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家犯太岁,唯有嫡女福星高照 第126章

作者:檀晓 标签: 玄幻仙侠

第241章 沈二老爷:拜沈凝,她最灵了

  次日,沈凝正和沈冰在春晖堂里逗猫,二房的一个婆子站在门口:“三姑娘。”

  沈冰走过去,很快又折返回来,对沈凝说道:“二姐姐,我娘刚刚晕过去了,已经去请大夫了,我要回去看看,别让祖母知道,免得她老人家着急。”

  话音刚落,身后便传来老太太中气十足的声音:“什么事不让我知道啊?”

  显然,老太太只听到了后面的话。

  姐妹二人交换了目光,沈凝对沈冰点点头,示意她实话实说,咱家老太太这气势、这身板,说不定比二太太还好呢。

  再说,沈凝心里有数,她知道二太太是怎么回事。

  老太太听沈冰说完之后,便看向沈凝:“二丫头,你二婶她没事吧?”

  沈凝笑了笑:“有事,不过会是喜事。”

  老太太眼睛亮了,拔腿便往外走,脚下生风,钱妈妈只能小跑着跟上。

  沈凝笑着摇摇头,拉上一脸莫名的沈冰走在后面。

  祖孙三人刚到二房,大夫就来了,果然,大夫满脸是笑,对老太太说道:“恭喜恭喜,贵府二太太这是滑脉,只是时间尚短,不甚清晰,不过凭老夫的经验,是错不了的,二太太的身体没有大碍,注意不要太过操劳。”

  老太太让钱妈妈给大夫包了十两银子,大夫欢欢喜喜地走了。

  自从生了沈冰之后,二太太已经十多年没有开怀了,现在终于又怀上了,这对于二房,以至于整个沈家都是喜事。

  老太太虽然有了心理准备,可是确定二儿媳是真的怀上了,她还是非常高兴。

  今天有个应酬,沈二老爷很晚才回来,就成了沈家最后一个知道的人。

  他握着二太太的手:“媳妇,辛苦你了。”

  二太太笑着甩开他:“要不你替我生?”

  沈二老爷讪讪:“如果可以,我真的想替你怀孕,替你生产,不想让你受苦。”

  沈二老爷可还记得,当年妻子生大女儿沈凌的时候,从发动到生产用了一天两夜,疼得死去活来,他等在屋外,听着里面的动静却什么也不能做,急得直撞墙;生沈冰时稍好一些,可孩子生下后身体不好,妻子着急上火,竟也病倒了,月子没有养好,从此再没有怀上。

  沈二老爷越想越是害怕,对二太太说道:“凝儿喜欢吃啥,玩啥?”

  二太太不解:“你怎么想起问这个?”

  沈二老爷四下看看,屋里没有别人,刚刚他抓住二太太手的时候,丫鬟们便都识趣地退出去了。

  沈二老爷压低声音:“凝儿说你能怀你就怀上了,我刚从春晖堂回来,母亲说今天你晕倒,凝儿还没过来,就说是喜事,你说,咱们拜凝儿,不是比拜菩萨还有用?”

  二太太被他弄得哭笑不得:“今天大夫给开了安胎的方子,凝儿也说让我按照大夫说的来,还要保持心情舒畅,再说,凝儿是咱们的侄女,咱们做长辈的,多疼她,多关心她,做好本份就行了,哪能长辈拜晚辈的道理,那样反倒是对凝儿不好。”

  沈二老爷有点不好意思:“我这不是又惊又喜,脑子犯浑嘛,你说得对,凝儿对咱们好,咱们就要对凝儿更好,那孩子可怜,从小没有母亲疼爱,她虽然有本事,可毕竟还是个小姑娘,你这个当婶娘的就多关心关心她,用银子时不要心疼,凌儿和冰儿有的,凝儿也要有。”

  夫妻俩对沈凝越发感激,而沈大老爷看到沈凝时,好几次都是欲言又止。

  他其实是想问问沈凝,二房这一胎是不是男丁。

  可他一个当爹的,实在是问不出口,何况还是一个和女儿不太熟的爹。

  因为沈文清的事,沈大老爷一直都很自责,他身为长子,不仅没能为沈家开枝散叶,还耽误了子嗣,如果他早点发现孟氏做的那些事,肯定早就和孟氏和离,那时他还年轻,体格强健,只要尽快续弦,可能早就生下男丁了,不像现在,虽然和孟氏分开了,可自己却已经人到中年,心灰意冷。

  沈大老爷以为自己的小动作没有发现,其实沈凝早就看到了,而且也知道他在想什么。

  沈凝懒得理他,你就难受着吧,活该!

