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年夏至 第13章

作者:明开夜合 标签: 情有独钟 天之骄子 现代言情

  英语老师出声,让大家赶快找位置坐下。

  夏漓看见几个大胆的女生立即互相推搡着,占了晏斯时后排的位置。

  等教室安静下来,英语老师笑眯眯问道:“老庄是不是不让你们参与元旦晚会?”

  “是!”七班有几个学生怨气颇大。

  “所以我们替你们争取到机会了。”

  英语老师平常就会采取些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比如在班里办个小型英语唱歌比赛,要求人人参与;比如让大家选一部自己最喜欢的英语动画,挑个几分钟的片段进行配音。

  她算是明中这个环境下,难得没那么应试风格的老师。

  英语老师抬手压了压,“先别忙着高兴,我说完你们再决定参不参加。”

  她介绍了一下讲台上的另外两位老师,二十班的两名外教,“我跟Bill和Jessica商量了一下,打算让你们两个班一起排一出话剧。要求你们听好,你们自己写中文剧本——本子要给庄老师审的,不合格他第一个就给你们打回去了。庄老师那儿通过以后呢,两班合力把剧本翻译成英文,最后交给我们三个老师修改。”

  七班班长朱璇提问:“意思是最后要全英文演出?”

  “不然庄老师怎么会答应?”英语老师轻敲了一下桌子,“我先说好了啊,到时候主演可不能全推给二十班。七班人多,出的演员也得多,两班至少一比三的比例吧。”

  “朱璇,陶诗悦,你们两个班长上台来主持,把分工安排一下。”

  七班班长朱璇一边往讲台上走,一边说:“我怕我们没时间排练,庄老师肯定不准我们耽误上课。”

  “那就只能你们自己克服,看看能不能牺牲中饭和晚饭时间了。我会酌情给你们几节英语课。”

  英语老师说完,同两个外教走到一旁,将讲台位置让给了朱璇和陶诗悦。

  朱璇和陶诗悦沟通了几分钟,随后朱璇说道:“徐宁,你全班作文写得最好,你来负责中文剧本可以吗?”

  徐宁严重偏科,数学150分的总分,她却只能在100到110之间挣扎。

  与之相对的,语文却长期保持无可撼动的霸主地位,作文回回被打印出来当范文,“传谕”全年级。

  老庄作为语文老师,对这样的学生又爱又恨,不知道多少回找徐宁谈话,让她多把心思放在瘸腿的科目上。甚至给她特权,在他语文课上,她不听讲做数学题都行。

  徐宁说:“就我一个人肯定不行啊。”

  “那你让林清晓和夏漓帮你吧,就先想几个大概的题材和方向,确定下来以后,到时候写本子,需要什么帮助我们再给你提供。”

  “然后是英文翻译……”

  朱璇点了几个七班英语好的学生,大家都答应下来。

  陶诗悦说:“翻译这块,二十班的话……”

  她目光转向晏斯时,“晏斯时,到时候你可以帮忙吗?”

  夏漓只觉得教室静了一瞬。

  几乎人人都听说过晏斯时这个人,但跟他打过交道的人屈指可数。

  大家一致的印象里,都觉得他这人高冷难以接近。

  很难想象这样的人,会愿意参与校园活动。

  就在这安静里,晏斯时听不大出情绪地“嗯”了一声。

  朱璇总结,“那剧本方面,就你们几个人负责了。然后是服装、音乐和舞美……”

  朱璇做事爽利,各项职能安排一项一项梳理得清清楚楚,还当场粗略地制订了一个时间表。

  按时间表的规划,留给徐宁确定题材和完成剧本的时间,加起来只有两周。

  下课以后,徐宁立即拉着夏漓和林清晓开始讨论。

  夏漓有些心不在焉,注意力全落在走廊前方不远处晏斯时的身上。

  陶诗悦跟他并行,隔了喧喧人声,听不见他们在交谈什么。

  晚饭时间,徐宁让夏漓和林清晓陪她去二十班教室讨论选题方向。

  讨论地点是陶诗悦定的,说二十班宽敞。

  林清晓跟陶诗悦不对付,跟徐宁说她都是为了她才忍辱负重,徐宁笑说等元旦晚会结束了一定请她吃饭,吃顿好的。

  夏漓先去了趟广播台,等她匆匆赶到的时候,大家已经讨论一会儿了。

  二十班教室里,四张课桌拼成了一张大桌,桌上摆满了肯德基的小吃。

  她走过去为自己的晚到道了句歉。

  还剩最后一个空位,在晏斯时的斜对角,离他最远。

  夏漓坐下,顺势瞥了晏斯时一眼。

  他今天没穿着校服,上身是一件鸽子灰的连帽卫衣,那清灰似的颜色也衬他,整个人有种清清落落的少年气。

  讨论继续。

  夏漓听了会儿,徐宁的选题一共有三个方向。

  一个是《茶馆》和《雷雨》这一类的,本来就是话剧,只用做翻译,比较省事;

  一个是《威尼斯商人》或者《哈姆雷特》这种经典西方剧目,但这些本就是英文,英翻中再翻英似乎有些多此一举;

  还有一个方向,就是原创。

  朱璇说:“徐宁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我比较倾向于第一个方向。”

  “原创来不及吗?”

