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晚韶华 第150章

作者:枫荷梨 标签: 红楼梦 种田 BG同人

  上回说到贾母王夫人等洗三后各自回府, 李纨因庄子上尚有些事务料理,还得耽搁几日,便依旧回了山庄。

  这厢其他客人也陆续告辞, 顾老夫人想着再去瞧一瞧重孙, 便往黛玉上房去,忽见颜慧母女也过来了,映雪叫丫鬟翠翘拿着一个红色小包袱,笑盈盈走上前来, 向顾老夫人道:“不腆之物, 送与外甥的,请老祖宗一看。”

  顾老夫人闻言不禁笑道:“你家已送过礼了, 你又何必多破费。”

  映雪笑道:“那是家里送的,这是我做姨母的心意。”

  颜慧也笑道:“这是她们姊妹情分好, 又不是外人, 姑妈何必外道。”

  顾老夫人听了摇头一笑,便叫丫鬟接了过来,将包袱打开一看, 只见里头一个锦盒, 盛着东珠一颗, 圆湛光洁,甚是可爱, 还有巧匠雕成小小羊脂白玉如意一柄, 玲珑剔透,十分精致。

  原来映雪与黛玉姊妹情分最好, 见了安哥儿,十分疼爱,此皆旧年生辰时, 江皇后所赐,因此特地另送,以见其情。

  顾老夫人看了甚喜,便命丫鬟拿着这些东西,同映雪走到黛玉房里来,将此事告知黛玉,并将所送之物拿出给看。

  黛玉心里感激,谢了又谢,方命紫鹃收下了:“多谢姐姐厚赏,再叫安哥儿给姨妈磕头。”又给了翠翘一个小锞荷包,翠翘遂即谢赏。

  映雪笑说:“无甚好物,妹妹莫笑罢了。”

  此时安哥儿已在炕上睡熟了,身上盖着小被,黛玉交给奶母抱下去,向颜慧道:“妈同姐姐难得过来,不如多住几日罢?”

  映雪闻言笑道:“我倒是想多住几天,只是家中一大摊子事,哪里离得了人。”

  颜慧也笑道:“今儿就不住了,等安哥儿满月时我们再来。”说罢问顾老夫人道:“姑妈预备几时回城去?”

  顾老夫人道:“玉儿还在坐月子,且孩子尚小,不便挪动,如今只九月,离年尚远,我与你姑父商议了,横竖如今国孝期间不许宴乐,不必交际应酬,府中事物皆有你表嫂与管家媳妇

  们料理,我们干脆随玉儿母子继续在庄上住着,等年底时再回城去。

  那时玉儿身子养好了,安哥儿也满百日了,正好回府过年。”

  颜慧听了点头笑道:“这样也好,省得来回奔波。”

  说了会话,颜慧母女俩见天色不早,方坐车回府。

  顾老夫人待黛玉睡下,方回到房中梳洗,不多时顾岩也回来了,一进屋顾老夫人便闻到他身上浓浓的酒气,不禁皱眉道:“怎么喝了这么多?”

  顾岩素畏老妻,闻言忙抬起袖子闻了闻,确实有些熏人,不禁讪讪一笑,道:“今儿难得高兴,可巧玠清与子端几个都在,才多吃了两盅。”

  顾老夫人嗔了他一眼,“都一大把年纪了,也不知道好生保养。”一面亲自与他倒了一盏热茶解酒,又命丫鬟打了热水来梳洗。

  一时收拾妥当,两人就寝,顾老夫人方想起一事来,道:“说起玠清这孩子,正有件事要问你的意思,今儿沈家老姐姐特意托我一事,说想给玠清再寻一房妻室,只是这孩子只不肯答应,一提起这事就躲,她没法子,便想让我从中说和。”

  顾岩闻言不禁一怔,随即恍然,莞尔道:“原来如此,怪道我说玠清今日有些心不在焉,还特意同我说想在这边住几日,帮我整理书稿,原来竟是为了躲麻烦来了。”

