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村致富日常 第127章

作者:曲流水 标签: 现代言情

熟知情况的杜善薇知道,这是投资方建的度假区,价格极高,住一个晚上就要上千元甚至几千上万的那种,属于高档区,和他们村里的民宿完全不是一个等级的。

之后,再往上就不是公路了,而是石头做成的台阶,不能再通车,只能走路。

“走吧,不能再爬了,回到家里还要几十分钟,我怕妙妙要喝奶。”杜善薇颇为郁闷,“她为什么不喜欢喝奶粉呢?”女儿不喜欢喝奶粉,她身为“奶瓶”就得随时候命,想去远一点的地方都不行。

“喜欢喝妈妈的奶有什么不对?”覃承毅不以为意,拉着她往山下走。

作者有话要说:晚上还有一更,会在12点,大家明天早上再看。

第94章 泉水

“你这是母乳,营养特别丰富。”覃承毅又说道,想了想,突然小声说道,“薇薇,如果你以后要去远的地方,可以先把乳汁挤出来冷藏,等妙妙肚子饿之前,我们再把它取出来,在常温下自然解冻,只要时间不超过24小时,据说不会破坏其中的营养成分,我认为这是可行的。”

他是很想让女儿喝到最新鲜的母乳啦,但考虑到杜善薇还有工作,万一哪天被叫去开会,不能及时赶回家,那总不能让女儿饿着肚子,或者逼着她喝奶粉吧?这样的话,他说的未曾不是一种好用的方法。

杜善薇只能同意,两人都看过相关的育儿知识,自然知道这种母乳保存的办法,只是她和覃承毅的想法相同,如果可以的话,当然是直接喂奶最卫生和最有营养。

翌日,杜善薇根据覃承毅昨天所说的,和其他村干部商量如何在竹根村找地方,然后让土家坳的人搬出来居住。

“我好像记得竹根村附近有座山,那座山很矮,山上种着竹子,是生产队的集体财产。黄主任,你回去看看,看能不能把那座山挖开一点,和山脚下的平地连在一起做宅基地建房子。还有,再找找,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来安置人。”杜善薇对着黄秀珍说道,对方是竹根村人,比他们更熟悉情况。

黄秀珍早在覃承毅昨天提起时就知道会用到自己,此时听到这里就点头道:“行,我回去和生产队长商量。”

虽然她的资历比杜善薇老,年纪比她大,但经过几年的相处,她本人是很信服杜善薇的,正是由于她的回归,思维活跃,再通过各方努力,终于让南山村真正有了发展的基础。要是她没有回来创业,没有她带来的新想法,可能他们之前这几个村干部还是和先前一样,得过且过。

“我是这样想的,如果能把土家坳的人迁移出来,那能不能把土家坳原先住的地方和找好的地方互换,双方都不用出钱。”

杜善薇把昨晚和覃承毅商量的办法说出来,“我在网上看过不少新闻,现在的人生活压力特别大,什么性格的人都有,有些人就喜欢找个地方隐居,过一段没有人打扰的日子,我看土家坳挺符合这个隐居地的特点。”

说起隐居地,首先想到的就是终南山,那里得到了众多人士的喜爱,名气很大,是人们想“隐居”的最佳地点。

她和覃承毅讨论过,觉得他们土家坳也不错啊,同样远离人烟,身处深山老林中,而且又不算太远,起码喝水方便,有开发好的菜地,能通电,有微弱的信号,时不时可能上山打到一两只野兔或野鸡,比很多偏僻的地方条件好一些,没道理不能让人隐居。

她这是昨天看到姜清逸的隐士生活才突然想到的,不知道能不能成,不过总要试试。

“什么叫隐居?”黄臣健眨眨眼,语气急促地说道,“薇薇姐,是或电视里的那种隐居生活吗?”一脸的向往。

杜善薇哈哈一笑,点头道:“大概是吧,谁知道呢,如果你想的话,现在就可以搬去土家坳去住。”

“那算了。”黄臣健的脸顿时暗下来,连连摇头,“这种清苦的日子我可过不了,那里的网络有点差劲,上网可以,打游戏完全不行,卡死了。”

众人大笑。

杜积明还有些迷糊,问杜善薇:“然后呢?”