  “非要原创也不是不行。”

  大家纷纷发表看法,最后觉得改编《茶馆》或是《雷雨》可能更稳妥。

  “那个……”夏漓出声。

  大家齐齐朝她看去。

  夏漓说:“宁宁你有没有考虑历史改编剧这个方向?比如火烧赤壁、西安事变这些……算是半原创,发挥起来没那么难。”

  夏漓文综三科最喜欢历史,历史单科成绩也能排进班级前三。

  她也许别的不擅长,但记性还算不错,给她一张白纸一支笔,能把历史课本上一些重要年份和事件,基本不差地默写下来。

  第一个想到历史改编剧也算是惯性思维。

  徐宁似是受到启发:“这个角度好像也挺有意思的。”

  大家便借此讨论起来。

  有个女生说:“我觉得火烧赤壁可以,三国是大家都挺喜闻乐见的题材。草船借箭、三顾茅庐也都可以。”

  徐宁将大家的想法都记了下来。

  夏漓这时候举了一下手,“我可以说下我的想法吗?”

  徐宁点点头。

  “其实我觉得《西安事变》是不是更好一些?出场人物比较多,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之外,还可以拓展加入宋美龄、□□、宋子文这些角色……主要是,我想,假如再加一场学生游行要求蒋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戏份的话,那所有同学都可以上场了。”

  这时,她觉察到实则一直有些游离在讨论之外的晏斯时,忽朝她看了一眼。

  她顿时卡壳,磕巴了一下,才继续说道:“……明年升高三,明年的元旦晚会老庄肯定不会再松口了,那时候大家要准备高考,可能也没那个玩的心情。今年就最后一次能好好玩的机会,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参与进来。”

  朱璇猛点头,“是的,要是变成就少数几个人玩还挺没意思的。徐宁你觉得呢?”

  “我是没问题,就看翻译……”

  七班作为文科实验班,全班英语水平在年级肯定算是冒尖的,但能不能翻译文学剧本,是两码事。

  大家讨论了一会儿,最后目光都看向晏斯时,把最终决定权交给了他。

  夏漓听说过,晏斯时从小就是双语教育。

  晏斯时平声说:“你们定。我都可以。”

  于是大家稍作讨论,定下了《西安事变》。

  这时候陶诗悦见那些小吃都还没有动,拆开了推到大家面前, “再不吃就冷啦!”

  夏漓吃着薯条,不动声色地观察着晏斯时。

  他手里拿了杯可乐,身体稍往后靠着,那神情瞧着有几分百无聊赖。

  她还在反复回想方才她在说话时,他投来的那一眼,有什么深意吗,还是仅仅只是不经意。

  /

  周六。

  夏漓乘公交车前往楚城市新图书馆。

  徐宁的剧本已经完成了,交由历史老师和老庄分别审核过,七班的几个学生完成了翻译,把文本交给了晏斯时,由他最后把关。

  今天大家定了去图书馆讨论。

  夏漓出门时忘了带伞,一周来的天气预报都说要下雨,但都这样阴了好多天了,一次没下过,便以为今天同样不会。

  然而上车没多久,那雨就落下来,敲在窗户玻璃上,汇成小股水流,蜿蜒下滑。

  图书馆离公交车站还有段距离,夏漓下了车,将尼龙布的背包往头顶上一挡,闷头跑进雨中。

  一到冬天刮风下雨的天气,楚城就冷得要命,那阴冷感好似能直接钻进人的骨头缝里。

  雨似乎又大了两分。

  夏漓缩着脖子,赶紧加快脚步。

  市新图书馆今年刚建好,是为迎接几年后省运动会的门面工程之一,因此修得气派极了。

  主馆前面,建了好几十级的台阶,统一的灰白色岩板路面,宽敞、庄严,让去图书馆之路宛如朝圣。

  夏漓刚爬了几级台阶,忽听身后一道清冷声线:“夏漓?”

  隔了风雨声的缘故,听来缥缈得不真实。

  她愣了下,以为幻听,但还是回头看去。

  路边停了辆黑色轿车,晏斯时站在车门旁,手里撑着一柄黑伞。

  他反手轻轻摔上了门,那车打亮了左转向灯,拖着两道被湿漉漉空气模糊的红色车灯尾迹,在灰雨中无声地开走了。

  晏斯时迈上台阶。