  原来这沈氏乃沈颐姑母,与沈颐之父乃一母同胞的嫡亲兄妹,早年随长子在任上,月前方才回京。

  沈氏与沈颐之父自幼便情分极好,见侄子年过而立还膝下荒凉,十分着急,便张罗着为他再说一房妻室,早日生子继承香烟。

  沈颐却志不在此,沈家嫡支旁系十几房人,少说也有上百口人,继承宗祧之事用不着他操心,何况还有他那两房兄弟,虽不同母,却也是他父亲的嫡系血脉,沈家无论如何也不会断了香火,他都已过而立之年了,何必耽误人家小姑娘。

  只是沈氏却十分固执,说什么也不肯放弃,沈颐母亲早逝,继母不慈,幼时多亏了沈氏照料,因此素来敬重姑母,虽不堪其扰,却又不敢

  让老人家动怒,只能含糊敷衍。

  沈氏无法,忽想起沈颐素敬老师顾岩,便想请顾老夫人帮忙,做师母的开口,兴许沈颐能听得进去。

  顾老夫人听罢,沉吟片刻,道:“这样看来玠清是打定主意不想成亲了?”

  顾岩闻言叹了口气,道:“端看他现在是个什么模样便可知了,这孩子素来心高气傲,等闲人都入不了他的眼,所思所想亦与常人不同,当初若不是他母亲临终前给他定了李家,他多半也不会娶亲。”

  沈颐是他们夫妻看着长大的,虽是徒弟,却与亲生儿子差不多。

  这孩子虽性情随和,却极少有人能让他真正上心,当年虽奉其母遗命与表妹李氏成亲,两人婚后感情却只勉强称得上相敬如宾,李氏性情温柔和顺,心思却细,多年无子,又素来体弱多病,成亲不过数载便一病去了。

  这些年沈颐形单影只,膝下荒凉,他这个做师父的也着急过,只是这孩子看着温文尔雅,却最是个有主意的。

  李氏去后他不肯再娶,旁人都说他是情深义重,忘不了亡妻,顾岩却知并非如此,早年他便曾跟沈颐提过此事,当时沈颐的话他至今还记得:“学生这二十多年来都是为了母亲,为了家族的荣耀而活,无论亲事还是人生都不曾由我做过主,如今我该还的都还清了,不想再被这些东西束缚,也不想我的孩子重蹈覆辙。

  我幼时也曾希望如师父师母一般,找一位志趣相投,心意相通的女子,携手平淡度日,只是这等缘分可遇不可求,既然命中无此福分,便也不必强求。”

  顾老夫人听了,想到当年的事,不禁长叹了一口气,道:“玠清实在幼时吃了不少苦,也怪不得他会如此。”

  原来沈颐出生世家,自幼便十分聪慧,有过目不忘之能,其母知道后欣喜若狂,特意花重金延请名师教导,唯恐儿子变成第二个‘伤仲永’,教导十分严苛,但凡有些许差错,便疾言厉色,动辄非打即骂。

  当时沈颐不过一稚龄孩童,父亲常年在任上,母亲又十分严厉,小小年纪便背负太多的

  期望,不曾有过片刻舒心,也正是幼年的这一段经历,给他留下了不可磨灭的阴影。

  顾岩侧身,轻轻拍了拍她的手,道:“这孩子是个有主意的,他既然打定了主意,咱们虽是长辈,却也不好插手,至于子嗣,也是命中注定之事,强求不来,何况我看兰儿那孩子极为孝顺,玠清待他一向视如己出,日后养老送终也不必担心。”

  顾老夫人闻言,叹息道:“罢了,你说得也是,明儿我便写信同沈家老姐姐好生说说。”

  不觉夜已深沉,两人说了一回话,方渐渐睡去。

  却说李纨直忙了两三日,方将诸事料理完,便吩咐素云等人收拾好行囊,贾兰也特意请了假过来,预备护送母亲回京,谁知当天夜里忽然开始下起雨来,到了次日早上不但没有停歇,反而越发大了。