  这日,沈凝正在晴晴暖暖玩翻绳,便听到春俏在大呼小叫:“刺猬,哪来的刺猬啊?”

  沈凝心中一动,把绳子套在晴晴手上,摸摸她们的小脑袋,寻着春俏的声音找过去,只见一只刺猬趴在窗台下面。

  沈凝对春俏说道:“把桌上的苹果和点心全都拿过来。”

  春俏小跑着进屋,捧了只托盘出来,托盘上是几只大红苹果和两碟子点心。

  沈凝把这些全都放到刺猬面前:“这些全都送给你,你家祖奶奶的信呢?”

  话音刚落,刺猬挪了挪身子,身下便露出一个信封。

  沈凝笑着摇摇头,把信封从刺猬身下抽出来,信封上的字迹娟秀端正,一看便是出自女子之手,没想到白老太太还写得一手好字。

  这封信果然是给她的。

  沈凝把信打开,原来是白老太太请她帮忙。

  一个多月前,白老太太的三个孙辈出门历练,断了消息,白老太太亲自前去寻找,行至时县时,发现了白家子留下的记号,但也只是发现记号而已,就连白老太太也没能找到那三个孩子的踪迹。

  白老太太求助沈凝帮忙,白老太太虽有法术,可她毕竟只是半仙,既不是真神仙,也不是人,有的地方她去不了。

  沈凝看到时县二字,心中一动,胡小光和他的生母徐琴娘,以前也是生活在时县。

  而且,胡小光就是一个多月之前来到白凤城的。

  沈凝来了兴趣,何况,白老太太帮过她几次了,还是第一次开口求她帮忙。

  沈凝对刺猬说道:“回去告诉你家老祖宗,就说这个忙,我帮了。”

  她又让春俏取来一只布袋子,把苹果和点心全都装进去,刺猬很高兴,扛着布袋子欢欢喜喜地走了。

  春俏看着它的背影,担心地说道:“它扛着这么一只大口袋,这也太乍眼了,万一让人抢走怎么办?”

第242章 闲不住的沈天师

  沈凝笑着说道:“那你就是小看白老太太的孙子们了。”

  果然,刚刚还扛着大口袋艰难前行的刺猬,眨眼之间便不见了踪影。

  春俏揉揉眼睛:“它跑得也太快了吧?”

  这速度,骑着马也不一定能追上,想抢它的东西,不容易!

  说到“跑”,沈凝又想起一件事来,那只叫徐丽娘的厉鬼说过,当时有人横死在铺子里,一到晚上就不安生,所以那铺子的东家便请了一位道士来做法事,徐丽娘运气不好,刚好是在那天去找徐琴娘报仇,结果被道士的桃木剑伤到,现出原形,被徐琴娘看到,趁着徐丽娘受创没有再来,徐琴娘便将胡小光送到胡德身边,自己逃命去了。

  而白家那三只小刺猬也差不多是那个时候出现t在时县的,莫非也和这件事情有关系?

  对于白家这样的出马仙家族而言,能够被放出去历练的子孙,都是已经化形的,不能化形的,就像刚刚来送信的这只,是不会放心让他出远门的。

  能化形,至少也要百年的道行,沈凝与白老太太聊过,白老太太的子孙众多,可是真正能化形的,也没有几个,也就是说,这三只刺猬就是全家人的希望。

  徐丽娘说过,道士法力平平,可他的桃木剑却是有些来历的好东西,桃木剑能辨出灵体,将徐丽娘打得现出鬼身,当然也能把出马仙打得现出原形。

  沈凝原本是想让秦时雨和秦时月往时县去一趟的,现在想了想,还是她自己亲自去吧。

  一来,秦时雨和秦时月虽然武功高朋友多,可毕竟只是普通凡人,他们能打听到的,也只是普通人能够看到听到的事情,涉及到仙家,就不行了。

  二来,沈凝现在也是真的闲,她很闲!

