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飞升后还要回来收债这件事 第249章

作者:三水小草 标签: 女强 爽文 复仇虐渣 异闻传说 玄幻仙侠

  这些阵法脱胎于各式各样的阵法和符篆,能够以不同的方式和效果引出灵石里的灵力。

  孟月池便又找了数百名手巧力稳的女子,让她们专门篆刻灵纹,这些人便被称作是“雕灵师”,

  在不停地筛选中,孟月池发现有些女子虽然不能感应到灵气的存在,却能在长期与灵石接触之后感受到灵石上力量的流动。

  如果有第五鸿此时还在凡人境,他会很遗憾,这种天生五感敏锐的凡人,若是有灵根,定会成为极好的丹师,当凡人实在可惜。

  孟月池并不觉得可惜,她觉得惊喜。

  这些人雕刻灵石成功的概率比寻常人高出许多,在通过反复遴选得了几十人之后,她下令遣散了其他人,转而开始在全国境内寻找类似之人。

  遴选和寻找只局限于女子,甚至连灵弩的试用也都是女子,陛下的这种做法让工部尚书陈正宇很是不安。

  尽管不知道这种灵力到底能把这世间变成什么样子,看着不需要箭的弩,陈正宇至少能意识到这些“利器”如果只被女子掌握,似乎意味着某种颠覆。

  可这事陈正宇甚至没办法公开反对。

  去寻来了灵石的人是兰君,得到灵石用法的是裴文姬和蓝昭,精研灵石用法的人是武家女和陛下。

  都是女人。

  这么一看,让女子当雕灵师,让女子先配用灵弩,似乎是顺其自然之事。

  “顺其自然,之后女子”让陈正宇有些骇然。

  平心而论,比起前朝压制男臣,大肆启用女臣的肃宗,陛下从不曾公然“重女轻男”,从平卢到大昭立朝,陛下在男女之间可谓是春风化雨,“贤良入瓮,唯才是举”,几十年来,陛下一直是这般做的。

  可不知不觉,女子就站在了更高的地方。

  七部尚书男少女多,男臣们不是没有非议,但是论功劳苦劳,无论怎么看,也都是因为陛下在平卢的班底里男人太少了。

  这也能理解,毕竟当年的平卢刚被几波乱军逆贼扫过,男人死的太多了,陛下甚至都没有向自己的师门求援,只能一点点凑人来用。

  每一步好像都没问题。

  那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陈正宇想了许多年,都没有想明白。

  “前朝肃宗用女子,是给官,给权。咱们陛下用女子,是给差事给路,给机会。”

  除了灵弩之外,孟月池还让人造出了一种灯,放入火灵石就能让冬日的屋子里温暖如春,放入水灵石就能让炎炎夏日也不再难捱。

  这样的好东西比灵弩还难做,一共成了两个,一个被她给了柳铉徵,另一个自然孝敬了母亲。

  自从自己姐姐得了这东西,柳朝妤没事儿就跑来,尤其是冬天,她肺不好,去蹭姨母的,姨母嫌她烦,没事儿,她亲姐不嫌弃她。

  上面那句话,正是她跟自己姐姐说的。

  “要是雕灵手艺一直传女不传男,咱们女子也能凭借这些灵石往前走。”

  柳朝妤明白,这是孟月池为了防范“扶正之祸”重演,而走的一条路。

  柳朝姝点头:“正是这个道理,前几天还有命妇来求见我,想让我劝劝陛下,不该只让女人雕灵石……我真想挖开她脑袋,看看里面是不是生了根屌出来,这天下传男不传女的手艺多了去了,倒没见她说声不平。”

  说得心累,她叹了口气。

  “我不过是一点见闻都觉得累,也不知道月池一日日过得有多难,她在我的面前总是报喜不报忧的。”

  难么?

  柳朝妤认真回想,都只想起工部尚书陈正宇还有那些男御史、男儒生无数次欲言又止、无言以对的脸。

  “对了,柳家的女孩儿,你都寻来,让她们试试能不能做了雕灵师。”

  初闻自己姐姐这话,柳朝妤有些不解,片刻后,她瞪大了眼睛。

  “陛下是要从柳家……”

  “月池是不会认孟家的,我也不打算陛下从柳家选人。”

  柳朝姝看向自己的妹妹:

  “柳家走到今天,走的是纯臣之路,我这太后为什么连皇宫都不肯住?你总是懂的。”