  雨后山道泥泞,不便出行,众人只得推迟了回城的打算。

  谁知这雨竟下了整整两三天,丝毫没有停歇,李纨不禁有些烦闷,这日正屈指算时日,忽见贾兰匆匆过来,道:“妈,方才淡菊姐姐打发人来回话,说山下的路塌了,人马皆不能通行,咱们只怕还要耽搁些时日。”

  众人听了皆是一怔,李纨见他衣衫上溅上了不少细水珠,忙拿帕子给他擦了,问道:“好好的怎么会塌了?”

  贾兰道:“听说是因这几日雨水太多,冲垮了山道旁的土坡,才把路给堵住了,不过已经有官府的衙役在疏通山道了,想来用不了几日功夫就能好了。”

  李纨闻言不禁叹了口气,道:“罢了,咱们便多住几天罢,只是我倒是无妨,你却耽搁了太多时日,回去国子监那边只怕不好交代。”

  贾兰道:“妈不用担心,这原是意外,回头我同先生解释清楚便是。”

  李纨闻言这才放心了些。

  因下了好几天雨,秋意更凉,李纨便吩咐厨房预备了暖锅,涮着切得薄薄的牛羊肉,各样新鲜菜蔬,吃了个痛快,连日来的烦闷也一股脑儿消了。

  谁知乐极生悲,因吃了暖锅,当夜便有些口渴,夜里多起来了几次,

  不慎着了凉,次日一早起来便觉身上做烧,头目眩晕,竟连起身都不能。

  众人见李纨烧得全身滚烫,顿时都慌了神,赶忙去请大夫,素云急道:“山上离城里有好几十里路呢,何况如今回城的路塌了,根本过不了!”

  碧月也正急得团团转,闻言忽然灵光一闪,忙道:“林姑奶奶前几日生产,请来了好几个大夫,不知还在不在庄上?”

  此时贾兰正闻信赶来,听了这话顿时目光一亮,忙道:“我这就去!姐姐你们且照看好妈妈!”说罢便匆匆跑出去了。

  素云等人都吓了一跳,忙叫人好生跟着。

  这厢黛玉正吃早饭,忽听说李纨病了,也吃了一惊,忙叫了紫鹃过来。

  紫鹃听了皱眉道:“偏不巧,之前请的几位大夫都已回去了,留下的那位妇儿科的王大夫前两日因家中有事,也告了假家去了。”

  黛玉闻言不禁心下一沉,焦急道:“这可如何是好?听说大嫂子烧得厉害,可耽搁不得!”

  紫鹃一时也想不到法子,向黛玉道:“奶奶且歇着,我去老太太那儿走一趟,看有没有什么办法。”

  黛玉忙道:“快去罢,有消息了赶紧来回我!”

  紫鹃一时来到顾老夫人上房,便见贾兰正在地下来回打转,双眉紧锁,神情十分焦虑,便知顾老夫人也没办法,不禁心下一沉,却又不敢言语,只在一旁等着。

  过不多时,一个管家媳妇急匆匆跑来,气喘吁吁道:“附近的几处庄子都去问过了,只有一家有主人在家,只是也没有大夫!”

  贾兰原先还力持镇定,听了这话顿时慌了,脸色霎时没了血色。

  顾老夫人也已六神无主,这高烧可不是小病,若是不赶紧退烧,只怕会危及性命,只是荒山野岭的,这会子上哪儿请大夫去!

  正焦急万分,贾兰忽然灵光一闪,忙道:“老太太,老师可还在庄上?”

