

  肖先生一听,她这念念叨叨的,全是后宅妇人的话,也就没心思再跟她说外面的事儿的。这人也是挺神,当帮主的时候,那也是妥妥的霸道女总裁一枚,这成了福晋了,还真就一门心思的待后宅里,教养儿女,当家理事,外面的事儿一点不管了。

  “说起来亲事,二格格都二十了,你还没相看好人家吗?再留下去,二格格可真成老姑娘了。”肖先生不得不提一句。他当然是不会嫌弃闺女在家,可这时代不行啊。满族贵女都嫁得晚,十七八成亲的比比皆是,可留到二十还不嫁的,可真不多。除非连着赶上几回孝期。就像她刚刚提的简亲王的继室小瓜尔佳尔,原本以她的出身,是能配个皇子嫡福晋的,就是连着守了七年的孝,把婚期耽误了,二十二岁才出嫁,只能做了继室。

  “这不是正看着嘛。差不多了,差不多了。”二格格是兆佳氏亲生的第一个女儿,原本历史上是嫁给了她六姐家的儿子的。那楚然当然是不会同意。看不上她六姐一家子是一方面,还有就是近亲,也是万万不行的。

  现在怡亲王家的闺女找婆家,也是真不好找。四爷得用的臣子家不能找,有结党的嫌疑。八大姓里,多少代人联姻下来,多多少少都有血缘关系,想巴拉出来一个身份足够,血缘还远的,不容易。像富察家那样儿的呢,家里女儿刚指婚给弘历,也是不能结亲的。得亏是四爷要提高汉臣的地位,推进满汉一体。朝廷里把张廷玉做代表,军机处的排名一直在往前提。肖先生也跟四爷那边儿说得差不多了,要给闺女找个汉人家。她这不是一直在汉臣里扒拉呢嘛。

  不想闺女受委屈,当然得找清贵的人家。也不用什么位高权重的人家,最重要有规矩,家风清正,没有乱七八槽的妾室添堵,就挺好。

  她已经在翰林院里找了两家,正在最后的查孩子本身的品行。

  “也别只管着二格格,四格格你也多想着点儿呀。昨天个孩子还让小太监出来给我传话儿,说你都半个月没进宫给她的小葫芦浇水去了。”

  “这不是最近九爷回京,带回来的货多,我忙着研发新品呢嘛。还有咱那园子,也得收拾。没倒出功夫呢。明天就去,明天就去。”

  当初送四格格进宫给皇后教养,皇后念着楚然的情份,是真的把孩子养在身边的,跟她一起住钟粹宫。谁都知道这孩子将来要抚蒙,楚然也是未雨绸缪,除了进宫之前让十福晋带着孩子玩儿了一阵子,后来时不时的给接回家来,跟着十福晋之外。在宫里,她住的小院子里头,求了皇后,特意给修了一个花坛子,在里面种上了一棵葫芦,跟孩子说,这是她阿玛特意给她求来的仙葫芦,要亲人每天亲手给葫芦浇水,一直养到她出嫁的时候,摘了葫芦做水葫芦给她当嫁妆,以后她日日喝水葫芦里的水,便能保佑她健康长寿,无病无灾。这当然都是编的。就是为了让孩子有个寄托,亲人日日亲手浇灌,代表着她受宠,带着那葫芦在身边,以后离家远也能解她思乡之苦,还有就是,到时候找机会给放上一小块郁水石头,也是真的能强身健体。

  自从种上那葫芦藤,楚然当然不能日日进宫,但只要进宫,都要去浇上一点水的。平时都是皇后亲手浇,从不假他人之手。皇上和十三爷常去钟粹宫吃饭,也都没少浇水。太后一年里总有那么三五回的,当活动身子,过去刷个脸。就是皇上不在宫里,后宫也跟着转移到圆明园的时候,那宫里也总有留守的皇子或是她的哥哥弟弟的会留在宫里,每日专门过来给小葫芦浇水。哪怕是大冬天的,也从不间断,在坛子里浇三五滴,也伤不到根,但意义重大。两年多过去了,四格格看小葫芦看得紧着呢。想亲娘了不说想了,说好久没去给她的小葫芦浇水了。

  楚然第二天早早的就递了牌子进宫。

  带着刚得的首饰洋货,这回还带了一些能放住的南方水果。菠萝蜜,榴莲,菠萝,香蕉什么的。有宫里以前见过的,也有没见过的。

  在钟粹宫门口,正好遇到出门的熹妃,还在抹眼泪呢。彼此简单的见了礼就分开了。这个时间,早过了嫔妃们给皇后请安的点儿了,这位还在,还哭着出去的?怎么话说的呢?皇后没事儿干吗为难她?三阿哥因着科场舞弊案子,之后一直被四爷打压,孩子都快搞抑郁了,如今跟着八爷学办差呢。四爷说了,他不是喜欢他八叔嘛,那就多跟他八爷学学吧,能学到他八爷一半的本事,他这辈子就受用不尽了。还说他要是跟他八叔处得好,给他八叔当儿子也不是不行。这话说得八爷吓没吓着不知道,弘时快吓死了,还有就是八爷家的独苗苗弘旺郁闷了,就怕皇上真把弘时过继给他阿玛,那廉亲王的爵位还有他什么事儿了?皇上肯定给他亲儿子呀。在家没轻了闹腾他阿玛。但话说到这个份儿上了,弘时被四爷放弃,没了继承大统的资格是板上钉钉的。那剩下的,福惠身体不好,随时都可能殃掉。弘瞻还是个吃奶娃娃,就剩下弘历和弘昼了。皇后得傻,才会为难他们俩的生母?

  “什么情况?”楚然见到皇后,就直接问了。

  皇后脸上带着意味不明的笑,“嫌弃礼部给弘历准备的婚礼规格太低了。”

  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