  柳朝姝要替自己的女儿着想,也要替柳家想。

  明光十一年,皇宫中多了几个孩子,都是女孩儿,年纪大的十岁,小的两岁。

  所有人都明白陛下的意思,可这些孩子的来历却让人有些奇怪。

  她们不是柳家人,也不是孟家人,好像只是从各地随便寻来的。

  在这些孩子进宫后不久,梅漪罗将通政司交给了自己一手教出来的下属,她说自己身子不好,只领了个翰林学士,从此竟然清贵起来,过起了大隐于朝的日子。

  见陛下已经开始选继任之人,从前朝哲宗时候就入仕,经历了两朝四代皇帝的柳铉徵闭上了眼睛。

  她这一生的前几十年一直想要证明什么,证明当年的女旧臣心魂不死,证明这世上女子还有能出头之日,证明她柳铉徵清正自守,可到头来,她只证明了自己的错误。

  被贬谪剑南十二载,几经起落,重回朝堂,她眼睁睁看着梅舸如何将更多的女臣带入朝堂。

  大昭灭启,她这前朝旧臣反倒成了今朝的开国宰相。

  倒也没什么建树。

  “待我去后,就在我碑上写个‘没甚建树’柳铉徵。”

  正经了一辈子端庄肃正了一辈子的柳相这么叮嘱柳朝姝、柳朝妤两姐妹。

  见自己两个甥女都哭丧着脸,她反倒笑了。

  “历经两朝四代君主,没甚建树却能在最后几年当了宰相,这不更显出了我的运道么?”

  她就是要让人知道,她有个好运道。

  她见到了女旧臣们的起起落落。

  她见到了梅舸的狠绝孤绝。

  她也见到了孟月池的为苍生寻路。

  世人知晓,自该羡慕。

  柳铉徵去后丧仪,当今陛下孟月池亲自为她捧灵,又为她赐下谥号“文端”。

  又过一个月,琴嬷嬷也去了。

  死之前,她还给她家姑娘做了新一季的衣裳。

  可惜太小了。

  琴嬷嬷从六年前就得了“痴病”,她只记得那个耳慢语迟的小姑娘,得她一点点地开蒙,一点点地喂大。

  孟月池将衣裳好好收起来,这是她给自己选好的第一份陪葬品。

  明光十五年,雕琢好的灵石装入桐木雕刻后再用灵石液浸润过的木鸟上,再加上机括之术,成功让木鸟飞天。

  这一年,五十二岁的孟月池送走了蓝昭。

  明光十六年,武黛玉依照修真界的阵法研究出了添加雕琢灵石后能被凡人所用的阵法。

  这一年,五十三岁的孟月池送走了自己的母亲。

  一直在平卢的孟月容也已经五十岁了,她哭得还像当年那个傻乎乎的小姑娘。

  母亲的墓前,孟月容抓紧自己阿姐的手。

  “阿姐,你一定要活好久好久!我不送你的!”

  孟月池含泪点头。

  明光十七年,五十七岁的墨怀袖从两江道观察使升任吏部尚书,同日拜相入尚书台。

  她顶替的是苏茗子的位置。

  七十四岁的苏茗子告老还乡。

  她做过勇毅学宫的学子,做过武将家的娘子,做过都督夫人,朝廷的二品命妇……谁能想到,她发迹的起点,是自己丈夫兵败被杀?

  明光十八年,自登基后就顶多在附近几州巡视的陛下第一次北上到了朔州。

  她带来的是制好的阵盘。

  她要试试能不能用这个阵盘压制朔北地谷的魔气。

  年纪越大越身康体健皇帝陛下仍然从半夜就起来,步行向明仁宫走去,然后她看见了明仁宫的日出。

  “来的不是时候,没有雪。”

  她笑着回头,目之所见,已经没有故人。

  这一年,她已经五十五岁。

  阵盘摆在地谷之后起初并无反应,直到第三日,仿佛是崖边枯藤一样的女萝生出了新芽。

  “你们从哪儿弄来的灵气呀?”

  说完这句话,小芽仿佛愣住了似的,过了片刻,它说:

  “怎么又是你?”

第163章 姑娘请穿黄袍

  “怎么又是我?这位……女萝姑娘,可是与我见过?”

  孟月池穿着一身深灰嵌金的衫子,配着一条绣裤,和四十年前比,她的身形高壮了些许,脸上也有些许岁月痕迹,久掌天下,她的眉目间的锋锐还未被岁月扫平。

  小巧的新芽突然蜿蜒而出,迅速生长的芽包张开,露出了一个只有手指那么高的小巧姑娘。

  这位真正的“小”姑娘打量着面前的凡人君主,绿色的眼睛里闪烁着幽光。

  护卫圣驾的年轻将军拔出了自己的剑,站在了陛下的身前:

  “圣驾在前,尔不可近亵。”

  绿色的眼睛缓缓转动,女萝看向将军剑上篆刻了阵法的灵石。

  枝叶调转,她一点点看向四周,在地谷旁边有各式各样她没见过的东西,是朔北安平学宫的弟子们在用魔气培育不同的种子和树苗。

  没见识的山鬼女萝:“……我是只睡了一百年吧?”

  孟月池笑着将自己面前的年轻人拂到一旁。

  “凡人无长生,便只能世代相继,薪火相传,有这么一个会令人入魔的地谷在此,凡人,只能把所有能走的路都试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