  顾老夫人闻言心中一动,道:“玠清倒是在,只是他是外男,只怕多有不便——”

  原来沈颐不止学问渊博;更兼医理极精,治愈过不少疑难

  杂症,只是他素来不喜张扬,故外人知道的不多。

  贾兰道:“先生本就是医者,于我也并非外人,何况事关家母性命,事急从权,也顾不得这许多了。”

  此时顾岩正好携了沈颐过来,道:“人命关天,这些繁文缛节便不必计较了。”

  原来两人正在下棋,听到消息后便赶了过来。

  沈颐扫了屋内众人一眼,淡淡道:“医者眼中只有病人,并无男女之别,若真要计较这些,这世上的女子也都不必看病了。”

  众人一听也觉有理,素日给女眷们看诊的也都是男大夫,今日沈颐是作为大夫给李纨看诊,也并无不妥。

  贾兰早已等不及了,忙道:“先生,快请随我去罢!”

  沈颐点了点头,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当即叫人去将药箱取了来。

  贾兰见沈颐神色镇定,也有了主心骨,心下这才稍安。

  顾老夫人想了想也带了几个婆子并家下媳妇一道同去,有她在场陪着,谅别人也不好再说什么。

  此时淡菊早已得了消息,传话叫丫头们都回避了,有三四个老嬷嬷放下暖阁上的藕色帐幔,李纨从幔中单伸出手来。

  沈颐见这只手皓腕如玉,手指纤长如葱根一般,便回过头来。一旁的婆子见了,忙拿了一块绢子掩上了。

  沈颐方伸手按在右手脉上,调息了至数,凝神细诊了半刻工夫,换过左手,亦复如是;诊毕了,沉吟片刻,道:“可否看一看面色?”

  顾老夫人闻言,向一旁的老嬷嬷使了个眼色,那嬷嬷会意,掀了帐幔,顾老夫人又命家下媳妇们捧过大迎枕来,给李纨靠着。

  李纨今日只穿了件月白绫袄,外罩一件莲青色织金缎边对襟褙子,皆是半新不旧,满头乌发挽着个漆黑油光的纂儿,发髻上除了一根挽发的白玉梅花簪外别无他饰,秀丽的面容上唇瓣苍白如雪,双颊却烧得如胭脂一般。

  沈颐不敢多看,略瞧了瞧面色,又看了一回舌苔,便转开了头,婆子忙放下帐幔。

  沈颐起身到外间,向贾兰说道:“令堂的症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令堂气血原弱,近日时气不好,偶然沾染了些,竟算是个小伤寒,需得仔细调养。”说着,提笔写了药方,道:“只要服药后退了热,便无大碍了,之后静养便是。”

  贾兰这才放下心来,感激道:“多谢先生。”

  沈颐微微一笑,道:“你我之间又不是外人,举手之劳而已,不必挂怀。”又嘱咐了服药宜忌,便随婆子们出去了。

第174章 第一百七十四回

  不多时, 老婆子取了药来,贾兰看过无误,方交给素云, 素云已命人把煎药的银铫子找了出来, 亲自在火炉上煎。

  李纨服了药,热度果然慢慢退了下来,精神也好了许多,众人这才松了口气。

  过了两日, 天气放晴, 山下塌方的道路也已经疏通了,李纨此时已好了大半, 便叫丫鬟婆子给贾兰收拾行李,即刻回城去。

  贾兰却不放心母亲, 并不想回去, 抿唇道:“妈病情未愈,做儿子的正应该侍奉左右才是,怎么能离开。”

  李纨闻言, 心下十分熨帖, 拍了拍他的手, 微笑道:“不妨事,我已经没什么大碍了, 静养几天便好, 倒是你,国子监规矩严谨, 这几日已经耽误了许多天功课了,再耽搁下去可不行,你们先生那边也不好交代, 还是快点回去罢。”

  见贾兰神色还有犹豫,李纨故意沉下脸来,佯做生气道:“听话,不然妈妈可要不高兴了。”

  贾兰无法,只得答应了:“妈好生将养身体,等我休沐了再来看您。”

  李纨微笑着应了,又叫素云去帮忙收拾行囊,多带些吃食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