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536章

作者:暮夜寒 标签: 现代言情

“大一岁没啥,就是她家里的那些事儿糟心了些。”只要不是大到离谱,于氏倒是不介意儿媳妇比儿子大,更何况才大一岁:“咱家也不是出不起李家喊出来的彩礼,就怕这李家会顺着缠上来。”

桑叶点点头表示理解。她看得出自家大嫂看好那个叫李婉婉的姑娘,心里就对那姑娘生出了几分好奇,只是眼下还不是看人的时候:“大嫂,这事儿大哥知道吗?爹娘那边又是怎么个说法?”

“你大哥知道呢,他没反对,不过我看他不咋乐意。爹娘也知道,只说成与不成让我跟你大哥看着办,他们不会插手。”于氏说着,不由得问桑叶的意见:“你觉着咋样?这门亲事能做不?”

桑叶还没见到人,哪能乱给意见,便摇着头说道:“这事儿得看你们和小江,毕竟小江娶的媳妇,是要跟你们一起过日子的。”

……

夜里,孩子们都睡着了,桑叶跟郑凛闲聊,就随口提了小江和李婉婉的事,想知道他的看法。

郑凛的回答十分理智:“大哥大嫂不确定李家的态度,何不先托人探探口风?要是李家不是那等贪得无厌的,只是要的彩礼多一些,这门亲事就能做。反之,快刀斩乱麻,斩断小江对李姑娘的爱慕。”

“唉,要是像你说的这么简单,大哥大嫂就不会纠结了。”桑叶叹了口气:“如果李家就是贪得无厌,小江又割舍不下,大哥大嫂顾及他的感情,恐怕最后还是会妥协。”

郑凛轻笑:“少年慕艾,可是少年人的感情来的浓烈,去的也快。你别忘了,小江虚岁才十七,大哥大嫂妥协了,对小江来说不一定是好事。”

听懂了他的话外之音,桑叶认同的点点头。只是看他一副很有感触的样子,不免起了捉弄的心思,于是两指落在他的腰间的软肉上,有一股威胁的意味:“你少年时,慕过谁?”

郑凛没有说话,翻身而上,直接用行动来表示。

起初,桑叶还能抵挡一二,没过多久就败下阵来,忍不住骂道:“老、老流氓,大半夜的发什么浪呢……”

农家媳的秀色田园 第531节

回答她的,只有床板嘎吱嘎吱的声音。

尽管夜里吃了个“大亏”,第二天桑叶还是去了一趟桑家,把“老流氓”的法子说给于氏听。

于氏是个行动派,觉得法子可行就立即让桑树准备好礼物,将这件事托给了李七爷。李七爷倒是爽快的答应了,没过多久就来桑叶告知了李家人的态度。

等桑叶再次过来的时候,就得知于氏请好了媒婆,打算挑个好日子,正式上李家提亲。

之所以这么顺利,却是李婉婉一年拖一年,眼看就要嫁不出去成为老姑娘,李老二总算意识到自己干了件蠢事,正后悔的不行呢,结果李七爷就上门了,所托的还是村里人人巴结的桑家,哪有不答应的?

估计是李七爷提点过,李老二怕事情有变,真让继女(侄女)砸在手上,竟然直接对着神龛赌咒发誓:

只道桑家一次给李家五十两银子的彩礼,够他两个儿子娶媳妇的花用,从此以后李家上下绝不要桑家一文钱,否则两个儿子一辈子打光棍。

第514章 金榜题名

桑李两家议亲,可谓轰动了十里八乡。

谁也没有想到,桑家会娶一个破落户家的女儿。这让许多家中有适龄女儿,眼馋桑家的钱财和前程的人家捶胸顿足。

早知道桑家不讲究门第,他们自己就上了,何苦便宜了李家啊!