  活了两世,沈天师都是闲不住的性子。

  眼下最麻烦的事,就是要找一个什么借口才能去时县。

  这一世的大家闺秀的身份,虽然悠闲惬意,可是却不能随心所欲,沈家已经给了她很大的自由了,可尽管如此,也无法和前世相比。

  其实前世,她背后是偌大的天师府,她表面看似行事恣意,其实也不能任性妄为,天师府的条条框框都要遵守。

  所以细想起来,无论是前世和今生,其实都要受到拘束,天师府没有任何情面可讲,一是一,二就是二。

  可沈家不是,她撒个娇求求老太太,看似不行的事,便也就行了。

  说起来,还是这一世的沈家更自在一些。

  想到这里,沈凝心里平衡了。

  她开开心心去找老太太,没有拐弯抹角,也没有说谎话,她实话实说,把白老太太请她帮忙的事,从头到尾讲了一遍。

  白老太太?那是家仙啊!

  老太太对白老太太心存感激,她的腿就是白老太太治好的,听二儿子二儿媳讲过,当初也多亏白老太太出面,才揭穿了梁忠的嘴脸。

  如今白老太太的孙子丢了,而且一丢就是三个,老太太换位思考,立刻感同身受。

  “帮,一定要帮,白仙家对咱们沈家有恩,如今白仙家有事,咱们一定要帮忙,让你二叔和你一起去。”

  沈凝连忙婉拒:“二婶有了身孕,还是让二叔留下照顾二婶吧,请秦家兄妹与我同去,祖母放心,只是找人而已,不会有事的。”

  “不行,你一个没出阁的小姑娘,哪能自己出门?必须要有长辈跟着,这样吧,让你爹陪你去,反正他整日也是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老太太说起大儿子来,那是一点面子也不给。

  再说,沈大老爷确实也挺闲的。

  老太太把沈大老爷叫过来这么一说,沈大老爷能说不答应吗?不能。

  再说,沈大老爷认识时县的知县大人,这就要说起读书人的关系网了。

  在一个学堂里读书的是同窗,一个地方的是同乡,同一届考上的叫同科,无论是授课恩师,还是高中后拜的座师,只要是同一位老师的弟子,无论彼此是否认识,也无论相差多少岁,都是同门。

  张三和李四是同窗,李四和王五是同乡,王五和赵六是同科,而赵六又和张三是同门。

  于是,绕来绕去,便形成了一个个小圈子,而这些小圈子之间彼此也有交集,一个圈子套着另一个圈子,一个套一个,就成了关系链。

  沈大老爷和时县的知县,便是这关系链上的。‘

  赵知县的同窗好友,恰好与沈大老爷是同科,一来二去,沈大老爷和赵知县也就认识了。

  时县距离白凤城不太远,半日便到,两天之后,沈凝一行便到了时县。

  他们找了一家客栈住下,就在客栈里用了午食。

  客栈干净又雅致,位置也十分优越,只是这饭菜就差了一些,几人不约而同想起在忠县时遇到的那位客栈东家,御厨的后人,就是不一样,同样是开客栈的,这饭菜的质量也差得太多了。

  就连沈大老爷也对这些饭菜很有意见,最后决定,以后不在客栈里吃饭了,哪怕是早食,也要到外面吃。

  不过,沈凝没有想到,就是一顿饭的时间,小海居然从伙计那里打听到一件事。

  原来,两个月前,时县有一家酒坊出了事,那家酒坊有很多大酒缸,有一天,伙计掀开其中一口酒缸的盖子,却发现有个人死在酒缸里,那个人就是酒坊里的另一个伙计,他已经两天没来了,也没打招呼,东家很生气。

  报官之后,衙役和仵作都来了,那个人是中毒而死。

  于是酒坊里的人全都被抓走了,审了几日,人就被放出来了,这个案子也破了。

  原来死者就是酒坊里的另一个伙计,他欠了高额赌债,被逼得走投无路,便自尽了,他用的是老鼠药,卖老鼠药的还记得他。

  且,他在家里留下了遗书,因为曾经向东家借钱,东家没给,伙计就恨上了东家,反正自己也不想活了,就想死了也要坑东家一把,谁让他不借给自己钱呢。

  这伙计是自杀,人证物证都有,这酒坊的东家就是个倒霉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