“然后我们就可以收租金了,还有,他们来这里隐居,可能不满意我们提供的房子,想要自己盖什么茅草屋或砖瓦房,到时村里的人就能接到这些生意了。”杜善薇接着说道,“我们唯一要付出的,可能是前期的修缮资金,总要把破裂的地方修补一下。”

“那我们要事先和客人约好,不能破坏山里的花草树木。”陈世峰马上说道。

土家坳的徐家人不是本地人,他们是几十年前从其他地方逃难过来的,在这里只有山洼里的几亩地,周围的山都是竹根村的集体资产,是公益林,不能砍伐,反而要保护。

当然,这些公益林会有一部分国家补助,就是钱不多。杜善薇上任之后查账,发现这笔补助都被竹根村的人用来祭祖了。

“肯定要先告诉他们这些,可不能任由他们乱砍乱伐,到时会有正规的租赁合同。”覃承毅说道。

他最喜欢南山村委的地方就是这里的生态环境好,长期以来的闭塞,让这里的自然环境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如今二级路通了,旅游的人多了,他们更要做好相关的保护工作。

“租金是给谁?”杜积明马上接着问。

杜善薇冲着他一笑,哈哈,她家大伯对钱财还是那么敏感,于是就答道:“因为中间有村委帮忙宣传、协调和出面,租金是三方共有,村委、竹根村和徐家人,分成比例到时再商议,毕竟现在八字还没有一撇。”如果成功的话,这又是一笔集体经济收入。

“徐家人也要给?”其他人在沉默思考,黄秀珍却第一个开口,表情有些不赞同。

“肯定要给一点,要不然他们发现搬出来后,原先的老家反而发展起来,有钱赚,他们会心里不平衡,万一出去乱说话,或者去捣乱之类的,我们还得花费精力去摆平。”杜善薇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说不定我们还会租用他们之前开出来的几亩薄田,这些当然要给钱。”

她还是坚持一个原则,在村里做每一件事,最好能达到共赢,要不然很容易惹来麻烦。

黄秀珍低头考虑,觉得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不说别的,如果徐家人出去告状,说村委和竹根村联合起来欺负他们,就算村委不是这个本意,也要一遍遍解释,是麻烦。

“既然大家都没意见,那我们就先写个搬迁方案出来,大家分好工,各自完成任务,遇到解决不了的难题,到时提出来,大家一起想办法解决。”杜善薇喝了一口温水,吩咐道。

她认为镇里一定会同意她这个方案,只是这里头最大的难点是如何把土家坳宣传出去,吸引到全国各地的“隐士”。不过这种事不能急,首先还是先把徐家人迁移出来再说。

就好比先前覃承毅提出的民宿村,这些都需要时间去宣传、去影响、去发酵,一口吃不了热豆腐,事情要一步一步去做。

众人一听,齐声答应。

覃承毅首先说道:“我现在立即去写方案。”

杜善薇冲他展颜一笑,她本来打算自己亲自动手呢。

覃承毅说干就干,回到自己的位置,打开电脑就敲打起来。

杜善薇站在他身后,看着他描述土家坳的优点,突然想起一件事,赶紧问道:“对了,先前送去检测的泉水如何?有结果了吗?”

众所周知,灵泉镇的名字来源于镇上有一个百年的泉水池,池中有一汩汩流动的泉眼,街上的用水大都来源于它,和南山村的泉水没什么关系。到现在,南山村包括整个村委的山泉水是有名气的,但这是近几年才声名鹊起。

南山村的人一直喝着山泉水,从来没有出过问题,他们也没想过拿去检测,毕竟这是要花钱的事,又没打算卖。杜善薇本来忘记这事了,是覃承毅提醒的,所以这个月初就让钟文聪拿几个地点的山泉水样品送去专门的检测机构进行检测。

“前两天文聪说快了,我待会再问问他。”覃承毅答道。

“希望是好的结果。”杜善薇在他背后来回踱步,“如果山泉水的检测结果是好的,我们就把长寿因子和山泉水结合起来,宣传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打造最佳旅游度假区,这样也能吸引人来土家坳隐居,一举多得。”

在一个山好水好的地方隐居,不比在一个光秃秃的山居住好?而且还和长寿联系在一起。

覃承毅专门做过统计,他们村委一共1100余人,单是百岁以上的老人就有5个,90岁以上的老人有将近70人,80岁以上的老人更多一点,最重要的是,这里的老人有90%以上都是有自理能力的,尤其是那5个百岁老人,其中4人还能自己做饭吃,自己种点菜。

覃承毅的统计引起了杜善薇的重视,两人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宣传点。虽说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什么长寿之乡,大家都已经不稀奇了,但这总归是一个很好的卖点,而且之前来住客栈的人也曾经说过,在南山村的睡眠质量能得到提高,感觉舒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