不管旁人怎么想,桑李两家挑了个黄道吉日就下定了。鉴于李家姑娘年纪大了等不得,两家一番商量,就把成亲的日子定在了秋后。

小江得偿所愿,每天都笑嘻嘻的傻乐呵,做起事来也愈有章法,仿佛一夜之间成长了起来。

于氏既欣慰又心酸,向桑叶几个姑子抱怨道:“媳妇还没过门,这臭小子就一心扑在她身上了,我这个娘都要靠边站了。”

桑叶觉得不妙,很担心自家大嫂和侄媳妇的婆媳关系,笑嘻嘻的说道:“大嫂,我也是有儿子的人,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可是站在咱们作为儿媳妇的角度来看,要是娘她老人家像你这样,觉得你把大哥抢走了,大嫂这些年怕是日子不好过,大哥也要夹在中间两头为难了。”

于氏性子泼辣,不是个多聪明的人,但是胜在肯听人劝。听完桑叶的一席话,她不由得换个角度看待问题,想着这些年婆婆是怎么对自己的,很快就意识到自己的想法有问题。

只是她不好意思承认,嘴上替自己开脱:“我也不是啥恶婆婆,只要婉婉过门了,待我能有我待娘那般恭敬,我还能为难她?”

桑叶立即附和:“那是,整个李家村,谁不知道大嫂是个好媳妇!咱们家家风好,肯定不会想别人家那般,出现婆媳不和搅的家里乌烟瘴气的情况……”

这话于氏爱听,很快脸上就笑开了花。

桑家定了长孙媳妇是一桩大喜事,很快另一桩喜事也传到了李家村:县试头名——桑桓!

县试是每一个学子科举之路上的第一场考试,也是最简单的一场考试,可是依然有过半的考生在这里淘汰。

桓儿以十二岁之龄,斩获县试头名,说不上百年难遇,却也称的上一句“天才”。要知道县试头名的含金量很高,只要桓儿不缺考接下来的府试和院试,不出现明显的失误,取得秀才功名是板上钉钉的事。

村里人不知道桓儿的真实身份,对他也是以拖油瓶的眼光来看待,背地里没少说郑家有钱没处花,白白给人养儿子。如今桓儿取得县试头名的消息传回来,眼看着会有大出息,就只剩下对郑家的羡慕了。

郑家在村子里的地位不一般,上门道喜的人络绎不绝。

接下来还有府试和院试,桑叶不想太高调戳人眼睛,就只让郑凛去镇上买了些糖块回来,对某些人起哄摆酒设宴一事,不着痕迹的推过去了。

没过几天,桓儿就趁着放旬假回来了。桑叶对着外人谦虚,对着儿子可不会,抱着桓儿喜道:“不愧是我儿子,娘以你为傲。”

当了这么多年母子,她很了解桓儿的性子,不怕他骄傲。

倒是桓儿被夸的害羞了,脸色微红的说道:“这一次县试不难,能取得头名实属侥幸。”

桑叶揉了他的头一把,嗔怪道:“在娘面前谦虚什么,就算县试简单,你能力压那些学了十几年的学子,那就是你的本事。”

不想他对下个月的府试有压力,桑叶又说道:“你才十二,机会有的是,没必要非追着头名不可,总要给其他人机会不是?”

桓儿心里暖烘烘的,嘴上说道:“娘,您说的对。”心里却想着要在府试好好发挥,斩获头名,给娘亲长脸。

府试要在府城考,不说路途遥远,到了人生地不熟的地界,身边没个人可不行。不用桑叶指使人,郑凛就主动提出陪桓儿一起去。

桑叶自然没什么不放心的,于是准备好行囊,银钱更是准备的足足的,还提前三天把人打发去了县城,还提醒他们尽早出发,免得去晚了找不到好的落脚地。

对于她这种重子轻夫的“恶劣”行径,郑凛想不到别的“惩罚”,只好在出发的前一晚把人酱酱酿酿到后半夜。第二天又在人醒来算账之前,神清气爽的驾着马车溜了。

桑叶醒来不见人,气得差点咬烂被角。

就在府试开考在即之时,又有一个天大的好消息传回了李家村——桑榆金榜题名,高中二甲进士!

这一日,整个桑家穿戴一新,脸上喜气洋洋的招待着上门道喜的人,比之前桑榆考中举人更要热闹数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